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说起备课,这可是令广大教师们头疼的工作。为什么要备课,就是因为自己对上好课没有把握,为了上好课,所以要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一项复杂精细的脑力劳动。可以说,在整个教学工作中,教师的很大一部分精力是花在了备课上。对初登讲台的青年教师来说,辛苦的备课劳动却常常得不到等值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除了教师本身素质的制约外,一个主要因素是:在备什么、怎样备的问题上缺乏全面而明确的主攻方向。大体表现在:要么巨细不分,凡所必备;要么抓住了芝麻,丢掉了西瓜。那么,怎样才能达到备必有用,劳必有获呢?依笔者的教学经验,要备好课,就是要努力做到、做好如下九个方面:
一、备大纲
备课首先必须备《教学大纲》,这是毫无疑问的。备大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明确教学日的和任务的过程。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备大纲务必找准两个落脚点:一是找准大纲确立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实现程度,即不管是知识的积累,抑或技能的培养,都要切实明确并准确把握大纲要求是“领会”“了解”,还是“熟记”“会用”等;二是找准完成大纲要求的教材载体。就是通过研究大纲,把总目标、总任务一一分解落实到每个单元和每一节课上,从而为整个教学活动找到一个准确的落脚点,确保教学的计划性、系统性,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备教材
知识有“潜在”和“显露”之分。“潜在”是相对于显露而言的。如语文教材的潜在点不外乎三点:第一,是要吃透字、词、句、段的特殊含义;第二,是要吃透每一篇课文的鲜明特色,包括德育要素和写作技巧;第三,是要吃透教材“写的是什么一怎样写的一为什么要这样写”的三步设问。从一课一得的角度来权衡,突破了这三个重点,事实上就是吃透了教材。
三、备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摸清了学生的知识储量、认知水平、学习方法、思维习惯以及对本节教材内容的已知程度,教学才有依据,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也只有摸清了学生的学情,讲解才能讲到点子上,解到关节处,才能有效地克服“学生熟知的我们还喋喋不休,学生难解的我们却不了了之”的倾向。备学生是备课的难点,难在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非常活跃又参差不齐的思维体,作为教师,要做到胸有成“人”,就必须经常自觉地深入学生,从课堂内外的每一个环节了解和研究学生。
四、备程序
教学的一般程序(即步骤),对已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来说,大都是轻车熟路。但就如何使一个教学段过渡过到另一个教学段,却为不少教师所忽视,这就势必影响到一堂课的连贯性和整体性,而且由于缺少必要的过渡,致使部分“双基”能力较的学生出现思维和认识上的“掉队”。因此,在备教学程序时要舍得花精力巧设过渡段,使每一个学生都能随着教学程序的推进而顺利到达知识的彼岸。教学程序的过渡要力求自然、紧凑、简洁而巧妙。无论温故知新的铺垫,还是由分到总的聚合等都应该如此。
五、备教师
从某种意义上说,备课的全过程无不包含着备教师。一个教师的上课水平如何,除了本身原有的知识储备和施教能力外,与备课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即使最优秀的教师,也不可能达到无所不晓的程度。所以通过备课来提高和完善自己就显得十分必要。只要是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东西,都要查证核实,去伪存真,加工制作,备而待用。唯其如此,上课时才会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六、备练习
教科书的每一课后面一般都穿插安排了一定数量的练习,有些教师还为学生选订了“配套练习”、“随堂练习”什么的。但是如果不从巩固教学成果、检测教学效果的前提出发,通过备课精心选择练习的话,在良好的愿望和教学效果之间就会出现差距,就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效应。为了消除这些“练习不良症”,必须抓住练习的相关点,其中主要包括:
1.突出对应点。即与本单元。本课密切对应的最能强化教学重点的练习,要占到一定的份量。
2.吃透联系点。就是说要解答本课的练习需要以前学过的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在学生脑海的生疏程度如何,怎样诱导等,要在备练习时设计适量的辅助题目。
3.强化易错点。在备课时,教师要针对学生出差错的原因有意识地设计一些相关的小练习在布置作业时加以强化练习,以此警示学生,避免出错。
七、备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实践的产物,是教师经验的结晶,但任何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方法的效力不在于方法本身,而在于选择和运用。备教法就是依据教师、学生、教材等方面的不同情况,选择一种或几种最能使三者融通的方法,使教师能驾轻就熟,使学生能吸纳接受,使教材能化难为易,使课时能有效节剩。
八、备教具
教具作为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辅助手段,其使用时机的选择非常重要。教具使用不当,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其原因主要是在实际备课中往往重视了使用什么样的教具而忽视了使用教具的最佳时机。从教具的作用来说,备课时一旦遇到语言表述非常抽象的情况,或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加深学生印象,就要考虑使用教具的问题。相反,如果三言两语可说清道明的问题,使用教具反而就成了多此一举。
九、备教案
教案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是课堂教学的准备,教案作为教师教学思想、方法轨迹的记录,也是教师认识自己、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资料。
总之,备课是教学的改造与创新,在备课中要从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去创新、设计教学方案,使教师充当参与、促进和指导的角色;在研究教学方法时,应多思考如何与学生沟通、交流,如何从教学的“独白”转向“对话”,设计师生互相交往、共同发展的教学过程,让师生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力求教学资源的科学配置;经常进行课后备课,即二次备课,提高教学反思能力。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从方便教学出发备课,才能备好课。
一、备大纲
备课首先必须备《教学大纲》,这是毫无疑问的。备大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明确教学日的和任务的过程。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备大纲务必找准两个落脚点:一是找准大纲确立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实现程度,即不管是知识的积累,抑或技能的培养,都要切实明确并准确把握大纲要求是“领会”“了解”,还是“熟记”“会用”等;二是找准完成大纲要求的教材载体。就是通过研究大纲,把总目标、总任务一一分解落实到每个单元和每一节课上,从而为整个教学活动找到一个准确的落脚点,确保教学的计划性、系统性,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备教材
知识有“潜在”和“显露”之分。“潜在”是相对于显露而言的。如语文教材的潜在点不外乎三点:第一,是要吃透字、词、句、段的特殊含义;第二,是要吃透每一篇课文的鲜明特色,包括德育要素和写作技巧;第三,是要吃透教材“写的是什么一怎样写的一为什么要这样写”的三步设问。从一课一得的角度来权衡,突破了这三个重点,事实上就是吃透了教材。
三、备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摸清了学生的知识储量、认知水平、学习方法、思维习惯以及对本节教材内容的已知程度,教学才有依据,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也只有摸清了学生的学情,讲解才能讲到点子上,解到关节处,才能有效地克服“学生熟知的我们还喋喋不休,学生难解的我们却不了了之”的倾向。备学生是备课的难点,难在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非常活跃又参差不齐的思维体,作为教师,要做到胸有成“人”,就必须经常自觉地深入学生,从课堂内外的每一个环节了解和研究学生。
四、备程序
教学的一般程序(即步骤),对已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来说,大都是轻车熟路。但就如何使一个教学段过渡过到另一个教学段,却为不少教师所忽视,这就势必影响到一堂课的连贯性和整体性,而且由于缺少必要的过渡,致使部分“双基”能力较的学生出现思维和认识上的“掉队”。因此,在备教学程序时要舍得花精力巧设过渡段,使每一个学生都能随着教学程序的推进而顺利到达知识的彼岸。教学程序的过渡要力求自然、紧凑、简洁而巧妙。无论温故知新的铺垫,还是由分到总的聚合等都应该如此。
五、备教师
从某种意义上说,备课的全过程无不包含着备教师。一个教师的上课水平如何,除了本身原有的知识储备和施教能力外,与备课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即使最优秀的教师,也不可能达到无所不晓的程度。所以通过备课来提高和完善自己就显得十分必要。只要是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东西,都要查证核实,去伪存真,加工制作,备而待用。唯其如此,上课时才会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六、备练习
教科书的每一课后面一般都穿插安排了一定数量的练习,有些教师还为学生选订了“配套练习”、“随堂练习”什么的。但是如果不从巩固教学成果、检测教学效果的前提出发,通过备课精心选择练习的话,在良好的愿望和教学效果之间就会出现差距,就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效应。为了消除这些“练习不良症”,必须抓住练习的相关点,其中主要包括:
1.突出对应点。即与本单元。本课密切对应的最能强化教学重点的练习,要占到一定的份量。
2.吃透联系点。就是说要解答本课的练习需要以前学过的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在学生脑海的生疏程度如何,怎样诱导等,要在备练习时设计适量的辅助题目。
3.强化易错点。在备课时,教师要针对学生出差错的原因有意识地设计一些相关的小练习在布置作业时加以强化练习,以此警示学生,避免出错。
七、备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实践的产物,是教师经验的结晶,但任何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方法的效力不在于方法本身,而在于选择和运用。备教法就是依据教师、学生、教材等方面的不同情况,选择一种或几种最能使三者融通的方法,使教师能驾轻就熟,使学生能吸纳接受,使教材能化难为易,使课时能有效节剩。
八、备教具
教具作为一种直观形象的教学辅助手段,其使用时机的选择非常重要。教具使用不当,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其原因主要是在实际备课中往往重视了使用什么样的教具而忽视了使用教具的最佳时机。从教具的作用来说,备课时一旦遇到语言表述非常抽象的情况,或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加深学生印象,就要考虑使用教具的问题。相反,如果三言两语可说清道明的问题,使用教具反而就成了多此一举。
九、备教案
教案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是课堂教学的准备,教案作为教师教学思想、方法轨迹的记录,也是教师认识自己、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资料。
总之,备课是教学的改造与创新,在备课中要从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去创新、设计教学方案,使教师充当参与、促进和指导的角色;在研究教学方法时,应多思考如何与学生沟通、交流,如何从教学的“独白”转向“对话”,设计师生互相交往、共同发展的教学过程,让师生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力求教学资源的科学配置;经常进行课后备课,即二次备课,提高教学反思能力。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从方便教学出发备课,才能备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