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指在数学目标的指引下,通过对具体事物进行观察、操作和思考,形成和积累知识的过程。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基于“动态的数学观”,把数学看成是学生的一种活动,是一种充满情感、富有思考的经历和探索活动。“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是学生个人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数学、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基础之一。它是不可传递的,只能靠亲身经历,所以必须让学生亲自参与。
一、 引导学生经历体验的过程,积累探究经验
积累探究经验不是通过简单的活动和思考就可以完成,它更强调的是一种真实的情境,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和体验。因此,教师应精心创设问题情境,组织适度开放的探究性活动,启发学生拓宽思路,多方位、多角度地获取多样化的信息,积累丰富的探究经验。
教学四年级上册《统计与可能性》,例题是在口袋里放4个红球和2个黄球,每次摸一个球,一共摸30次,摸到红球的次数多算小明赢,摸到黄球的次数多,算小玲赢。谁赢的可能性大,分小组摸一摸,并把摸球的过程记录下来。统计记录的结果后再提问:这个游戏公平吗?
如果按教材来教学,学生很有可能不摸就直接说结果,于是我进行了小小的改革,课一开始,教师拿出一个箱子放在讲台上,告诉学生里面有红球和黄球,男、女生各派一名代表来进行摸球游戏,共摸30次,摸到红球的次数多算女生赢,摸到黄球的次数多算男生赢。并请一名学生代表到黑板上画正字记录,全班的学生都关心每一次摸球的结果,随着红球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男生越来越失望,女生越来越激动,摸球结束,统计结果,女生赢了,男生输了。在失望和激动的强烈对比中,学生自发性的提出问题,纷纷要求老师把箱子里的球拿出来给大家看一看。这时,老师含笑追问:你们为什么想知道箱子里放的红球和黄球的个数呢?学生立刻回答:我们想看看红球和黄球的个数是不是相等。老师不急着揭开谜底,而是问:如果红黄球的个数相等你们有什么想法?如果不相等呢?在摸球这一亲身经历的游戏中,学生自发性的产生了探究的欲望,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想知道红球和黄球各有多少个,从而理解游戏的公平性和可能性的大小的相关知识。
这个摸球游戏体现了学生探究经验的获得是一个经历、思辨、猜想和验证的过程,为学生创设开放性的探究情境,引领学生在广阔的数学背景下自由驰骋,学生所积累的探究经验将更科学、更丰富。
二、 引导学生经历动手的过程,积累操作经验
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动手操作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直观,从而使学生看得见、讲得清。
“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一知识比较抽象,如果如教材所述去教学:从A点向已知直线画一条垂直的线段和几条不垂直的线段,量一量这些线段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直接让学生量长度,学生不能理解知识的起源,课堂效果肯定不佳,而且学生也很难运用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去解决相关问题。
可以先出示一个点,代表老师的家,再出示一条线,是老师经常喜欢去的美食街,再任意再几条线,代表从老师家到美食街的路,让学生依照老师的样子在自己的的本子上把图画出来,量一量你所画的几条路分别是多长并标下来,再多画几条量一量,你能画出从老师家到美食街的最短的一条路吗?学生兴趣盎然,不停的画、量,最后发现有一条路最短,交流比较同学们画出的最短的路,说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从而得出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一概念。
如果这个概念让老师讲,学生的理解很肤浅,但是如果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那么学生的操作、思维、语言将会得到充分发挥的锻炼,获得的体验才会深刻、牢固,从而有效的积累操作经验。
三、 引导学生经历抽象的过程,积累“数学化”经验
对于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时需要一定的生活经验背景,让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有效对接”,使得日常生活经验“数学化”。因此,我们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将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亲身经历将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使学生充分积累“数学化”的活动经验。
在教学混合运算时,练习中出现这样的题目:
算一算,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180-36-44 159-(36+44)
180-(36+44) 159-59-37
这一题是利用减法的性质可以使计算简便,由于这一知识点比较抽象,单纯的说教学生很难理解,于是我这样设计了去超市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解决问题,提炼问题得出数学规律。
小明带了180元去超市,买一盏台灯用去36元,又买了一个闹钟用去44元,还剩多少钱?
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180-36-44 180-(36+44)
引导学生结合题意说每步表达的意思。接着出示159-(36+44)请学生根据算式编一个超市购物的情境,并说说还可以怎样列式,为什么两道算式的结果是一样的。然后提示学生如果老师不给你数据,你能自己编一个类似的问题吗?像这样的问题你能编多少个?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再去计算这一类题目。
这两条题目在教材中虽然没有专门的例题以练习题的形式出现,但它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点,学生很难理解,以上设计通过超市购物这一情境让学生经历从生活经验中抽象出数学知识的过程,通过“数学化”过程的体验,促进学生进行数学思考,从而生成新的数学活动经验。
四、 引导学生经历分析问题的过程,积累应用经验
现实中,许多数学活动都会要求学生有多种经验参与其中,不仅有探究的经验、操作的经验、数学化的经验,更需要有应用的经验。学习众多的知识和方法都是为应用而服务,只有学会应用,学生所学的知识才有价值。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之后,与此相关的解决问题很多,学生经常会搞不清题意,列式错误。这时老师要教给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经验,学会分析问题,围栅栏用到的是周长还是面积的知识?种大白菜用到的是周长还是面积的知识呢?刷油漆与长方形的周长还是它的面积有关?每解决一个问题都要问学生:解决这个问题要用到我们所学的哪个方面的知识或哪几个方面的知识。经过这样的分析,学生的应用经验会越来越丰富,解决问题也更加轻松准确。
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个人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塑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使学生敢探究、想操作、能抽象、会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作者单位: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中心小学)
一、 引导学生经历体验的过程,积累探究经验
积累探究经验不是通过简单的活动和思考就可以完成,它更强调的是一种真实的情境,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和体验。因此,教师应精心创设问题情境,组织适度开放的探究性活动,启发学生拓宽思路,多方位、多角度地获取多样化的信息,积累丰富的探究经验。
教学四年级上册《统计与可能性》,例题是在口袋里放4个红球和2个黄球,每次摸一个球,一共摸30次,摸到红球的次数多算小明赢,摸到黄球的次数多,算小玲赢。谁赢的可能性大,分小组摸一摸,并把摸球的过程记录下来。统计记录的结果后再提问:这个游戏公平吗?
如果按教材来教学,学生很有可能不摸就直接说结果,于是我进行了小小的改革,课一开始,教师拿出一个箱子放在讲台上,告诉学生里面有红球和黄球,男、女生各派一名代表来进行摸球游戏,共摸30次,摸到红球的次数多算女生赢,摸到黄球的次数多算男生赢。并请一名学生代表到黑板上画正字记录,全班的学生都关心每一次摸球的结果,随着红球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男生越来越失望,女生越来越激动,摸球结束,统计结果,女生赢了,男生输了。在失望和激动的强烈对比中,学生自发性的提出问题,纷纷要求老师把箱子里的球拿出来给大家看一看。这时,老师含笑追问:你们为什么想知道箱子里放的红球和黄球的个数呢?学生立刻回答:我们想看看红球和黄球的个数是不是相等。老师不急着揭开谜底,而是问:如果红黄球的个数相等你们有什么想法?如果不相等呢?在摸球这一亲身经历的游戏中,学生自发性的产生了探究的欲望,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想知道红球和黄球各有多少个,从而理解游戏的公平性和可能性的大小的相关知识。
这个摸球游戏体现了学生探究经验的获得是一个经历、思辨、猜想和验证的过程,为学生创设开放性的探究情境,引领学生在广阔的数学背景下自由驰骋,学生所积累的探究经验将更科学、更丰富。
二、 引导学生经历动手的过程,积累操作经验
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动手操作使抽象的知识变得更直观,从而使学生看得见、讲得清。
“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一知识比较抽象,如果如教材所述去教学:从A点向已知直线画一条垂直的线段和几条不垂直的线段,量一量这些线段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直接让学生量长度,学生不能理解知识的起源,课堂效果肯定不佳,而且学生也很难运用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去解决相关问题。
可以先出示一个点,代表老师的家,再出示一条线,是老师经常喜欢去的美食街,再任意再几条线,代表从老师家到美食街的路,让学生依照老师的样子在自己的的本子上把图画出来,量一量你所画的几条路分别是多长并标下来,再多画几条量一量,你能画出从老师家到美食街的最短的一条路吗?学生兴趣盎然,不停的画、量,最后发现有一条路最短,交流比较同学们画出的最短的路,说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从而得出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一概念。
如果这个概念让老师讲,学生的理解很肤浅,但是如果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那么学生的操作、思维、语言将会得到充分发挥的锻炼,获得的体验才会深刻、牢固,从而有效的积累操作经验。
三、 引导学生经历抽象的过程,积累“数学化”经验
对于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时需要一定的生活经验背景,让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有效对接”,使得日常生活经验“数学化”。因此,我们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将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亲身经历将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使学生充分积累“数学化”的活动经验。
在教学混合运算时,练习中出现这样的题目:
算一算,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180-36-44 159-(36+44)
180-(36+44) 159-59-37
这一题是利用减法的性质可以使计算简便,由于这一知识点比较抽象,单纯的说教学生很难理解,于是我这样设计了去超市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解决问题,提炼问题得出数学规律。
小明带了180元去超市,买一盏台灯用去36元,又买了一个闹钟用去44元,还剩多少钱?
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180-36-44 180-(36+44)
引导学生结合题意说每步表达的意思。接着出示159-(36+44)请学生根据算式编一个超市购物的情境,并说说还可以怎样列式,为什么两道算式的结果是一样的。然后提示学生如果老师不给你数据,你能自己编一个类似的问题吗?像这样的问题你能编多少个?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再去计算这一类题目。
这两条题目在教材中虽然没有专门的例题以练习题的形式出现,但它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点,学生很难理解,以上设计通过超市购物这一情境让学生经历从生活经验中抽象出数学知识的过程,通过“数学化”过程的体验,促进学生进行数学思考,从而生成新的数学活动经验。
四、 引导学生经历分析问题的过程,积累应用经验
现实中,许多数学活动都会要求学生有多种经验参与其中,不仅有探究的经验、操作的经验、数学化的经验,更需要有应用的经验。学习众多的知识和方法都是为应用而服务,只有学会应用,学生所学的知识才有价值。
例如在学习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之后,与此相关的解决问题很多,学生经常会搞不清题意,列式错误。这时老师要教给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经验,学会分析问题,围栅栏用到的是周长还是面积的知识?种大白菜用到的是周长还是面积的知识呢?刷油漆与长方形的周长还是它的面积有关?每解决一个问题都要问学生:解决这个问题要用到我们所学的哪个方面的知识或哪几个方面的知识。经过这样的分析,学生的应用经验会越来越丰富,解决问题也更加轻松准确。
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个人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塑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基本活动经验,使学生敢探究、想操作、能抽象、会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作者单位: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