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吉林省近几十年在经济领域、精神文化领域的不断长足进步,使得吉林省人们物质基础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了不断提高。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指导下,吉林省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意识不断高涨,一时间社会体育指导员成为一个新兴的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健身锻炼的需求,就需要有一支对健身锻炼专业知识过硬,业务水平、管理经验丰富,能够提供科学、高效、健康地锻炼方法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大众、服务于地方。如何高效的指导社会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科学地进行健身体育活动,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民生课题。如何壮大、建立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队伍,从而进一步推进吉林省全民健身运动和社会体育发展进程,已是刻不容缓。
[关键词]吉林省 社会体育指导员 现状 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8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8-0144-02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改革开放使我国各项事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代,我国GDP连年高速突飞猛进,人均GDP也在连年上涨。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健康、高质量的生活方式成为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社会体育健身活动已成为当下的一个时尚潮流,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出现迎合了市场的需求,方兴未艾。吉林省近几年也加大力度,在人力、物力等方面高度重视社会体育指导员事业的发展,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创新培养模式和发展数量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初步完成了一定基础工作。但社会体育指导员现有的层次水平和数量级别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供求两者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文献综述
(一)概念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部队体育以外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技能传授、锻炼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凡符合条件,履行社会体育指导员职责者,均可根据本制度的规定,申请并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
(二)国内外现状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增进公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支重要力量。这既是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地位和作用的充分肯定,同时又表明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对发展我国社会体育事业负有重要的责任。自1993年我国推行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以来,1998年我国约有10万人荣获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吉林省城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对吉林省城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基本状况、工作状况、指导项目、指导动机、服务方式、管理状况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和全面的调查。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著作十余部,通过中国知网,在借鉴他人的基础上,对相关概念、理论进行了梳理研究,掌握了最新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动态数据,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和数据基础。
2.访谈法
对吉林省体育局职业鉴定站,吉林省各大学体育院校,吉林省大中小健身俱乐部等地的走访,从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现状、培养方式、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科学的调查了解。
3.问卷调查法
主要针对吉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而设计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1123份,其中无效问卷27分,回收率为91.33%。通过对问卷的发放、回收和数据进行的整理,为本研究积累了相关第一手研究数据。
4.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调查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从而以数据为基础来说明吉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为本研究增加可靠地科学性和精确性。
三、研究结果分析
(一)吉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分布及等级现状
如表1,从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通化市、辽源市、白城市、松原市、延边州、白山市、长白山等10个城市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对比情况来看,长春市无论是国家级,一级、二级还是三级,在吉林省都是名列前茅的,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上长春市也是第一的。其他几个城市在数量和等级上还是明显落后,总体来看吉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态势是不均衡的,省会城市倾斜比较严重,各地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省城长春一枝独秀,其他地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无论总数量还是各级别数量明显落后,呈现非均衡发展态势。这说明其他各地市还需进一步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发展工作,以均衡发展为指导,大步追赶,逐渐缩小差距。
截止到2015年12月,吉林省共有各级注册社会体育指导员42253名,其中国家级786名,一级3980名,二级15664名,三级21823名,从表1可以看出整体情况表现为:第一,吉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总体数量还较少,占全省人口的 0.054%;第二,各等级比例不协调,吉林省各市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等级比例为1:11:31:28。从等级结构来看,国家级和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人数有限,所占比例较低,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比重较大,这种人才结构将不利于吉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整个队伍的完善和发展。
(二)吉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城市和乡村分布数量及等级分布调查
如表2所示,从吉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城市和乡村分布数量宏观情况来看,城市多乡村少。10个地市城市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是35162人,乡村社区体育指导员7091人,分别占比城市为83.22%,乡村为16.78%,城市多乡村少,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国家级别中,城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有766人之多,乡村仅有20人,相差甚大;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城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有11197人之众,乡村有1304人,相对还可以;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城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有12768人较为普遍,乡村有3057人,相对不错;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城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有11197人,乡村有2730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城市和乡村分布数量及等级分布,存在一定得差距,还有待进一步调整。 (三)吉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性别和年龄结构调查
从表3可以发现,吉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年龄状况,总体偏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老龄化比较严重,亟待新鲜血液补充到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队伍中来。年轻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加入可以带来新的理念、方法,为社会体育指导工作带来新的朝气和力量,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持续良性发展奠定基础。
调查中还发现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男女比例分别为51.98% 和48.02%,男女比例基本平衡。体育行业的从业人员中本就存在男女比例失调问题,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男女比例是趋于平衡的。这说明社会体育指导员行业对男女的需求是基本相同的,进一步说明社会体育指导工作比其他体育行业为女性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是对一个人精力、体力、阅历、体育技能、适应能力、沟通、管理等能力的考验,只有经得住考验才能适应转型时期吉林省社会健身人群的发展需要。
四、结论与建议
首先,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培训体系,平衡城乡指导员发展比例关系。
其次,从经济投入,政策倾斜对吉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工作提高重视
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大力度,积极组织培训,在培训的次数和人员的数量上要有所提高、在量提高的基础上,努力达到质量的不断提高,多多培养高质量的社会指导员,为吉林省的社会指导员队伍良性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三,队伍结构不合理、指导率偏低
目前吉林省注册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的总体有四万多,但面向全省的众多人口来看,人均社会体育指导员就明显偏低,不能满总人们的健身需求。可见无论是指导员数量还是规模上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引导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化进程,在服务质量和服务理念上不断深耕,以满足社会各阶层不同的体育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丛宁丽析日本体育指导员资格认定制度的重大改革[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04):21.
[2]“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研制工作组(丁涛执笔)“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政策法规体系的研究与建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12):444.
[3]李坚,柳川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基本框架的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12):71.
[4]于善旭,王旭光等完善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有关重点问题探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05):374.
[5]朱寒笑,曹京华关于推行《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06):39.
[6]张晓琳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施行职业标准制度的认识与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09):33.
责任编辑:张丽
[关键词]吉林省 社会体育指导员 现状 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8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8-0144-02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改革开放使我国各项事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代,我国GDP连年高速突飞猛进,人均GDP也在连年上涨。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健康、高质量的生活方式成为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社会体育健身活动已成为当下的一个时尚潮流,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出现迎合了市场的需求,方兴未艾。吉林省近几年也加大力度,在人力、物力等方面高度重视社会体育指导员事业的发展,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创新培养模式和发展数量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初步完成了一定基础工作。但社会体育指导员现有的层次水平和数量级别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供求两者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文献综述
(一)概念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部队体育以外的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技能传授、锻炼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凡符合条件,履行社会体育指导员职责者,均可根据本制度的规定,申请并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
(二)国内外现状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增进公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支重要力量。这既是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地位和作用的充分肯定,同时又表明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对发展我国社会体育事业负有重要的责任。自1993年我国推行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以来,1998年我国约有10万人荣获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吉林省城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对吉林省城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基本状况、工作状况、指导项目、指导动机、服务方式、管理状况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和全面的调查。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著作十余部,通过中国知网,在借鉴他人的基础上,对相关概念、理论进行了梳理研究,掌握了最新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动态数据,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和数据基础。
2.访谈法
对吉林省体育局职业鉴定站,吉林省各大学体育院校,吉林省大中小健身俱乐部等地的走访,从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管理现状、培养方式、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科学的调查了解。
3.问卷调查法
主要针对吉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而设计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1123份,其中无效问卷27分,回收率为91.33%。通过对问卷的发放、回收和数据进行的整理,为本研究积累了相关第一手研究数据。
4.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调查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从而以数据为基础来说明吉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现状,为本研究增加可靠地科学性和精确性。
三、研究结果分析
(一)吉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分布及等级现状
如表1,从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通化市、辽源市、白城市、松原市、延边州、白山市、长白山等10个城市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对比情况来看,长春市无论是国家级,一级、二级还是三级,在吉林省都是名列前茅的,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上长春市也是第一的。其他几个城市在数量和等级上还是明显落后,总体来看吉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态势是不均衡的,省会城市倾斜比较严重,各地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存在严重的不平衡,省城长春一枝独秀,其他地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无论总数量还是各级别数量明显落后,呈现非均衡发展态势。这说明其他各地市还需进一步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发展工作,以均衡发展为指导,大步追赶,逐渐缩小差距。
截止到2015年12月,吉林省共有各级注册社会体育指导员42253名,其中国家级786名,一级3980名,二级15664名,三级21823名,从表1可以看出整体情况表现为:第一,吉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总体数量还较少,占全省人口的 0.054%;第二,各等级比例不协调,吉林省各市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等级比例为1:11:31:28。从等级结构来看,国家级和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人数有限,所占比例较低,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比重较大,这种人才结构将不利于吉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整个队伍的完善和发展。
(二)吉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城市和乡村分布数量及等级分布调查
如表2所示,从吉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城市和乡村分布数量宏观情况来看,城市多乡村少。10个地市城市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是35162人,乡村社区体育指导员7091人,分别占比城市为83.22%,乡村为16.78%,城市多乡村少,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国家级别中,城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有766人之多,乡村仅有20人,相差甚大;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城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有11197人之众,乡村有1304人,相对还可以;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城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有12768人较为普遍,乡村有3057人,相对不错;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城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有11197人,乡村有2730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城市和乡村分布数量及等级分布,存在一定得差距,还有待进一步调整。 (三)吉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性别和年龄结构调查
从表3可以发现,吉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年龄状况,总体偏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老龄化比较严重,亟待新鲜血液补充到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队伍中来。年轻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加入可以带来新的理念、方法,为社会体育指导工作带来新的朝气和力量,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持续良性发展奠定基础。
调查中还发现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男女比例分别为51.98% 和48.02%,男女比例基本平衡。体育行业的从业人员中本就存在男女比例失调问题,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男女比例是趋于平衡的。这说明社会体育指导员行业对男女的需求是基本相同的,进一步说明社会体育指导工作比其他体育行业为女性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是对一个人精力、体力、阅历、体育技能、适应能力、沟通、管理等能力的考验,只有经得住考验才能适应转型时期吉林省社会健身人群的发展需要。
四、结论与建议
首先,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培训体系,平衡城乡指导员发展比例关系。
其次,从经济投入,政策倾斜对吉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工作提高重视
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大力度,积极组织培训,在培训的次数和人员的数量上要有所提高、在量提高的基础上,努力达到质量的不断提高,多多培养高质量的社会指导员,为吉林省的社会指导员队伍良性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三,队伍结构不合理、指导率偏低
目前吉林省注册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的总体有四万多,但面向全省的众多人口来看,人均社会体育指导员就明显偏低,不能满总人们的健身需求。可见无论是指导员数量还是规模上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引导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化进程,在服务质量和服务理念上不断深耕,以满足社会各阶层不同的体育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丛宁丽析日本体育指导员资格认定制度的重大改革[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04):21.
[2]“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研制工作组(丁涛执笔)“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政策法规体系的研究与建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12):444.
[3]李坚,柳川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基本框架的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12):71.
[4]于善旭,王旭光等完善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有关重点问题探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05):374.
[5]朱寒笑,曹京华关于推行《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06):39.
[6]张晓琳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施行职业标准制度的认识与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09):33.
责任编辑: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