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和为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ius07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以和为贵”思想是人民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品格。通过对“以和为贵”思想发展的了解,使得对现代人与人、人与自然和民族与民族的关系更加紧密,彰显“以和为贵”的应有之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和”思想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描述,旨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以和为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体表现
  【中图分类号】D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1-0106-02
  “以和为贵”思想是儒家思想重要思想之一,也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墨家、道家、佛家都有所体现,对“和”的理解都有团结、和善、和谐、爱人的意思。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倡导的是“以和为贵”,是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渲染和熏陶。
  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以和为贵”
  “和”的概念出现很早, 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和”字。春秋之前《尚書》《易经》中, 就产生了“和”的概念, 主要指和谐、和善之义。“以和为贵”一词出自《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礼之运用,贵在能和。“以和为贵”作为一项人际交往和谐的最高价值追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十分重视人与人和睦相处,待人诚恳宽厚,能够在各方面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以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可靠的依据。
  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把“人和”置于天时地利之上,更集中表达了对人与人和谐关系的追求,“人和”是万事成真的基础,外界的一切因素都是随时改变的,“人和”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聚在一起,才能劲往一处使,团结一心把事做好。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就是说一个人的力量太小,只有每个个人团结在一起才能发挥出巨大的力量。孟子提出的思想正是追求人与人关系的和谐是所有民族和文化的共同理想。
  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思想指不分亲疏、贵贱、贫富,都能一视同仁的爱所有人;主张互相帮助,共谋福利,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表现,各民族只有互相帮助,才能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墨家思想是“以和为贵”思想的另一种呈现。自古以来,万事“和”,才能成,和睦的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环境,对人们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以和为贵”思想体现的也是一种宽容的精神,不斤斤计较,凡事大度对待,把“和”的理念完美体现。
  道家倡导“不争”,在道教教义中是指人们顺乎天理而不强求的意思。如今引申为是一种谦让的态度,不争不抢,以柔弱不争作为修养自我,处事生活的教义。其中也隐含有“以和为贵”的思想,凡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去跟别人攀比,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始终保持平静的心态,能够知足,知止,寡欲,能够战胜自己,从而为完善自己,以此有益于社会的和平与发展。
  二、“以和为贵”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
  现代价值
  “以和为贵”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一。从过去、现在到未来,“以和为贵”的价值都是各民族共同追求的优良品格。“和”不仅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上,还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为人处事上,更体现在民族与民族的团结友爱上。可见,“以和为贵”的思想经过千百年的洗礼,依然在人民心中熠熠生辉。
  (一)“以和为贵”是人与人的相处原则
  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以和为贵”,体现的是一种海纳百川的宽容。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但它不是单个个人的简单相加,而是人和人按照一定社会关系的结合。每个人都处在社会关系中,必然会为了个人利益产生摩擦。而“以和为贵”就是礼的作用,贵在能够和顺。意思是按照礼来处理一切事情,就是要人和人之间的各种关系都能够恰到好处,都能够调解适当,使彼此都能融洽。因此,“以和为贵”正是处理人们关系的最佳方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能够约束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
  (二)“以和为贵”是人与自然的相处准则
  人与自然之间相处的“以和为贵”,体现的是一种和谐共生的美好。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是在各个公共的地方都能看到的标语。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保护自然,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这也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如果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破坏环境,比如乱砍滥伐、排放污水等行为,到最后只能是遭到大自然的报复,毁了自己的家园。优美的环境有利于人类的身心健康,大家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环境。因此,人与自然“以和为贵”,才能和谐共生。
  (三)“以和为贵”是民族与民族团结的最高境界
  民族与民族之间团结的最高境界是“以和为贵”,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增强和提升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向心力。从人与人、人与自然到民族与民族都贵在“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旨在“以和为贵”思想的渗透,坚持能够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携手前进。各民族共同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矢志不渝地团结在一起,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努力向着“和”的方向聚在一起,共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奋勇前进。
  三、以“和”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多次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和为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各民族团结互助,始终秉持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原则,共同凝聚坚定的信念、共同书写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的精神。   (一)以“和”凝聚中华民族共同的信念
  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各民族共处一个国家,有着同一个梦想,凝聚着坚定的信念。中华民族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坚定不移,永远不变。各民族只有“和”在一起,才有凝聚在一起力量和信念。“以和为贵”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思想之一。孔子主张的“仁爱”思想也是“以和为贵”的体现。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中国就是一个大家庭,各民族团结一心,既要“和”,也要“合”,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终生。
  (二)以“和”共同书写中华民族的历史
  中国是世界上的一个文明古国,中国的历史是中国境内的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千百年来,我国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人民生活穷困潦倒,即便如此,人们从不放弃,各民族团结一心,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共同抵御外敌,经过各民族不断地努力,共同把敌人赶出中国。各个民族同处一个国家,共同拥有一个命运,只有“和”在一起,把各民族的力量拧在一起,才能体现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贵”。正是因为中国人民的团结,各民族始终秉持着“以和为贵”的思想,使得各民族集中力量,共同书写了悠久的历史。
  (三)以“和”创造中华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随着时间的迁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儿女的方方面面都有所体现,比如,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服饰等等都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反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如果一个国家没有文化,就成了躯壳。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其成果源远流长,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儒家文化的“以和为贵”思想已经渗透到各族人民的生活中,各民族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得中华文化得到好的、积极的继承和发展,正是儒家的“以和为贵”思想共同推动着中华各民族朝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方向快速发展。
  (四)以“和”培育中華民族伟大精神
  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伟大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百年的抗战中,各民族人民的血早已经流到一起、心早已经聚到一起,“以和为贵”已经在各民族人民心中生根发芽,共同体意识逐渐增强。在面对敌人残暴的入侵,各民族团结奋战,共御外辱,共同铸就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伟大的民族精神是由一代又一代伟大的民族英雄用自己的鲜血和骨肉培育出来的。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以最崇高的热情,最忠诚的真心爱国,各民族要紧密联系,团结友爱,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艰苦奋斗。
  总而言之,“以和为贵”的思想,经过漫长的继承、丰富和选择,已经被中华民族的人民普遍接受,并在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熟练应用,逐渐形成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海纳百川、宽厚包容、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的民族品格。“以和为贵”思想使得各民族在文化中得以渗透到人民的头脑中、心中,形成人民的优良品格,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艰苦奋斗,为国家事业的发展奉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6.
  [2]李佑球.儒学的价值取向和中华民族精神[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2):87-89.
  作者简介:
  张晴晴,女,河南永城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陈虹,女,内蒙古通辽人,法学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 冰灯是在寒地北方人们生产生活中逐步形成的特有文化现象,经过多年的发展,冰灯已经成为吉林省提升冰雪旅游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吉林省冰灯文化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制约发展的因素,提供发展路径,从而对冰灯文化的良性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关键词】 冰灯文化;发展现状;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1-00
期刊
【摘要】 专题片的创作要求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将人物故事、情感及价值观传达给受众。要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创作主体在选题前就要认识到受众的心理要素,分析受众的个体差异和个体需求,并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和推理,创作出能够符合绝大多数受众心理的作品,展现出良好的传播效果。本文以《好客山东》为例,探讨齐鲁文化专题片在选题策略上与受众心理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心理;受众;选题;齐鲁文化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 在唐朝以来不断人口南迁中,在梅州地区形成了保有中原特色以及本土地区特色的客家文化,即客家文化。其实质是在中原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在不同时代对不同地域文化的借鉴,对梅州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极为重要的软实力支持。在本文中,通过文献分析法,系统梳理梅州客家地区近代以来的传承与发展历程,为近代以来的梅州客家文化做出概述性的论述,得出梅州的历史文化特征变现为:勇于闯荡、重视乡情、着眼大局的特点。  【关
期刊
【摘要】 《反杜林论》中恩格斯的平等观是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恩格斯的平等观对于解决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深刻批判了杜林唯心主义先验论、“两个人”的“平等公理”以及暴力是不平等起源的思想,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平等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的平等观是驳斥西方“普世价值”思想的有力武器,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
期刊
【摘要】 费尔巴哈在人本主义的研究方面颇有建树,他对宗教神学和黑格尔哲学进行了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的论断,虽然超越了前人,却并不算彻底。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研究的基础上,以实践为研究对象,对人的本质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阐释,提出了“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而实现了对费尔巴哈的扬弃与超越。  【关键词】 费尔巴哈;马克思;人本主义;实践  【中图分类号】A8
期刊
【摘要】 本文阐述了当代区域民俗题材雕塑创作的概念、创作思路方法以及当代价值与意义,并以岭南民俗题材雕塑创作为例,从岭南文化背景、民俗特点及当代语境下试析岭南民俗雕塑创作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区域民俗;岭南民俗;当代雕塑;创作实践  【中图分类号】J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1-0094-02  民俗作为一种常见的文化现象,是千百年
期刊
【摘要】 谷文昌精神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理论与实践意蕴。从文化层面分析,谷文昌精神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孕育、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从理论层面分析,谷文昌精神对加强新时代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文化建设及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有助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文化价值观及生态价值观。从实践层面分析,通过创新内容与形式、实践养成及机制保障等
期刊
【摘要】 “万物有灵”是苗族原始宗教观念的思想基础,在这种观念下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等多种崇拜融入并成了苗族的风俗。作为湘西苗族服饰之一的童帽,因其属于面向儿童的服饰,故而在原始宗教观念中相比苗族其他服饰而言展现出了更为强烈的生命意识,“护魂”则是这种生命意识下形成的一个重要特征,透过童帽纹饰可以看见苗族原始宗教观念对于保护儿童成长的具体表现,也能进一步了解湘西苗族丰富的精神生活。  【关
期刊
【摘要】 随着科技和文化的发展,民族文化自信和历史使命感逐渐成为重要的话题,研究国画的构图以及其设色对推展国家文化传播以及大众对文化认可度有重大意义。本文将以中国山水画经典作品《桃源仙境图》为例,较为详细地分析其构图的构成、布局、装饰意味等安排的合理性,为读者品读古画时提供其构图韵味分析的新思路。  【关键词】 《桃源仙境图》;构图;中国画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音乐的起源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存有争议的话题,人的需要及行为活动的多样性致使人们对于音乐的起源出现众说纷纭的现状。结合激发音乐起源的内外因素,现代学者们从音乐起源中人类的主体精神与客观物质、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等方面加以推测音乐产生的主要因素,本文结合音乐从萌芽至产生的不同时期,人类的生活需要及精神观念,对音乐产生的过程中理性和感性思维的作用进行论述。  【关键词】 音乐起源论;感性;理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