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国基层财政体制改革

来源 :财贸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treter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基层财政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一是要通过体制调整解决基层财政,尤其是县乡财政困难;二是要通过转移支付改革实现地区间财政支出和公共服务水平相对均衡。应设立长远目标,以及与目标相关联的评价标准,避免为了解决现有问题而产生更难解决的长期问题;一些具体的改革措施则应尽快进行。
其他文献
农村金融体制变迁过程存在利益冲突和路径依赖。在以往的农信社改革中,社员(或农民)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在农信社再造的产权制度安排中,应该扭转社员冷漠的局面。如果忽视社员的权利,则会导致社员冷漠,并在农信社信贷资金配给中导致农民主导型项目元法获得有效融资,进而造成农村经济效率损失。基于制度经济学和新政治经济学,本文举证了农信社再造模式中可能导致的若干问题。本文的结论是,在缺乏有效监督的制度框架下,社员冷漠、信贷配给和农村经济效率损失是一种常态。从长远看,有必要让农户联合起来,成立自己的合作组织,让他们在制度安排
中国政府预算对政府支出的约束机制不强,历来是个老大难问题。这些年,在公共财政体制的建设进程中,预算管理制度本身的改革的确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但是,跳出微观层面而放眼左右政府预算约束机制的宏观环境,便会发现,在过去的12年间,中国政府预算的约束机制仍处于相对弱化的状态。而且,在近期,这种相对弱化的预算约束状况又有了进一步加强的迹象。它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超预算收支规模的膨胀和人民代表大会议程取消政府预算口头报告制度。
基于中小企业信贷可获性因果链的分析表明,我国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是政策玎境、金融结构与信贷技术三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因而,要摆脱中小企业贷款难困境,就必须采取系统解决方案,即在优化中小企业信贷政策环境的同时,在确保金融安全的前提下放松信贷市场准入壁垒,提高信贷市场竞争程度,并鼓励金融机构开展中小企业信贷技术创新。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扬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承办的“第五届城市竞争力国际论坛”于2008年7月26—27日在江苏省扬州市举行,来自主办单位的领导和课题组成员、国务院有关部委领导、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城市市长,以及美国、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裴长洪主编的“财经蓝皮书”——《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N04》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本报告的研究主题是“中国服务业的对外开放与发展”。
针对中国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可能会减少外资流入这一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在明确几个基本认识的基础上,分析并预测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对不同来源地、不同投资目的、不同规模、不同产品流向、不同部门和不同行业的外资企业的可能产生的不同影响。
国际收支中的经常项目长期大量顺差,这种失衡状态对宏观经济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本文从金融约束理论出发,分析经常项目顺差的根本原因在于金融约束导致的投资和储蓄关系不协调;因此,本文提出以金融深化为调整思路来实现经常项目的相对平衡,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财贸经济》是综合财贸经济学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央级理论刊物,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国家新闻出版署登记注册、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主办。
货币存量调整机制一般可分为两类设定方式:实际调整过程和名义调整过程。在实际调整机制下,预期通胀对货币需求没有独立的影响,而在名义调整机制下,通胀预期自然成为货币需求的一个解释变量。通胀预期在货币需求函数中显著可能并不意味着通胀预期直接影响了货币需求,而是表明了部分调整机制的误设。本文根据预期通胀率在货币需求函数中的显著性,比较了货币持有量名义调整和实际调整机制假说对我国的解释能力,认为名义机制比实际机制更好地描述了中国的经验。我们在一个状态空间中联合估计预期通胀以及货币需求方程,避免了传统“两步法”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