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来源 :中国教研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guang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新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由于种种原因,小学生数学成绩整体不是很理想,如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和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摆在我们的面前。下面浅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优化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1、摆正师生关系。长期以来,教学一向强调“师道尊严”。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居高临下,采取“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学生看”、“教师写,学生抄”的做法,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首要的任务是要摆正师生以往不平等的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特别是在小学,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还极不成熟,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会产生很大的正向作用。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能摆着“师尊”的“架子”,语言应该友善亲切,态度应该和蔼可亲,一改自上而下的传授方式,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与学生交谈、辅导学生时,都应充分尊重和热爱学生的一切需要,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2、优化师生关系。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与学生建立平等和民主的关系。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多关心他们,从而激起他们对老师的爱、对数学的爱;其次,教学要平等,要面向全体施教,不能偏爱极少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对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漠不关心。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教师就要与学生一起玩、一起学,互动互学,知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帮学生所忙。在课堂里,教师包办的事情要尽量少一些,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要尽量多一些,师生共同融入情境教学中去,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
  二、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时心理因素影响占主导地位。教师只有遵循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把学科特点和年龄、心理特征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学。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结合实际,不断向学生进行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社会意义,看到数学的实际价值,诱发其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提出并说明课题内容的意义和重要性,还可以通过生活实例,知道学习到的知识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让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和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例如:学习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后,可以让学生量出家中电视机的长和宽,然后求出它的面积;再让学生想办法求出学校沙池的面积。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而提高学习的热情。
  三、转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当开展学习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有研究表明,小学生在竞赛条件下比在平时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学习,学习效果更加明显。在竞赛中,由于强烈的好胜心、好奇心驱使,他们总希望争第一,总想得到老师的表扬。我们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教学中可以组织各种比赛,如“看谁算得快又对”、“看谁的解法多”、“比谁方法更巧妙”、“看哪一组算出来的人多”等,都能使学生“大显身手”。比赛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全班比赛;可以分男女同学比赛;可以分小组比赛;还可以将学生按能力分组比赛——这里没有什么分组原则,主要是使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都获得成功,想办法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快感。这样对小学生的激励作用将会更大,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也会更高。
  四、活用教材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飘渺。数学教育是要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如:改革家庭作业形式,突出应用性操作。比如:学习了常见的乘法数量关系以后,我布置学生双休日随父母去菜市场买菜或购物,按单价独立计算价钱,学生兴趣十分浓厚。重视数学学习的应用性操作,畅通学数学、用数学的联系,使学用紧密结合,这正是片面应试教育所严重缺乏的,也是我们改革数学教学必须要不断加强的。如:在“元、角、分”的教学中,可开展模拟购物活动;在“分类统计”的教学中,可让学生统计一周所要学的功课、每门功课的节数等;在学习“米、千米”的教学中,我领着学生去操场上数步伐、估计长度等。
  总之,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做个有心人,让数学真正成为学生愿学、乐学的学科。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充裕的探索、实践的空间和时间,才能调动大多数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其他文献
思想品德教育是为了培养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思想品德教育要从小抓起。从道德修养的过程看,道德判断、道德行为都有一个发展过程,就跟上台阶一样。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在此阶段要加强基本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注意行为习惯的养成,为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打下基础。这对他们的一生怎样做人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为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开展小学
期刊
在电脑已经基本普及的今天,人们已经习惯于用手指敲敲键盘,代替写字,似乎写字没有那么重要。但是作为教师,我们都希望自己所教的学生人人能写一手好字,当自己批阅作业时,就好像在欣赏一幅幅精美的书法作品。也有不少教师经常碰到这样的烦恼事:翻开学生的作业本,字迹潦草,难以辨认,简直是在看“天书”,费时、费神,更费劲,真是苦不堪言。可见,加强小学生写字教学不能懈怠,指导小学生写一手规范的字对教师而言责无旁贷。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重点阐述了理解课文、扩展想象等培养小学生想象能力的方法,并强调只要我们注重想象力的培养,学生将来就一定会有所创新。在教学中,可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再造想象,也可以用课文中的悬念进行创造性的想象,从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学 想象力 培养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
期刊
【摘要】语文创新能力是用语言文字进行理解和表达的双向交流的能力,是个体与他人交往时能顺利完成语文活动所具备的必要心理特征的总和。学生具备较高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等基本的语文能力,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存和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就中等职业教育中学生语文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更好地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展开论述。  【关键词】培养 职业教育 语文能力    创新能力是
期刊
一、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寻找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契合点,陶冶学生情操  进入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目标不能简单定位在识字、阅读与分析课文的基础上,而应将其逐步拓展到文学这个艺术领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娴雅精致、脍炙人口,从方方面面反映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往往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  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以及知识水平,我以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课的审美教育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也可以运用朗读,使学生审美感知的指向隐含于审美对象的美,激发起审美主体心理上喜、怒、哀、乐的情绪反应,让学生体会到审美的音乐美、语言美、情感美。  二、审美想象及联
期刊
教师在上文言文时,基本上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法,重点在“讲”字上下功夫——教师讲,学生听或记。一般采用的是“串讲法”,即教师逐字逐词细解释之后再疏通句子,逐句意思弄懂之后再概括段意,讲通之后再概括主题思想,再讲解写作技巧。在讲授知识时,教师不厌其烦,不厌其细。那种耐心和负责的态度实在令人感动。但是,从素质教育的高度、从学生未来的发展来审视文言文教学时,不难发现,这种方法施教的结果仅仅是“学会”。而当今
期刊
因为作文最忌讳和别人雷同,那样会给人留下抄袭的不良印象。所以,我认为老师在平时指导学生作文时,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那么,我们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呢?  一、习作训练要走向开放的社会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习作,不能只是圈定在课堂上和书本中,也不能只靠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作文,而是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入生活。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活
期刊
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同样的45分钟,为什么课堂教学效果却不同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话题,也就是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怎样才能上好一堂数学课。首先,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其次,完美的教学设计也是必不可少的;再次,尊重学生的需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还要认识到练习的重要性。  教师们天天都在上课,也常常去听别人的课,大家看到的课堂教学往往有两种不同的场面:其一,教师满怀
期刊
破题探究法,是一种指导学生从课题入手,破解课题、析出目标、探究阅读、掌握课文内容的阅读教学方法。所谓“破题”,就是指导学生分析课文标题,透过标题含义,推测作者在课文中将会写到哪些内容,逐步析出问题,以此作为学习本课的教学目标。所谓“探究”,即让学生顺着自己在“破题”时确立的目标,自觉、自主地去阅读课文,分析、比较,寻找到问题的答案,从而完成该课的学习任务。破题探究法,是建立在正确的学生观基础上的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