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发电量远落后于美、俄、日、德等经济强国,到了1995年前后,迅速增长飞跃至世界前3名。《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8年度报告指出,截至2018年底,中国以71118亿千瓦时的发电量(占全球总发电量的1/4)拉开了与第二名美国(44608亿千瓦时)、第三名印度(15611亿千瓦时)之间的差距。当全世界的发电量增速仅仅达到3.7%时,中国的发电量增速达到8.4%。
除了总发电量上的绝对优势,我国在清洁能源发电领域也有长足的发展,近些年来兴建了诸多核能、风能、水利、太阳能发电基地。由传统火力发电为主逐步向清洁能源转变。《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9》中指出,中国的核能发电量增加了19%,全球核能发电增量的74%来自中国。此外,太阳能发电增长最快,增长了51%;其次是风能,增长了24%;生物质能及地热能增长了14%;水电也增加了3.2%。
那么,中国到底有多少种方式“来电”呢?
燃煤发电的蝶变
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营——7月17日,广东华厦阳西电厂二期2台燃煤机组加入供电“大家庭”。这一机组具有指标意义:这是世界首个1240兆瓦高效超超临界燃煤发电工程,拥有全球单轴全速单机容量最大、煤耗领先的火电机组,预示着未来中国燃煤发电领域正在蝶变。
提效、减碳、低污染,2019年7月在科技部高技术中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重点专项管理办公室召开的研讨会,已经为我国煤炭发电技术面向2035中长期发展指明了方向。
回看2018年中国的71118亿千瓦时的电力中,有70.4%来自于火力发电。广义的火电包括燃油、燃煤、燃气、燃生物质固体等众多类别,在我国,燃煤火电属于主流。丰富的煤炭资源,相对较好的性能,让火电在我国拥有无可比拟的成本优势。从能源安全和成本考虑,燃煤发电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经济选择。如何让燃煤发电更环保,跟上国际燃煤发电的发展趋势,成为中国必须有所为的地方。目前看,上海的一座超净火电机组,可以将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达到制作碳酸饮料的洁净度。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发电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也在下降,未来如果碳捕集技术和存储技术能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话,二氧化碳也能收集起来派用场。
同时,煤炭发电的诸多好处也不能忽视。在目前储能技术尚未取得突破的情况下,电力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与其他产品的最大区别就在于难以储存,而人们的用电需求又是不断变化着的,所以电网运行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协调发电和用电负荷,使两者保持盡可能一致,一旦误差超过一定程度,就会导致电网发生问题,影响整个电网的安全。由此,一般将发电容量分为基础容量和可调节容量。传统的石化能源,包括燃煤、燃气、燃油等发电负荷比较稳定,作为基础容量存在。由于它们也具备一定的可调节性,同时也可以满足部分调节容量要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煤电的存在对保证我国用电基础负荷和电网的稳定性来说至关重要。此外,作为中国运行时间最长的发电形式,相关行业从业人员有相当丰富的运行经验,有相当成熟的技术做安全保障。
相较于燃煤火电,天然气发电是目前最清洁的化石能源发电方式。只是天然气昂贵的价格成为其在我国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记者注意到,在2019年年初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构建能源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性,其中提到加快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大湾区规划中有若干大型天然气发电项目,目前在建的中国内地最大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项目——华电广州增城燃气冷热电三联供项目就是其中典型。
全球核电看中国
核电站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在中国来说,核电站是改革开放后的产物。从1985年动工、1991年并网发电的30万千瓦的秦山核电站一期工程开始,到1994年大亚湾核电站投入商业运营,直到如今——中国核电发电量占据世界核电发电量的七成以上!从利用外资,到自主建设;从引进苏联、美国的技术,到融汇世界各国技术,达到领先世界的水平,如今,全球核电看中国,并非虚指。
在近九年前,中国核电就完成了技术上的超越。2011年12月28日,上海电气首台百万千瓦级压力容器完工发运时,该公司已形成30万、60万至100万压水堆成套核岛主设备产品供货;2012年初,方家山核电一期工程第一台百万千瓦级蒸发器完工发运。2013年以来,诸如上海电气台山核电2号机组的2台法国三代核电技术EPR蒸汽发生器顺利交付,首次承制由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分包采购的核岛主设备海南昌江一号机组压力容器顺利验收发运等,按部就班循序渐进。
然而,核电带给世人的,除了电力以外,也有梦魇。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爆炸事故,至今令人心有余悸。据称,约有9.3万人丧生于此,27万人因为此次事故患上各种癌症,而受到此次事故影响的人共有20亿。不仅如此,想要完全消除这次核电事故的影响则要耗费800年之久…… 2011年,日本地震导致当时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事故。虽然事件已经过去了9年时间,但这场灾难带给全球人类的创伤依旧没有被抚平。
正是受到这一事件的严重打击,全球核电发展都放慢了脚步。我国核电建设虽然处在高速发展期,但是保持着以“稳”为主的基调
2019年7月26日,国核电发布公告称,中国核电旗下福建漳州核电项目6月底已获得核准,该项目将建设两台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记者了解到,山东荣成、福建漳州和广东太平岭核电项目目前均已核准开工。可以预期,作为稳基建的重要抓手,未来几年我国核电建设或将进一步迎来加速时代。
水利、光伏、风能各领风骚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能源消费国,却面临着常规能源可持续供应能力不足的困境。一方面,我国目前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储产比分别为72年、17.5年和38.8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另一方面,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快速增长,能源消耗总量逐渐增长。因此,大力发展水电、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可再生清洁能源是改善我国能源供给结构,支撑我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中国水力发电行业已取得全球领先地位,水电总装机容量和水力发电量均稳居世界第一。
仔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中国发电量排名前十的水电站大部分位于云南四川等西南地区。西南地区水利资源丰富,但本地电量需求较少,所以大部分发电量通过“西电东送”工程送往东部发达省份。这也是我国的一个能源现状:能源资源与能源需求逆向分布。
业内专家指出,未来的水电发展中应以大型基地为重点,大中小相结合,推进流域梯级综合开发;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发展。未来,中国水电行业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至于风电和光伏发电,所消耗的资源也极其有限。
总体来说,全球光伏市场几经起落,还是呈现出不断向上发展的态势。特别是中国。截至2019年,中国光伏累计并网装机连续五年位居世界第一。作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随着光伏技术含量的不断提升,光伏电池组件的转换效率持续提升,光伏发电成本呈快速下降态势。我国能源相关规划提出,要优化太阳能开发布局、优先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分布式光伏发电特指在用户场地附近建设,运行方式以用户侧自发自用、多余电量上网,且在配电系统平衡调节为特征的光伏发电设施。分布式光伏发电遵循因地制宜、清洁高效、分散布局、就近利用的原则,充分利用当地太阳能资源,替代和减少化石能源消费。记者了解到,到2020年底,我国分布式光伏要占到太阳能发电装机55%左右。
业内专家指出,未来的水电发展中应以大型基地为重点,大中小相结合,推进流域梯级综合开发;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发展。未來,中国水电行业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风电也在跟上。2007年,我国第一台海上风电试验样机在渤海湾矗立。2010年,我国第一个近海风电场——东海大桥102兆瓦海上风电场建成。2020年7月12日,国内首台1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三峡集团福建福清兴化湾二期海上风电场成功并网发电。这是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单机容量亚太地区最大、全球第二大的海上风电机组,刷新了我国海上风电单机容量新纪录。
1台10兆瓦风机一年能够生产4000万度电,可以减少燃煤消耗12800吨、二氧化碳排放33500吨,可满足20000个三口之家一年的正常用电需求。相关技术人员表示,机组专门针对福建、广东等海域I类风区设计,机组环境适应性、设备可靠性、风能利用率得到极大提高,具备超强抗台风能力。通过试运行后,将进行批量化生产。推广后,将有利于减少风电场用海面积提高海洋利用率,促进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
业内人士预测,在特高压推进及弃风限电持续缓解的利好下,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新疆为主的“三北”风电市场将重启,大规模集中开发将成为未来陆上风电重心。而在南方市场,由于生态环保趋严,分散式开发将成为未来的主要开发方式。风电行业也将保持稳定发展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