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谈写作

来源 :求学·素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hen_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人简介】林清玄,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文章《和时间赛跑》《桃花心木》选入人教版、北师大版小学语文课本,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如果你是没有感情的人,那就不要写作
  我的很多文章是多年前写的。30年前,我在写文章时并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小朋友看我的文章。一个作家创作的过程是非常孤单寂寞的,不像歌星和演员,马上就能得到别人的掌声,可能你在30年后才能得到掌声。
  好作品不是文字本身,而是从感情开始,有真感情才会有好文章。感情从哪里來?从感受、感觉、感动中来。如果你是没有感情的人,那就不要写作。
  写点有乐趣的文章
  我写东西,一定要写幸福快乐的事情,让别人跟我一样幸福快乐。为什么?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母亲是唯一支持我写东西的人。我小时候在拜祖先的供桌上写东西,母亲问我,你写的文章是辛酸的还是趣味的?我说都有。我妈妈说:“辛酸的少写点,趣味的多写点。辛酸的事情你盖住棉被哭一下就好了,别人看你的文章,是希望在你的文章里得到安慰,得到启发,得到人生的希望。如果别人看完你的文章,那么痛苦,那么辛酸,读完了就走到窗边跳下去,那你当一个作家有什么意义?”
  我的母亲是乡下的,不认识字,但她非常有智慧。
  三百字不要写成三千字
  以前写东西时,还没电脑。我在稿纸上写文章,寫一两行,发现写得不好马上就扔了。我离垃圾桶有20米远,可是我扔纸都百发百中,因为撕掉的纸实在太多了。
  有一次我醒来,发现我丢了的纸全部被我母亲用熨斗烫平,放在桌子上。我问母亲为什么,母亲说:“你抬起头来看看窗外的树,当你丢弃一张纸时,一根树枝就白白牺牲了。所以你写文章前要先想清楚,三百字可以写完的,你不要写成三千字。如果你写成三千字,很多树就牺牲了。你文章的价值有没有超过窗外的树?如果没有,那树就白白牺牲了。”但很多作家三百字可以写成三千字,写得大家都看不懂,有时候作家自己也看不懂。
  不要成为一颗咸龙眼
  我们家有个粪坑,边上长着一棵龙眼树,树干粗大,枝叶茂盛,结的龙眼也很大。更奇怪的是,龙眼剥开后味道是咸的。
  树是这样,人也是如此,你长在什么地方,你就会受到什么影响。你的追求是什么,就会受到所追求的事物的影响。所以在很小的时候我们要养成一些习惯,你要阅读那些好的书,这样你才会长出甜美的果实。如果你阅读的是不好的书,或者让你痛苦、堕落的书,那你最后就变成一颗咸龙眼。
  另外,我觉得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不断探索自己的内心,不断地追求人生更高的境界,要把快乐、知识跟有缘人一起分享。
其他文献
与传统的材料作文不同,任务驱动型作文更强调对象意识与读者意识,重在从粗糙封闭走向情理开放,从简单否定走向入情入理的多维度阐述。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命制中新用的“阐述”一词不同于“论证”。“阐述”对应的是“说服”,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以沟通辨析为主,所以要求考生要有对象意识与读者意识,这就加强了阐述的针对性——考生既要申述自己的看法,又要倾听对方的想法,呼应他说。  那么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语言特点有哪些呢
期刊
2016年是鲁迅先生逝世80周年,诞辰135周年。  在中国,绝大多数人是在中学课堂上,按照教育部制定的教学大纲和教案提供的标准答案来认识鲁迅的。从小学的《少年闰土》,到初中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再到高中的《孔乙己》,这三篇文章足以构架起一个对社会充满意见的、不高興的鲁迅,这也是教科书呈现给学生关于鲁迅最初的印象。面对如此严肃的鲁迅,很多学生表示自己不愿再读了。鲁迅真的过时了吗?我们又该如何读鲁
期刊
我们不必站在30岁的年龄,去悔恨17岁的爱情。人生每个阶段,都有它难以摆脱的困境,只要付出了努力,就没什么好悔恨。我们不能站在后来的高度,去批判当年的自己,这不公平。  ——扶南  麦田稻鹰:  我听说一些作家在写作时常常会进入一种无我的状态,并在那种状态下有一些夸张、怪诞的举动。就好比郭沫若诗兴大发时,就会趴下身去亲吻大地而全身颤抖。请问,我如何才能進入这种无我的写作状态?  周建龙  周建龙:
期刊
热点一“《一本好书》的走红”  【押题导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2018年10月,一档名叫《一本好书》的大型场景式读书节目火了,豆瓣评分高达9.3分。该节目用舞台剧的方式演绎图书,把“一本好书”演给大家看,在有限的时间里闪转腾挪出多样的视听享受,为观众提供了全新的“阅读体验”,也适应了互联网传播的趋势。节目一经播出,反响强烈:“看了节目,我真的想去看这本书了
期刊
新闻读库  事件1:地铁上哺乳,该不该?  2015年11月,一位母亲在北京地铁上哺乳被好事者拍照并上传至微博,引发热议。当事人的丈夫方先生说,地铁是北京市民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出行方式,长距离的运输,肯定会有小孩有哺乳需求,“北京地铁人流量大,专门设个母婴车厢有困难,那是否可以在车厢的头部或者车尾处设母婴专座——在座位上配置一道帘子即可,有需要的母亲拉上帘子哺乳就能避免这种类似的事情再发生”。  
期刊
人一旦有了坚定的意志,就有了开垦人生荒原的铧犁。只要挥洒了汗水,剩下的,不妨就交给时间。  或是“怕长胖”,或是“为健康”,或是要“练肌肉”,身边不少朋友都給自己制订了一个详细的健身计划。不过,从结果来看,却往往是刚开始热火朝天,越到后面越没啥动力,到最后只能草草结尾。真正能按计划坚持练下来的,并没有几个。不只是健身,工作、生活中,类似的前紧后松、前热后冷的现象,并不少见。  为什么没能坚持下来?
期刊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文学大师梁实秋先生在世时,作家刘墉有一天跟他同桌用餐。冷盘端上来,梁先生说他有糖尿病,不能吃带甜味的熏鱼。冰糖肘子端上来,他又说不能碰,因为里面放了冰糖。什锦炒饭端上来,他还是说不能吃,因为淀粉会转化成糖。最后端上八宝饭,刘墉猜他一定不会碰了,没想到梁先生居然大笑道:“这个我要。”朋友提醒他:“这个八宝饭有糖又有饭。”梁
期刊
自然是一座神殿,那里有活的柱子,  不时发出一些含糊不清的语音;  行人经过该处,穿过象征的森林,  森林露出亲切的眼光对人注视。  仿佛远远传来一些悠长的回音,  互相混成幽昧而深邃的统一体,  像黑夜又像光明一样茫无边际,  芳香、色彩、音响全在互相感应。  有些芳香新鲜得像儿童肌肤一样,  柔和得像双簧管,绿油油像牧场,  ——另外一些,腐朽、丰富、得意扬扬,  具有一种无限物的扩展力量, 
期刊
蜉蝣,一种生长于山区溪流中的细小水生物。蜉蝣羽翼微红、透明、轻盈。蜉蝣,日出而生,日落而殁,在激流中蜕皮后飞出水面,在阳光下完成爱情与延续后代的使命。  短短不到一昼的时间里,它经历了生命的所有美好和痛苦,带着疲惫,安静地走向死亡。  两千多年前,《诗经》为它这样唱道: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于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于我归說
期刊
一桌一椅一卷书,一灯一人一盏茶。推窗以观一帘春,斜眠枕靠一墨香。在书香墨海中,文人会做些什么呢?最主要的就是读书了。于是在这些小小的书斋中,诞生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著,如《聊斋志异》。  【老学庵】穷冬短景苦匆忙,老学庵中日自长。  老学庵是陆游晚年蛰居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时,取师旷“老而学如秉烛夜行”之语,为自己的书斋所命的名字,以示自己活到老学到老之心。他还赋有诗《老学庵》一首:  老学衡茅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