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品种的抗病性与叶片内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关系的研究

来源 :大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l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抗病品种东农9674、东农1572和感病品种黑农39、东农95-165上接种大豆灰斑病菌的1号,2号,4号,6号,7号等5个生理小种,测定从接种到显症前与抗性有关的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抗病的大豆品种接种不同生理小种的灰斑病菌后,PAL的活性分别从第6~7天起呈上升趋势且明显高于对照;相反感病品种从8~9天起PAL活性明显低于对照.因此说明PAL的活性与大豆抗灰斑病性呈正相关关系.
其他文献
1997年-1999年在大豆重茬条件下,通过农业措施对大豆根腐病发生情况及大豆生育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措施不仅能减轻重茬大豆根腐病的发生,并且使大豆株高、根长增加
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我国不同纬度的野生大豆(G.soja)和栽培大豆(G.max)各22份进行了多样性分析,通过对所合成的40对引物的筛选,12对引物扩增结果表现出良好的多态性.引物B
模拟我国出现的酸雨成分,设置不同的pH值梯度,对大豆耐酸雨性敏感值进行了确定.为了快速、大量、准确的鉴定、筛选出强耐酸雨性的大豆品种资源,发现2.00为较为适宜的pH值.并
在医院的临床工作和教学中,研究生队伍是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研究生掌握临床教学实践的技巧和方法的同时还要进行本科生的带教。因此,临床实践和教学是对研究
该研究利用当地推广的优良品种皖豆16号(MS8118)经等离子处理后的突变高产株系为母本与豫豆10号有性杂交,育成具有特异株型的夏大豆超高产种质MN413,有效地把等离子诱变技术
目的 探讨食管双源癌的诊断和手术方式,提高术前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1995-2004年10例食管双源癌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 术前确诊4例,内腔镜检查诊断率20%(2/10),X线检查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