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静脉留置针对于需要长期静脉输液的病人而言是缓解针头刺穿疼痛的重要方式,对于护士而言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方式,但临床工作中我们可以发现,静脉留置针的最佳留置位置需要透明贴膜进行固定,但透明贴膜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边缘卷曲,护士不得不频繁更换透明贴膜,反而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量,也增加了病人留置针脱落、再次忍受针头刺穿疼痛的可能性。本文从静脉留置针透明贴膜固定方法的对比入手,为优化静脉留置针透明贴膜固定方法提供一些助力。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透明贴膜固定方法;改进
引言:静脉留置针因为能够减轻病人痛苦、有效防止输液料溢出、有效缓解液体输入不畅、提高护士护理工作效率而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然而,与静脉留置针的优势一目了然一致,静脉留置针的确定也十分明显,首先是固定不易,固定方式不佳会导致留置针输液不畅,护士需要提前拔针或频繁进行透明贴膜更换,其后是静脉留置针必须借助透明贴膜进行固定,但有部分病人本身对于贴膜、黏胶敏感,出现局部过敏红肿,需要更换成为普通的静脉注射方式。本文就从静脉留置针透明贴膜固定方式入手,希望可以进行贴膜固定方式的改进。
1.静脉留置针透明贴膜固定方法对比
1.1 参与对比两组的基本情况
1.1.1 参与病人基本情况
参与此次对比的病人共计500名,其中男士250名,女士250名,随机筛选男士125名和女士125名组合成为一组,一组命名为实验组,一组命名为对照组。参与静脉留置针透明贴膜固定方法的病人们都保持神志清楚的状态,其中无肿瘤患者,无需要注射中药制剂、肠外营养药物的患者,无有静脉炎症病史的患者。
1.1.2 参与对比的留置针及透明贴膜基本情况
此次参与对比的静脉留置针统一选择BD公司的密闭式静脉留置套管针,透明贴膜选择3M无菌透明贴膜,消毒药品选择安尔碘,固定胶带选择3M抗过敏医用胶带。
1.2 透明贴膜固定方法对比过程
参与此次对比的对照组患者都采用上肢肘部以下浅表静脉注射,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将透明贴膜轻轻覆盖在留置针叶柄上,保证将叶柄全覆盖;将静脉留置针延长管摆成U型用透明贴膜固定,保持延长管U型上端靠近心脏,避免回血现象的发生;将肝素帽保持高于静脉留置针针尖平面的位置,应用透明贴膜进行固定;用指腹请按贴膜表面,增加透明贴膜与患者皮肤的粘合质量。
参与此次对比的实验组患者同样采用上肢肘部以下浅表静脉注射,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将透明贴膜轻轻覆盖在留置针叶柄上,保证将叶柄末端全覆盖,但与对照组不同的是,不将叶柄的末端完全与皮肤进行贴合;将静脉留置针延长管摆成U型用透明贴膜固定,保持延长管U型上端靠近心脏,避免回血现象的发生;将肝素帽保持高于静脉留置针针尖平面的位置,应用透明贴膜进行固定;用指腹请按贴膜表面,增加透明贴膜与患者皮肤的粘合质量。
实验组和对比组患者的静脉留置针固定完成后,需要护士在静脉留置针的透明贴膜上留下固定的日期、时间以及护士本人的签名,为后续两组对比结果奠定基础。
2.静脉留置针透明贴膜固定方法对比结论
对比组、实验组的静脉留置针透明贴膜固定后需要参与实验的护士们进行连续96小时的观察,参与对比的患者一旦出现留置针脱落、输液液体外溢、患者疼痛、皮肤红肿等问题,需要护士们及时进行拔针处理,96小时后将两组静脉留置针透明贴膜固定方法进行汇总和分析,得出对比结论。
2.1 兩组静脉留置针透明贴膜固定方法对比结果
对比组参与患者共计250名,输液通畅的203例,不顺畅的47例,意外脱管的6例,未脱管的244例;实验组参与患者共计250名,输液通畅的293例,不顺畅的7例,意外脱管的4例,未脱管的246例。两组静脉留置针透明贴膜固定方法的对比可以看出,实验组相较于对比组而言,脱管现象有效减少,输液顺畅程度大幅度提高,更适合应用于临床护理之中,能够为患者和护士双方提供更加舒适的体验。
2.2 两组静脉留置针透明贴膜固定方法的对比结论
相较于两组留置针透明贴膜的固定方法,有所差别的环节在于透明贴膜与患者皮肤贴合前后的处理。在透明贴膜与患者皮肤正式贴合前,将透明贴膜保持在无张力状态,即轻轻覆盖在留置针叶柄上,可以有效提高透明贴膜与皮肤的贴合质量,避免透明贴膜因张力存在而出现与皮肤的不贴合,或导致皮肤被束缚得更紧而导致输液不畅。
实验组与对比组的另一个差异还有透明贴膜并未将留置针叶柄全部包裹,对比组中采用的全包裹状态会导致叶柄与延长管之间存在微小的压褶,这种压褶虽然不起眼,却会切实影响到输液速度、输液效果,进而导致输液不畅、回血等问题;而实验组中采用叶柄尾端不包裹的固定方式,可以有效改善留置针叶柄与延长管之间的方向,避免压褶的存在,提高输液速度、输液效果,避免输液不畅、回血等现象的发生。实验组与对比组的差异还在于对延长管的处理,利用透明贴膜以留置针为中心进行延长管的无张力固定,后借助固定胶带进行二次固定,可以有效释放患者的肢体活动范畴,有效降低了静脉留置针脱管的可能性,减少了临床护士提前拔针、更换透明贴膜的工作量。
除透明贴膜固定方式不同外,消毒采用的安尔碘虽然适用于静脉注射前的消毒,但容易造成透明贴膜的边缘固定难,继而导致边缘卷曲,增加护士的工作量,改为75%的乙醇消毒能够有效改善这样的情况,提高透明贴膜的固定效果,降低护士更换贴膜的频率;在透明贴膜无张力覆盖后,采用指腹或大鱼肌进行压贴都可以,但需要提高压贴时间,当压贴时间提高到30s时可以有效提高透明贴膜的粘合效果。
结束语:静脉留置针透明贴膜的固定方法改进需要从贴膜前、后两方向进行改进,总结在一起就是:贴膜前,保证留置针处于最佳位置,且贴膜附近皮肤的状态适合透明贴膜停留;而在贴膜后,通过温度来提升透明贴膜与皮肤的粘合效率,提高透明贴膜粘合质量。
参考文献:
[1]朱萍,李黎. 浅静脉留置针透明敷料改良固定方法的研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7):2640-2641.
[2]冯可,刘晓辉. 大面积烧伤病人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改进与应用[J]. 全科护理,2018,16(24):3028.
[3]冯丽. 两种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06):1111-1112.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透明贴膜固定方法;改进
引言:静脉留置针因为能够减轻病人痛苦、有效防止输液料溢出、有效缓解液体输入不畅、提高护士护理工作效率而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然而,与静脉留置针的优势一目了然一致,静脉留置针的确定也十分明显,首先是固定不易,固定方式不佳会导致留置针输液不畅,护士需要提前拔针或频繁进行透明贴膜更换,其后是静脉留置针必须借助透明贴膜进行固定,但有部分病人本身对于贴膜、黏胶敏感,出现局部过敏红肿,需要更换成为普通的静脉注射方式。本文就从静脉留置针透明贴膜固定方式入手,希望可以进行贴膜固定方式的改进。
1.静脉留置针透明贴膜固定方法对比
1.1 参与对比两组的基本情况
1.1.1 参与病人基本情况
参与此次对比的病人共计500名,其中男士250名,女士250名,随机筛选男士125名和女士125名组合成为一组,一组命名为实验组,一组命名为对照组。参与静脉留置针透明贴膜固定方法的病人们都保持神志清楚的状态,其中无肿瘤患者,无需要注射中药制剂、肠外营养药物的患者,无有静脉炎症病史的患者。
1.1.2 参与对比的留置针及透明贴膜基本情况
此次参与对比的静脉留置针统一选择BD公司的密闭式静脉留置套管针,透明贴膜选择3M无菌透明贴膜,消毒药品选择安尔碘,固定胶带选择3M抗过敏医用胶带。
1.2 透明贴膜固定方法对比过程
参与此次对比的对照组患者都采用上肢肘部以下浅表静脉注射,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将透明贴膜轻轻覆盖在留置针叶柄上,保证将叶柄全覆盖;将静脉留置针延长管摆成U型用透明贴膜固定,保持延长管U型上端靠近心脏,避免回血现象的发生;将肝素帽保持高于静脉留置针针尖平面的位置,应用透明贴膜进行固定;用指腹请按贴膜表面,增加透明贴膜与患者皮肤的粘合质量。
参与此次对比的实验组患者同样采用上肢肘部以下浅表静脉注射,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将透明贴膜轻轻覆盖在留置针叶柄上,保证将叶柄末端全覆盖,但与对照组不同的是,不将叶柄的末端完全与皮肤进行贴合;将静脉留置针延长管摆成U型用透明贴膜固定,保持延长管U型上端靠近心脏,避免回血现象的发生;将肝素帽保持高于静脉留置针针尖平面的位置,应用透明贴膜进行固定;用指腹请按贴膜表面,增加透明贴膜与患者皮肤的粘合质量。
实验组和对比组患者的静脉留置针固定完成后,需要护士在静脉留置针的透明贴膜上留下固定的日期、时间以及护士本人的签名,为后续两组对比结果奠定基础。
2.静脉留置针透明贴膜固定方法对比结论
对比组、实验组的静脉留置针透明贴膜固定后需要参与实验的护士们进行连续96小时的观察,参与对比的患者一旦出现留置针脱落、输液液体外溢、患者疼痛、皮肤红肿等问题,需要护士们及时进行拔针处理,96小时后将两组静脉留置针透明贴膜固定方法进行汇总和分析,得出对比结论。
2.1 兩组静脉留置针透明贴膜固定方法对比结果
对比组参与患者共计250名,输液通畅的203例,不顺畅的47例,意外脱管的6例,未脱管的244例;实验组参与患者共计250名,输液通畅的293例,不顺畅的7例,意外脱管的4例,未脱管的246例。两组静脉留置针透明贴膜固定方法的对比可以看出,实验组相较于对比组而言,脱管现象有效减少,输液顺畅程度大幅度提高,更适合应用于临床护理之中,能够为患者和护士双方提供更加舒适的体验。
2.2 两组静脉留置针透明贴膜固定方法的对比结论
相较于两组留置针透明贴膜的固定方法,有所差别的环节在于透明贴膜与患者皮肤贴合前后的处理。在透明贴膜与患者皮肤正式贴合前,将透明贴膜保持在无张力状态,即轻轻覆盖在留置针叶柄上,可以有效提高透明贴膜与皮肤的贴合质量,避免透明贴膜因张力存在而出现与皮肤的不贴合,或导致皮肤被束缚得更紧而导致输液不畅。
实验组与对比组的另一个差异还有透明贴膜并未将留置针叶柄全部包裹,对比组中采用的全包裹状态会导致叶柄与延长管之间存在微小的压褶,这种压褶虽然不起眼,却会切实影响到输液速度、输液效果,进而导致输液不畅、回血等问题;而实验组中采用叶柄尾端不包裹的固定方式,可以有效改善留置针叶柄与延长管之间的方向,避免压褶的存在,提高输液速度、输液效果,避免输液不畅、回血等现象的发生。实验组与对比组的差异还在于对延长管的处理,利用透明贴膜以留置针为中心进行延长管的无张力固定,后借助固定胶带进行二次固定,可以有效释放患者的肢体活动范畴,有效降低了静脉留置针脱管的可能性,减少了临床护士提前拔针、更换透明贴膜的工作量。
除透明贴膜固定方式不同外,消毒采用的安尔碘虽然适用于静脉注射前的消毒,但容易造成透明贴膜的边缘固定难,继而导致边缘卷曲,增加护士的工作量,改为75%的乙醇消毒能够有效改善这样的情况,提高透明贴膜的固定效果,降低护士更换贴膜的频率;在透明贴膜无张力覆盖后,采用指腹或大鱼肌进行压贴都可以,但需要提高压贴时间,当压贴时间提高到30s时可以有效提高透明贴膜的粘合效果。
结束语:静脉留置针透明贴膜的固定方法改进需要从贴膜前、后两方向进行改进,总结在一起就是:贴膜前,保证留置针处于最佳位置,且贴膜附近皮肤的状态适合透明贴膜停留;而在贴膜后,通过温度来提升透明贴膜与皮肤的粘合效率,提高透明贴膜粘合质量。
参考文献:
[1]朱萍,李黎. 浅静脉留置针透明敷料改良固定方法的研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7):2640-2641.
[2]冯可,刘晓辉. 大面积烧伤病人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改进与应用[J]. 全科护理,2018,16(24):3028.
[3]冯丽. 两种小儿静脉留置针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06):11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