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千锤百炼的人格基因(下)

来源 :广东教学·初中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qig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儒家学说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很重要的内容是阐扬仁、义、礼、智、信,以及忠、孝、廉、悌等众多为人处世的伦理和规范。这些伦理规范或者说美好品德,最终都聚集、沉淀、融入和升华到一个理想人格即“君子”身上。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被誉为高于历代帝王之上的“素王”,最能体现其思想情怀和超迈气质的人格形象,或者说真正让他自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人格模式,就是君子人格。由孔子孕育培养、诸子百家呵护成长的君子人格,在此后中华文化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受到上至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及文人士大夫,下至社会各阶层人士包括普通百姓的广泛认同和景从。
  从先秦至清末,有关君子和君子文化的描述不仅在汪洋浩瀚的历代典籍中星罗棋布,数不胜数,而且在传统戏剧、民间说唱、民俗礼仪及家教家训中,俯拾即是。君子文化及君子形象还渗透和融入我们日常生活及器物之中,如中国人自古就有爱玉的传统,实缘于“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礼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诗经》)的观念。中国画自宋代以来画得最多的题材是梅兰竹菊,也缘于人们把梅兰竹菊看作“四君子”。苏东坡所以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原因正在于他推崇竹子劲节虚心、清雅脱俗的君子品格。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所以称颂“莲,花之君子者也”,也缘于他欣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风范。
  君子概念历久而弥新、古老而鲜活,至今仍保存着旺盛的生命力。当今社会尽管发展迅速,观念多变、文化多样,但只要是中国人,不論居庙堂之高,抑或处江湖之远,哪怕是目不识丁的山村老农,也乐于被人看作君子,而决不愿意被人视为小人。君子人格在不同阶层人群,包括社会底层老百姓中都有相当的知晓度和认同度,君子风范今天仍为绝大多数中国人奉为做人的圭臬。做人做君子,这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祖训,像血液一样涌动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内心。“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君子成人之美。”“君子不夺人所好。”“君子动口不动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近君子远小人。”这些至今活在人们口头的君子格言,已不同程度地成为中华儿女做人做事的人生信条。每一个中华儿女身上都传承着君子人格的干细胞,它以一种习用而不察、日用而不觉的方式,规范和调整着我们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行为处事的视野、心态、作风与格调,影响着人们做人做事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准则。
  君子作为中华民族千锤百炼的人格基因,是凸显中华文化“精气神”的典范人格模式,彰显着中华民族深沉精神追求和独特精神标识,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聚焦之点和闪光之源,是烛照中华儿女历经坎坷而跋涉向前的人格力量和心理支撑。君子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以水滴石穿、润物无声的方式,在每个中华儿女身上都植入了文化的DNA(基因),或者说在每个中华儿女心底都埋有一颗君子的种子。
  面对市场经济浪潮席卷社会生活每个角落,导致一些人信仰缺失、价值迷失、道德失范等诸病连发的状况,我们尤其需要在当代开展“新君子文化运动”,在社会生活各方面大兴君子文化、大倡君子之风、大行君子之道,让君子文化这剂传统良方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项宏大工程中,发挥补气固本的独特作用。
  (选自《博览群书》2016年05月01日,有删节)
其他文献
巴尔扎克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这句话被印在了《白鹿原》的扉页上。《白鹿原》是当代文坛少有的顶尖之作之一,获得过茅盾文学奖。《白鹿原》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以及阿来的《尘埃落定》等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且它们都无一例外地宣告或证实了巴尔扎克那句话的正确性。  要探知一个民族的秘史除了影像和照片资料之外,应该说最好的莫过于文字了,尤其是过去科学技术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文字
范仲淹是北宋的第一位名臣。他生于苏州官宦之家。两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母亲再嫁朱氏。一直到成年,他都姓朱,叫朱說。有一次兄弟相争,他才对自己的出身产生怀疑。不久,他知道自己是范氏之子,于是发愤读书,决心复兴范家。  他离开继父家,入学校,每天忍受喝粥的清苦生活,勤勉读书,以便以后迎接母亲回来同住。这种勤俭奋勉的陶冶培养了他与保守权威战斗的不屈精神。二十七岁时,他科举及第,恢复父姓。  中举后不久,范仲
1.行有素履,事有成迹。一人之毁,未必有信;积年之行,不应顿亏。——《魏徵传》  【简释】行为有一贯的实践,办事有一定的实迹,即使有个别人诋毁,也未必可信,多年表现出来的品行,不会一下子就被毁坏。  2.当局称迷,傍观见审。——《元行冲传》  【简释】下棋的人临局糊涂,在旁观看的人则看得清楚。  3.怒猊抉石,渴骥奔泉。——《徐浩传》  【简释】像发怒的狮子奋爪抉石,像干渴的骏马奔向水泉。  4.
所谓批判性思维,即对自己耳闻目见的一切加以系统评判,然后做出回应。批判性思维教会你很多技能和态度,鼓励你倾听他人,向別人学习,同时又会掂量别人所说的话,从而使你理性地找到对自己有意义的答案。  然而,这些技能和态度都建立在一系列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的基础之上。虽然我们会循序渐进地学习这些问题,但最终目标是使自身有能力将这些问题融会贯通,从而找到具备可行性的最佳决断。  批判性思维包括3个维度:意识到
这主要是因为彗星的运行规律“异于常人”所致。其他天体的运行都遵循一套明显规律,具有可预测性。比如星星,按照四季变换规律可绘出星图、组成星座,并冠以人类给予的美丽名字。相反,彗星的行踪出没不定,让古人不可预知,这容易让人联想起神谕,神们不定期地给人类的活动发出指示或警告。  那么,在古人脑海里,当彗星出现时,意味着上天有何话要说呢?各地文化依照目睹的彗星形状做出了自己的解读。比如彗星后面一般拖着长长
摘要: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小说《孔乙己》《变色龙》《范进中举》等篇目为例,通过抓住多篇小说中同一把打开文本的“钥匙”,设置议题,组织文本,设计三个教学活动来组织群文阅读。笔者将这种策略归纳为“1 3”式,“1”指同一把解读文本的“钥匙”,“3”指三个课堂活动。以寻找文本“钥匙”——深挖这把“钥匙”的多元性——以这把“钥匙”为线索设计教学活动为思路,设计小说群文阅读课,为小说群文教学提供可操作
地球能容纳多少人?  地球作为人类栖息的家园,能容纳多少人呢?人们对此总是争论不休。自1798年英国的马尔萨斯发表了著名的《人口原理》以来,人口悲观论就从未停止过。马尔萨斯认为,人口增长将超过地球可提供的食物供给,人口将被罪恶和苦难所抑制。随着二战后世界人口出现前所未有的增长,以马尔萨斯为代表的人口悲观论也达到顶峰,美国人口生态学家保罗·埃里奇于1968年出版其轰动一时的《人口爆炸》。埃里奇认为,
这一天,雷公路过县衙门口……
第三章 进入学校很难呀!
在英国,科技课是中小学的选修课,为了激励学生对科技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英国几家科技协会特意组织科学家选出了几十个非常有趣的科技知识。对不少人来说,这些知识可能是闻所未闻的。  技术类  1.世界上第一个鼠标是用木头制作的。  2.2011年,格鲁吉亚一名75岁拾荒老太偷割光缆,导致亚美尼亚、格鲁吉亚、阿塞拜疆3个国家的互联网全部中断时间长达5个多小时,这种事情之前从未有过。  3.网友每天在美国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