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歌”现象探中小学合唱发展的瓶颈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合唱排练中“教歌”这一现象入手,探寻目前中小学合唱发展中的“瓶颈”,试对训练时间、音乐课堂教学、音乐教师的合唱素养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教歌;中小学合唱教学;瓶颈;音乐教师;合唱指挥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何谓“教歌”?本文中的“教歌”是指合唱排中教师唱一句,学生学唱一句,从音高到节奏,从歌词到发声,直到学生完全唱会唱练熟为止。由于歌是一句一句教出来的,所以,笔者称之为“教歌”。那么“教歌”有哪些特点呢?
  其一,教歌的目的
  往往是为了一个活动的需要临时集中学生进行集训,尽快地把歌学会以能够登台表演。
  如某学校纪念“一二·九”进行的合唱比赛,这时就需要有人去“教歌”。
  其二,教歌的对象
  识谱、演唱的能力较低。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学生很难拿到谱子就开始视唱,因此,只得采取一句一句教的办法,把各声部的旋律都教会,最后进行合成。
  其三,教歌的周期
  教歌的周期是短暂的,很少是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科学训练,往往一个活动结束,教歌也就结束了。
  “教歌”是好是坏呢?
  正是因为教歌的对象基础薄弱,练习的时间短,所以不可能先唱谱再唱词,因此,教歌是绕开“识谱”直接教唱词的。常常出现跑调跑音的现象。如果要求再高一点,特别是变化音稍多的多声部作品,由于难度的增加,势必会增加学生的畏难情绪,结果一定是不甚理想的。因此这种教歌的方式只能应用于简单的单声部歌曲教唱,对于复杂的合唱教学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既然教歌有这么多的弊端或者不足,为什么还有很中小学音乐教师在排练合唱时还停留在教歌的层面呢?这需要从目前的中小学合唱生存和发展的状况谈起。
  一、训练时间难以得到保证
  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兴起,许多学校都建立了合唱团,以笔者所在地区初中学段为例,应该说从上级领导以及政策层面是支持合唱的发展的,但是在学校具体训练的时候却由于学业重等原因很难保证时间。也就是说,合唱队刚刚进入一个好的状态就面临解散的尴尬局面。当面临地区举行合唱比赛时,只好匆忙上马,也许短期内会有一个提升,但是学生最终的音乐表现力很难有大的提升,另外,密集的加班加点也使学生苦不堪言,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对音乐、对合唱的兴趣。
  二、中小学音乐教学上的缺憾
  照理说,初中学段的学生经过小学6年的音乐课教学进入初中应该能正常识谱了,但是现状堪忧。关于识谱在合唱教学中的重要性,中国音乐学院吴灵芬教授在2002年时给她的老师郑小英的信中写道:中国只有彻底学习五线谱,合唱才会有质的提高。前些年正好是教改轰轰烈烈进行的时候,老师们不是在给学生打音乐基础,而是在“表演课”。目前,外界对这场改革颇有否定之意。我个人觉得,这次教改是否成功或者失败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次教革我们收获了什么,我充分意识到之前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不足之处:过于注重形式上的丰富,过于关注学生的兴趣,严重忽视和淡化了音乐基础教学。我们的学生依然没有大范围学会读谱。正是由于读谱的缺失,导致了大部分中小学合唱团的排练仍然停留在“教歌”的层面。
  三、音乐教师的合唱指挥素养亟待提高
  一个好的学生合唱团,他的指挥必定是优秀的。也就是说一个好的合唱指挥必定是个好的音乐教师,但是一个好的音乐教师却不一定是一个好的合唱指挥。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合唱指挥的专业性很强,而我国中小学音乐老师往往毕业于师范院校音乐专业(非正式的音乐学院),合唱只是大学时的一门选修课,并没有正式列入课程。可能毕业后这类学生教声乐、器乐或者乐理都是得心应手的,但是对于合唱指挥这一课程来说却是十分陌生。即使中小学音乐教师在长期的课堂教学中积累了很多一线教学的教学手段和经验,但合唱指挥却是一个集多个音乐要素为一体的工作,一个合格的合唱指挥至少应具备以下能力:一、较好的研读分析多声部乐谱的能力(五线谱)。二、必须要精通一门乐器,以钢琴为最佳。三、精通合唱团声音的训練(有别于独唱)。四、指挥动作:省、准、美。五、音乐作品二度创作能力,除了完成谱面上的表情记号,还需要有指挥自己的二度创作。六、较强的音乐驾驭能力和现场教学能力。合唱团人多,声部多,排练时指挥一定要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七、精通和声,具备一定的合唱改编能力。八、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吃苦精神。如果音乐教师没有经过全面深入的学习和较强的领导能力,是很难具备一个合格的合唱指挥的要求的,如此贸然参与到合唱活动中来,注定只会出现“教歌”的现象。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作为高雅音乐范畴的合唱显然是促使学生全面素质提升的最佳途径之一,学生在合唱团中除了学到音乐技巧,更能够学到“自己在合唱团中的地位”“懂得尊敬老师,懂得有礼有节地与其他同学人合作”,“在排练和表演中克服困难树立自己的信心”,“在多声部合唱中锻炼自己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可见合唱教学在整个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只要“教歌”依然存在,合唱教学的功效就会大打折扣。因此,音乐教师们应在平时音乐教学中做好音乐基础普及工作,切实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利用业余时间拜师学艺勤学苦练提高自身合唱指挥素养;争取家校各方支持保证合唱的训练时间,如此方能带领学生们走进合唱之门,以突破合唱训练中“教歌”这一瓶颈。
  参考文献
  [1]马革顺.合唱学新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2]陈巧姑.童声合唱辅导与指挥[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3.
其他文献
采用具有不同孔隙尺寸的沸石为基质约束CdS团簇的大小。通过测定Raman光谱观察到随着CdS团簇尺寸减小,Raman光谱中LO声子振动频率略向低频方向移动。利用二级LO声子的振动强度与一级LO声子的振动强度之比(2LO/LO),研究团簇电声子耦合强弱的结果表明,随着团簇尺寸减小,电声子耦合增强。
<正> 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国际性的学术思潮产生于本世纪的二十年代(从1923年卢卡奇发表的《历史与阶级意识》开始),经过半个世纪的曲折发展,它的理论思想越来
【摘要】文章围绕肖邦钢琴作品中的踏板艺术问题展开讨论,从三个方面展开阐述,一是肖邦作品中踏板艺术所体现出的旋律,二是肖邦作品中踏板艺术所体现出的和声效果,三是肖邦作品中踏板艺术所体现的节奏效果。  【关键词】肖邦作品;踏板艺术;效果  前言  作为钢琴演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踏板艺术所发挥的作用极为重要,关于踏板艺术的研究也已经成为钢琴表演艺术最为重要的一大课题。在钢琴音乐发展史中,肖邦的钢琴作品
根据五大连池地区 4个钻孔剖面孢粉分析研究结果 ,从下往上划分 3个孢粉组合带。Ⅰ组合带木本植物花粉中 90 %以上是第三纪常见分子 ,并以裸子植物花粉高含量为特征 ,草本植物花粉体积分数均超过 2 0 %,且类型也比较多 ,时代定为渐新世比较合适 ;Ⅱ组合带木本植物花粉主要以桦木科花粉为主 ,针叶树种花粉极少 ,与山东山旺中新世孢粉组合特征相似 ,时代应为中新世 ;Ⅲ组合带以草本植物花粉高含量为
通过对松辽盆地南部白垩系泉头组—嫩江组层序地层分析揭示,青二段顶至青三段底及嫩一、二段为湖域范围最广的两个时期,分别与两个二级旋回的凝缩段(CS1、CS2)相当,也是松辽盆地南部两套区域性烃源岩和区域性盖层发育的时期。这两套区域性盖层将泉三、四段至嫩江组油层自然地划分为上、中、下3套有成因联系的油气成藏组合:泉三、四段至青一、二段为下部成藏组合,青三段至姚家组为中部成藏组合,嫩江组为上部成藏组合,
在有线电视线路中,大部分采用磁饱和稳压型供电器,此供电器能在交流电压140~260V之间正常工作,适合在农村有线电视线路中使用,但也有不足之处,就是使用1年以上的供电器容易出现输出
【摘要】本文从高师钢琴四手联弹的具体教学与应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探究,如选择曲目,分析作品,合理运用踏板等,旨在为提升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四手联弹;听觉;踏板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苏联钢琴家、杰出的钢琴教育家涅高茲认为:“四手联弹是快速发展才能的最可靠的方法”。这句话充分肯定了四手联弹的重要作用。四手联弹即两人在一架钢琴上合作演奏的一种形式。它那充满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