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筒收藏也风雅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petent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筒是文房用具之一,为筒状盛笔的器皿,多为直口、直壁,口底相若,造型相对简单,少有大的变化。有关笔筒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三国时期。到明末,由于政权不稳,文人厌恶政治,逃避现实,大兴奢靡之风,一味追求生活中的美器。笔筒作为案头文具中最具装饰性的代表,备受追捧。文人雅士无不以获取美器为荣。据《广志绎》载:“如斋头清玩、几案床榻,近皆以紫檀、花梨为尚……雕镂亦皆商周秦汉之式,海内僻远皆效尤之,此亦嘉、隆、万三朝为盛。至于寸竹片石,摩弄成物,动辄千文百缗。”这一时期,文人自制成癖,工匠穷极工巧。许多精美绝伦的笔筒,令今人叹为观止。
  现在多以明清笔筒传世极多,虽形制变化不大,但材质却颇为丰富。有竹、瓷、木、铜、象牙、玉、水晶、端石、漆等。从装饰方法上看,有刻、镂、雕、绘等,以瓷笔筒为例,有青花、五彩、粉彩、三彩、颜色釉等。笔筒为文房用具中器型变化最小,装饰方法最为丰富的品种之一。 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以前的瓷笔筒,因存量很小,一直是藏家追寻的目标,但晚清和民国时期出产的瓷笔筒存世量还很大。从年代上讲,康熙笔筒属藏家难得之物,市场上大量带康熙款和画风的瓷笔筒其实大多为晚清同治、光绪年间仿造,鉴定两者区别,需要从釉色、造型、画意笔法仔细研究。
  笔筒风雅推竹刻
  竹为文人喜爱之物,所谓“宁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是也。竹为气节之象征,文人雅士多以竹雕笔筒为清供之物,赏之用之。明清之际,苏州、嘉定、金陵、扬州、广东这些地方的竹刻工艺十分流行,竹刻名家辈出,他们将中国画中的山水、人物、花鸟、亭台楼阁等章法结构再现在笔筒之上,表现出当时文人隐逸的思想情趣,使竹雕器物由实用型开始向实用和欣赏兼备的类型转变,并逐渐成为收藏者的心爱之物。
  今天我们常常提到的嘉定竹刻,即为明代朱鹤始创,这个流派明清两代均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竹刻艺术大师,如朱小松、朱三松、封锡禄、周芷岩、张希黄等等。值得一提的是,朱鹤、朱小松、朱三松为祖孙三代,世人合称“朱氏三杰”,所制笔筒参用圆雕、透雕和高浮雕诸法,刀法深峻,立意古雅,题材纹样以人物故事为多。迄今所见最早的一件笔筒是南京博物院藏朱松邻制松鹤纹竹笔筒。
  名木纷纷为笔筒
  木制笔筒在明清之际亦较为常见,有紫檀木、黄花梨、黄杨木等,技法与竹雕大同小异。一般来讲,明代木笔筒做工朴素浑厚,刀法遒劲流畅;而清代木笔筒做工精致洁润,刀法细腻,意境深幽。
  鉴别木笔筒除了要懂材质外,还应熟悉雕工刀法。现在社会上流行着一种错误观念,认为但凡木质器具,只要是硬木,就是好东西,其实不然,对于木笔筒还应从工艺水平、年代早晚等方面综合评估,用料的高档与否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紫檀木为棕紫色,好似犀牛角色,用酒泡,紫色就会下来,而且粘在碗上。我国古代了解并使用紫檀,据说始于东汉末期。晋代崔豹在《古今注》中称:“紫木,出扶南,色紫,亦谓之紫檀。”紫檀树长得慢,大约几百年方能长成材,所以紫檀树往往内部是空的,俗称“十檀九空”。树无大树而又极其稀少,故紫檀又有“木中之金”之说。对于中空的紫檀材料,中国人不但不弃,反而经过文人的巧妙构思、工匠的巧夺天工,制成颇具文人雅趣的笔筒。
  紫檀笔筒的制作,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依托中空材质,琢圆而成;一种是用六片左右的紫檀木拼镶而成。从工艺上看,紫檀笔筒分光素与带雕工的两类。光素笔筒突出木质的光泽和纹理,古雅大方;带有雕工的紫檀笔筒很少采用较为繁复的镂雕工艺,而是利用本身的色泽、纹理或棕眼加以表现,这样的雕工使得笔筒更加大方稳重,古朴典雅。
  黄花梨在明代深得文人的推崇,产自南洋诸岛,数量不多。黄花梨上常见木疖,美如狸斑,俗称“鬼脸”。黄花梨木色橙黄,有的红紫,有香味,纹理清晰,木性极为稳定,不易变形,分量较轻。由于黄花梨纹理典雅华丽,明代文人与工匠在设计与制作笔筒时,大多采用通体光洁的做法,以突出其木材纹理的自然美和书卷气。
  另外,广泛流传于民间的黄杨木雕笔筒,一改那种以龙凤为主要图案的宫廷气,题材多取自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或刻山水人物、或刻翎毛花卉、或刻对弈、或刻听琴、或刻渔樵耕读,构思新奇、造型小巧。
  瓷质笔筒扮主角
  明清笔筒的大宗产品瓷,由于其烧造相对简单,产量高,传世品多,故为广大收藏者所喜爱。瓷制笔筒始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但流传下来的已寥若晨星。明末天启、崇祯时期的瓷笔筒生产量较大,以青花为主,纹饰有植物、动物、人物等,其基本形制为直口,平底,腰微束。
  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以前的这段时期,制瓷业空前繁荣,工艺水平之高超、瓷器种类之繁多,为历史上所罕见。民国时期赵汝珍在他著录的《古玩指南》中载:“从来对于瓷上书字均不注意,康瓷则非常讲究。如康瓷之大笔筒多书古代名文。如《滕王阁赋》、《归去来词》、《兰亭序》、《赤壁赋》等,视面积之大小而择书之。书法精美出入于虞、柳、欧、褚之间。且有作四体书者,定以前所未见。”这段记述可谓精辟,说明那一时期的瓷制笔筒具有很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
  清代瓷笔筒品种涉及青花、釉里红、墨彩、五彩、粉彩、斗彩等。其中,康熙的青花、雍正的墨彩和乾隆的粉彩笔筒,体现了各朝瓷器烧制的最高水平。从器型上看,清早期(顺治、康熙)某些笔筒还保留了明代笔筒上下均略撇的特征;清中期后,笔筒多为直身圆筒。从纹样看,有山水人物、花鸟、松鹤、百寿字等,但以山水人物故事为多,如虎溪相送、竹林七贤、春夜宴桃李园等。从形制上看,到了清朝,笔筒的形制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顺治年间的笔筒体形高,平底无釉,胎厚体厚。到康熙年间,则体形略为降低,这时候笔筒胎壁适中,底中央有一小圈下凹,涂白釉,凹圈外平坦,向外施一圈白釉,向内边的一圈则无釉。这种底形看上去似一玉璧,所以,人们称之为“璧足”。到了雍正、乾隆以后,笔筒则变得胎体略宽,胎壁也略薄,其底也由“平底”、“璧足”改为“圈足”。
  瓷笔筒除了要看胎、釉的质量外,主要看瓷画的水平和青花的发色。瓷画水平不同,价格会有天壤之别,在瓷笔筒中,以人物图案为主的青花笔筒价格比山水图案的要高很多。
  
其他文献
從孔子開始,儒家學者便傾向於以禮解《詩》.然而就古代作爲頂層設計的禮制而言,無論是其製作,還是其施行,都爲土俗留下了大量空間,形成了禮制的巨大罅隙.《詩經》中一大批基
期刊
目前我国社会快速发展推动了经济进入了新常态,而这也为国企的运行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了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及变化,国企也通过对自身经营方式及内部结构进行调整
胡培翬《儀禮正義》爲《儀禮》研究集大成之作,也是清代群經新疏代表之作.其徵引文獻非常廣博,采擇經説極爲精要.如其經文分節依照《儀禮鄭注句讀》,經注校勘引據《儀禮注疏
期刊
期刊
儒释之“道”因为有“异”,而分为方内、方外两个世界,尊奉其“道”的人也因此而分为官员与僧人两个社会圈层;也正因为“道”有“异”而互相补充互相吸引,两个圈层之间才经常
信息中心在开一个季度总结会,所有的成员都用亲身感受来告诉你ITIL带给IT部门的新变化,ITIL的价值全部表现了出来。 The Information Center is opening a quarterly summar
期刊
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是有效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管理体系,本文通过分析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对财政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进行探索和思考.
期刊
城市林林总总,每—个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格.如果说,深圳是一座企业家的城市,北京是一座政治家的城市。那么,杭州则是—座文化人的城市。文化是杭州的精魂,文化人是杭州的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