【摘 要】
: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册,在编纂袁宏道、选录《行素园存稿引》时,在“嘉隆以来,所为名工哲匠者,余皆诵其诗,读其书,而未有深好也。古者如膺,才者如莽,奇者如吃,模拟之所至,亦各自以为极,而求之质无有也”(156页)之后,割去与此文意相联的短短几句话: 最后乃得定之方先生集读之,三 复叹曰:质在是矣。有长庆之实,无其俗;有濂、洛之理,无其腐。百世而后,岿然独传者,非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册,在编纂袁宏道、选录《行素园存稿引》时,在“嘉隆以来,所为名工哲匠者,余皆诵其诗,读其书,而未有深好也。古者如膺,才者如莽,奇者如吃,模拟之所至,亦各自以为极,而求之质无有也”(156页)之后,割去与此文意相联的短短几句话:
最后乃得定之方先生集读之,三
复叹曰:质在是矣。有长庆之实,无其俗;有濂、洛之理,无其腐。百世而后,岿然独传者,非先生也耶?
将这两段联起来,才能完全了解袁宏道持论的宗旨。上面是批评了文无质的现象,这几句是正面提出“文必贵质”的内容就是“有长庆之实,无其俗;有濂、洛之理,无其腐”。怎么能拦腰割断?《行素园存稿引》作于万历三十七年左右,是其晚年论文代表作。其时袁宏道积极入世的成分有所增强。万历三十四年在《与刘云峤祭酒》信中及万历三十七年作《摘发巨奸疏》可表明他十分“留心世道”。又据《顾端文公年谱》万历三十七年条载:“袁考功宏道主陕西乡试,发策有‘过劣巢、由’之语,监临者问意云何,袁曰:‘今吴中大贤亦不出,将今世道何所依赖,故发此感耳。’”鲁迅说袁宏道也是个佩服“方巾气”的人,正在此时。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袁宏道文学观发生一些变化并不难理解,所以此文强调的文质显与“性灵”有别。如果我们看了这种割裂文意后剪裁的材料,就不能看出袁宏道文学观的全貌,也歪曲了《行素园存稿引》的意旨。
其他文献
读康德《导论》有感 如果把哲学史上的浩瀚的著作比作一个群星起落的苍穹,那么康德的《导论》就是其中一颗长久引人注目的星星。《导论》虽为阐释《纯粹理性批判》的基本观点而作,但其意义却远不止此。在《导论》中,作者不仅出色地批判和总结了前人的思想成果,而且也扼要地阐述并发挥了自己的哲学见解,正如作者本人所宣称的,《导论》是哲学革命的“纲要”。 康德的著作和思想素以艰深晦涩著称,但读者一旦掌握了《导
中国现代文学成为历史已经有近四十年了,而王观泉所著《“天火”在中国燃烧》还是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现代传播的经验教训的第一本著作。这也许是因为很久以来,我们经常只是从政治和阶级斗争的角度出发强调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意义和作用,所以,尽管也有些现代文学史零星地回顾和记载过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情况,但这些记述还远未深入到理论分析的程度,还很少从文学过程本身着眼分析马克思主义文艺在各个时期和具体领
谷林同志在《迟来的新书》(载《读书》今年第九期)中提到,不清楚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雅舍忆旧》中《忆老舍》、《忆冰心》、《忆沈从文》三文的出处。此三文都作于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最初都曾在台湾报刊上发表,如《忆冰心》就刊于《传记文学》第十三卷第六期。后来均收入梁实秋先生的回忆文集《看云集》,此书一九七四年四月由台北志文出版社初版,同年七月香港文艺书屋出版了港一版。书中共收回忆周作人、胡适、冰心、老舍
《历代诗歌选》(北京师范学院古典文学教研室选注,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初入淮河四绝句》诗有注云:“刘岳张韩:指刘光世、岳飞、张浚、韩世忠。四人都是南宋早期抗金将领,唯张浚后来阿附秦检陷害岳飞,晚节不终。”这里的“张浚”实是“张俊”之误。张俊是个利禄熏心之徒,“附桧主和,谋杀岳飞,保全富贵,取媚人主”。而张浚却是南宋最坚决的抗金将领兼著名丞相。因此,被主和派奸臣秦桧诬陷而罢相遭贬。所以,此诗中赞道
我小时候读小说的启蒙书是《足本全图金玉缘》,第一印象是这一大家子人老在吃饭。我小时候读历史的启蒙书是蔡东藩从先秦到民国的《历代史通俗演义》,第一印象是各朝皇帝,老的小的,都不断地跟女人厮混:一会儿“云雨”,一会儿“鱼水”,床第之事,触目皆是;蔡老先生对哪个皇帝评价好,就赞为风流韵事,评价不好,就贬为好色善淫。 后来长大些,听师长说,野史无征,不足凭信。又后来听人讲,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以帝王世系作
文艺理论体系缺陷的形成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在哲学史上,哲学的基本命题一直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在回答这个问题上出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哲学派别。人们为了坚持唯物论,比较注重客体对主体的规定和制约。因为在认识论的领域内,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这样一来,主客体范畴便消融在哲学基本命题之中。把艺术审美关系纳入认识论的逻辑框架,用反映论原理来解释文艺现象,这样构筑起来的文艺理论体
中国女大使之所以成为新网红,除了与时俱进,懂得利用网络媒体从事外交活动外,打动了人心是重要原因。 跨年之际,一位新网红跨越喜马拉雅山脉,在中国和尼泊尔同时受到关注。她就是中国驻尼泊尔大使侯艳琪。 2019年12月31日,侯大使在社交平臺上用英语和尼泊尔语发文:“真正的美总是触碰心底。美丽尼泊尔悠久的历史、多样的文化和秀美的自然风光值得一游。祝‘2020尼泊尔旅游年’取得成功!”同时,侯大使附上
“杂文”这个名称决定它可以无所不在。引证几则古典,针砭某些人事,写成千把二千字的短文,自然是杂文。但杂文的领域怕是远不止此。在杂文高手笔下,可以无所不“杂”,什么文章都写得似正似奇,亦庄亦谐,既使读者得到知识,又能领略文章之美,还可稍舒愤懑之气。这一点读黄裳的杂文很能体会。四川人民出版社把黄裳历年来论剧杂文编为一集(《黄裳论剧杂文》),代表了他的这类杂文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把它同黄裳谈书的杂文合起
清初,魏禧、汪琬(一六二四——一六九○)和侯方域(一六一八——一六五四)三人被誉为“清初散文三大家”(这个名称最先见于魏禧的朋友宋荦在康熙三十三年所辑《国(清)朝三家文钞》的序言),但许多中国文学史都把魏禧的生年定为一六二四(明熹宗天启四年),卒年为一六八○(清圣祖康熙十九年)(如: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编写组《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二年版;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一
“任何一个认真接受西方的道德和理性传统的人,敢于对弗洛伊德所说的话投以坚决、果敢的一瞥,那的确是一种令人震撼的经验。被迫接受这些伟大思想的黑暗面,确实是对人的一种侮辱……,去体验弗洛伊德的理论,有如人类第二次分尝禁果。” ——罗曼·欧·布朗 弗洛伊德这位旋风式的人物,早在五十年前就已席卷了整个西方思想界,把他与哥白尼、达尔文相提并举并非言过其实。实际上,一九三八年弗洛伊德就已接过了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