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使新入职教师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提高新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门头沟区构建了多主体、多层次、多方面的立体式新教师培训体系。教师在“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再实践-再反思”的多循环提升路径中,逐渐找到教育教学目标和方向,快速成长起来。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新教师总体学历水平高,但是专业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对区情和区域教育状况不太了解,职业技能相对欠缺。针对新教师的现状,我们确定了培训目标:帮助新教师初步了解区域教育发展现状,培养新教师热爱山区教育事业、为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的崇高理想;帮助新教师了解、掌握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他们研究课标、研究教材、研究课堂和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引导新教师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结合教育教学实践,逐步胜任学科教师岗位;引导新教师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有针对性地研究学生、研究自我、研究育人环境,提高育人能力,逐步胜任班主任工作。
1.岗前培训和职后追踪培训相结合
门头沟区在区教师进修学校和基层校的协力推进下,系统培训,分段实施,将新教师培训分为岗前培训和职后追踪培训。其中,岗前培训32个学时,职后追踪培训88个学时。
岗前培训旨在帮助新教师了解门头沟区情和教育现状,能够尽快进入角色,激发新教师对门头沟、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在新教师正式上岗前,我们邀请市、区级领导和专家,开展门头沟区情、教育发展新形势等通识性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讲座。如课程专家讲座的主题为“新教师应树立的新课程观”“微格教学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等,特级教师讲座的主题为“中高考改革与课堂教学”“幼儿园新教师业务指导”等,德育专家讲座的主题为“班主任工作指导”等,心理专家讲座的主题为“新教师心理健康调适”等,名校长讲座的主题为“新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等。
通过岗前培训,新教师们对自己的工作有了宏观认识和微观感受,明确了工作标准和要求,为站上讲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教师上岗后,区教师进修学校对新教师进行职后追踪培训。第一学期,新教师们刚刚走进学校、走进课堂,需要一段时间磨合适应工作岗位,培训就以学习和观摩为主,围绕“走进区域名校,特级教师伴我成长”为主题开展培训活动。新教师进入课堂,观摩特级教师的示范课和指导课。
第二学期,新教师们逐渐适应了工作岗位,我们以突出新教师实操为目的,以课堂为学习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强调点评与反思,让新教师在对比和反思中进步,提高新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班级管理水平。
2.实施“双导师”制
在新教师培训过程中,为了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日常培训质量,确保新教师职后关键期的发展,我们实施“双导师”制度,即根据新教师实际情况,为其配备学校层面和区级层面的“双导师”。其中,校级导师由新教师所在学校教育教学经验丰富、有责任心的优秀教师担任,区级导师由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学科研修员担任。
“双导师”充分发挥带领指导作用,对新教师进行多种多样的帮扶。校级导师随时随地进行指导,针对新教师备课、上课和课后反思等各项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通过教学常规的引导、示范和随时沟通,帮助新教师熟悉并掌握教学要求。新教师耳濡目染,不断提高专业认知,不断加深对教育的理解。区级导师在开展日常学科教研的同时,特别关注新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指导中做到有设计、有目标、有成效,在“实践—反思—研修—再实践”的循环过程中帮助新教师解决重难点问题,提高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为了防止师徒结对流于形式,我们制定严格的帮扶标准,在学年初签订三方“拜师协议书”,要求完成协议里的各项帮扶任务,通过日常管理保证“双导师”制落到实处,在此基础上进行区级结业评定。
将师徒结对工作落到实处,就要讓师徒一起承担任务。比如,在第二学期职后追踪培训中,我们通过同课异构、同构异授等形式,要求师徒同讲一节课,这样,徒弟既得到锻炼和展示的机会,又在备课和讲课过程中提高了把握教材和课堂教学的能力,而师傅在备课时展示了处理教材、分析学生、实施教学的专业能力,起到专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在说课、评课环节,师徒双方研讨呈现教材的不同方式、教学手段的差异、课堂管理手段的不同等具体问题。在展示和交流中,师傅的示范和新教师的学习模仿相得益彰,师徒共同进步。
3.搭建交流、展示和反思的平台
我们在每次培训时都组织新教师“尖尖角”论坛,给大家交流思想、畅所欲言的机会。在论坛上,大家围绕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生活中遇到的难处以及自己最近的收获和希望展开讨论,在讨论中各抒己见,思维碰撞,共享信息,取长补短,共同成长。
同时,我们将市级“启航杯”展示活动与新教师培训工作结合在一起,为教师提供展示、学习和反思的平台。我们在培训中发现,有的新教师说课流于形式,只说上课相关的例行环节,并没有深入谈论某一学科知识;有的将说课等同于教案的复述,只说明教师的教,没有结合教学情境说为什么这么教;还有的将说课等同于上课,强调教学流程,却忽略了教学设计背后的理论依据和实情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邀请专家综合运用多种培训模式和方法,指导新教师,使新教师能够说清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什么要这么教,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反思教学实践。
编辑 _ 于萍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新教师总体学历水平高,但是专业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对区情和区域教育状况不太了解,职业技能相对欠缺。针对新教师的现状,我们确定了培训目标:帮助新教师初步了解区域教育发展现状,培养新教师热爱山区教育事业、为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的崇高理想;帮助新教师了解、掌握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他们研究课标、研究教材、研究课堂和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引导新教师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结合教育教学实践,逐步胜任学科教师岗位;引导新教师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有针对性地研究学生、研究自我、研究育人环境,提高育人能力,逐步胜任班主任工作。
1.岗前培训和职后追踪培训相结合
门头沟区在区教师进修学校和基层校的协力推进下,系统培训,分段实施,将新教师培训分为岗前培训和职后追踪培训。其中,岗前培训32个学时,职后追踪培训88个学时。
岗前培训旨在帮助新教师了解门头沟区情和教育现状,能够尽快进入角色,激发新教师对门头沟、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在新教师正式上岗前,我们邀请市、区级领导和专家,开展门头沟区情、教育发展新形势等通识性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讲座。如课程专家讲座的主题为“新教师应树立的新课程观”“微格教学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等,特级教师讲座的主题为“中高考改革与课堂教学”“幼儿园新教师业务指导”等,德育专家讲座的主题为“班主任工作指导”等,心理专家讲座的主题为“新教师心理健康调适”等,名校长讲座的主题为“新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等。
通过岗前培训,新教师们对自己的工作有了宏观认识和微观感受,明确了工作标准和要求,为站上讲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教师上岗后,区教师进修学校对新教师进行职后追踪培训。第一学期,新教师们刚刚走进学校、走进课堂,需要一段时间磨合适应工作岗位,培训就以学习和观摩为主,围绕“走进区域名校,特级教师伴我成长”为主题开展培训活动。新教师进入课堂,观摩特级教师的示范课和指导课。
第二学期,新教师们逐渐适应了工作岗位,我们以突出新教师实操为目的,以课堂为学习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强调点评与反思,让新教师在对比和反思中进步,提高新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班级管理水平。
2.实施“双导师”制
在新教师培训过程中,为了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日常培训质量,确保新教师职后关键期的发展,我们实施“双导师”制度,即根据新教师实际情况,为其配备学校层面和区级层面的“双导师”。其中,校级导师由新教师所在学校教育教学经验丰富、有责任心的优秀教师担任,区级导师由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学科研修员担任。
“双导师”充分发挥带领指导作用,对新教师进行多种多样的帮扶。校级导师随时随地进行指导,针对新教师备课、上课和课后反思等各项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通过教学常规的引导、示范和随时沟通,帮助新教师熟悉并掌握教学要求。新教师耳濡目染,不断提高专业认知,不断加深对教育的理解。区级导师在开展日常学科教研的同时,特别关注新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指导中做到有设计、有目标、有成效,在“实践—反思—研修—再实践”的循环过程中帮助新教师解决重难点问题,提高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为了防止师徒结对流于形式,我们制定严格的帮扶标准,在学年初签订三方“拜师协议书”,要求完成协议里的各项帮扶任务,通过日常管理保证“双导师”制落到实处,在此基础上进行区级结业评定。
将师徒结对工作落到实处,就要讓师徒一起承担任务。比如,在第二学期职后追踪培训中,我们通过同课异构、同构异授等形式,要求师徒同讲一节课,这样,徒弟既得到锻炼和展示的机会,又在备课和讲课过程中提高了把握教材和课堂教学的能力,而师傅在备课时展示了处理教材、分析学生、实施教学的专业能力,起到专业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在说课、评课环节,师徒双方研讨呈现教材的不同方式、教学手段的差异、课堂管理手段的不同等具体问题。在展示和交流中,师傅的示范和新教师的学习模仿相得益彰,师徒共同进步。
3.搭建交流、展示和反思的平台
我们在每次培训时都组织新教师“尖尖角”论坛,给大家交流思想、畅所欲言的机会。在论坛上,大家围绕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生活中遇到的难处以及自己最近的收获和希望展开讨论,在讨论中各抒己见,思维碰撞,共享信息,取长补短,共同成长。
同时,我们将市级“启航杯”展示活动与新教师培训工作结合在一起,为教师提供展示、学习和反思的平台。我们在培训中发现,有的新教师说课流于形式,只说上课相关的例行环节,并没有深入谈论某一学科知识;有的将说课等同于教案的复述,只说明教师的教,没有结合教学情境说为什么这么教;还有的将说课等同于上课,强调教学流程,却忽略了教学设计背后的理论依据和实情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邀请专家综合运用多种培训模式和方法,指导新教师,使新教师能够说清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什么要这么教,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反思教学实践。
编辑 _ 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