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凉山彝族乐器的制作工序研究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ndrz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是人类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民间乐器是音乐传承的载体之一。文章通过对四川大凉山彝族民间乐器,月琴、口弦、笛子的研究进一步说明了彝族人民的民俗技艺。
  关键词:四川大凉山;彝族;月琴;口弦;笛子
  一、四川大凉山美姑彝族几种民间乐器简介
  及嘿,竖吹竹笛,也有彝萧之称。长约20厘米,直径1厘米多,及嘿的主体为一根细竹管,直通无塞无哨,管身有5-7孔。演奏方法独特,顶端抵于上齿,上下咬紧管端,以舌半堵管口,咧嘴竖吹;随着演奏者口腔、舌、齿、气流的改变而产生音色上的丰富变化,通常模拟各种民歌调子,即兴发挥,触景生情的演奏,曲调深沉而悠扬。
  马布,为彝语转音,意为竹簧。竹管簧奏乐器。长约5-20厘米,直径0.5-0.6厘米左右,上面开有开5-8个按孔,末端装有一个牛角或羊角制成的喇叭(有的不装),作为扩音之用;顶端插入长约9厘米的细竹管作为发音体。马布的吹奏特点是常在一个长音处,利用鼻子吸气,以鼓腮继续送气,达到循环用气的效果,形成乐音无间断的连续性特征,其音色圆润而柔和,曲调多样而别致,还可以模拟小孩啼哭、雀鸟鸣唱。
  月琴,四川彝族又称“帕别”、“俄吧”、“弦子”等。是彝族男子普遍喜爱的乐器。琴身形状有圆形、六角、八角等。过去用马尾作弦,现在多用丝弦或钢丝弦。传统演奏方法在与用指尖拨动琴弦。在近二三十年在青年男子中普遍使用拨子。
  打击乐器有羊皮鼓、铜铃、是彝族巫师使用的法器现在可以用作乐器。大锣、小锣、铓(包)锣、马锣等。
  口弦,凉山彝族称“合喝”,有竹制和铜制两种,由两片、三片、乃至五片组成一件,以两片、三片最为普遍,彝族男女老都非常喜爱。演奏时,将簧片排成扇形,左手持弦的尾部,放于嘴唇上,右手弹拨,以口腔的形状、气流的大小、吸气呼气来构成不同的音律。
  二、四川大凉山彝族民间乐器口弦、月琴、笛子的制作工序
  1.月琴月琴作为一种拨弦乐器,在美姑彝族地区倍受人民喜爱。相传在很久以前,彝族的生活很清苦,没有乐器和娱乐。后来一个彝族小伙子在高粱杆上跳起一段皮当弦,在皮和杆的两端穿上细木绷弦,用竹片弹,就发出了声音,逐渐发展成了月琴。彝族的月琴其共鸣器分为圆形、六棱形、八棱形三种,琴身选用轻巧、共鸣效果好的核桃木精制而成,琴柄则用黄杨木,装饰华美,雕刻着龙凤或镂空的民族图案,有的还镶上镜子。上颈部弯曲,长约三十厘米,装饰着一定的图案,头顶多制成心形或太阳形状,常雕刻着龙头含珠。
  2.口弦口弦是彝族各支系都拥有的乐器,比较独特而简易,口弦是一种独特而简易的乐器,有竹制和铜制两种。竹制者一般长为5-10厘米,寬1厘米多,形如短剑;铜制者长约6厘米,形如小树叶。一般口弦多为二至三片,也有少至一片多至5片的。通常在簧片的中央剜切一形如鸡舌的“簧舌”,用拇指拨动簧片的顶端,靠簧舌的振动与颤抖,发出清晰、悦耳、悠扬的乐音;“簧舌”的长短、宽厚不同,所发出的乐音固然也不一样,制作口弦的师傅,往往根据常用定音修制、调整,使各片发音和谐。演奏时,将簧片排成扇形,左手执尾部放在唇间,右手以拇指弹拨簧片顶端。金属制口弦采用铜、铁、钢或银制成,有用子弹壳来做的,常见的多为树叶形或长条形。从选材来讲,铜口弦用铜打制而成,形状多似剑,根据不同的声音要求,分别刻出薄片舌叶。彝族的叶形铜口弦,长4~6厘米,叶尖一端呈橄榄形,最宽处有1厘米,口弦的两边簧框构成叶簧舌呈三角形,长1.5~2厘米。单片的铜口弦也可以按音高组合成多片弦,穿在一起演奏。
  3.笛子。在彝语中,称笛子为“吉尔”。彝族做笛子的原料多选用竹子。制作时用烧红的铁丝在做好的笛形上镂空为相应的圆形洞,其外观与流行的笛子相同。彝族后来使用的笛子分为几种,一种是竹笛,其吹奏方式与常规的笛子相似,但彝族吹奏多用一种叫“卡喜吉尔(咬吹笛)”的笛。这种笛子是一根上下直通无塞无哨的竹管,长约20-35厘米,直径约1.5厘米,大多只有6-7个音孔。竹管上端削薄,演奏时将舌尖抵管口成哨口,竖吹或斜吹。二为叶笛,当地彝语称“斯七莫”,意思是吹叶。凡是质地较好的树叶均可作为叶笛,但万年青叶和蜡虫树叶是其中的上品。吹奏时两手扶住树叶的两端放置于唇边,吹气使树叶震动而产生乐音。三是麦笛,当地彝语叫“沙吉尔”,意为麦秆做的笛。
  大凉山彝族民间乐器是彝族人民世代智慧的结晶,是彝族人民风俗才能的集中展现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些古老的民间乐器也在慢慢的淡出人们的视线,这就要求我们去关注和研究这些民间乐器,使他们能够不断的传承下去。
  注:本项目得到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资助,项目编号CX2011SP62
  参考文献:
  [1]易谋远.彝族史要上下[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巴莫姊妹彝学小组.彝族风俗志[M].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
  [3]曾明等.大凉山美姑彝族民间艺术研究[M].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齐晓雪(1988-),女,汉族,硕士,2010级西南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专业。)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艺术美学思想发展的本源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它使内在思想上的感悟和精神上的自由成为了艺术表现的根本,所以,“形神”、“意境”、“气韵”等美学方面的思想成为了艺术创造的追求目标,也使得艺术家的内在品质与其作品风格相互融合,而且保证“韵律”贯穿始终。文章在理解与感悟范扬先生绘画精神的基础上,对“韻”与“律”的精神内涵进行认识和剖析,以音乐中的“韵律”和美术作品中的“韵律”的共性作为出发点,表达阐
期刊
读《胡家芝传》,有一股浓浓亲情,乡情,友情的农耕文化的泥土芬芳扑面而来,让人陶醉,令人深思。《胡家芝传》虽说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没有离奇的神话色彩,但仍十分感人,十分精采。这是因为全书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剪纸艺术为主线贯穿胡家芝的百年人生,以她对国家,对民族,对生活,对人生和对艺术的大爱、大善和大美浑然一体,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美的享受。在中国民间剪纸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成功的当今,更有它特殊
期刊
摘要:与传统市民小说相比,新市民小说有许多不同之处。以张欣小说为例,分析新市民小说的创作特色,文本内容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及地域色彩;作品有一定的反思意义,大团圆结局的打破可以体会到其中的警醒意味,广泛借鉴多种艺术手法,既能满足市民受众的口味,又有较高的艺术内涵。不过,在新市民小说创作中也存在着品味低下、技术粗糙等弊病。  关键词:新市民小说;张欣;通俗性;艺术性;人性  市民文学是与商品经济的繁荣
期刊
摘要:倘若有人问起二十世纪最优秀的几位散文家,学界观点必然是见仁见智。这便涉及到对一个概念的理解,即何为“经典”?下面笔者将以张晓风散文为例谈一下自己对经典尺度的浅薄理解。  关键词:张晓风; 散文; 经典性;价值尺度  我们称一部作品为“经典”,那么它决不能单单是某个时代里的经典,亦不能只是属于某个阅读群体的经典。经典是必须作为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存在而存在的。我们现在一些人对经典的定义便存在一些偏
期刊
摘要:米兰·昆德拉在其著作《生活在别处》中,用哲学思辨的方式阐述了其对于现代诗意义的理解,即在依赖诗歌和怀疑诗歌之间犹豫、徘徊。这种矛盾心理引导下的诗歌创作集中地体现在小说主人公雅罗米尔身上。文章试图以此为切入口,剖析雅罗米尔的内心世界,甄判主人公内心矛盾的价值体系,从而解读、分析现代诗歌的现状及其存在意义。  关键词:现代诗;米兰·昆德拉;雅罗米尔  在人类共同的文化渊源中,诗是抒情的重要手段。
期刊
摘要:爱情是艺术作品永恒不变的主题。爱情是什么?爱情拥有着怎样巨大的魔力?是爱情驱使着人,还是人借爱情之名而行动着?莎士比亚通过一部《奥赛罗》传递给了我们他自己的理解,在这部剧作里,藏着两性间无声的矛盾,这种双方的交锋,也许因为男性与女性的态度、境遇对比太过悬殊,导致这个矛盾与交战湮没在了文本之下,然而在这爱情的帷幕下,在奥赛罗、苔丝德蒙娜等一众主角的身上,我们能够找到通往莎士比亚乃至十七世纪前后
期刊
摘要:2001年康红雷导演的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是一部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电影。影片主要讲述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一代人用情和爱谱写的一曲生命乐章!是由孙海英、吕丽萍、黄海波等主演,根据石钟山先生小说《激情燃烧的岁月》改编的同名电视剧。文章主要分析剧中由黄海波扮演的石林这一角色的成长历程。  关键词:激情燃烧的岁月;石林;共产党员  《激情燃烧的岁月》是2011年非常受欢迎的一部电视剧,在当时掀起
期刊
摘要: 《婺源正北乡音字汇》是清末民初的徽语抄本韵书。文章简要介绍了该抄本韵书的抄录者、使用者、内容、体例,同时对该韵书的价值做了简要说明。  关键词: 徽语韵书;婺源;清末民初  丁治民先生曾在《清末民初徽语韵书六种叙录》(2006)一文中公布了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所藏的清末民初徽语韵书六种。不久之后,方光禄先生的《清末民初徽语韵书五种简介》(2011)又向学术界简单地介绍了五种徽语抄本韵书。目
期刊
摘要:自作品《红豆》问世以来,小说的男主人公齐虹就被当做反革命派、小资作派,当做反面教材来看待。必须承认的是,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价值观,文本接受的冲突在所难免。因此,笔者力图摆脱泛政治化的语境及作者当时的创作意图,排开作品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转而关注作品本身,通过解读文本来客观分析《红豆》的男主人公齐虹,还原一个真实的小说人物形象。  关键词:齐虹; 人性; 情感  在读者的印象中,江玫对齐虹的拒
期刊
摘要:鲁迅和夏目漱石都认为文艺家不应该是闲人。从责任感出发,鲁迅反对把文学仅仅作为谋生取利的手段,批判京派、海派没有“理想”的创作,认为“作家的人格”在创作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夏目漱石也早已发现思想品格对作家创作的引领作用,认为文艺家本人的思想境界对于创作具有重要意义。文艺家不但要有进步的思想,还要具有独立不羁的精神,必须与黑暗现实不懈战斗,鲁迅与夏目漱石体现出相通而又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鲁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