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染缬艺术在我国历史悠久,是蜡染、扎染、蓝印花布等手工织物印染技艺的统称。本文以蜡染工艺为例,结合当代文化传承需求,从工艺传承和文化创新两个方面探讨传统染缬在当代的活态传承。
关键词:传承;创新;蜡染工艺
一、染缬艺术概述
染缬是古代丝绸印染工艺的总称,始于秦代,其历史文化悠久,内容丰富,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卷十引《二仪实录》中记载染缬“秦汉间始有,陈梁间贵贱通服之”。据文献记载最早的染缬织物是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西凉墓出土的绛地小方块绞缬绢,天蓝色绢地上有规律的分布着白色小团花,蓝白相间犹如星空。染缬织物除作为服饰外,还常用于家居用品,如床幔、被套等,我国唐代多种染缬屏风被收藏于日本奈良正仓院。染缬工艺从着色染料分类,主要有矿物染料、植物染料、动物染料三类;植物染料因其材料易取,颜色牢固的优点,慢慢脱颖而出,从而成为染缬工艺表现的主要染料。从图形表现工艺分类,染缬工艺可分为灰缬、绞缬、夹缬和蜡缬四类。灰缬是用石灰、黄豆粉调配后,作防染剂通过镂空花版均匀涂于织物表面,进行染色印花的一种工艺。绞缬,又名撮缬、撮花,今称扎染,是染缬艺术最早的表现形式,其方法是采用丝线结合缠、捆、缝等手法将花纹处扎紧留白。夹缬是指将布料对折放入两块相同镂空花版中,通过注入染液或防染剂的一种印花染色工艺,其图形具有对称性。蜡缬,今称蜡染,是以蜡作防染剂,绘于纤维上,然后入染除蜡的工艺过程。蜡染的起源历史无从考究,据考古发现新疆民丰县东汉夫妻合葬墓出土的蓝底白花棉布来推测,该工艺的应用至今已近两千年的历史[1]。唐代丝绸之路的开发,将蜡缬制品远销到欧亚等国,推动了蜡缬艺术的国际发展。后伴随着民族迁徙,蜡染艺术逐渐有由中原地区走向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代表民族有苗族、瑶族、彝族、布依族等。20世纪50年代,西南民族地区的蜡染处于个体生产状态,自家织布,采摘蓝草自制靛泥,绘蜡染色。80年代之后,受现代工业化的发展和化学印染织物的冲击,传统蜡染产品名目逐渐减少,不再占据染织市场的主导地位。近年来,伴随着民族自信、民族自强的倡导,蜡染艺术作为我国优秀民族文化再次受到人们关注,其工艺和文化的活态传承也成了当下探讨的主要内容,笔者结合近年的田野调研和文献收集经验提出“守”与“创”两个方向的传承革新观点。
二、染缬活化之“守”为主的蜡染工艺程序传承接力
2.1工艺程序的如实记录
蜡染艺术有着千百年的历史,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瑰宝,为今天研究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形与意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探究线索和资料文献。对蜡染文化的研究一般基于图形文化和制作程序两个方面展开。蜡染图形来源于民间生活、是人们美化生活、装扮生活的图形符号表现,它有着类似于文字的诉求功能,反映着不同时代的地域风情和社会文化,如汉晋时期受儒学宗教化影响,出土的蜡染文物多以人物图案和几何图案为主,色彩为蓝底白花,彰显古拙质朴之韵,唐代经济繁盛、中外文化交流广泛,蜡染文物的图形从动物为主导装饰元素衍生为动物、植物以及几何纹的综合运用,色彩的表达上也更为丰富。南宋期间,随着战争不断,国力衰退,政府明禁夹缬在民间的发展,继而推动了漏版注蜡工艺的产生,图形形态类似于传统夹缬,留白区域有着大面积冰裂的特色,此时中原的染缬技艺逐渐没落,继而转入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故而现今所看到的蜡染作品大多具有浓厚的少数民族风情。简单来讲蜡染工艺的程序,可以分为“染”和“防”两个步骤,“防”主要以蜡作为媒介,借助其溶于水,不易溶化的特质,通过高温溶煮,使得蜡加热后成为液体状浸入纤维中,自然晾干后形成阻断染液浸入图形留白区域的防染液,形成留白花纹。防的原理较为简单明了,其发展过程却反衬出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如南宋初、中叶,蜡染的防技艺主要借助漏版注蜡的方法,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瑶斑布》记载“其法以木板二片,镂成细花,用以夹布,而镕蜡灌于镂中,而后乃释板取布,投诸蓝中”南宋中、末叶,拓片防染技术产生,苗瑶先民将布覆于铜鼓表面,用蜡反复摩擦,将铜鼓花纹转印在布面上[2]。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取蜡作防的过程,更多是铜蜡刀的使用,铜有很好的保温作用,可以减缓蜡冷却的过程,人们使用铜蜡刀蘸取溶化的蜡液如画画般可以在布上随心表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的进步,赋予了蜡染独特的艺术语言,也给了创作者更多的自我表达空间。那么就今天而言,我们该如何来传承这项工艺,首先应该有公平公正、事实呈现的文字影像资料,蜡染作为我国非遗的内容之一,同样面临着没落、衰亡的挑战,记载成为抢救式保护的重要手段,蜡染工艺、蜡染原材料、蜡染发展流派的详细记载可帮助后人传承工艺时不至于盲目参考。
2.2 传承人的保护与激励
以化学染液进入我国纤维印染市场为分割点,中国的染缬艺术逐渐偏向于贫穷落后的山区,落后使得传统印染技艺获得了天然的生态环境。以湘西、黔东南地区为例,蜡是平民化的艺术创造,上至80岁的老太,下至5岁儿童,人人都能画懂染,其图形图案也各有特色,如“噶闹”的白领苗所绘制的蜡染,其图形多以花鸟鱼虫为主,散点式构图表现,“革家”人蜡染则将图形高度几何化,风格细密工整。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开发,山区人民逐渐走出大山,蜡染工艺何人传承成为一个大问题。老一辈蜡染艺人的逝去,导致纯正的蜡染工艺得不到进一步考究,年轻一代蜡染传承人的不愿继承,鱼龙混杂的蜡染培训项目等等,使这项优秀的民间美术处于尴尬的局面,近年来,虽出台了相关的传承人保护政策,但笔者深入贵州望谟、百里杜鹃等地考察后,传承人保护工作并未完全落实。10日、5日培训班成了多数传承人履行传承职责的重要表现,在这些快速培训班的课程内容中,更多的是蜡染兴趣养成,真正的工艺接力并未得到发展,此外也有诸如高校、企政所举办的蜡染研讨、扶贫工作在逐渐展开,在美育层面对蜡染传承有所贡献。然,人是推动事物发展的第一动力,蜡染的传承必须以人为导向,首先保障传承人基本经济利益,同时也该要求传承人应尽的责任,蜡染工艺传承的对象选择可分为师徒制和师生制,徒弟应尽心学习纯正蜡染技艺,为接力老一辈蜡染传承人做储备,学生則可面向所有爱好蜡染群体,主要起文化推广作用。 2.3守旧立新、培养新时代蜡染人
寻找新群体、新平台,走出大山,与国际接轨是推动蜡染文化的重要手段。落后为蜡染工艺提供给了天然生态环境,同时也禁锢了其发展,今天的我们生活习惯、审美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在调研采访过程中,老一辈蜡染手艺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语言不通成为田野调研的主要阻碍,所能见到的山区年轻人则多外出务工者,对蜡染工艺不再熟悉。基于此,笔者认为蜡染高校化、科研化或许可行,各高校可设置工艺加分录取、增设选修课、对口专业开设等形式,以高校平台活化蜡染的传承,让蜡染后人在高校教育培养中对本民族文化产生深度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理论与技术实践合一的高级应用人才。
二、染缬活化之“创”为主的蜡染文化内涵传承革新
2.1图形表现元素创新
传统的蜡染图形元素多以西南少数民族的人文、自然景象为主,形式统一的几何图、凤鸟、蝴蝶为主,虽颇具少数民族风情,但过于一致性和固化性,难免不符合大众所需要的审美与独特个性表现需求,因此笔者认为,正在蜡染创作过程中,可充分掌握蜡染的“防”与“染”的特性衍生蜡染艺术画派,蜡染画艺术家刘子龙先生及其学生在此领域做了极佳的示范,子龙先生的蜡染画,以蜡的冰裂为特色,基于构成原理通过泼、甩、浇等形式将蜡浸入织物,再融合油画、水墨画表现技法,让蜡染在视觉形态上产生与传统工艺迥然不同的艺术之美[3]。
2.2文创产品的多样化
文创是21世纪的潮流趨势,推动了我国旅游产品的超前发展,大家所熟悉的故宫文创,其视觉表现与实用性深受青年一代的赞誉,为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如何转换为实用性产品提供了参考。蜡染在过去的产品开发中,还局限于西南少数民族旅游产品,视觉表现上地域性特色过于土味,产品载体的选择上,多以布料为主,且材质较为劣质。因而,现代蜡染产品的开发在图形上,可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同时,结合现代艺术表现技法,将民族趣味性和国际审美统一,同时还可以提取地域民族的人文装饰内容,如歌舞、舞蹈、节庆等作为图形创作的方向。其次,产品的载体可多样化、实用化。打破以布为蜡染产品载体呈现的主导产品;同时还可以联合都市品牌做跨界合作,联合推广,构建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与都市经济文化的桥梁。
2.3蜡染文化生存环境再创
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蜡染艺术是西南少数民族婚恋、生育、祭祀、节日及日常生活美好期盼的图形表达,受外界影响、本民族生活习性的改变,蜡染文化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在逐渐消失,传统的蜡染节日、礼仪被淡化,年轻一代已不再使用蜡染服饰用品。 激活文化生存环境,首先要尊重文化本身,重视少数民族重大节庆活动,由政府统一组织学习民族文化,了解本民族的文化起源、历史发展、未来发展趋势,培养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在开展苗族民俗活动时,采用竞争和奖励机制鼓励大家重拾蜡染技艺[4。此外,文化是历史变迁过程中不断沉淀的宝贵财富,对于蜡染传统文化内涵,我们可以采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辩证态度对待,肯定老一辈蜡染人对蜡染文化的解读,同时也包容新蜡染人对蜡染文化在图形创作上的个性表达、现代艺术融合以及产品开发等方面的重塑。
三、总结
传统染缬艺术种类繁多,蜡染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其文化价值和工艺价值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有着重要意义。在时代发展迅速、审美变迁当代,我们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辩证地在继承中传承创新,为染缬文化的生生不息寻找孕合适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国蜡染演化趋势与本土活化方式浅探[D].曹赛娜.中国美术学院.2010(05).
[2]中国贵州民族民间美术全集:蜡染[M]贵州人民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01).
[3]彩色蜡染的新意蕴——兼论蜡染艺术及新工艺的应用[J]. 刘子龙.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9(04).
[4]苗族蜡染文化传承中的政府扶持研究——以贵州A市为例[J].陈茜.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2(01).
基金项目:1.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高校青年教师高等教育学研究课题;课题编号19GGZ032;
2.校级质量工程项目;课题编号HLZ041802
关键词:传承;创新;蜡染工艺
一、染缬艺术概述
染缬是古代丝绸印染工艺的总称,始于秦代,其历史文化悠久,内容丰富,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卷十引《二仪实录》中记载染缬“秦汉间始有,陈梁间贵贱通服之”。据文献记载最早的染缬织物是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西凉墓出土的绛地小方块绞缬绢,天蓝色绢地上有规律的分布着白色小团花,蓝白相间犹如星空。染缬织物除作为服饰外,还常用于家居用品,如床幔、被套等,我国唐代多种染缬屏风被收藏于日本奈良正仓院。染缬工艺从着色染料分类,主要有矿物染料、植物染料、动物染料三类;植物染料因其材料易取,颜色牢固的优点,慢慢脱颖而出,从而成为染缬工艺表现的主要染料。从图形表现工艺分类,染缬工艺可分为灰缬、绞缬、夹缬和蜡缬四类。灰缬是用石灰、黄豆粉调配后,作防染剂通过镂空花版均匀涂于织物表面,进行染色印花的一种工艺。绞缬,又名撮缬、撮花,今称扎染,是染缬艺术最早的表现形式,其方法是采用丝线结合缠、捆、缝等手法将花纹处扎紧留白。夹缬是指将布料对折放入两块相同镂空花版中,通过注入染液或防染剂的一种印花染色工艺,其图形具有对称性。蜡缬,今称蜡染,是以蜡作防染剂,绘于纤维上,然后入染除蜡的工艺过程。蜡染的起源历史无从考究,据考古发现新疆民丰县东汉夫妻合葬墓出土的蓝底白花棉布来推测,该工艺的应用至今已近两千年的历史[1]。唐代丝绸之路的开发,将蜡缬制品远销到欧亚等国,推动了蜡缬艺术的国际发展。后伴随着民族迁徙,蜡染艺术逐渐有由中原地区走向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代表民族有苗族、瑶族、彝族、布依族等。20世纪50年代,西南民族地区的蜡染处于个体生产状态,自家织布,采摘蓝草自制靛泥,绘蜡染色。80年代之后,受现代工业化的发展和化学印染织物的冲击,传统蜡染产品名目逐渐减少,不再占据染织市场的主导地位。近年来,伴随着民族自信、民族自强的倡导,蜡染艺术作为我国优秀民族文化再次受到人们关注,其工艺和文化的活态传承也成了当下探讨的主要内容,笔者结合近年的田野调研和文献收集经验提出“守”与“创”两个方向的传承革新观点。
二、染缬活化之“守”为主的蜡染工艺程序传承接力
2.1工艺程序的如实记录
蜡染艺术有着千百年的历史,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瑰宝,为今天研究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形与意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探究线索和资料文献。对蜡染文化的研究一般基于图形文化和制作程序两个方面展开。蜡染图形来源于民间生活、是人们美化生活、装扮生活的图形符号表现,它有着类似于文字的诉求功能,反映着不同时代的地域风情和社会文化,如汉晋时期受儒学宗教化影响,出土的蜡染文物多以人物图案和几何图案为主,色彩为蓝底白花,彰显古拙质朴之韵,唐代经济繁盛、中外文化交流广泛,蜡染文物的图形从动物为主导装饰元素衍生为动物、植物以及几何纹的综合运用,色彩的表达上也更为丰富。南宋期间,随着战争不断,国力衰退,政府明禁夹缬在民间的发展,继而推动了漏版注蜡工艺的产生,图形形态类似于传统夹缬,留白区域有着大面积冰裂的特色,此时中原的染缬技艺逐渐没落,继而转入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故而现今所看到的蜡染作品大多具有浓厚的少数民族风情。简单来讲蜡染工艺的程序,可以分为“染”和“防”两个步骤,“防”主要以蜡作为媒介,借助其溶于水,不易溶化的特质,通过高温溶煮,使得蜡加热后成为液体状浸入纤维中,自然晾干后形成阻断染液浸入图形留白区域的防染液,形成留白花纹。防的原理较为简单明了,其发展过程却反衬出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如南宋初、中叶,蜡染的防技艺主要借助漏版注蜡的方法,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瑶斑布》记载“其法以木板二片,镂成细花,用以夹布,而镕蜡灌于镂中,而后乃释板取布,投诸蓝中”南宋中、末叶,拓片防染技术产生,苗瑶先民将布覆于铜鼓表面,用蜡反复摩擦,将铜鼓花纹转印在布面上[2]。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取蜡作防的过程,更多是铜蜡刀的使用,铜有很好的保温作用,可以减缓蜡冷却的过程,人们使用铜蜡刀蘸取溶化的蜡液如画画般可以在布上随心表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的进步,赋予了蜡染独特的艺术语言,也给了创作者更多的自我表达空间。那么就今天而言,我们该如何来传承这项工艺,首先应该有公平公正、事实呈现的文字影像资料,蜡染作为我国非遗的内容之一,同样面临着没落、衰亡的挑战,记载成为抢救式保护的重要手段,蜡染工艺、蜡染原材料、蜡染发展流派的详细记载可帮助后人传承工艺时不至于盲目参考。
2.2 传承人的保护与激励
以化学染液进入我国纤维印染市场为分割点,中国的染缬艺术逐渐偏向于贫穷落后的山区,落后使得传统印染技艺获得了天然的生态环境。以湘西、黔东南地区为例,蜡是平民化的艺术创造,上至80岁的老太,下至5岁儿童,人人都能画懂染,其图形图案也各有特色,如“噶闹”的白领苗所绘制的蜡染,其图形多以花鸟鱼虫为主,散点式构图表现,“革家”人蜡染则将图形高度几何化,风格细密工整。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开发,山区人民逐渐走出大山,蜡染工艺何人传承成为一个大问题。老一辈蜡染艺人的逝去,导致纯正的蜡染工艺得不到进一步考究,年轻一代蜡染传承人的不愿继承,鱼龙混杂的蜡染培训项目等等,使这项优秀的民间美术处于尴尬的局面,近年来,虽出台了相关的传承人保护政策,但笔者深入贵州望谟、百里杜鹃等地考察后,传承人保护工作并未完全落实。10日、5日培训班成了多数传承人履行传承职责的重要表现,在这些快速培训班的课程内容中,更多的是蜡染兴趣养成,真正的工艺接力并未得到发展,此外也有诸如高校、企政所举办的蜡染研讨、扶贫工作在逐渐展开,在美育层面对蜡染传承有所贡献。然,人是推动事物发展的第一动力,蜡染的传承必须以人为导向,首先保障传承人基本经济利益,同时也该要求传承人应尽的责任,蜡染工艺传承的对象选择可分为师徒制和师生制,徒弟应尽心学习纯正蜡染技艺,为接力老一辈蜡染传承人做储备,学生則可面向所有爱好蜡染群体,主要起文化推广作用。 2.3守旧立新、培养新时代蜡染人
寻找新群体、新平台,走出大山,与国际接轨是推动蜡染文化的重要手段。落后为蜡染工艺提供给了天然生态环境,同时也禁锢了其发展,今天的我们生活习惯、审美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在调研采访过程中,老一辈蜡染手艺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语言不通成为田野调研的主要阻碍,所能见到的山区年轻人则多外出务工者,对蜡染工艺不再熟悉。基于此,笔者认为蜡染高校化、科研化或许可行,各高校可设置工艺加分录取、增设选修课、对口专业开设等形式,以高校平台活化蜡染的传承,让蜡染后人在高校教育培养中对本民族文化产生深度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理论与技术实践合一的高级应用人才。
二、染缬活化之“创”为主的蜡染文化内涵传承革新
2.1图形表现元素创新
传统的蜡染图形元素多以西南少数民族的人文、自然景象为主,形式统一的几何图、凤鸟、蝴蝶为主,虽颇具少数民族风情,但过于一致性和固化性,难免不符合大众所需要的审美与独特个性表现需求,因此笔者认为,正在蜡染创作过程中,可充分掌握蜡染的“防”与“染”的特性衍生蜡染艺术画派,蜡染画艺术家刘子龙先生及其学生在此领域做了极佳的示范,子龙先生的蜡染画,以蜡的冰裂为特色,基于构成原理通过泼、甩、浇等形式将蜡浸入织物,再融合油画、水墨画表现技法,让蜡染在视觉形态上产生与传统工艺迥然不同的艺术之美[3]。
2.2文创产品的多样化
文创是21世纪的潮流趨势,推动了我国旅游产品的超前发展,大家所熟悉的故宫文创,其视觉表现与实用性深受青年一代的赞誉,为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如何转换为实用性产品提供了参考。蜡染在过去的产品开发中,还局限于西南少数民族旅游产品,视觉表现上地域性特色过于土味,产品载体的选择上,多以布料为主,且材质较为劣质。因而,现代蜡染产品的开发在图形上,可基于地域文化特色的同时,结合现代艺术表现技法,将民族趣味性和国际审美统一,同时还可以提取地域民族的人文装饰内容,如歌舞、舞蹈、节庆等作为图形创作的方向。其次,产品的载体可多样化、实用化。打破以布为蜡染产品载体呈现的主导产品;同时还可以联合都市品牌做跨界合作,联合推广,构建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与都市经济文化的桥梁。
2.3蜡染文化生存环境再创
一个民族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蜡染艺术是西南少数民族婚恋、生育、祭祀、节日及日常生活美好期盼的图形表达,受外界影响、本民族生活习性的改变,蜡染文化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在逐渐消失,传统的蜡染节日、礼仪被淡化,年轻一代已不再使用蜡染服饰用品。 激活文化生存环境,首先要尊重文化本身,重视少数民族重大节庆活动,由政府统一组织学习民族文化,了解本民族的文化起源、历史发展、未来发展趋势,培养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在开展苗族民俗活动时,采用竞争和奖励机制鼓励大家重拾蜡染技艺[4。此外,文化是历史变迁过程中不断沉淀的宝贵财富,对于蜡染传统文化内涵,我们可以采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辩证态度对待,肯定老一辈蜡染人对蜡染文化的解读,同时也包容新蜡染人对蜡染文化在图形创作上的个性表达、现代艺术融合以及产品开发等方面的重塑。
三、总结
传统染缬艺术种类繁多,蜡染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其文化价值和工艺价值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有着重要意义。在时代发展迅速、审美变迁当代,我们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辩证地在继承中传承创新,为染缬文化的生生不息寻找孕合适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国蜡染演化趋势与本土活化方式浅探[D].曹赛娜.中国美术学院.2010(05).
[2]中国贵州民族民间美术全集:蜡染[M]贵州人民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01).
[3]彩色蜡染的新意蕴——兼论蜡染艺术及新工艺的应用[J]. 刘子龙.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9(04).
[4]苗族蜡染文化传承中的政府扶持研究——以贵州A市为例[J].陈茜.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2(01).
基金项目:1.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高校青年教师高等教育学研究课题;课题编号19GGZ032;
2.校级质量工程项目;课题编号HLZ04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