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人喜欢用自己的方式,讲命运的凝重与无常,讲人性的挣扎与彷徨。不巧的是,美国的历史总共也就那么些年,自己的艺术门类,也就那么几件。于是,他们从很早开始,已经学会我们鲁迅先生传统的“拿来主义”政策,用举世无双的好莱坞超级梦工厂,向全世界人民的文化宝藏磨刀霍霍。本片改编自美国作家阿瑟·高顿的同名畅销小说,从西方的视角,审视了日本传奇艺伎小百合华丽而坎坷的一生,感慨那一场恍然如梦,令人怅然若失的“浮世绘”;是一部彻头彻尾好莱坞式的,在日本艺伎艺术包装下的爱情故事。
我的故事,是不应该讲出来的
什么是艺伎?“非常美丽,穿着我所见过的最美的和服,和上了漆的便鞋。最令人惊讶的还不是华丽的衣服,而是她被丰富地涂上一层白的脸,仿佛是由白云所组成的墙,被太阳强烈的光线穿透了一般。她的头发黑得像漆一样,用琥珀雕琢的发饰加以装饰,后面还插着一支尾端缀有细细银线的发髻,当她一动,便闪闪发亮。” 这是千代子站在一个很狭窄的通道上,第一次见到新田置屋台柱,艺伎初桃的情形。艺伎艺术在日本有着悠久的历史,以日本传统歌舞为表现形式,结合扇子、折伞等精致的舞台道具,配以夸张的标志性妆扮。艺伎,是一群神秘的女子,几百年来,只服务于日本的上流社会,她们能歌善舞,善解人意,精于书法、茶道和插花,会弹奏三味琴弦。直到今天,这一文化仍然在日本存活着。影片中的实穗讲到过,艺伎就是艺术的代名词。成为一名艺伎就是要让人认为你是艺术的化身。如一名现代艺伎所说,这是艺术,我们认为自己是古代日本文化、传统和艺术的继承人。
小百合以前的名字叫千代子。她拥有水一般灰色的动人眼眸,出生在一个风雨飘摇的日本的小渔村。因家庭贫困,千代子9岁的时候,和姐姐一起被卖到艺伎行业集中的阺园。这是在那个时代,日本下层社会农家女儿能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小小一个艺伎屋,看尽世间百态,展尽人间苍凉。生命是靠演技。在这个作秀的生活舞台上,贪婪,冷酷,无耻,轮番登场,影片中的天空,阴沉得仿佛永远见不到阳光。小小的千代子用清纯无邪的眼睛,洞悉着一切的懵懂,在那样一个暗无天日的环境之中,卑微艰难地生活着,在初桃毁灭般的责难和折磨中,苟且偷生。是悲哀的。这样的人生,这样的命运。影片开始之时,在沉稳老练地不动声色,洞悉一切的嬉笑怒骂之中,平淡从容地展示出这一幕画卷,让人觉得它并不是悲剧,也算不上正剧——因为它就是生活。它源于生活又回归了生活。它既不仅仅是传记,也不单单是小说,这所有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它是如此之真实,真实到人们常常能够从中发现自身或是内心的一些影子。
直至小女孩长到了12岁。这一年,小女孩千代子在桥边无助难过的时候,遇到了日后主宰她整个生命的男人——会长。千代子的一生都无法忘记,高贵的他,曾经用那样温柔的目光,注视着她。他是她生命中仅有的阳光。从那一刻起,千代子有了自己人生的目标和希望。她要成为一名出众的艺伎,只为了再度与会长相遇,再度吸引他温柔的目光。15岁的千代子含苞待放亭亭玉立,在著名艺伎实穗的帮助下,经过苛刻全面的训练和不顾一切的努力,昔日那个不起眼的小女孩,终于成为了“能够轻易虏获一切男人”的首席艺伎——小百合。
全片流露出浓郁的古典主义浪漫气息,以凄婉的情怀,讲述一个女人如何在乱世中,守护持续了一生的爱。在东方的日辉月影下,在日式的阁楼木门中,在樱花水亭的倒影里,漫天的冬雪,绯红的红枫,华美的和服,孱弱的流水,忧郁的秋日,这样迷醉的东瀛风情,渲染出的是浮华背后无尽的沧桑与深深的悲凉,是饱经世事的艺伎对爱情隐藏的无奈和忧伤。
一场运筹帷幄的国际象棋
索尼电影公司为这部影片投资了8000万美元,公司负责人谈到:我深信,在电影行业中,如果你能带给观众一些他们以前从未看过的东西,他们会很开心的。美国的制作班底,中国的主要演员,日本的文化风格,使得本片展示的是全球化的艺术及不同文化的融合。导演马歇尔,以一部歌舞片《芝加哥》声名鹊起,并六次获百老汇托尼奖提名,有着丰富的舞台剧经验。对艺伎的训练就好像在训练一个舞者,身为一名舞者和编舞人,马歇尔和片中角色的生活会有一种很自然的了解。镜头间的停顿与衔接,演员之间的眼神交流,手和光的特写,导演手法一直是在细节之处体现心中的情结。“水是不停流着的,它会随着它流经的物体而改变形状,无疑是最灵活的一种元素。”他从原著里描写小百合眼睛像水的比喻中找到灵感,完成了一系列如涓涓细流般的画面,连和服的摆动都好像在溪流中穿梭的鱼的尾巴。这些画面完美得好像经过精心的筹划,马歇尔拍摄的正是他心中所想,把心中的图画神奇地嫁接到了电影胶片上;用色彩和镜头来构造想象中的人物和环境,以此来渗透出人生一个侧面的底色。
影片没有把关注的焦点放在艺伎世界和华丽的舞台本身,而是更多展现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女人生存的状态,以及女主角小百合不懈追求真爱的情感历程。也没有对日本历史与精神内核的忠实再现,其出发点,是美国人自我陶醉的美感以及对亚洲恍惚的意象与姿态。这种古典情趣的着迷,如梦似幻,对应着西方人臆想中东方美景的图腾。江户有句谚语说的是,痴情的艺伎就和方形的鸡蛋一样罕见。当然,这不一定是全部的现实,但可以确定的是,影片中所表达的人物情感,更加不会是现实的全部。用一卷勾勒人生的浓墨重彩,在繁花似锦的底色上,描绘了一个虚构的梦。人世间的变化,不会比大自然的波涛还要汹涌持久。怎样波澜壮阔的人生,怎样丰富着色的下笔,都会很快地被时光淡化和遗忘。尽管如此,我们仍然愿意沉醉在这样一个动人的爱情之中,仍然会为片尾小百合和会长来之不易的倾诉衷肠而由衷欢喜。整部电影,似一盘国际象棋,运筹帷幄,刚柔并济,给人以柔韧坚忍的情感体验之后,继而忽然消失在黑夜之中。这样一种感觉,总是很克制,很冷静,永远把真实的一面隐藏在面具之后;在结束中,才默默释怀,走到一边默默流泪。
无处安放的爱情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不是命中注定,而是别无选择。没有太多的选择,或者说,根本就没有选择。小百合的爱情是整部电影的灵魂,她深爱的会长,是她的神。而她的神,只能埋藏在心底最深处,只能在每一个深夜挂念和轻叹。她一心想把自己最好的最美的全部都给他,却只能将自己的贞操出卖给别人。她渴望圣洁的爱,却只能继续面对这无望的世界。
这无望的世界。这无望的生活。这支离破碎的美丽。
她们曾经夺目绚烂,曾经站立在浮云的最顶端纵情声色,曾经在很多的时代和场合,都可以做到左右逢源,却还是掩盖不住浓妆之下的苍白与落寞。她们对人生的脆弱无常有着清醒而无力的疲惫和无奈。她们有初桃最初时的嚣张,跋扈,没落时的崩溃,疯狂,临走时的绝望,憎恨,万念俱灰。她们期盼过,爱过,最终一无所有。这是艺伎真正的未来和归宿。
小百合是幸运的。她的身上承载了人们对于爱的执著和向往,带有东方女性独有的坚忍,纯美和神秘。她一直孤独而坚定地走在追求自己幸福的道路上,其辛酸,其苦涩,倾其所有,终于得到了幸福——一个浅浅的微笑。她注视着会长那双依然温柔的眼睛,说,自那时起,所有我做过的一切,都是为了能够更加地接近你。
我爱的你。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很多纯洁的向往。可是怎么办,现实是如此的黑暗。善良的人们不能自已,流着泪,继续往前走。电影是多么美妙的东西。现实中再怎样艰难的幸福,也会在这里的结尾到来的这样顺其自然,理直气壮。生命里能够让我们欢喜满意的时刻实在是不多,所以,在这一生里,通常要付出很多很多的代价,才能够得到所期望的那一点点快乐。但也因为如此,才格外的使我们珍惜和感激。正如这无处立足,却依然绽放的爱情,正如这一世浮生若梦的守望和等待。
我的故事,是不应该讲出来的
什么是艺伎?“非常美丽,穿着我所见过的最美的和服,和上了漆的便鞋。最令人惊讶的还不是华丽的衣服,而是她被丰富地涂上一层白的脸,仿佛是由白云所组成的墙,被太阳强烈的光线穿透了一般。她的头发黑得像漆一样,用琥珀雕琢的发饰加以装饰,后面还插着一支尾端缀有细细银线的发髻,当她一动,便闪闪发亮。” 这是千代子站在一个很狭窄的通道上,第一次见到新田置屋台柱,艺伎初桃的情形。艺伎艺术在日本有着悠久的历史,以日本传统歌舞为表现形式,结合扇子、折伞等精致的舞台道具,配以夸张的标志性妆扮。艺伎,是一群神秘的女子,几百年来,只服务于日本的上流社会,她们能歌善舞,善解人意,精于书法、茶道和插花,会弹奏三味琴弦。直到今天,这一文化仍然在日本存活着。影片中的实穗讲到过,艺伎就是艺术的代名词。成为一名艺伎就是要让人认为你是艺术的化身。如一名现代艺伎所说,这是艺术,我们认为自己是古代日本文化、传统和艺术的继承人。
小百合以前的名字叫千代子。她拥有水一般灰色的动人眼眸,出生在一个风雨飘摇的日本的小渔村。因家庭贫困,千代子9岁的时候,和姐姐一起被卖到艺伎行业集中的阺园。这是在那个时代,日本下层社会农家女儿能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小小一个艺伎屋,看尽世间百态,展尽人间苍凉。生命是靠演技。在这个作秀的生活舞台上,贪婪,冷酷,无耻,轮番登场,影片中的天空,阴沉得仿佛永远见不到阳光。小小的千代子用清纯无邪的眼睛,洞悉着一切的懵懂,在那样一个暗无天日的环境之中,卑微艰难地生活着,在初桃毁灭般的责难和折磨中,苟且偷生。是悲哀的。这样的人生,这样的命运。影片开始之时,在沉稳老练地不动声色,洞悉一切的嬉笑怒骂之中,平淡从容地展示出这一幕画卷,让人觉得它并不是悲剧,也算不上正剧——因为它就是生活。它源于生活又回归了生活。它既不仅仅是传记,也不单单是小说,这所有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它是如此之真实,真实到人们常常能够从中发现自身或是内心的一些影子。
直至小女孩长到了12岁。这一年,小女孩千代子在桥边无助难过的时候,遇到了日后主宰她整个生命的男人——会长。千代子的一生都无法忘记,高贵的他,曾经用那样温柔的目光,注视着她。他是她生命中仅有的阳光。从那一刻起,千代子有了自己人生的目标和希望。她要成为一名出众的艺伎,只为了再度与会长相遇,再度吸引他温柔的目光。15岁的千代子含苞待放亭亭玉立,在著名艺伎实穗的帮助下,经过苛刻全面的训练和不顾一切的努力,昔日那个不起眼的小女孩,终于成为了“能够轻易虏获一切男人”的首席艺伎——小百合。
全片流露出浓郁的古典主义浪漫气息,以凄婉的情怀,讲述一个女人如何在乱世中,守护持续了一生的爱。在东方的日辉月影下,在日式的阁楼木门中,在樱花水亭的倒影里,漫天的冬雪,绯红的红枫,华美的和服,孱弱的流水,忧郁的秋日,这样迷醉的东瀛风情,渲染出的是浮华背后无尽的沧桑与深深的悲凉,是饱经世事的艺伎对爱情隐藏的无奈和忧伤。
一场运筹帷幄的国际象棋
索尼电影公司为这部影片投资了8000万美元,公司负责人谈到:我深信,在电影行业中,如果你能带给观众一些他们以前从未看过的东西,他们会很开心的。美国的制作班底,中国的主要演员,日本的文化风格,使得本片展示的是全球化的艺术及不同文化的融合。导演马歇尔,以一部歌舞片《芝加哥》声名鹊起,并六次获百老汇托尼奖提名,有着丰富的舞台剧经验。对艺伎的训练就好像在训练一个舞者,身为一名舞者和编舞人,马歇尔和片中角色的生活会有一种很自然的了解。镜头间的停顿与衔接,演员之间的眼神交流,手和光的特写,导演手法一直是在细节之处体现心中的情结。“水是不停流着的,它会随着它流经的物体而改变形状,无疑是最灵活的一种元素。”他从原著里描写小百合眼睛像水的比喻中找到灵感,完成了一系列如涓涓细流般的画面,连和服的摆动都好像在溪流中穿梭的鱼的尾巴。这些画面完美得好像经过精心的筹划,马歇尔拍摄的正是他心中所想,把心中的图画神奇地嫁接到了电影胶片上;用色彩和镜头来构造想象中的人物和环境,以此来渗透出人生一个侧面的底色。
影片没有把关注的焦点放在艺伎世界和华丽的舞台本身,而是更多展现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女人生存的状态,以及女主角小百合不懈追求真爱的情感历程。也没有对日本历史与精神内核的忠实再现,其出发点,是美国人自我陶醉的美感以及对亚洲恍惚的意象与姿态。这种古典情趣的着迷,如梦似幻,对应着西方人臆想中东方美景的图腾。江户有句谚语说的是,痴情的艺伎就和方形的鸡蛋一样罕见。当然,这不一定是全部的现实,但可以确定的是,影片中所表达的人物情感,更加不会是现实的全部。用一卷勾勒人生的浓墨重彩,在繁花似锦的底色上,描绘了一个虚构的梦。人世间的变化,不会比大自然的波涛还要汹涌持久。怎样波澜壮阔的人生,怎样丰富着色的下笔,都会很快地被时光淡化和遗忘。尽管如此,我们仍然愿意沉醉在这样一个动人的爱情之中,仍然会为片尾小百合和会长来之不易的倾诉衷肠而由衷欢喜。整部电影,似一盘国际象棋,运筹帷幄,刚柔并济,给人以柔韧坚忍的情感体验之后,继而忽然消失在黑夜之中。这样一种感觉,总是很克制,很冷静,永远把真实的一面隐藏在面具之后;在结束中,才默默释怀,走到一边默默流泪。
无处安放的爱情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不是命中注定,而是别无选择。没有太多的选择,或者说,根本就没有选择。小百合的爱情是整部电影的灵魂,她深爱的会长,是她的神。而她的神,只能埋藏在心底最深处,只能在每一个深夜挂念和轻叹。她一心想把自己最好的最美的全部都给他,却只能将自己的贞操出卖给别人。她渴望圣洁的爱,却只能继续面对这无望的世界。
这无望的世界。这无望的生活。这支离破碎的美丽。
她们曾经夺目绚烂,曾经站立在浮云的最顶端纵情声色,曾经在很多的时代和场合,都可以做到左右逢源,却还是掩盖不住浓妆之下的苍白与落寞。她们对人生的脆弱无常有着清醒而无力的疲惫和无奈。她们有初桃最初时的嚣张,跋扈,没落时的崩溃,疯狂,临走时的绝望,憎恨,万念俱灰。她们期盼过,爱过,最终一无所有。这是艺伎真正的未来和归宿。
小百合是幸运的。她的身上承载了人们对于爱的执著和向往,带有东方女性独有的坚忍,纯美和神秘。她一直孤独而坚定地走在追求自己幸福的道路上,其辛酸,其苦涩,倾其所有,终于得到了幸福——一个浅浅的微笑。她注视着会长那双依然温柔的眼睛,说,自那时起,所有我做过的一切,都是为了能够更加地接近你。
我爱的你。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很多纯洁的向往。可是怎么办,现实是如此的黑暗。善良的人们不能自已,流着泪,继续往前走。电影是多么美妙的东西。现实中再怎样艰难的幸福,也会在这里的结尾到来的这样顺其自然,理直气壮。生命里能够让我们欢喜满意的时刻实在是不多,所以,在这一生里,通常要付出很多很多的代价,才能够得到所期望的那一点点快乐。但也因为如此,才格外的使我们珍惜和感激。正如这无处立足,却依然绽放的爱情,正如这一世浮生若梦的守望和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