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习是课内与课外相连接的重要通道。当前的教学改革,已对课内与课外这两方面有了很多研究成果,但对连接课内与课外的咽喉——预习,研究较少,这将不利于教学环节的改善。因此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些尝试,提出了小组合作预习的新概念,并在教学中加以实践,效果不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小组合作预习的必要性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预习的过程,不仅是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更是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只有经过预习,才能真正提出自己有疑惑的问题,在听课中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听课才更具有针对性,课堂学习的效率才会随之提高。
小组合作预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社会学中关于竞争、合作和交往活动的相关理论认为,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团体中的,个体在团体的交往活动中有两个基本原则,即合作与竞争。个体只有在与团体的融合过程中,才能与团体一同发展;团体与团体之间保持适当的竞争与合作,团体才能有进步。“合作可以产生团体动力学效应。”所以建立小组合作机制,可以有效地促进小组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合作,有效地促进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从而达到小组合作预习的自觉性与能动性。
只有通过小组合作预习,学生才能在预习过程中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是学生现有的能力范围内,通过自己的思考就能独立解决的;有的已经超出学生自身的能力限制,无法通过自己独立进行解决的;甚至有些问题需要小组合作才能解决。如果学生长期处在面对问题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就会大大挫伤学生的预习积极性。这时也需要教师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商议,利用集体的力量解决存在的问题。以优带差,这样一来差生的预习难度就会降低,优生也有展示和发挥的空间。但不能留给后进生可乘之机,顺手拈来现成的答案,导致他们养成不愿自己思索的惰性心理。教师要处理好小组合作预习中的一些细节,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体意识提供一块营养丰富的土壤。
二、小组合作预习的实施
(一)合作小组的建立。
1.建组前的准备。小组合作预习中的小组组成,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和原则,而不是随便划分的。小组中的每个学生都必须具有一定的语文基础和预习能力。可能有些学生刚开始不会预习,教师应当酌情上几堂预习指导课。指导课上,教师可以用一两篇课文做示范,带着学生一起预习,教给学生相应的预习方法。比较容易操作的方法有:怎样用工具书来解决课文中的字音和词义;怎样利用上下文来解释词义和句意;到了高年级,还要交给学生划分段落层次,归纳主要内容,品味文章语言的方法;逐步要求学生学会如何质疑,如何答疑等。教师可以通过学生预习的表现和预习作业的成绩,对全班同学的预习能力有个较完整的了解,并以此作为分组的重要参考。
2.建组的原则。(1)异质性原则。人们常说:“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学生的智力、能力、性格、品质等方面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尊重这种差异,允许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所谓的异质生,是指在学习能力、智力水平、个性特点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学生。在建立合作小组时,要遵循这一原则。一方面,由异质生组成的小组,4—6人为宜,组内形成一种互补效应,提高预习质量;另一方面,学生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形成一定的竞争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作用,同时对学生的个性形成、身心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流动性原则。每个小组建立以后,还必须根据小组的整体特点,制定相应的合作要求。每个小组必须有一个同学负责,并且这个负责的同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种流动的负责制,每个小组内成员都有机会当小组长。每次预习,由小组长负责,确定预习时间和预习地点,小组长负责组织、监督,并指定专人执笔记录。这样,可以避免小组内成员之间的相互推诿,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
(3)激励性原则。信息社会,必须学会合作与竞争。建立适当的竞争机制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团体意识与合作意识,达到合作、互进的双赢目的。认识论认为,内因是决定事物变化的主要原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但没有外因的作用,内因的变化也是缓慢的。因此,小组机制建立起来以后,还必须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有效地促进各小组的竞争。激励机制一方面来自教师对各小组预习成果的评价,对预习质量高的小组,给与适当的表扬,对预习质量低的小组,要多给与鼓励,必要时,教师还可以参与其中。另一方面形成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即借助各组的集体力量,形成集体之间的竞争。这样就可以在各组之间建立起一种动态的竞争效应,使每个学生既有动力又有压力。
提出以上三个原则,其目的在于活化小组,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不仅使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得到锻炼,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小组的学习效率,同时还可以为小组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二)小组合作预习系统的组成。小组合作预习由两大系统组成:学生系统和教师系统。这两个系统既是独立又有内在联系。教师可在一定的条件下辅助完成预习,学生也可在一定的条件下参与教师对预习成果的活动评价。(详见下图)
在学生的小组环境中,学生根据预习目标和有关资料,进行自主预习。小组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对预习的材料一定会有所思考,经常会发现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正是我们所企求的,可谓预习初见了成效。但是很多同学往往到这一步就停止了,对提出的问题不加以深入的思考,甚至放在一边,这是不可取的。在小组合作预习过程中,则必须要对所提问题的思考环节——问题信息,作出相应的思考,获得相关信息。要求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有所假设(可以不止一种假设结果),有可能还要查阅相关资料,最重要的是要写出对问题是怎样思考的(也就是思路),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思考(即思考问题的方法),并把这些作为预习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单单从学生这一系统来看,学生系统是相对独立的,但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不能独立于老师之外,与老师系统必然会产生相应的联系。因为预习目标是老师根据预习对象和学生的特点提出来的,而且还为学生提供一些资料,可以适时解答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可见,老师是作为一个课外辅导员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去的。
再来看老师系统,当老师收到小组的预习成果后,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独揽生杀大权,而要根据小组预习的具体情况,有目的地让学生参与到成果评价活动中来。教师在对预习成果进行评价时,对预习成果中存在的问题,要更多的去倾听小组学生的想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给学生指明存在的问题,以及努力的方向,促使行动互补环节的双向进行(即教师对教的反思而采取的行动和学生对学的反思而采取的行动)。
以上就是我关于小组合作预习的一个简单阐述,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得以尝试。实践中发现,小组合作预习已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前的预习状况,提高了学生的预习水平,初步使学生养成了预习的习惯。我想,小组合作预习若能真正实施并持之以恒,那预习必将成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有效的教学环节。■
一、小组合作预习的必要性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预习的过程,不仅是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更是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只有经过预习,才能真正提出自己有疑惑的问题,在听课中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听课才更具有针对性,课堂学习的效率才会随之提高。
小组合作预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社会学中关于竞争、合作和交往活动的相关理论认为,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团体中的,个体在团体的交往活动中有两个基本原则,即合作与竞争。个体只有在与团体的融合过程中,才能与团体一同发展;团体与团体之间保持适当的竞争与合作,团体才能有进步。“合作可以产生团体动力学效应。”所以建立小组合作机制,可以有效地促进小组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合作,有效地促进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从而达到小组合作预习的自觉性与能动性。
只有通过小组合作预习,学生才能在预习过程中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是学生现有的能力范围内,通过自己的思考就能独立解决的;有的已经超出学生自身的能力限制,无法通过自己独立进行解决的;甚至有些问题需要小组合作才能解决。如果学生长期处在面对问题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就会大大挫伤学生的预习积极性。这时也需要教师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商议,利用集体的力量解决存在的问题。以优带差,这样一来差生的预习难度就会降低,优生也有展示和发挥的空间。但不能留给后进生可乘之机,顺手拈来现成的答案,导致他们养成不愿自己思索的惰性心理。教师要处理好小组合作预习中的一些细节,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体意识提供一块营养丰富的土壤。
二、小组合作预习的实施
(一)合作小组的建立。
1.建组前的准备。小组合作预习中的小组组成,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和原则,而不是随便划分的。小组中的每个学生都必须具有一定的语文基础和预习能力。可能有些学生刚开始不会预习,教师应当酌情上几堂预习指导课。指导课上,教师可以用一两篇课文做示范,带着学生一起预习,教给学生相应的预习方法。比较容易操作的方法有:怎样用工具书来解决课文中的字音和词义;怎样利用上下文来解释词义和句意;到了高年级,还要交给学生划分段落层次,归纳主要内容,品味文章语言的方法;逐步要求学生学会如何质疑,如何答疑等。教师可以通过学生预习的表现和预习作业的成绩,对全班同学的预习能力有个较完整的了解,并以此作为分组的重要参考。
2.建组的原则。(1)异质性原则。人们常说:“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学生的智力、能力、性格、品质等方面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尊重这种差异,允许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所谓的异质生,是指在学习能力、智力水平、个性特点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学生。在建立合作小组时,要遵循这一原则。一方面,由异质生组成的小组,4—6人为宜,组内形成一种互补效应,提高预习质量;另一方面,学生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形成一定的竞争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作用,同时对学生的个性形成、身心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流动性原则。每个小组建立以后,还必须根据小组的整体特点,制定相应的合作要求。每个小组必须有一个同学负责,并且这个负责的同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种流动的负责制,每个小组内成员都有机会当小组长。每次预习,由小组长负责,确定预习时间和预习地点,小组长负责组织、监督,并指定专人执笔记录。这样,可以避免小组内成员之间的相互推诿,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
(3)激励性原则。信息社会,必须学会合作与竞争。建立适当的竞争机制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团体意识与合作意识,达到合作、互进的双赢目的。认识论认为,内因是决定事物变化的主要原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但没有外因的作用,内因的变化也是缓慢的。因此,小组机制建立起来以后,还必须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有效地促进各小组的竞争。激励机制一方面来自教师对各小组预习成果的评价,对预习质量高的小组,给与适当的表扬,对预习质量低的小组,要多给与鼓励,必要时,教师还可以参与其中。另一方面形成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即借助各组的集体力量,形成集体之间的竞争。这样就可以在各组之间建立起一种动态的竞争效应,使每个学生既有动力又有压力。
提出以上三个原则,其目的在于活化小组,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不仅使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得到锻炼,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小组的学习效率,同时还可以为小组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二)小组合作预习系统的组成。小组合作预习由两大系统组成:学生系统和教师系统。这两个系统既是独立又有内在联系。教师可在一定的条件下辅助完成预习,学生也可在一定的条件下参与教师对预习成果的活动评价。(详见下图)
在学生的小组环境中,学生根据预习目标和有关资料,进行自主预习。小组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对预习的材料一定会有所思考,经常会发现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正是我们所企求的,可谓预习初见了成效。但是很多同学往往到这一步就停止了,对提出的问题不加以深入的思考,甚至放在一边,这是不可取的。在小组合作预习过程中,则必须要对所提问题的思考环节——问题信息,作出相应的思考,获得相关信息。要求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有所假设(可以不止一种假设结果),有可能还要查阅相关资料,最重要的是要写出对问题是怎样思考的(也就是思路),以及为什么要这样思考(即思考问题的方法),并把这些作为预习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单单从学生这一系统来看,学生系统是相对独立的,但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不能独立于老师之外,与老师系统必然会产生相应的联系。因为预习目标是老师根据预习对象和学生的特点提出来的,而且还为学生提供一些资料,可以适时解答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可见,老师是作为一个课外辅导员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去的。
再来看老师系统,当老师收到小组的预习成果后,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独揽生杀大权,而要根据小组预习的具体情况,有目的地让学生参与到成果评价活动中来。教师在对预习成果进行评价时,对预习成果中存在的问题,要更多的去倾听小组学生的想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给学生指明存在的问题,以及努力的方向,促使行动互补环节的双向进行(即教师对教的反思而采取的行动和学生对学的反思而采取的行动)。
以上就是我关于小组合作预习的一个简单阐述,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得以尝试。实践中发现,小组合作预习已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前的预习状况,提高了学生的预习水平,初步使学生养成了预习的习惯。我想,小组合作预习若能真正实施并持之以恒,那预习必将成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有效的教学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