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冲突”的局外人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shap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艾米莉·勃朗特借助不同身份对女管家丁耐莉进行了生动刻画,透过字里行间,可看出勃朗特对女管家丁耐莉倾注的爱憎之情,正是作者对这一人物的多重身份的成功塑造,使得这一人物形象更真实、丰满,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关键词:丁耐莉 故事层面 字里行间 多重身份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描写人物是小说的显著特点”。虽然《呼啸山庄》中的人物较少,仅限于恩萧和林两个家族自成的一个世界里,描写的也集中在两位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之间的不朽爱情,但是故事的主要叙述者和积极参与者丁耐莉仍凭借自己非凡的才能和特殊的身份吸引着无数读者的眼球,占据着小说的重要地位。正是由于作者艾米莉·勃朗特对这一人物多重身份的成功塑造,才使得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丁耐莉的多重身份也使得她“成为这部小说一股不可小看的力量”。
  
  二 故事层面的丁耐莉
  
  小说刚一开始,从洛克乌德的描述中我们得知,丁耐莉当时是位“可以看作是这幢房子附属物的管家婆”,她并不像一般的奴仆那样,“跪在地板上,身边是扫帚和煤斗”。在维多利亚时期的服务业中,管家的地位高于侍女、保姆、洗衣工等。女管家一般是未婚女或单身寡妇,她们和自己的主人有着密切的关系。
  作为故事的主要叙述者和积极参与者,丁耐莉穿梭于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两户人家三代人之间,她看到了一切,经历了一切,知道了一切。她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在不断变换的身份中,寻觅着自己理想的位置。
  1 小侍女丁耐莉。丁耐莉从小和辛德雷、凯瑟琳一起长大,其母曾是恩萧家族的奴仆,因而她虽没有主人家孩子那样的社会地位,但也能和他们共同玩耍,甚至从主人那里领到同样的礼物。在恩萧夫人死后,丁耐莉“作为一个女人负起护理他们的职责”。在丁耐莉的故事中,孩子们得病,她细心照料,对和她同龄的辛德雷的关照更是无微不至。身份的转换使得丁耐莉意识到了她和他们的差别,也就是从这时起,她觉得自己应该安慰希斯克利夫,帮他忘记辛德雷对他的侮辱,鼓励他记住自己光荣的身世,把他当亲生儿子一样看待,在她心中,希斯克利夫和她同出社会最低层。她并不像别的侍女那样担心孩子们长大后而失去工作,相反,耐莉随后成为了小姐的保姆。
  2 伪保姆丁耐莉。作为凯瑟琳儿时的玩伴、姐妹般的密友,在恩萧夫人死后,耐莉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小姐凯瑟琳的保护神,然而,她并未对凯瑟琳忠心耿耿、言听计从,而是一次又一次地背叛和指责她。在她的心中,这永远不是自己的错,而是凯瑟琳“野心勃勃,促使她在无意欺骗任何人的情况下采取了双重性格”。所以,她永远在为自己辩护,表白自己对主人的忠心。在丁耐莉的故事中,她总是忙于外事,很少像保姆那样做些家务,即使刚入厨房,也总有外事打扰。小说中,当埃德加拜访小姐凯瑟琳时,丁耐莉走出厨房,选择现场“干活”,并对凯瑟琳说:“辛德雷先生吩咐过我,在林私私下来访时,我得在场当个第三者。”这是否真是辛德雷的命令,不得而知,但至少成为了她监视凯瑟琳一举一动的诡谲辩解。对于凯瑟琳,丁耐莉从不谦恭和顺从,而总是在刺探和偷听,此时的她不像好保姆,更像阴谋家。她明知凯瑟琳对希斯克利夫情有独钟,但当凯瑟琳把她作为知心人向她坦白时,丁耐莉却保持了沉默,正是她的沉默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在凯瑟琳婚嫁林后,她不失时机地在他们之间搞摩擦,常常出卖凯瑟琳,以换取林对自己的偏爱。希斯克利夫消失三年后突然来访凯瑟琳,林对此非常恼怒和妒忌,丁耐莉偏偏又火上浇油地对他说:
  “嘘!你不能这样称呼他(希斯克利夫),主人,听见你这么说,她(凯瑟琳)会十分痛苦的。他跑走的时候,她难过得心都碎了”。
  也许,作为一个未婚妇女,丁耐莉无法体会到两个情敌间的嫉妒,但随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却似乎证明了她只是想引起凯瑟琳和林的家庭内乱,以至于凯瑟琳激动地叫道:“啊!耐莉做了奸细啦,耐莉是我隐蔽的敌人……”。
  凯瑟琳死后,丁耐莉成了名副其实的管家婆,承担起了照看小林和小凯蒂的责任,处理着两庄的各种事务。
  3 代生母丁耐莉。随着辛德雷携妻子回家,弗朗西丝的介入彻底粉碎了丁耐莉想嫁给辛德雷而成为田庄女主人的梦想,她被驱赶到厨房和约瑟夫在一起。但幸运的是,辛德雷夫人死后,所生儿子哈里顿再次给她带来了希望。在她的故事中,丁耐莉再次扮演了代生母亲的角色。在画眉田庄,她曾对洛克乌德说:
  “我的主人在他的房间里,我就占据了这冷冷清清的客厅,把它转换成个婴儿房。我就坐在那儿,膝上放着洋娃娃似的正在啼哭的婴儿,把他摇来摇去”。
  可以想象,这是多么动人的一幕母亲安慰哭闹孩子的场景呀!尤其当凯瑟琳死后,丁耐莉成了小凯蒂的代生母亲时,她兴奋地说这段时间是她“一生中最快乐的时期”,她已把自己抬高到了女主人的地位。后来,当丁耐莉得知小凯蒂和小林有秘密信件来往时,凯蒂“跪在地上”,哀求她不要把此事告诉她爸爸,而丁耐莉脸上却是“一副极严肃的表情,吩咐她站起来”。如此生动地描写,不明她俩关系的人们,会误认为她们是一对母女,或至少是一双姐妹。此时的丁耐莉,只沉浸在她的故事中,对她究竟是谁,已忘乎所以。她已超越自己的权限,错误地将自己当成了女主人,而忽视了她的真正职责——一个尽心尽力照看小凯蒂的奴仆。的确,丁耐莉的作用在山庄和田庄是无人代替的:失去丁耐莉的帮助,哈里顿成了文盲;得到耐莉的呵护,小凯蒂变为天使。在故事的结尾,丁耐莉告诉洛克乌德说自己将前往画眉田庄和新的一代人去生活,而老约瑟夫仍将留守冷峻的呼啸山庄。看来,这时的丁耐莉似乎已成功地超越了奴仆的身份,而将自己放在了一个受人尊敬的老者位置。
  
  二 字里行间的丁耐莉
  
  艾米莉·勃朗特借助不同身份对女管家丁耐莉进行了生动地刻画,使得小说中的“狂暴激情被置于一种充满了家常细节的现实主义框架中,显得真实可信”,同时透过字里行间,女作家也倾注着对女管家的爱憎之情,让读者进一步去感受耐莉那丰富的内心世界,从而使得这一人物形象更真实、丰满。
  1 天生编剧家。为了确保故事连贯性,丁耐莉常常对其情节进行有目的选择。她只讲述自己认为值得赞扬的,舍弃自己认为应该批判的。一旦情节安排挑选妥当,丁耐莉绝不允许外人介入而打破自己已定的和谐和平衡,因而“她的叙述有着明显的利益倾向”。透过她那智慧的双眼,按照她对事物确定的标准和尺度,丁耐莉引领者大家一步步进入风吹雨淋的呼啸山庄和和煦阴蔽的画眉田庄。与其说《呼啸山庄》是恩萧和林两个家族的一段历史,倒不如说它就是一位老妪的一段回忆录。丁耐莉用自己喜爱的色料,不辞劳苦地为读者绘制着一幅幅精彩的画面。对希斯克利夫离家三年期间,凯瑟琳过着痛苦的生活,丁耐莉只字未提,在她眼里,凯瑟琳的爱情一文不值,她更应该也让凯瑟琳在此间消失得无影无踪。那么凯瑟琳这三年间到底承受了多大的感情折磨,读者也只能自己用心揣摩了。经过取舍,最终保留的情节,丁耐莉肯定会亲自登台亮相,她只想告诉读者自己对山庄和田庄贡献是巨大的,别人只是她手中操纵的木偶而已。凯瑟琳生前和希斯克利夫最后一面由她一手精心编排,当演出场面失控时,丁耐莉变得歇斯底里,希望凯瑟琳当场死掉。往往一些平淡的场面,丁耐莉会用自己非凡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得其瞬间一波三折,这让我们不得不钦佩这位天才编剧家的卓越才能。
  2 谎言编造者。丁耐莉喜欢编造谎言,想借此引起生活在腥风血雨的呼啸山庄和文明理性的画眉田庄人们的种种冲突。作为冲突的始作俑者,每当危机发生时,她却退避三舍,作壁上观。她只喜欢教唆、怂恿他人,从不愿去面对、去解决由此引起的矛盾,她是位胆小的谎言编造者,但是“她审时度势的沉默、貌似天真的追问却有着比谎言更有效的力量”。她故意向埃德加泄露了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之间的隐情,使得埃德加和希斯克利夫有了一场酣战,而这场战斗导致了凯瑟琳绝食三天,最终生命垂危。这场由她自己一手引起的冲突,她却佯装一无所知,心里暗想:“她(凯瑟琳)不知道我在这场纠纷中起了一份作用,我自然竭力不让她知道。”这让我们又进一步认清了她既狡诈又胆小,遇事明哲保身的处世态度。她的谎言拆散了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这对鸳鸯;她的谎言误导了凯瑟琳,使她在婚姻的危机中进退两难;她的谎言驱使纯洁的伊莎贝拉走上了一条艰辛的不归路;她的谎言逼迫幼稚的小凯蒂抛开了亲爱的父亲,而去和希斯克利夫遭受一场阴谋的情感,等等。她从不为自己的谎言而问心有愧。丁耐莉编造谎言的威力着实让人不寒而栗。
  3 大家的知心人。在令人窒息的呼啸山庄和阳光明媚的画面田庄,丁耐莉都是大伙的知心人,大家都愿和她拉拉家常,交流感情,内心的话儿说给她,一吐为快。凯瑟琳把她当亲姐妹,小凯蒂认她为亲母亲,就连一向很是挑剔的洛克乌德也愿在她身旁洗耳恭听。伊莎贝拉在外漂泊也不忘给她写信,就连冷酷无情的复仇者希斯克利夫临终前也对她心存感激。一方面是因为她在狂风怒吼的山庄和和风徐徐的田庄生活多年,树立起了自己崇高的威望;一方面是因为故事本身由她娓娓道来,通过变为众人的贴心朋友,就可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位可靠的、善良的、值得信赖的一朝老臣。但在随后的故事中,她不断对主人背叛、不忠,对下属讥讽、鄙视,对邻居说长道短,使得她为自己树立的光辉形象颇具讽刺意味。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故事中人物的内心秘密,并非大家情愿向她倾吐,是她有意安排这样窃取,万不得已,她就偷听,以便做事游刃有余,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三 结语
  
  丁耐莉在呼啸山庄的存在只是因为她和昔日的主人“同吃一个人的奶长大”,她从不属于恩萧家族中的一员,她是“陷入冲突”的局外人。她所讲故事都是裁剪得当,令她满意的。透过一双敏锐的眼睛,她在洞察身边的一举一动。穿梭在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她是大家的最亲密朋友,她懂得谄上傲下,步步为营,她掌控着故事的全部进程。她咒希斯克利夫为“犹大!奸细……一个伪君子”,也骂约瑟夫是“最令人讨厌的、自以为是的法利赛人”。这些别人具有的污点,在她的身上我们也同样看到。她是主人公们激烈感情的平顺剂,也是他们之间矛盾的溶释剂。“在她的身上,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巧妙地塑造了一个难得的混合体——一个奴仆、一个伙伴、一个莽撞的反面人物。为不失体面,她也能严保机密;作为受人尊敬的侍从,她也会搬弄是非;作为月下老,她竟为两个小罪犯穿针引线;她不停怨天尤人;一旦需要,她也敢和没有风度的绅士载歌载舞。”
  丁耐莉——陷入冲突而又从奴隶到将军的局外人,她是所有冲突后的幸存者,也“是所有冲突中的惟一胜利者”,她无愧于故事讲述者和参与者的最佳人选!
  
   参考文献:
   [1]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 孙艳:《〈呼啸山庄〉中纳莉的多重身份》,《衡水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3] 艾米莉·勃朗特,王蕙君、王蕙玲译:《呼啸山庄》,伊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 钱青:《英国19世纪文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
   [5] 王:《人类感知及其不满——再访〈呼啸山庄〉》,《重庆工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6] 范岭梅:《纳莉的“谎言”》,《北方论丛》,2004年第1期。
   [7] Carl R.Woodring.The Narrators of Wuthering Heights[A].In Jr.William M(eds.).Wuthering Heights:an Authoritative Text with Essays in Cricitism[C].New York: Norton,1972.
   [8] 石爱民:《对〈呼啸山庄〉中的叙述者丁耐莉恩的几点质疑》,《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作者简介:王,男,1969—,甘肃庆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英国文学,工作单位:四川文理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解析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复活》中女主人公的人性从扭曲、堕落到后来心灵受到洗涤、人性得以升华的过程,以及男主人公人性由本真到堕落,再重新定位以至觉醒的过程,探求了真实的人性魅力。  关键词:《复活》 人性 沦落 觉醒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作品无论是《战争与和平》、《安娜
期刊
摘要本文解析了华兹华斯诗意理想的两个重要要素——“自然”和“孩童”,通过分析其倡导的“回归自然”和“复归孩童”的理念,阐释了诗人精神乐园的两种状态及两者的内在关系,并籍此激发我们对生命本真的思考。  关键词:华兹华斯 自然 孩童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威廉姆·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是19世纪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主要描
期刊
摘要从《文赋》所体现出的文艺美学思想来看,有明显的儒家思想的影响,同时也有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的影响,以及当时玄学的影响。这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密切关系。从他《文赋》等作品可以看出他的风格,因为成功的作品总是显示作家的个性特征。  关键词:《文赋》 陆机 文艺创作 影响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南朝齐梁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刘勰在谈到文艺欣赏时说道:“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
期刊
摘要作为田园诗的鼻祖,陶渊明诗歌中的“归鸟”体现了其“止泊”的心志,而杜甫诗中出现最多的鸟类“鸥鸟”,却映照出其渴望自在飞翔的执着愿望。两者虽然产生于不同的时代,却同样可以引发后人无限的思考,呈现出“我归于物”与“物归于我”的对立以及“归鸟”与“飞鸟”情节的对立。  关键词:陶渊明 杜甫 “归鸟” “飞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陶渊明生于东晋动乱的年代,是田园诗的鼻祖,诗
期刊
摘要卡夫卡与张爱玲,这两个生活年代几乎前后相继的作家,尽管他们生活的国度、所处的历史时期、植根的文化土壤不同,但两人在人生经历、性格特点和文学创作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是灵魂深处的孤独舞者:孤独是他们生命之歌的主旋律,怪诞是他们呈现给世人的共同特征,写作是他们灵魂深处的舞蹈。  关键词:卡夫卡 张爱玲 孤独 怪诞 写作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一 孤独是生命的主题    弗
期刊
摘要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很多暮色苍茫的描写都和伤别念远、思乡苦旅、惜时悲志等情感相沟通,这就是“暝色生愁”。传统的农耕生活背景,中华文化的宗法伦理型范式,形成中国人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和浓烈的孝亲情感。对时序敏感的诗人常常在斜阳暮霭中,抒发思乡怀亲的伤痛离愁。政治型文化范式直接影响了传统士人的价值追求,夕阳西下常常引发时光荏苒、功业难成的生命感喟。  关键词:暝色生愁 文化阐释  中图分类号:I206
期刊
摘要爱情婚姻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诗经》中关于婚姻爱情的诗歌所占的比例很大,涉及的范围也很广,而汉代的《汉乐府》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又一奇葩,其中的婚姻爱情诗从各个方面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社会的婚姻爱情的画面。由于两个朝代的文化、政治的背景,历史发展诸多的差异,也导致了《诗经》、《汉乐府》的婚姻爱情诗的创作存在差异。本文试通过对《诗经》、《汉乐府》诗歌的具体剖析,考察从先秦到两汉之际有关婚姻爱情诗的创作流
期刊
摘要宋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高峰,宋代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也有着辉煌的成就。宋词以词体之冠独领风骚,宋诗则以其题材之广、说理透彻足可与唐诗相抗衡。本文探讨了长期以来宋诗被轻视的原因,比较了宋诗与宋词、宋诗与唐诗的异同,指出了宋诗在古代文学史中应占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宋诗 状况 比较 地位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一 宋代文学在古代文学史中具有重要地位    宋代是中国
期刊
摘要本文从文学本体论的角度出发,针对《史记》中的个性共性统一、详略得当、虚实相生等文学审美范畴进行分析,通过文学的审美超越,进而抓住《史记》中的人物作为历史的主体的情感,并通过这种真实的情感,最大程度地接近历史的本来面目,从而真正达到历史的真实性与文学性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文学本体 历史本体 人性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在谈论《史记》之前,有必要把“本体”两字的含义阐述一
期刊
摘要弹词往往吸收通俗小说的故事题材,而脍炙人口的通俗小说,也有不少以弹词形式传承于民间。因此弹词对小说的发展研究有很好的资料作用,可以得到互补的效果。由于弹词与小说都是情节性的艺术,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弹词都被归入说部中,作为小说来研究。然而,弹词与小说毕竟是有区别的,这在对同一故事的描述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本文以同写三国故事的《三国志玉玺传》与《三国演义》为例,从它们的内容、心理描写、人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