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男生小苏2016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学军中学,高一时父母离异,母亲一走了之离开杭州,父亲行动不便,抚养和照顾他的重任落在了姑姑一家和年迈的爷爷奶奶身上。父母的离异,家庭的重担,加上高中学业的压力,让这个原本就内向的男孩产生严重心理问题,最终被确定为重度抑郁症。他无心也无力继续求学,于是选择了休学一年。高二接手他们班后,他的姑姑来到學校,告知我关于他的一切,期间还不停流泪。看得出她对孩子深深的忧虑。之后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同事向我详细分析了其心理病状,我不禁为这个孩子深深捏了一把汗。在请求他们对孩子进行专业诊疗的同时,我也决心要尽全力去帮助这个孩子,帮助这个看上去支离破碎却充满了无限温暖的家庭。
开学第一周,我和小苏交谈了三次,试图走入他的心灵世界。我当时信心满满,因为自己大学期间读的是历史学和应用心理学双学位,又做了多年班主任,自信可以开导他,让他走出心理困境。但美好的愿景很快就落空了,从第二周开始他便不来上学了。家访两次后,他依然没来。整个学期即将结束时,他依然没出现在班级里。直到学考前的几天,他为了拿准考证终于来到学校。我抓住时机和他聊了聊,鼓励他下学期回到班级,回到温暖的集体中来,他答应了。庆幸的是,这一学期,我从同学们那里得知,看上去安静的他却喜欢在课堂上讲故事,或对一些历史、文学问题发表见解。我想,他还是愿意在公开场合表现自我的,等下学期他回来后,我一定要多给他创造表现的机会。
转眼间,冬去春来,高二下学期开学,他终于回来了。同学们和他的同桌看到他都很兴奋。这一年,是2019年,恰逢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为了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华诞献礼,学校推出了“新中国老物件”活动,要求各班学生挑选家里的老物件到班里初选,选中者送校级展出。由于对小苏家已有一些了解,我特地鼓励他参加活动,但起初他并不愿意,眼里甚至充满胆怯。我于是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爷爷是抗美援朝的老兵,是国家的功臣,他的人生、他的历史、他的老物件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不是炫耀,而是一种分享,一种家国情怀,一种弥足珍贵的民族集体记忆,我们很想听听。这回,他对我笑了笑,终于同意了。
班级初选会开始了,小苏拿来了爷爷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功勋章一枚,参军证一个,当时用过的手帕一条。让我们极为意外的是,上台演讲中的小苏侃侃而谈,幽默风趣,高谈阔论,充满激情,正像同学们之前所说的那样。他的演讲内容不仅涉及爷爷那段保家卫国的光辉岁月,更在其中穿插了他对冷战、对朝鲜战争、对当时中国内外局势的见解。演讲的最后,他呼吁,当代中学生尤其学军中学的学生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要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同学们给了他热烈和持久的掌声,他的“老物件”和精彩的演讲为他赢得了班级初选的最高票数。
校级展出中,我鼓励他去为自己的“老物件”代言,去为师生们讲解老物件背后那段感人至深又催人奋进的故事。结果,他再次凭借出色的演讲给更多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之后,他渐渐融入集体,甚至主动和我说要坚持每周上学两天,我自然是万分惊喜,因为虽然只是每周两天,但这与之前相比已是巨大进步。与他的情绪和心态转变同时发生的,是我们的“老物件”活动受到的极大的关注和追捧。《人民日报》、浙江卫视、杭州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以及《钱江晚报》等媒体都来学校采访。在《人民日报》和浙江卫视采访前,我就想到要推他到镜头前面去,并相信他一定是可以的;而且,我确定这两次采访一定会帮助他打开心结,让他有更充足的勇气去面对未来生活。果然,在面对浙江卫视采访时,他声情并茂地说了一段感人肺腑的话:
我想,这几件“老物件”对我爷爷个人来说,承载着他人生无法抹去的记忆;对我的整个家庭来说,那是一份值得我们永远骄傲的荣光;对整个国家来说,虽是沧海一粟,但却诉说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一代代国人为了国泰民安、海晏河清而忘我的奋斗史。“老物件”带给我的不是什么光环,而是一种成长,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热爱我的家,热爱我的国。我第一次如此清楚地认识到,建国七十年,是千千万万中国人民砥砺前行的七十年,是千千万万家庭艰苦奋斗、奔向小康的七十年。同时必须承认,老物件也让我对生活、对成长有了更多的希望!
很快,他和他的“宝贝”们成为同学眼中的明星。4月份,浙江省省长袁家军视察学军中学,他再次被选去给省长讲老物件的故事,袁省长还对他的讲解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他兴高采烈地跑回来对我说:“杨老师,我讲解后,省长拍了拍我的肩膀。他的眼神很温暖,让我很有力量。”那时我就知道,这个孩子,一定会越来越好。几天后,他答应了我“得寸进尺”的要求——每周来上学三天,而他也真的做到了。
转眼到了五月中旬,我们的“老物件”活动已在西子湖畔掀起了“古董风”,“老物件”被选中展出的同学们心里更是乐开了花,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小苏。他对我说,周末就要去看看,也要申请去做西湖博物馆志愿者,去给游客们讲那段历久弥新、每次讲都有不同感受的故事。在多次担任博物馆志愿者回来后,他更加健谈,更加愿意在非正式场合表达自己的观点,我倍感欣慰,也顺势提出了让他每天都来学校的“大胆要求”。他答应了我,而且真的一直坚持到了期末。虽然期间他也偶有情绪低落的时候,也有困倦厌学的时刻,但已不再像原来那样躲在家里,躲在那个只有他自己的狭小空间里“独自疗伤”。
暑假里,她的姑姑兴奋地打电话告诉我,小苏主动要去参加数学和英语的培训班,而且空余时间就到浙江省图书馆去学习,虽然也会有厌倦的时候,但和之前比,他早已判若两人。作为看着他转变和成长的师长,我自然高兴无比。
高三如期而至,他和同学们一起回到了这间温暖的教室,开始了紧张却充满着希望的“战斗”的日子。我希望他能坚持下去,我想他也一定会坚持下去,因为在他内心深处住着热情,住着良知,住着温存,住着家国情怀,住着善意和美好。
我承认,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曾很多次刻意地想去改变他、说服他,也对他失望过,因他沮丧过,但还好我没有放弃,也还好正好搭借了“老物件”活动这次“东风”,让他真正打开了心扉。是这次活动让他擅长的、喜爱的东西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是这次活动让他知道,在他身边,也会有很多人带着歆羡的眼神去打量他,学习他;也正是这次活动,让他更清楚地看见了自己身上隐藏着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浓厚的家国情怀。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我们的“老物件”活动已经结束,但它的影响并未远去,因为这些“宝贝”已真正“活起来”,从家里的小视角变成了社会的大窗口,从70年来普通百姓的生活点滴变成了祖国大跨步发展的全方位折射。它们,诉说着美好回忆,牵动着人们的思绪,连接着你、我、他的心。
诚然,小苏同学追寻心路的历程也断断不会结束,一颗被唤醒的心灵从此充满了光芒和信念,一份被点燃的热情足可以照亮长空,驱散任何的阴霾和晦暗。
开学第一周,我和小苏交谈了三次,试图走入他的心灵世界。我当时信心满满,因为自己大学期间读的是历史学和应用心理学双学位,又做了多年班主任,自信可以开导他,让他走出心理困境。但美好的愿景很快就落空了,从第二周开始他便不来上学了。家访两次后,他依然没来。整个学期即将结束时,他依然没出现在班级里。直到学考前的几天,他为了拿准考证终于来到学校。我抓住时机和他聊了聊,鼓励他下学期回到班级,回到温暖的集体中来,他答应了。庆幸的是,这一学期,我从同学们那里得知,看上去安静的他却喜欢在课堂上讲故事,或对一些历史、文学问题发表见解。我想,他还是愿意在公开场合表现自我的,等下学期他回来后,我一定要多给他创造表现的机会。
转眼间,冬去春来,高二下学期开学,他终于回来了。同学们和他的同桌看到他都很兴奋。这一年,是2019年,恰逢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为了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七十华诞献礼,学校推出了“新中国老物件”活动,要求各班学生挑选家里的老物件到班里初选,选中者送校级展出。由于对小苏家已有一些了解,我特地鼓励他参加活动,但起初他并不愿意,眼里甚至充满胆怯。我于是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爷爷是抗美援朝的老兵,是国家的功臣,他的人生、他的历史、他的老物件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不是炫耀,而是一种分享,一种家国情怀,一种弥足珍贵的民族集体记忆,我们很想听听。这回,他对我笑了笑,终于同意了。
班级初选会开始了,小苏拿来了爷爷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功勋章一枚,参军证一个,当时用过的手帕一条。让我们极为意外的是,上台演讲中的小苏侃侃而谈,幽默风趣,高谈阔论,充满激情,正像同学们之前所说的那样。他的演讲内容不仅涉及爷爷那段保家卫国的光辉岁月,更在其中穿插了他对冷战、对朝鲜战争、对当时中国内外局势的见解。演讲的最后,他呼吁,当代中学生尤其学军中学的学生要有悲天悯人的情怀,要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同学们给了他热烈和持久的掌声,他的“老物件”和精彩的演讲为他赢得了班级初选的最高票数。
校级展出中,我鼓励他去为自己的“老物件”代言,去为师生们讲解老物件背后那段感人至深又催人奋进的故事。结果,他再次凭借出色的演讲给更多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之后,他渐渐融入集体,甚至主动和我说要坚持每周上学两天,我自然是万分惊喜,因为虽然只是每周两天,但这与之前相比已是巨大进步。与他的情绪和心态转变同时发生的,是我们的“老物件”活动受到的极大的关注和追捧。《人民日报》、浙江卫视、杭州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以及《钱江晚报》等媒体都来学校采访。在《人民日报》和浙江卫视采访前,我就想到要推他到镜头前面去,并相信他一定是可以的;而且,我确定这两次采访一定会帮助他打开心结,让他有更充足的勇气去面对未来生活。果然,在面对浙江卫视采访时,他声情并茂地说了一段感人肺腑的话:
我想,这几件“老物件”对我爷爷个人来说,承载着他人生无法抹去的记忆;对我的整个家庭来说,那是一份值得我们永远骄傲的荣光;对整个国家来说,虽是沧海一粟,但却诉说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一代代国人为了国泰民安、海晏河清而忘我的奋斗史。“老物件”带给我的不是什么光环,而是一种成长,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热爱我的家,热爱我的国。我第一次如此清楚地认识到,建国七十年,是千千万万中国人民砥砺前行的七十年,是千千万万家庭艰苦奋斗、奔向小康的七十年。同时必须承认,老物件也让我对生活、对成长有了更多的希望!
很快,他和他的“宝贝”们成为同学眼中的明星。4月份,浙江省省长袁家军视察学军中学,他再次被选去给省长讲老物件的故事,袁省长还对他的讲解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他兴高采烈地跑回来对我说:“杨老师,我讲解后,省长拍了拍我的肩膀。他的眼神很温暖,让我很有力量。”那时我就知道,这个孩子,一定会越来越好。几天后,他答应了我“得寸进尺”的要求——每周来上学三天,而他也真的做到了。
转眼到了五月中旬,我们的“老物件”活动已在西子湖畔掀起了“古董风”,“老物件”被选中展出的同学们心里更是乐开了花,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小苏。他对我说,周末就要去看看,也要申请去做西湖博物馆志愿者,去给游客们讲那段历久弥新、每次讲都有不同感受的故事。在多次担任博物馆志愿者回来后,他更加健谈,更加愿意在非正式场合表达自己的观点,我倍感欣慰,也顺势提出了让他每天都来学校的“大胆要求”。他答应了我,而且真的一直坚持到了期末。虽然期间他也偶有情绪低落的时候,也有困倦厌学的时刻,但已不再像原来那样躲在家里,躲在那个只有他自己的狭小空间里“独自疗伤”。
暑假里,她的姑姑兴奋地打电话告诉我,小苏主动要去参加数学和英语的培训班,而且空余时间就到浙江省图书馆去学习,虽然也会有厌倦的时候,但和之前比,他早已判若两人。作为看着他转变和成长的师长,我自然高兴无比。
高三如期而至,他和同学们一起回到了这间温暖的教室,开始了紧张却充满着希望的“战斗”的日子。我希望他能坚持下去,我想他也一定会坚持下去,因为在他内心深处住着热情,住着良知,住着温存,住着家国情怀,住着善意和美好。
我承认,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曾很多次刻意地想去改变他、说服他,也对他失望过,因他沮丧过,但还好我没有放弃,也还好正好搭借了“老物件”活动这次“东风”,让他真正打开了心扉。是这次活动让他擅长的、喜爱的东西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是这次活动让他知道,在他身边,也会有很多人带着歆羡的眼神去打量他,学习他;也正是这次活动,让他更清楚地看见了自己身上隐藏着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浓厚的家国情怀。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我们的“老物件”活动已经结束,但它的影响并未远去,因为这些“宝贝”已真正“活起来”,从家里的小视角变成了社会的大窗口,从70年来普通百姓的生活点滴变成了祖国大跨步发展的全方位折射。它们,诉说着美好回忆,牵动着人们的思绪,连接着你、我、他的心。
诚然,小苏同学追寻心路的历程也断断不会结束,一颗被唤醒的心灵从此充满了光芒和信念,一份被点燃的热情足可以照亮长空,驱散任何的阴霾和晦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