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男儿到死心如铁

来源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guang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辛弃疾以“词人”身份存在于历史中,他写下过无数脍炙人口的文字,与苏东坡合称为“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他是词中之龙,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
  他写金戈铁马,他写沙场点兵,他底气足,是因为他真打过仗,万军纵横,渡江南来。在词人之前,他首先是一名到死心如铁的战士。
  个人气质与时代气质的格格不入,注定了辛弃疾的悲剧。光复故国的伟大志向得不到施展,只能一腔忠愤发而为词。他以文入词,以论为词,怨刺上政,极大地扩展了词的表现领域,对词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少年立志,起义反金
  公元1140年,辛弃疾出生于山东济南时,北方已沦陷金人之手长达13年。
  由于父亲早亡,辛弃疾从小就跟着祖父生活。其祖父辛赞为家计所累,未能脱身南下,只能在金国出任亳州谯县县令一职。但辛赞不忘家国,每得闲暇,都会带上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希望争取机会“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 ”。
  辛弃疾受祖父的影响,也始终自认为是宋朝子民,加之他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的辛弃疾,较少接受到使人一味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因此在他身上,得以看到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在其后方的汉族人民由于不堪金人严苛的压榨,抗金武装四处蜂起。其时,祖父辛赞已去世,21岁的辛弃疾也在济南南部山区聚集了两千人,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辛弃疾力劝耿京“决策南向”,与南宋朝廷正规军配合,共同抗击金兵。
  武艺高强的辛弃疾很受义军首领耿京器重。1162年,耿京派他带队去南宋,朝见宋高宗赵构,接洽南投事宜。在辛弃疾完成使命归来的途中,他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的消息,怒不可遏,亲自率领五十名骑兵袭击数万人的敌营,将叛徒劫出金营,并号召耿京旧部反正。随后长驱渡淮,押解张安国至建康斩首。
  步入仕途,南下地方
  辛弃疾凭借区区五十骑勇闯五万金军大营又全身而退的传奇故事,使其名重一时,就连南宋最高统治者也大为惊异,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辛弃疾便留在南宋,开始了自己的仕宦生涯,希望实现恢复中原的理想,并在后来娶邢台范邦彦之女为妻。
  成为政坛新星的辛弃疾年仅25岁,时人称之为“辛侯”,以他的才华胆略,必将在北伐事业中一展宏图,功成名就。然而现实的发展却并非如此。
  初到南方,辛弃疾对南宋朝廷的怯懦并不了解,想到宋高宗赵构曾赞许过他的英勇行为,后来的宋孝宗也一度表现出想要恢复失地、报仇雪耻的锐气,因此他写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像著名的《美芹十论》、《九议》等。这些建议书在当时深受人们称赞,广为传诵,却没有得到朝廷的回应。
  现实对辛弃疾是残酷的。纵然斗志高昂、豪气干云,他的意见却得不到采纳,他的进取计谋也得不到支持。已经不愿意再打仗的朝廷,先后把他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地方官员,去治理荒政、整顿治安。于是拥有一身杰出军事才华和一腔执着北伐热情的辛弃疾,只能在地方剿剿土匪、镇压小规模暴乱。十年间,虽然尽职尽责的辛弃疾在每个任上都表现出色,政绩卓著,但这显然与他的理想大相径庭,因此他内心充满了壮志难酬的压抑和痛苦。
  1172年,辛弃疾出知滁州,开始了南归后第二个十年的仕途生涯。然而第二个十年期间,他仍未被派往抗金前线,反而被委派去平定内乱。辛弃疾内心充满了矛盾,他虽不满意朝廷偃武修文,却又竭力为之效忠。他在滁州治理荒政,半年则大见成效;他在江西督捕茶商军,迅速讨平茶民暴动。在内心里,他希望国富兵强,再图恢复大计。
  人生起落 壮志未酬
  然而,南宋统治阶层昏庸腐败,辛弃疾豪迈倔强的性格和积极主战的立场,让他多年来在官场上不为众人所容,屡遭奸人陷害。其仕途的发展受到阻碍,一生的官职最高仅为从四品龙图阁待制。
  淳熙八年(1181年),辛弃疾42岁时,由于受到弹劾,他被朝廷罢去官职,被迫隐居山林,做一个农民,自号“稼轩”。此后二十年间,他除了有两年出任福建提点刑狱和福建安抚使外,大部分时间都在乡下闲居。
  闲置无事,辛弃疾只能把时间消磨在文字上。他心底有山河,豪气郁结胸间,只能手执一管毛笔,在纸上狂书的千军万马中纵横驰骋。“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胸怀里的烈火轰雷,跃然词句间——不知不觉,这个本应手握宝剑的战士,已经硬生生被逼成了词人,为南宋文坛撑起了一片天。
  辛弃疾文武全才,从此天下皆知。
  嘉泰三年(1203年),主张北伐的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已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被任命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这使得年迈的辛弃疾精神为之一振,岁月虽无情,但他内心的骄傲与豪情仍在。于是他在晋见宋宁宗时慷慨激昂地陈述金国“必乱必亡”(《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并亲自到镇江前线任职。然而现实又给予他沉重打击,在一些谏官的攻击下他被迫离职,怀着满腔忧愤回乡。
  开禧三年(1207年)秋,朝廷再次起用辛弃疾为枢密都承旨,令他速到临安(杭州)赴任。但诏令到铅山时,辛弃疾已病重卧床不起,只得上奏请辞。同年九月,辛弃疾带着忧愤的心情和爱国之心离开人世,享年六十八岁。
  一心抗金复国的辛棄疾,最终被历史定位为“南宋著名爱国词人”。但这不是他想要的,历史就像跟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殊不知,这个曾经驰骋天下、心心念念恢复河山的帅才,在病逝临终前,仍在大呼: 杀贼!杀贼!
  声声悲呼,响彻长空,隔着千年的历史,闻之仍让人清泪长流。
其他文献
罗德奖学金有“全球本科生诺贝尔奖”的美誉,2015年,这个诞生了40多位国家领导人、70多位跨国企业董事长或执行官、1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的“全球最难申请的奖学金”首次走进中国,选定四位“90后”,巩辰卓就是其中之一。今年10月,他将前往牛津大学攻读硕士课程。  巩辰卓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被授予荣誉毕业生,这一称号只授予每年十个最优秀的毕业生。2011年9月,刚进入复旦的巩辰卓选修
“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是我已长大,你还未老,我有能力报答你,你仍健康。对不起,我从未让你们骄傲,你们却待我如宝。”不得不说,母爱是一本太过仓促的书,还没有来得及翻一翻,便被岁月定格在回忆的年轮里。  轻轻的风,吹起了泛黄的照片;轻轻的梦,勾起一段宁静的美好。淡淡的韶光中,因为你恰到好处的温柔,照亮了我的整个时光。  恰似你的温柔,让那个寒风呼啸的冬日显得异常的温暖。去往车站的路是一段土路。晴天的时候
暮秋,一片清冷肃杀。天空中的大雁也不禁加快了速度,想逃离这冰冷的天气。远处,一辆校车缓缓驶近,最终停下。我手提大包小包,从车上缓步而下。望着眼前熟悉的故乡,一股酸意冲击着鼻腔,我不禁沙哑地喃喃道:“好久不见。”  是啊,好久不见。  都道时光飞逝如白驹过隙,可对离家几十公里远的我而言,却慢得出奇。五天,又是五天,一个个日期,堆出了我对家的思念,尽管白天被忙碌的学习所遮盖,可一到夜晚,便轰然倒塌,压
我不去爱,让碗替我去爱筷子  让食物替我去爱我的胃,让言语替我爱  嘴唇。让下午的阳光去爱  庭院的麻雀,让影子爱着裂痕  让猫爪草爱着田野、那条洗得光溜溜的小河  让蔬菜爱着稻草人与农药  让乡村爱着农民,爱着他脏兮兮的裤腿  让锄头爱着泥石流、沟壑、饥荒  让自闭症爱着局部的雨  爱着辗转反侧的月亮  爱着一个女人的青菜与大豆  爱着短暂的男人与温和的感冒  让歌声痛吻嗓子,让春天交尾  让它
贝尔·格里尔斯(Bear Grylls),是主持人、作家、演讲家、空手道黑带、前英军特种兵,他挑战过世界上最危险的环境,还是一位现代终极探险家。2006年起贝尔主持英国“发现频道”(Discovery)探险类节目“荒野求生”,在这档热播至今的电视节目中,贝尔的足迹遍布高原、冰川、沙漠、丛林等复杂艰苦的极端环境。在野外贝尔什么都敢吃,蜥蜴、蛇、蝎子、各种各样的虫子,还有被其他动物吃剩下的动物尸体,他
冷气袭来,添衣保暧。是该穿棉鞋的时候了,我总忘不了从鞋柜里取出一双陈旧的棉鞋端详。这是一双老式系带的羊毛里短靴,皮面皱皱巴巴松松垮垮的,跟底磨去了一半,整个鞋子变形如一位饱经岁月沧桑的老者。虽然打上了鞋乳抛了光,但那掉青的鞋面上依然没有丝毫亮泽,显然是一双过时且不合穿的棉鞋。但是,我一直把它珍藏在柜里,这不是一双普通的棉鞋,里面藏着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关爱,温暖了我年少时代的数个寒冬腊月。  小时候的
最后一片梧桐叶还是落了,某年某月,落在某人的脚边,迤逦成诗,我知道,我相信,即使叶落了,旖旎的春天依旧还会来……而冬天的存在,是为了沉淀下春天的暖。你的面容似春天田野里的油菜花,盛放在我的心湖!  ——题记  新闻又在播报:“xx寒流袭击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关了电视,电视中清冷而带着一丝抗拒感的女声戛然而止,莫名一窒,空气在刹那间静止,时间仿佛停止了流转,短短几秒,忽地又恢复正常,仿佛什么都不
来往过几次光秃秃的墙根,却从未留意过几眼,死气沉沉的石块随意地堆放在墙角,毫无新意。  那年夏天,太阳永远是炽热的,沙地永远是烫的,无人愿意在外散步消食,一个夏天,它们一直堆在那里,无人问津。  淋了一场痛痛快快的绵绵细雨,难得这久别的重逢,更别提雨后空气中夹杂着湿润的泥土和落花嫩叶的气息了。这一场雨,使墙根多了些新意。  几株芳香玲珑的野花从突兀的乱石中探出了头,几滴剔透的雨珠缠绵于花苞与花叶之
林巧稚是我国现代妇产学科的开拓者,她为医学事业奉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更难能可贵的是,她时时刻刻都将病人放在自己的心里。  一次,林巧稚为一位前两天做过手术的患者查完房后,就开始记录病历。她一丝不苟地写着,字迹清秀工整,内容简明扼要,但句句都是重点,使人看了一目了然。新来的助手看了,心里不由地啧啧称赞,但同时也很疑惑,他想:“病历主要是给下次为患者看病的医生们看的,那些医学术语和药品名称,即使非常潦
【模拟金题】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细雨是悄无声息的,也是绵延不尽的,但细雨的滋润是最深刻、最温暖的,这样的细雨可能是别人给你的,也可能是你给他人的。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细雨般的滋润”為题,写一篇文章。  【思路导引】  首先,提示语很实用,降低了审题的难度,交代了写作主体——可能是别人给你的,也可能是你给他人的。这样既可以第一人称来写,也可以第二、三人称来写。这些人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