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化“消极”为“积极”,进行循序渐进的写作训练,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增强成长意识;撰写下水文,实现师生心灵的沟通,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关键词:积极;写作;激发兴趣;沟通
怎样化“消极”为“积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呢?作文课堂只有90分钟,教师还要指导、讲解,学生构思、写作的时间不到40分钟。这样一来,时间不够,学生只能胡乱地东凑西拼,完成任务了事,根本没有思考的余地。这样的写作课,没有真正达到写作训练的目的。笔者在实践中尝试了一些方法,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一、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增强成长意识
著名作家巴金曾说:“只有写,你才能真正会写。”我也经常对学生说:”世上无难事,作文也一样。作文并不可怕,只要你用心去观察日常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真实地写出内心的感受,就能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勤练笔,多记录自己的真情实感,熟能生巧,巧能生花。世上很多伟大的作家、诗人都是在反复的写作与修改中成长起来的。我经常用这些名人的成功经验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并利用平时的写作训练多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
同时,我还利用《作文报》《城市快报》等报刊给学生搭建作品發表的平台,推荐学生的优秀作品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作文比赛,努力给学生创设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舞台。初中生好强,有较强的荣誉感,有发表作品的欲望,这能激发他们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每当有学生的文章发表在各类报刊或得到奖励时,我都会号召学生向这些同学学习,激励其他学生争取写出好文章发表。此外,我还利用家长会的机会向家长展示学生的好作文,让家长也参与到作文点评当中。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更多的家长参与到作文教学当中。
二、利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激发作用,学生很少能写出声情并茂、文采斐然的文章来,而大部分学生把写作当作任务,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到把自己独有的思想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少年儿童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突破时空限制,能运用音乐、图片、动画、影视等手段强化感知,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加深学生对实境的感受和理解。这样,便提供了学生身临其境的实践机会,弥补了学生缺乏生活实际经验的缺陷。
学生上初二的时候,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到家以后不理父母或对父母的询问不屑一顾。得知这些情况以后,我布置以“亲情”为话题的讨论课。作文课上,很多学生埋怨父母如何如何地不理解自己、不满足自己的要求。当学生的讨论达到白热化状态时,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显示了父母为孩子拼命工作的画面,读了肖复兴的《拥你入睡》和一位家长写来的《致全体学生》的一封信。看着大屏幕上显示的一张张催人泪下的画面,听着一句句充满爱的语句,学生被感动了。很多学生立即提笔写出了一篇篇发自肺腑的作文,作文质量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我也对每一篇作文进行了认真的批改和高度的评价,不少学生在周记上写道:“这是我上学以来写的第一篇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也是获得老师评价最高的作文。通过这一节作文课,我更加喜欢作文了,作文不再难写了。”一节作文课结束了,学生体会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也学会了作文是真情实感的流露的道理。多媒体给学生创造了情境,触动了学生的内心,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三、教师撰写下水文,实现师生心灵的沟通
下水文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作文题目,以学生的口吻,按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能力,以学生身边的事例为典型材料,亲自动笔写成并指导学生作文的文章。教师写下水文,这是叶圣陶先生倡导的。“下水作文”这一概念源自于叶圣陶先生20世纪60年代初期为《文汇报》写的一篇文章,叶圣陶先生指出:“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是会写出一手好文章来的。”可以亲身体会审题、选材、构思、语言的安排等写作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写作中可能会出现的文体,进而有效地指导学生的作文。特级教师王栋生说:“我喜欢写作,是因为我每次写作都是一次发现,一次创造。同样,在我的作文教学中,我也把这种发现和创造兴趣告诉学生……写作没有占用我多少时间,却给我的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思路。”另一方面,教师写下水文,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对教师产生钦佩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初中的学生有较强的模仿力,教师的下水文尤其是让学生喝彩的美文,不仅可以在学生中起到榜样作用,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写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我在平时作文教学时经常与学生进行“下水”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综上所述,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各种形式引导学生克服作文中的“消极心理”,化“消极”为“积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积极;写作;激发兴趣;沟通
怎样化“消极”为“积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呢?作文课堂只有90分钟,教师还要指导、讲解,学生构思、写作的时间不到40分钟。这样一来,时间不够,学生只能胡乱地东凑西拼,完成任务了事,根本没有思考的余地。这样的写作课,没有真正达到写作训练的目的。笔者在实践中尝试了一些方法,较好地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一、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增强成长意识
著名作家巴金曾说:“只有写,你才能真正会写。”我也经常对学生说:”世上无难事,作文也一样。作文并不可怕,只要你用心去观察日常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真实地写出内心的感受,就能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勤练笔,多记录自己的真情实感,熟能生巧,巧能生花。世上很多伟大的作家、诗人都是在反复的写作与修改中成长起来的。我经常用这些名人的成功经验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并利用平时的写作训练多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
同时,我还利用《作文报》《城市快报》等报刊给学生搭建作品發表的平台,推荐学生的优秀作品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作文比赛,努力给学生创设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舞台。初中生好强,有较强的荣誉感,有发表作品的欲望,这能激发他们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每当有学生的文章发表在各类报刊或得到奖励时,我都会号召学生向这些同学学习,激励其他学生争取写出好文章发表。此外,我还利用家长会的机会向家长展示学生的好作文,让家长也参与到作文点评当中。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更多的家长参与到作文教学当中。
二、利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激发作用,学生很少能写出声情并茂、文采斐然的文章来,而大部分学生把写作当作任务,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到把自己独有的思想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少年儿童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突破时空限制,能运用音乐、图片、动画、影视等手段强化感知,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加深学生对实境的感受和理解。这样,便提供了学生身临其境的实践机会,弥补了学生缺乏生活实际经验的缺陷。
学生上初二的时候,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到家以后不理父母或对父母的询问不屑一顾。得知这些情况以后,我布置以“亲情”为话题的讨论课。作文课上,很多学生埋怨父母如何如何地不理解自己、不满足自己的要求。当学生的讨论达到白热化状态时,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显示了父母为孩子拼命工作的画面,读了肖复兴的《拥你入睡》和一位家长写来的《致全体学生》的一封信。看着大屏幕上显示的一张张催人泪下的画面,听着一句句充满爱的语句,学生被感动了。很多学生立即提笔写出了一篇篇发自肺腑的作文,作文质量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我也对每一篇作文进行了认真的批改和高度的评价,不少学生在周记上写道:“这是我上学以来写的第一篇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也是获得老师评价最高的作文。通过这一节作文课,我更加喜欢作文了,作文不再难写了。”一节作文课结束了,学生体会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也学会了作文是真情实感的流露的道理。多媒体给学生创造了情境,触动了学生的内心,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三、教师撰写下水文,实现师生心灵的沟通
下水文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作文题目,以学生的口吻,按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能力,以学生身边的事例为典型材料,亲自动笔写成并指导学生作文的文章。教师写下水文,这是叶圣陶先生倡导的。“下水作文”这一概念源自于叶圣陶先生20世纪60年代初期为《文汇报》写的一篇文章,叶圣陶先生指出:“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是会写出一手好文章来的。”可以亲身体会审题、选材、构思、语言的安排等写作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写作中可能会出现的文体,进而有效地指导学生的作文。特级教师王栋生说:“我喜欢写作,是因为我每次写作都是一次发现,一次创造。同样,在我的作文教学中,我也把这种发现和创造兴趣告诉学生……写作没有占用我多少时间,却给我的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思路。”另一方面,教师写下水文,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对教师产生钦佩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初中的学生有较强的模仿力,教师的下水文尤其是让学生喝彩的美文,不仅可以在学生中起到榜样作用,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写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我在平时作文教学时经常与学生进行“下水”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综上所述,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各种形式引导学生克服作文中的“消极心理”,化“消极”为“积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