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跟很多很多人一样,我出国的准备是从一把菜刀开始的。
菜刀在留学生们首次出国的行囊里的重要地位,世代相传。其起源,无从考证。当年,我拿到签证的第一件事,是上著名大学网站的大话西游版讨教出国行装准备。大侠们前辈们纷纷贴出各种版本的明细列表,条目各有增删,惟独一把中国传统菜刀总是列在上面。我的那一把,是专程跑到上海南京路上的张小泉老字号买的正宗货。从有想出国念书的念头开始,到拿到签证,一般最起码要花上两年的时间。在这两年的孜孜不倦中,大家挣扎的是如何在五花八门的出国考试中考出好分数,如何找出申请学校的窍门,如何求老天保佑碰上个通情达理的签证官——都是些达成出国目标的手段问题。有关出国以后的日子怎么过,那个两年里是想也不曾想过。所以,我挤着公交车满头大汗地冲到南京路,抱着的是亡羊补牢的心情。沉甸甸的菜刀在手,只觉得一颗惶惑的心也踏实了很多。
去年底嫁了人。我的东西和他的东西合在一起,什么都是双份。中国菜刀也成了两把。老公少小出国,不要说当年不见得有过自己煮食的经验,就是现在也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样子,想象不出那把菜刀是怎样被决定打进他的行装里的,那个决定又是谁做出的(他那时的年纪,不见得自己会理箱子,又没有网上大侠传授馊主意)。他那把刀,本来就不是正宗名牌,再加上经历了十几年异国风霜,早就没有了锋芒。放在家里新添的那套德国刀具边上,很是寒酸。
我那把奉旨专购的武林宝刀呢,当时带出来是雄心勃勃打算用它解决国民生计大事。一直听说美国食堂贼贵,穷学生们不管在家里有没有炒过半次鸡蛋,出了国都作的是自己开伙的打算。我到了学校的第二天,就发现宿舍对马路的那家香港杂货店(美国的中国杂货店或餐馆,十有五六店号香港,算起老板的出身来,却是五湖四海),它的内堂还设有一间小小的餐馆,卖盒饭的价势跟上海的弄堂店差不多。价钱按美国标准算也便宜,一个盒饭四个美金,可选四种菜色,荤素不论。堂倌与我一见如故,每次都装得盖都盖不住,汤水一地。我捧回去,分作两餐吃,比自己烧饭,既节约时间精力,又经济划算(谁能花两个美金烧出四个菜来)。宝刀于是封尘。
再回头看大侠们列表上的必备物件,连第一名的菜刀都落得如此下场,其他种种就更不用提。
到北半面读书的人,都被推荐装备厚羽绒服一件,长度最好过膝。美国北部的冬天风雪大,刚到的中国学生往往又都没有车,羽绒服的用处的确不小。问题在于,通常学生们拿到签证准备出国的时间都在七八月份的炎夏,要在服装店里找到腊月用的服饰并不容易。我出国的那年,上海滩上只有外滩边上一家老店的二楼有个出口转内销的柜台卖羽绒衣。营业员不等人走近,打招呼的第一句都是:要去哪个国家啊?飞机票买好了吗?该柜台过膝品种有限,导致我到了美国后,走在漫天风雪的校园里,迎面总能碰上穿得一模一样的同胞。别的省市,大概也有除此一家别无分店的垄断字号,各有专门式样。看看那件大袍子,对方的籍贯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出国学生行李超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必备的一套两册“红宝书”:英汉字典和汉英字典。说到出国苦读,民间传说之一是:为了过第一年的英语听说读写关,中国学生都是带着随身听去上课,录下老师的话后再挑灯夜战一个一个字查字典搞懂意思;传说之二是:许多人为了攻克英语关,从英汉字典A字母开始背起,背一页撕一页,撕到封底,大功告成,立地成佛。不管哪个传说,都充分体现了字典那武林密笈般的作用。我自幼念书背单词就三心二意,出国时的词汇量跟某些高中神童相比都有差距。字典自然不敢不带。到了美国,也的确经历了比较痛苦的语言关。虽然如此,字典们在我通关的道路上,并没有起到传说中的作用。美国人上课课前要预习少至数十页,多至数百页的阅读材料,课后又有多不胜数的讨论班和论文功课,唆异常。我念的商学院的研究生课程与一般本科或其他学科研究生课程相比,在时间和强度上又更为吃紧,要做到跟林子里其他的鸟一起飞已经非常头痛,笨鸟先飞的远大理想根本无从谈起。我第一年每天忙着的是赶课后的作业,写论文如挤牙膏,慢虽慢,却没空查字典,怕的是打断我得来不易的文思。课前预习是要等到作业做完后万一有空,才一目十行地过一过。虽然生字如同满天星,数不清,可既然不可能每个星星都查一遍,又不便厚此薄彼,也就不查也罢。第二天功课交上去,跟数字有关的通常一勾到底,跟文字有关的常常因为用词独特,造句新颖,被批得满篇红字,惨不忍睹。因为预习不仔细,又或根本不预习,上案例课时,常常睁大双眼,与老师茫然相对。种种苦处,岂是字典二字可解。那些把字典奉之为宝笈的大侠前辈,要么一天有的是四十八个小时,要么天生是射雕的郭靖。
(我的英汉字典,在这些年以后的今天,突然使用得频繁起来。常常是因为要写中文文章,脑子里却突然冒出英文字来,只好捧出字典,看看中文的意思如何表达。字典内容老旧,使起来颇不顺手。寻思着下次回国,看看有没有新版汉语字典和成语字典。此为后话。)
国际旅行,航空公司的限额通常是手提行李一件,托运行李两件。托运行李的重量每件不得超过35公斤,长宽高相加不得超过158公分。那么苛刻的限制,要承担的是远游学子第一次离家的必备种种。按着走过这条辛苦路的大侠前辈们的指教把杯盘碗筷,文房四宝,四季着装装满箱子,偷偷塞上些自己思乡起来离不了的心爱东西,再满满地压上父母长辈不放心的添加。鼓得变形的行囊捆了一道又一道的绳子,让异乡的旅程变得更加踉踉跄跄。
我第一次出国带来的两个箱子,经过以后的数次越洋旅行,早已磨损。带到陌生国度来的那些物件,也大多一毕业就捐给了救世军。可是那把中国菜刀,却在离开校园和香港店后大放光彩。想家的时候,没有比做一桌家乡风味更解乡愁的方法。德国刀虽好,切起上海青菜来却不是顺手兵刃,武功会打折扣。老公的那把旧刀,更要留好。以后传宗接代,子子孙孙,专当忆苦思甜的法宝。■
菜刀在留学生们首次出国的行囊里的重要地位,世代相传。其起源,无从考证。当年,我拿到签证的第一件事,是上著名大学网站的大话西游版讨教出国行装准备。大侠们前辈们纷纷贴出各种版本的明细列表,条目各有增删,惟独一把中国传统菜刀总是列在上面。我的那一把,是专程跑到上海南京路上的张小泉老字号买的正宗货。从有想出国念书的念头开始,到拿到签证,一般最起码要花上两年的时间。在这两年的孜孜不倦中,大家挣扎的是如何在五花八门的出国考试中考出好分数,如何找出申请学校的窍门,如何求老天保佑碰上个通情达理的签证官——都是些达成出国目标的手段问题。有关出国以后的日子怎么过,那个两年里是想也不曾想过。所以,我挤着公交车满头大汗地冲到南京路,抱着的是亡羊补牢的心情。沉甸甸的菜刀在手,只觉得一颗惶惑的心也踏实了很多。
去年底嫁了人。我的东西和他的东西合在一起,什么都是双份。中国菜刀也成了两把。老公少小出国,不要说当年不见得有过自己煮食的经验,就是现在也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样子,想象不出那把菜刀是怎样被决定打进他的行装里的,那个决定又是谁做出的(他那时的年纪,不见得自己会理箱子,又没有网上大侠传授馊主意)。他那把刀,本来就不是正宗名牌,再加上经历了十几年异国风霜,早就没有了锋芒。放在家里新添的那套德国刀具边上,很是寒酸。
我那把奉旨专购的武林宝刀呢,当时带出来是雄心勃勃打算用它解决国民生计大事。一直听说美国食堂贼贵,穷学生们不管在家里有没有炒过半次鸡蛋,出了国都作的是自己开伙的打算。我到了学校的第二天,就发现宿舍对马路的那家香港杂货店(美国的中国杂货店或餐馆,十有五六店号香港,算起老板的出身来,却是五湖四海),它的内堂还设有一间小小的餐馆,卖盒饭的价势跟上海的弄堂店差不多。价钱按美国标准算也便宜,一个盒饭四个美金,可选四种菜色,荤素不论。堂倌与我一见如故,每次都装得盖都盖不住,汤水一地。我捧回去,分作两餐吃,比自己烧饭,既节约时间精力,又经济划算(谁能花两个美金烧出四个菜来)。宝刀于是封尘。
再回头看大侠们列表上的必备物件,连第一名的菜刀都落得如此下场,其他种种就更不用提。
到北半面读书的人,都被推荐装备厚羽绒服一件,长度最好过膝。美国北部的冬天风雪大,刚到的中国学生往往又都没有车,羽绒服的用处的确不小。问题在于,通常学生们拿到签证准备出国的时间都在七八月份的炎夏,要在服装店里找到腊月用的服饰并不容易。我出国的那年,上海滩上只有外滩边上一家老店的二楼有个出口转内销的柜台卖羽绒衣。营业员不等人走近,打招呼的第一句都是:要去哪个国家啊?飞机票买好了吗?该柜台过膝品种有限,导致我到了美国后,走在漫天风雪的校园里,迎面总能碰上穿得一模一样的同胞。别的省市,大概也有除此一家别无分店的垄断字号,各有专门式样。看看那件大袍子,对方的籍贯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出国学生行李超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必备的一套两册“红宝书”:英汉字典和汉英字典。说到出国苦读,民间传说之一是:为了过第一年的英语听说读写关,中国学生都是带着随身听去上课,录下老师的话后再挑灯夜战一个一个字查字典搞懂意思;传说之二是:许多人为了攻克英语关,从英汉字典A字母开始背起,背一页撕一页,撕到封底,大功告成,立地成佛。不管哪个传说,都充分体现了字典那武林密笈般的作用。我自幼念书背单词就三心二意,出国时的词汇量跟某些高中神童相比都有差距。字典自然不敢不带。到了美国,也的确经历了比较痛苦的语言关。虽然如此,字典们在我通关的道路上,并没有起到传说中的作用。美国人上课课前要预习少至数十页,多至数百页的阅读材料,课后又有多不胜数的讨论班和论文功课,唆异常。我念的商学院的研究生课程与一般本科或其他学科研究生课程相比,在时间和强度上又更为吃紧,要做到跟林子里其他的鸟一起飞已经非常头痛,笨鸟先飞的远大理想根本无从谈起。我第一年每天忙着的是赶课后的作业,写论文如挤牙膏,慢虽慢,却没空查字典,怕的是打断我得来不易的文思。课前预习是要等到作业做完后万一有空,才一目十行地过一过。虽然生字如同满天星,数不清,可既然不可能每个星星都查一遍,又不便厚此薄彼,也就不查也罢。第二天功课交上去,跟数字有关的通常一勾到底,跟文字有关的常常因为用词独特,造句新颖,被批得满篇红字,惨不忍睹。因为预习不仔细,又或根本不预习,上案例课时,常常睁大双眼,与老师茫然相对。种种苦处,岂是字典二字可解。那些把字典奉之为宝笈的大侠前辈,要么一天有的是四十八个小时,要么天生是射雕的郭靖。
(我的英汉字典,在这些年以后的今天,突然使用得频繁起来。常常是因为要写中文文章,脑子里却突然冒出英文字来,只好捧出字典,看看中文的意思如何表达。字典内容老旧,使起来颇不顺手。寻思着下次回国,看看有没有新版汉语字典和成语字典。此为后话。)
国际旅行,航空公司的限额通常是手提行李一件,托运行李两件。托运行李的重量每件不得超过35公斤,长宽高相加不得超过158公分。那么苛刻的限制,要承担的是远游学子第一次离家的必备种种。按着走过这条辛苦路的大侠前辈们的指教把杯盘碗筷,文房四宝,四季着装装满箱子,偷偷塞上些自己思乡起来离不了的心爱东西,再满满地压上父母长辈不放心的添加。鼓得变形的行囊捆了一道又一道的绳子,让异乡的旅程变得更加踉踉跄跄。
我第一次出国带来的两个箱子,经过以后的数次越洋旅行,早已磨损。带到陌生国度来的那些物件,也大多一毕业就捐给了救世军。可是那把中国菜刀,却在离开校园和香港店后大放光彩。想家的时候,没有比做一桌家乡风味更解乡愁的方法。德国刀虽好,切起上海青菜来却不是顺手兵刃,武功会打折扣。老公的那把旧刀,更要留好。以后传宗接代,子子孙孙,专当忆苦思甜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