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就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乐”意学习,并构建“高效”课堂作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高中生物 乐学 高效
新课程理念下,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高效的?十年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经历后我的回答是,学生“会学”“乐学”为基础,才能出“高效”课堂。
一、会学
生物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应用才是重点,作为老师传授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比学会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学生会学,才能举一反三,学会只是一个知识点的掌握,会学则可以扩大到还没学的知识点,以同样的方式方法,更快更好地掌握新知识和原有知识之间的联系及区别。如,近几年以来的禽流感,总是引起人类的恐慌,认为是“洪水猛兽”。如果我们有足够的免疫学知识,就知道它也只是一种病毒。我们通过课堂学习病毒的传播途径,生存条件,结构特点等知识,再与免疫学知识相联系,自己做好防范工作,科学预防,又怎么会怕呢。
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了用各种方式来对同一个知识点进行解析,效果不一,如对有丝分裂的过程讲解,就一直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尝试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动画解析每个阶段的染色体行为变化,生动直观,课堂效果不错,但是课后作业检测,效果还是不如人意。也尝试过用教具结合,用自制硬纸板及橡皮泥做成染色体,分别将各时期的变化一一做出,然后再归纳总结,因为经过了实践操作,这样学生印象较为深刻,效果更好一些。还尝试了让学生亲自体验当老师,课前先准备好这一个知识点的讲解。看着学生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姿态大方得体地讲解,我感觉到学生在准备过程中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成效,如果没有他们自己的领悟,又哪来的几分钟的精彩呢。自主学习,自己悟出来的,才能算真正“会学”。
二、乐学
有兴趣,是“乐”学的基础。但兴趣也是培养出来的。要想让学生对你的学科感兴趣,自己必须专业功底扎实,并有广阔的知识面,人文,社会,经济样样都了解一些,甚至于恰到好处的一个笑话,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果老师在课堂中只是传授知识,即便是教得再准确,再专业,都没有学生发自内心“乐学”效果好。乐学,则会用心,同时也才能更深刻领会知识本身的乐趣,乐于做题,也能运用于生活。
教学实践中有很多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如诗词中,有的跟生物学知识有关,适当时候在学生前面背那么几首,学生必当刮目相看。如“人间四月芳霏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就道出了森林气候和平原地带的差异,温度和花开的关系。课堂小实验也是提高学生兴趣的很好方式。即使操作中犯错了,实验结果没有预期的好,他们也是开心的,能从中找出原因所在。还可以开展游戏教学,通过简单游戏,把学习变成一种主动的建构的过程,比教师讲,学生背有效得多。只有学生自己发自内心想学,才能算真正“乐学”。
三、高效学习
高效课堂是基于学生“会学”“乐学”基础之上的,所谓高效,即课堂上就能当堂掌握,当堂消化。如果只是教师一味给予,则可能导致厌学,导致“消化不良”,甚至使学生失去求知欲望。生物学科具有特殊性,知识点多、细。一度被学生认为是理科中的文科,认为只要记一记,背一背就能学好,或者认为是不用费太多的时间就能学好的一门学科。这是一个误区,生物跟其他学科如数理化一样,同样是需要理解在先,如果不能理解,只能停留在肤浅的认识上。理解上都有问题,又何谈高效呢。比如减数分裂和基因分离定律及自由组合定律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果不能理解减数分裂时的染色体行为变化,那分离和自由组合的理解一定会误解的,会认为是配子与配子之间的组合是随机的。这样,又如何去解答相关题目呢。
高效课堂的建立也需要一些方法。比如课堂讨论就是新课改中提倡的一种,不论形式,讨论必定有学生的自主参与,参与了才会有动脑思考的过程,再通过小组讨论结果的汇总,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养成认真倾听他人言论的品质,老师再小结,这样的课堂是建立在学生“会学”和“乐学”基础之上的,“高效”便自然可见。
由“会学”到“乐学”,再到“高效学习”,这是素质教育的达成目标之一,老师在其中的引导作用非常显著。在新课程理念下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乐意学习,还需要老师们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和交流,最终创建 “高效学习”的课堂,提高生物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张剑萍,江西省宜春中学,邮编:336000
【关键词】高中生物 乐学 高效
新课程理念下,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高效的?十年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经历后我的回答是,学生“会学”“乐学”为基础,才能出“高效”课堂。
一、会学
生物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应用才是重点,作为老师传授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比学会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学生会学,才能举一反三,学会只是一个知识点的掌握,会学则可以扩大到还没学的知识点,以同样的方式方法,更快更好地掌握新知识和原有知识之间的联系及区别。如,近几年以来的禽流感,总是引起人类的恐慌,认为是“洪水猛兽”。如果我们有足够的免疫学知识,就知道它也只是一种病毒。我们通过课堂学习病毒的传播途径,生存条件,结构特点等知识,再与免疫学知识相联系,自己做好防范工作,科学预防,又怎么会怕呢。
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了用各种方式来对同一个知识点进行解析,效果不一,如对有丝分裂的过程讲解,就一直是一个重点和难点,尝试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动画解析每个阶段的染色体行为变化,生动直观,课堂效果不错,但是课后作业检测,效果还是不如人意。也尝试过用教具结合,用自制硬纸板及橡皮泥做成染色体,分别将各时期的变化一一做出,然后再归纳总结,因为经过了实践操作,这样学生印象较为深刻,效果更好一些。还尝试了让学生亲自体验当老师,课前先准备好这一个知识点的讲解。看着学生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姿态大方得体地讲解,我感觉到学生在准备过程中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成效,如果没有他们自己的领悟,又哪来的几分钟的精彩呢。自主学习,自己悟出来的,才能算真正“会学”。
二、乐学
有兴趣,是“乐”学的基础。但兴趣也是培养出来的。要想让学生对你的学科感兴趣,自己必须专业功底扎实,并有广阔的知识面,人文,社会,经济样样都了解一些,甚至于恰到好处的一个笑话,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果老师在课堂中只是传授知识,即便是教得再准确,再专业,都没有学生发自内心“乐学”效果好。乐学,则会用心,同时也才能更深刻领会知识本身的乐趣,乐于做题,也能运用于生活。
教学实践中有很多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如诗词中,有的跟生物学知识有关,适当时候在学生前面背那么几首,学生必当刮目相看。如“人间四月芳霏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就道出了森林气候和平原地带的差异,温度和花开的关系。课堂小实验也是提高学生兴趣的很好方式。即使操作中犯错了,实验结果没有预期的好,他们也是开心的,能从中找出原因所在。还可以开展游戏教学,通过简单游戏,把学习变成一种主动的建构的过程,比教师讲,学生背有效得多。只有学生自己发自内心想学,才能算真正“乐学”。
三、高效学习
高效课堂是基于学生“会学”“乐学”基础之上的,所谓高效,即课堂上就能当堂掌握,当堂消化。如果只是教师一味给予,则可能导致厌学,导致“消化不良”,甚至使学生失去求知欲望。生物学科具有特殊性,知识点多、细。一度被学生认为是理科中的文科,认为只要记一记,背一背就能学好,或者认为是不用费太多的时间就能学好的一门学科。这是一个误区,生物跟其他学科如数理化一样,同样是需要理解在先,如果不能理解,只能停留在肤浅的认识上。理解上都有问题,又何谈高效呢。比如减数分裂和基因分离定律及自由组合定律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果不能理解减数分裂时的染色体行为变化,那分离和自由组合的理解一定会误解的,会认为是配子与配子之间的组合是随机的。这样,又如何去解答相关题目呢。
高效课堂的建立也需要一些方法。比如课堂讨论就是新课改中提倡的一种,不论形式,讨论必定有学生的自主参与,参与了才会有动脑思考的过程,再通过小组讨论结果的汇总,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养成认真倾听他人言论的品质,老师再小结,这样的课堂是建立在学生“会学”和“乐学”基础之上的,“高效”便自然可见。
由“会学”到“乐学”,再到“高效学习”,这是素质教育的达成目标之一,老师在其中的引导作用非常显著。在新课程理念下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乐意学习,还需要老师们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和交流,最终创建 “高效学习”的课堂,提高生物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张剑萍,江西省宜春中学,邮编:33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