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君的话一针见血,点中了山西的要害——官场生态有隐患。这种隐患反映到工作中,便是安全生产隐患。
2012年12月18日,太原市发生了30级地震,虽然震级不大,但整个太原市区都有震感。次日又“震”了一下,不过来自官场:山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决定,李小鹏任山西省代省长一李小鹏将上位的坊间传言,水落石出。
但是,迎接李小鹏代省长的却非好事喜事,而是接连出事。这再次引出“山西的官不好当”的老话题,显露出山西官场生态的隐患及“官场再造”之路的艰辛。
山西的“天灾”
山西的官不好当?山西省原省长孟学农的经历,给这个说法添加了一条注脚。
孟学农是当时政坛的一颗“政治新星”,被外界看好。2007年9月3日,山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决定,孟学农任山西省副省长,代理省长。在次年1月22日山西省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山西省省长。
谁想,还未干满10月,在当年9月8日,发生了襄汾特大尾矿库溃坝事故。作为第一责任人,孟学农先被中共中央免去山西省委副书记、常委、委员职务,随后引咎辞去山西省省长一职;副省长张建民、临汾市市长刘志杰、副市长周杰等官员也接连被免职,临汾市委书记夏振贵停职检查。当时媒体称,襄汾溃坝引发山西官场“地震”。
山西省矿产资源丰富,其中以煤、铝土、铁等为最,煤炭资源得天独厚,全省90多个县(市、区)内都出煤,易出“煤老板”,更易出安全事故。
地质灾害的发生,可能将官员的前程“砸”进去。因此,安全生产一直是山西的一件大事。如果任内平安,多会得到升迁。接替孟学农省长一职的王君,任内就相对平安无事,2012年12月下旬“十八大”后第二波省部级官员大调整中,便被调到内蒙古,擢升自治区党委书记,主政一方。
官场生态隐患
如果你真相信是少“天灾”帮了王君的忙,那就错了,实际上是王君减少了“天灾”。
到任山西后,安全事故成了王君的一块心病。为了安全生产,以省政府名义,山西连续出台了包括“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等在内的八项安全生产制度,加上“煤焦领域反腐败制度”和“安全生产事故行政问责制度”,这才大大减少了任内安全事件的发生,2CD9年山西安全事故比上一年少死了1018人。
王君赴任前是国家安监总局局长、党组书记,到山西当山西省长,王君可谓是临危受命。到任之初。王君便认为山西的官场有问题,称“从襄汾矿难到其它安全事故,我认为大都由官商勾结、腐败以及职能部门不作为造成。”
王君的话一针见血,点中了山西的要害——官场生态有隐患。这种隐患反映到工作中,便是安全生产隐患。
《南方周末》有关山西官场的报道中援引当地政情人士话说,贪腐现象屡禁不止的山西官场痼疾由来已久,由煤矿资源所引发的暴富,以及背后地方官员和利益群体的种种纠结,在过去多年中已然暴露无遗。在许多当地人看来,一些官员并未为山西的发展提供强力支持。相反,不正常的官场规则已成为山西转型的掣肘。
历任山西执政者,都曾对山西吏治表达过自己的不满。山西省原省长于幼军,在位时曾历陈山西地方官员四种“病症”:诚信缺乏症、大局淡化症、服务冷漠症、效率低下症。
“五年再造山西”
山西省主政官员决定改造官场生态,从2010年起刹风整纪,连续刮起“治吏风暴”。2012年7月,中共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直接提出了“五年再造山西”,中新网的报道称之为“再造官场”,《南方周末》则说是“山西官场强制再造”。
针对官场突出问题,治吏主题每年不同,2010年是查处官员上班时问“玩乐享受”,565名官员因此被查处,60名官员丢掉乌纱帽;2011年掀起“查岗风暴”,共有540名官员被处理处分,责任追究294名。2012年,山西向官员“吃拿卡要”的现象开战。据山西省纪委、山西省监察厅在当年6月18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专项整治从5月11日开始至今,短短39天时间,就有173名官员因“吃拿卡要”被处分,平均每天处分44名官员。
最典型的是山西省公安厅,三任副厅长在过去一年时间被调离或免职。2011年9月,原山西公安厅副厅长苏浩,因陷入奥迪司机苏楠、李双江之子在北京海淀西山华府小区打人事件,而被调离山西公安系统;2012年12月,原山西公安厅副厅长兼太原市公安局局长李亚力,因儿子殴打执法交警被免职。紧随李亚力的,是另一位前副厅长李太平,也被调离山西公安系统。
山西省纪委公布,近来被免职、问责的官员至少有2000名。但是,一边狂掀吏治风暴、改造官场生态,一边是如南吕梁山隧道发生爆炸事故瞒报、长治苯胺泄漏事故迟报,这类官场丑闻。
按下一个葫芦浮起一个瓢,如此看来,山西的“官场再造”之路将异常艰辛。
2012年12月18日,太原市发生了30级地震,虽然震级不大,但整个太原市区都有震感。次日又“震”了一下,不过来自官场:山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决定,李小鹏任山西省代省长一李小鹏将上位的坊间传言,水落石出。
但是,迎接李小鹏代省长的却非好事喜事,而是接连出事。这再次引出“山西的官不好当”的老话题,显露出山西官场生态的隐患及“官场再造”之路的艰辛。
山西的“天灾”
山西的官不好当?山西省原省长孟学农的经历,给这个说法添加了一条注脚。
孟学农是当时政坛的一颗“政治新星”,被外界看好。2007年9月3日,山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决定,孟学农任山西省副省长,代理省长。在次年1月22日山西省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山西省省长。
谁想,还未干满10月,在当年9月8日,发生了襄汾特大尾矿库溃坝事故。作为第一责任人,孟学农先被中共中央免去山西省委副书记、常委、委员职务,随后引咎辞去山西省省长一职;副省长张建民、临汾市市长刘志杰、副市长周杰等官员也接连被免职,临汾市委书记夏振贵停职检查。当时媒体称,襄汾溃坝引发山西官场“地震”。
山西省矿产资源丰富,其中以煤、铝土、铁等为最,煤炭资源得天独厚,全省90多个县(市、区)内都出煤,易出“煤老板”,更易出安全事故。
地质灾害的发生,可能将官员的前程“砸”进去。因此,安全生产一直是山西的一件大事。如果任内平安,多会得到升迁。接替孟学农省长一职的王君,任内就相对平安无事,2012年12月下旬“十八大”后第二波省部级官员大调整中,便被调到内蒙古,擢升自治区党委书记,主政一方。
官场生态隐患
如果你真相信是少“天灾”帮了王君的忙,那就错了,实际上是王君减少了“天灾”。
到任山西后,安全事故成了王君的一块心病。为了安全生产,以省政府名义,山西连续出台了包括“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等在内的八项安全生产制度,加上“煤焦领域反腐败制度”和“安全生产事故行政问责制度”,这才大大减少了任内安全事件的发生,2CD9年山西安全事故比上一年少死了1018人。
王君赴任前是国家安监总局局长、党组书记,到山西当山西省长,王君可谓是临危受命。到任之初。王君便认为山西的官场有问题,称“从襄汾矿难到其它安全事故,我认为大都由官商勾结、腐败以及职能部门不作为造成。”
王君的话一针见血,点中了山西的要害——官场生态有隐患。这种隐患反映到工作中,便是安全生产隐患。
《南方周末》有关山西官场的报道中援引当地政情人士话说,贪腐现象屡禁不止的山西官场痼疾由来已久,由煤矿资源所引发的暴富,以及背后地方官员和利益群体的种种纠结,在过去多年中已然暴露无遗。在许多当地人看来,一些官员并未为山西的发展提供强力支持。相反,不正常的官场规则已成为山西转型的掣肘。
历任山西执政者,都曾对山西吏治表达过自己的不满。山西省原省长于幼军,在位时曾历陈山西地方官员四种“病症”:诚信缺乏症、大局淡化症、服务冷漠症、效率低下症。
“五年再造山西”
山西省主政官员决定改造官场生态,从2010年起刹风整纪,连续刮起“治吏风暴”。2012年7月,中共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直接提出了“五年再造山西”,中新网的报道称之为“再造官场”,《南方周末》则说是“山西官场强制再造”。
针对官场突出问题,治吏主题每年不同,2010年是查处官员上班时问“玩乐享受”,565名官员因此被查处,60名官员丢掉乌纱帽;2011年掀起“查岗风暴”,共有540名官员被处理处分,责任追究294名。2012年,山西向官员“吃拿卡要”的现象开战。据山西省纪委、山西省监察厅在当年6月18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专项整治从5月11日开始至今,短短39天时间,就有173名官员因“吃拿卡要”被处分,平均每天处分44名官员。
最典型的是山西省公安厅,三任副厅长在过去一年时间被调离或免职。2011年9月,原山西公安厅副厅长苏浩,因陷入奥迪司机苏楠、李双江之子在北京海淀西山华府小区打人事件,而被调离山西公安系统;2012年12月,原山西公安厅副厅长兼太原市公安局局长李亚力,因儿子殴打执法交警被免职。紧随李亚力的,是另一位前副厅长李太平,也被调离山西公安系统。
山西省纪委公布,近来被免职、问责的官员至少有2000名。但是,一边狂掀吏治风暴、改造官场生态,一边是如南吕梁山隧道发生爆炸事故瞒报、长治苯胺泄漏事故迟报,这类官场丑闻。
按下一个葫芦浮起一个瓢,如此看来,山西的“官场再造”之路将异常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