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有大型企业改制使国有大型企业开始采用市场化经济发展模式,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体制也逐渐适应了市场化发展趋势。改制过程中,不仅需要体制机制的改变,更需要管理理念的更新换代。随着市场化经济的平稳运行,工商管理观念已经在国有大型企业中得到应用发展,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构建更加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现代化工商管理观念,对国有大型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有着重要意义。文章针对国有大型企业改制后企业及员工工商管理观念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发展及创新思路,希望对现实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国有大型企业;工商管理观念;发展创新
“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2016年7月4日,在全国国有大型企业改革座谈会召开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就国有大型企业改革作出重要指示,清晰地指出了国有大型企业发展的战略地位和根本目标,为国有大型企业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2020年9月29日,国资委召开视频会议,对中央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工作进行动员部署。会议强调,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是未来三年进一步落实国有大型企业改革“1+N”政策体系和顶层设计的具体施工图,也是对党十八大以来各项国企改革重大举措的再深化。
随着国有大型企业改革的逐渐深入,国有大型企业管理理念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适应新的经济体制,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国有大型企业改制后继续发展与创新工商管理观念是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市场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国有大型企业改制的概念及意义
国有大型企业改制是指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及国有控股企业(不包括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改制为国有资本控股、相对控股、参股和不设置国有资本的公司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或中外合资企业,也就是改变原有国有大型企业的体制和经营方式,使得国有大型企业的经济体制更加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不断加快的形势下,国有大型企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始终要依靠和发挥国有大型企业的重要作用。国有大型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必须敏锐地把握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拓展发展空间,尽快形成国有大型企业的新优势。
中央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工作动员部署会议指出:一要突出抓好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二要突出抓好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工作;三要突出抓好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四要突出抓好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五要加快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六要突出抓好“双百行动”“区域性综改试验”“科改示范行动”、世界一流企业创建等专项工程;七要突出抓好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国有大型企业改革是中央实施做强做大国有大型企业方针的重大战略步骤,推进国有大型企业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推进国有大型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从总体上增强国有大型企业的活力和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对于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巩固社会主义制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国有大型企业改制后观念上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干部职工对国企改革的理解不到位
在国有大型企业改革过程中,部分基层职工对国企改革的重要意义理解不到位,没有完全接受和主动适应因企业改革发展产生的新变化、新要求。一方面,由于对党和国家的政策理解不够准确、透彻,没有逐字逐句思考和消化文件精神;另一方面,存在一定“温水煮青蛙”现象,没有形成市场化竞争的意识和思维,不愿意主动了解国有大型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性。
(二)干部职工对工作制度流程执行不够到位
国有大型企业改革初期,对市场化企业管理模式了解不深不透,在学习工商管理模式时,有的选取行业标杆企业的制度流程生搬硬套,有的对原管理方式习以为常、不求改变,导致部分制度、流程不完全符合公司经营管理实际需要。虽然在国有大型企业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有一定程度的优化,但仍存在工作流程较繁琐、管控模式较落后的状况。
同时,部分员工观念没有转变,习惯以老经验、老办法处理问题,服务意识不强,工作热情不高,没有将企业发展与自身发展紧密结合,仍存在一定“吃大锅饭”的思想,对制度、流程的敬畏度不够高,执行较为随意,监督力度缺乏,导致制度执行不到位。
(三)企业管理信息化手段运用不足
随着国有大型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对信息化管理逐漸有了认识与理解,大多数国有大型企业逐步探索实施信息化管理方式。但仍存在发展不均衡,使用不充分等问题。根据企业实际研制完全符合公司实际的软件较少,大多采用购买业内各类软件的方式,导致软件功能无法完全满足办公需要。同时,这些软件智能化程度低,数据处理的速度慢,工作效率较低。另外,对新的技术接受程度不高,对信息化技术设备投资不够,满足于符合日常工作需要,很少追求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帮助企业优化经营管理分析水平,或提高工作效率等。
(四)企业自身危机意识弱
国有大型企业改制后,从外部环境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给所有企业均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从内部环境来看,国有大型企业对危机的意识不到位,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一是对市场的了解和理解不深。国有大型企业改革前有国家兜底,改革后重回市场化之路,以市场化的方式配置资源,让市场选择可以生存下来的企业,但市场化带来的巨大危机和挑战对于国有大型企业来讲,还未全面接触和深刻理解。二是缺少自主应对危机的能力。国有大型企业占有特殊地位,国有大型企业能够增加生产,经济发展的大局就会增加主动;国有大型企业能够减少损失,经济发展的大局就会减少被动,国有大型企业在应对危机中理应冲锋在前,承担起主力军的使命。 目前市场化进程中,国有大型企业自主应对危机的能力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依赖政策、等候扶持的思想,对此,要进一步强化危机意识,提高自身解决问题、抵御风险的能力。 (五)先进管理理念与实践结合不够
目前国有大型企业改制完成后,新的工商管理思想已经被引入企业内部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国有大型企业吸引了知识型人才的加入,对工商管理的观念也进行了相应培训,但是仍存在理论观念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国有大型企业高层领导对科学管理理念的学习不够。受年龄和经历影响,国有大型企业领导者接受国际先进管理理念经验较少,所具备的管理理念多为工作多年积累的经验,虽然通过不断学习强化,但仍然不够系统不够科学。二是自我实践总结的能力有所欠缺。管理理念的形成过程是先理论指导實践,后实践总结升华为理论。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国有大型企业更擅长理论指导实践,而从实践中提炼出的管理理念较少,很多管理经验常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教授,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所以现有的各类管理方式还相对固化。
三、国有大型企业改制后工商管理观念的发展创新
(一)深化现代化企业工商管理理念,汲取新时代的先进企业经验,不断进行改进
国企改制完成后,工商管理模式已初步发展,但水平还处于较为基础的阶段。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国企在改制完成后,应结合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在现有水平上继续深化发展工商管理模式。如坚持法人治理结构调整,充分认识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性,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目标,加强组织建设、功能建设、制度建设。落实决策程序,规范重大决策行为,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经营管理过程中不断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吸取先进企业优点,促进管理理念和实践的结合。
(二)促进工商管理观念的转变,强化危机意识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国有大型企业面临更大的市场冲击,必须牢固树立市场化管理理念,树立国企管理者和员工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加强对企业内外部的全方位管控。现代市场的竞争其实是人才的竞争,掌握人才的企业才是最后的胜利者。国有大型企业应在危机意识下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企业内部也应构建并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活力,帮助员工不断挑战自我,引导员工不断去开拓新的市场。在现代化的商业竞争中,来自同行业的竞争压力更能为企业敲响警钟,让其树立危机意识和标杆意识,不断开拓进取,在市场化竞争中找准方向与目标、抓实核心竞争力,在促进自身成长的同时,为国企良性发展奠定根基。
(三)把创新作为工商管理观念的核心思想
创新是企业经营发展的内在动力,通过创新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能力,有利于企业脱离习惯的桎梏,真正发挥国企改革改制的重要作用。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一是在观念上永远树立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时刻居安思危、居优思劣。二是有承担风险的勇气、毅力和实力,敢于打破原有的平衡。三是与时俱进、锐意求新,敏锐把握管理理念的变化,及时转变创新观念,寻求新突破、新发展。创新技术不仅指创新生产与服务技术,还指创新经营与管理技术。生产与服务技术是企业打造名牌、赢得市场的前提和基础,经营与管理技术是企业完善管理、提高效率的强有力手段,两者都直接影响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创新管理能力要以科学的管理理念为基础,结合管理经验,不断提升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水平。
创新的关键是人才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开发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人才的主要衡量标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努力营造开明开放的人文环境,多渠道为各类优秀人才发展提供条件,考核聘用大批优秀人才。同时在用人机制上引入竞争机制,实现优化人才配置,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在新的历史起点下,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与愿景引人关注,改革再出发的生机与活力令人期待。发展才是硬道理,国有大型企业要勇做承担新历史使命的先锋队,做解决“不平衡”“不充分”新矛盾的突击队,做“做强做优做大”新征程的践行者,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领跑者。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大型企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用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经营管理实践,促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杰云.以改革释放动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N].广西日报,2020-09-17(008).
[2]田莉.国有企业工商管理模式创新的探索[J].信息周刊,2020(01):1.
[3]方刚.基于创新理念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时代经贸,2019(13):69-70.
[4]徐伟.国有企业改制后工商管理观念的发展和创新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9(06):38.
(作者单位:成都成飞航空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国有大型企业;工商管理观念;发展创新
“国有企业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必须理直气壮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2016年7月4日,在全国国有大型企业改革座谈会召开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就国有大型企业改革作出重要指示,清晰地指出了国有大型企业发展的战略地位和根本目标,为国有大型企业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2020年9月29日,国资委召开视频会议,对中央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工作进行动员部署。会议强调,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是未来三年进一步落实国有大型企业改革“1+N”政策体系和顶层设计的具体施工图,也是对党十八大以来各项国企改革重大举措的再深化。
随着国有大型企业改革的逐渐深入,国有大型企业管理理念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才能适应新的经济体制,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国有大型企业改制后继续发展与创新工商管理观念是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市场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一、国有大型企业改制的概念及意义
国有大型企业改制是指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及国有控股企业(不包括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改制为国有资本控股、相对控股、参股和不设置国有资本的公司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或中外合资企业,也就是改变原有国有大型企业的体制和经营方式,使得国有大型企业的经济体制更加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不断加快的形势下,国有大型企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始终要依靠和发挥国有大型企业的重要作用。国有大型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必须敏锐地把握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拓展发展空间,尽快形成国有大型企业的新优势。
中央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工作动员部署会议指出:一要突出抓好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二要突出抓好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工作;三要突出抓好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四要突出抓好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五要加快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六要突出抓好“双百行动”“区域性综改试验”“科改示范行动”、世界一流企业创建等专项工程;七要突出抓好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国有大型企业改革是中央实施做强做大国有大型企业方针的重大战略步骤,推进国有大型企业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推进国有大型企业的改革和发展,从总体上增强国有大型企业的活力和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对于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巩固社会主义制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国有大型企业改制后观念上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干部职工对国企改革的理解不到位
在国有大型企业改革过程中,部分基层职工对国企改革的重要意义理解不到位,没有完全接受和主动适应因企业改革发展产生的新变化、新要求。一方面,由于对党和国家的政策理解不够准确、透彻,没有逐字逐句思考和消化文件精神;另一方面,存在一定“温水煮青蛙”现象,没有形成市场化竞争的意识和思维,不愿意主动了解国有大型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性。
(二)干部职工对工作制度流程执行不够到位
国有大型企业改革初期,对市场化企业管理模式了解不深不透,在学习工商管理模式时,有的选取行业标杆企业的制度流程生搬硬套,有的对原管理方式习以为常、不求改变,导致部分制度、流程不完全符合公司经营管理实际需要。虽然在国有大型企业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有一定程度的优化,但仍存在工作流程较繁琐、管控模式较落后的状况。
同时,部分员工观念没有转变,习惯以老经验、老办法处理问题,服务意识不强,工作热情不高,没有将企业发展与自身发展紧密结合,仍存在一定“吃大锅饭”的思想,对制度、流程的敬畏度不够高,执行较为随意,监督力度缺乏,导致制度执行不到位。
(三)企业管理信息化手段运用不足
随着国有大型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对信息化管理逐漸有了认识与理解,大多数国有大型企业逐步探索实施信息化管理方式。但仍存在发展不均衡,使用不充分等问题。根据企业实际研制完全符合公司实际的软件较少,大多采用购买业内各类软件的方式,导致软件功能无法完全满足办公需要。同时,这些软件智能化程度低,数据处理的速度慢,工作效率较低。另外,对新的技术接受程度不高,对信息化技术设备投资不够,满足于符合日常工作需要,很少追求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帮助企业优化经营管理分析水平,或提高工作效率等。
(四)企业自身危机意识弱
国有大型企业改制后,从外部环境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给所有企业均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从内部环境来看,国有大型企业对危机的意识不到位,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一是对市场的了解和理解不深。国有大型企业改革前有国家兜底,改革后重回市场化之路,以市场化的方式配置资源,让市场选择可以生存下来的企业,但市场化带来的巨大危机和挑战对于国有大型企业来讲,还未全面接触和深刻理解。二是缺少自主应对危机的能力。国有大型企业占有特殊地位,国有大型企业能够增加生产,经济发展的大局就会增加主动;国有大型企业能够减少损失,经济发展的大局就会减少被动,国有大型企业在应对危机中理应冲锋在前,承担起主力军的使命。 目前市场化进程中,国有大型企业自主应对危机的能力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依赖政策、等候扶持的思想,对此,要进一步强化危机意识,提高自身解决问题、抵御风险的能力。 (五)先进管理理念与实践结合不够
目前国有大型企业改制完成后,新的工商管理思想已经被引入企业内部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国有大型企业吸引了知识型人才的加入,对工商管理的观念也进行了相应培训,但是仍存在理论观念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是国有大型企业高层领导对科学管理理念的学习不够。受年龄和经历影响,国有大型企业领导者接受国际先进管理理念经验较少,所具备的管理理念多为工作多年积累的经验,虽然通过不断学习强化,但仍然不够系统不够科学。二是自我实践总结的能力有所欠缺。管理理念的形成过程是先理论指导實践,后实践总结升华为理论。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国有大型企业更擅长理论指导实践,而从实践中提炼出的管理理念较少,很多管理经验常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教授,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所以现有的各类管理方式还相对固化。
三、国有大型企业改制后工商管理观念的发展创新
(一)深化现代化企业工商管理理念,汲取新时代的先进企业经验,不断进行改进
国企改制完成后,工商管理模式已初步发展,但水平还处于较为基础的阶段。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国企在改制完成后,应结合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在现有水平上继续深化发展工商管理模式。如坚持法人治理结构调整,充分认识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性,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目标,加强组织建设、功能建设、制度建设。落实决策程序,规范重大决策行为,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经营管理过程中不断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吸取先进企业优点,促进管理理念和实践的结合。
(二)促进工商管理观念的转变,强化危机意识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国有大型企业面临更大的市场冲击,必须牢固树立市场化管理理念,树立国企管理者和员工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加强对企业内外部的全方位管控。现代市场的竞争其实是人才的竞争,掌握人才的企业才是最后的胜利者。国有大型企业应在危机意识下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企业内部也应构建并完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活力,帮助员工不断挑战自我,引导员工不断去开拓新的市场。在现代化的商业竞争中,来自同行业的竞争压力更能为企业敲响警钟,让其树立危机意识和标杆意识,不断开拓进取,在市场化竞争中找准方向与目标、抓实核心竞争力,在促进自身成长的同时,为国企良性发展奠定根基。
(三)把创新作为工商管理观念的核心思想
创新是企业经营发展的内在动力,通过创新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能力,有利于企业脱离习惯的桎梏,真正发挥国企改革改制的重要作用。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一是在观念上永远树立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时刻居安思危、居优思劣。二是有承担风险的勇气、毅力和实力,敢于打破原有的平衡。三是与时俱进、锐意求新,敏锐把握管理理念的变化,及时转变创新观念,寻求新突破、新发展。创新技术不仅指创新生产与服务技术,还指创新经营与管理技术。生产与服务技术是企业打造名牌、赢得市场的前提和基础,经营与管理技术是企业完善管理、提高效率的强有力手段,两者都直接影响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创新管理能力要以科学的管理理念为基础,结合管理经验,不断提升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水平。
创新的关键是人才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开发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人才的主要衡量标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努力营造开明开放的人文环境,多渠道为各类优秀人才发展提供条件,考核聘用大批优秀人才。同时在用人机制上引入竞争机制,实现优化人才配置,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在新的历史起点下,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与愿景引人关注,改革再出发的生机与活力令人期待。发展才是硬道理,国有大型企业要勇做承担新历史使命的先锋队,做解决“不平衡”“不充分”新矛盾的突击队,做“做强做优做大”新征程的践行者,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领跑者。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大型企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用先进的管理理念与经营管理实践,促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杰云.以改革释放动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N].广西日报,2020-09-17(008).
[2]田莉.国有企业工商管理模式创新的探索[J].信息周刊,2020(01):1.
[3]方刚.基于创新理念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时代经贸,2019(13):69-70.
[4]徐伟.国有企业改制后工商管理观念的发展和创新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9(06):38.
(作者单位:成都成飞航空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