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胜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梦中出现了一位精瘦的老人,一身古代读书人的打扮,手持一卷书,正抑扬顿挫地吟诵着诗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是杜甫的《春夜喜雨》,智胜二年级时就读过这首诗。难道这位老人就是“诗圣”杜甫?
老人又吟出一首《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真的是杜甫!虽然在做梦,但智胜还是清楚地看到,两行热泪从老人眼中夺眶而出。
第二天,智胜一见到阿文,就迫不及待地分享他的梦:“师父,你知道吗?昨天晚上……”还没等他说完,就发现阿文的笑容有些古怪,恍然大悟:“哦——原来是你搞的鬼!”
阿文点了点头:“是我帮你设置了梦境。你可以叫我‘造梦师’!”
智胜并不认为阿文是故意捉弄他,他望着师父,静待下文。
“这两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我只不过提前告诉你而已。”
“《春夜喜雨》写于公元761年,当时杜甫住在成都草堂。”随着阿文的话音,智胜的眼前出现了下面的画面——
一个春天的晚上,诗人在烛光下读书。过了好长时间,他站起来放松放松。走出草堂,却发现下起了小雨。
和风拂面,雨点温柔地滋润着诗人饱经风霜的脸庞。杜甫脸上洋溢着笑意,孩子气地仰着头,张开双臂,迎接春雨的到来。他似乎陶醉了,好半天才清醒过来。放眼望去,只能看见江上渔船的点点灯火。
就好像“画中画”一样,智胜“看”到了杜甫的想象:天明以后,繁花盛开,格外美丽,春色满城,人人喜上眉梢,农民更是笑逐颜开。
“智胜,这首诗的‘诗眼’是‘喜’,但为什么整首诗当中看不到‘喜’字呢?”阿文提出一个有点难度的问题。
智胜已非当年“吴下阿蒙”,想了片刻回答:“开头用一个‘好’字赞美雨,就能让人感受诗人的喜悦。最后一句的想象,景象迷人,正是诗人喜悦心情的表现。”
“孺子可教也。”眼前的杜甫转过身来,他的突然开口把智胜吓了一跳,“你知道,我最喜的是什么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句最妙。春天万物萌生,最需要雨水滋润。此时春雨善解人意,悄悄而来,细而不骤,岂不可喜可赞?”
“哦,我明白了。”智胜抓住时机向“诗圣”请教,“那怎样才能写出好的诗文来呢?”
“诗文之妙,在乎‘情意’二字。”杜甫拈须微笑,说完走进草堂。
智胜咀嚼着杜甫的话,若有所悟。
“杜甫正是触景生情,才写下了《春夜喜雨》这首千古名诗。”阿文接下去讲,“你看,同样是写春天,《春望》给你怎样的感觉呢?”
智胜没有马上回答,低声诵读几遍,才讲出自己的感悟:“我感觉,这首诗中充满了痛苦、忧伤和期盼之情。”
“你说得对,这首诗写于公元757年。当时唐朝正遭受‘安史之乱’,杜甫被叛军抓住押送到当时的都城长安。你看——”
长安城中,城池破败,杂草丛生,往日的繁华景象荡然无存。杜甫愁眉紧锁,悲从心生。他遥望远方,家人生死未卜,不由得潸然泪下。
看着眼前的画面,想着经典的诗句,智胜的眼睛也湿润了。
阿文进一步指点道:“春天百花盛开,鸟儿欢唱。心情不错的人,观赏此景,更加愉悦。而内心忧伤的人,看到这样的美景,却只会更痛苦。杜甫不愧是‘诗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恰到好处地表达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听了阿文的话,智胜感觉很有道理。他有了更明确的收获:“恰当的景物描写,是写作的有力武器,可以表达深厚的感情。”
梦中出现了一位精瘦的老人,一身古代读书人的打扮,手持一卷书,正抑扬顿挫地吟诵着诗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是杜甫的《春夜喜雨》,智胜二年级时就读过这首诗。难道这位老人就是“诗圣”杜甫?
老人又吟出一首《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真的是杜甫!虽然在做梦,但智胜还是清楚地看到,两行热泪从老人眼中夺眶而出。
第二天,智胜一见到阿文,就迫不及待地分享他的梦:“师父,你知道吗?昨天晚上……”还没等他说完,就发现阿文的笑容有些古怪,恍然大悟:“哦——原来是你搞的鬼!”
阿文点了点头:“是我帮你设置了梦境。你可以叫我‘造梦师’!”
智胜并不认为阿文是故意捉弄他,他望着师父,静待下文。
“这两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我只不过提前告诉你而已。”
“《春夜喜雨》写于公元761年,当时杜甫住在成都草堂。”随着阿文的话音,智胜的眼前出现了下面的画面——
一个春天的晚上,诗人在烛光下读书。过了好长时间,他站起来放松放松。走出草堂,却发现下起了小雨。
和风拂面,雨点温柔地滋润着诗人饱经风霜的脸庞。杜甫脸上洋溢着笑意,孩子气地仰着头,张开双臂,迎接春雨的到来。他似乎陶醉了,好半天才清醒过来。放眼望去,只能看见江上渔船的点点灯火。
就好像“画中画”一样,智胜“看”到了杜甫的想象:天明以后,繁花盛开,格外美丽,春色满城,人人喜上眉梢,农民更是笑逐颜开。
“智胜,这首诗的‘诗眼’是‘喜’,但为什么整首诗当中看不到‘喜’字呢?”阿文提出一个有点难度的问题。
智胜已非当年“吴下阿蒙”,想了片刻回答:“开头用一个‘好’字赞美雨,就能让人感受诗人的喜悦。最后一句的想象,景象迷人,正是诗人喜悦心情的表现。”
“孺子可教也。”眼前的杜甫转过身来,他的突然开口把智胜吓了一跳,“你知道,我最喜的是什么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句最妙。春天万物萌生,最需要雨水滋润。此时春雨善解人意,悄悄而来,细而不骤,岂不可喜可赞?”
“哦,我明白了。”智胜抓住时机向“诗圣”请教,“那怎样才能写出好的诗文来呢?”
“诗文之妙,在乎‘情意’二字。”杜甫拈须微笑,说完走进草堂。
智胜咀嚼着杜甫的话,若有所悟。
“杜甫正是触景生情,才写下了《春夜喜雨》这首千古名诗。”阿文接下去讲,“你看,同样是写春天,《春望》给你怎样的感觉呢?”
智胜没有马上回答,低声诵读几遍,才讲出自己的感悟:“我感觉,这首诗中充满了痛苦、忧伤和期盼之情。”
“你说得对,这首诗写于公元757年。当时唐朝正遭受‘安史之乱’,杜甫被叛军抓住押送到当时的都城长安。你看——”
长安城中,城池破败,杂草丛生,往日的繁华景象荡然无存。杜甫愁眉紧锁,悲从心生。他遥望远方,家人生死未卜,不由得潸然泪下。
看着眼前的画面,想着经典的诗句,智胜的眼睛也湿润了。
阿文进一步指点道:“春天百花盛开,鸟儿欢唱。心情不错的人,观赏此景,更加愉悦。而内心忧伤的人,看到这样的美景,却只会更痛苦。杜甫不愧是‘诗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恰到好处地表达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听了阿文的话,智胜感觉很有道理。他有了更明确的收获:“恰当的景物描写,是写作的有力武器,可以表达深厚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