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教学“瓶颈”现象的突破策略

来源 :中学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_1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三学生开始接触高考题和综合题,在答案形成过程中往往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困惑。如何认识这种生物学科的“瓶颈”现象,怎样帮助学生突破“瓶颈”并实现知识和能力的飞跃是高三生物复习中值得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高三生物 瓶颈期 生物新课程 生物学语言
  高三灵活性、综合性增强的习题,加上实验技能的考查,让学生对生物学习顿时产生迷惘感。这其实是学生在学习生物时遇到了“瓶颈”期。
  “瓶颈”现象的发生,一方面缘于教师教学观的正确认识。教学中,教师采取的 “灌输”式的教学,往往让学生患上严重的“消化不良症”,导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低。教师质疑学生学习能力差的背后其实质的根源就在于老师自身对上述矛盾的不恰当处理。所以,教师教学观一经形成,就会影响他们对教学中的决策和实际表现。
  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源于学生自身。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到位、运用知识能力欠缺,不善于积累技巧等都会导致生物学科“瓶颈”现象的发生。
  如何在高三教学中突破“瓶颈”现象,实现质的飞跃?笔者运用以下策略,成效显著。
  一、研读教学“指导意见”,消除“瓶颈”现象的起因
  生物教学《指导意见》分课按照“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活动指导”三个栏目编写。“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目标源头,“教学策略”中呈现了教材内容分析、课时安排、教学策略选择等内容。为了保证教学进度、调整学习负担而对学生的学习提出指导性建议,分别列出了“不作拓展的内容”和“不作要求的内容”,所以老师要认真研读教学“指导意见”,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只有如此,才能避免“瓶颈”现象的发生。
  二、钻研教材与时俱进,教师积极突破 “瓶颈”现象
  1.重视教材编排顺序,建构 “知识链”。教材编排顺序的解读往往为一些老师忽视,在他们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建构出完整的知识点。但“知识链”却不一定形成。例如:模块1教材的编排为:走进细胞——→ 组成细胞的分子 ——→ 细胞基本结构——→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细胞生命历程
  要求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2.与时俱进,关注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在知识更新的步伐加快、互联网应用越来越广泛的今天,在新课程改革的现在,教材、学生、教学过程都充满着变数,这必然要求教师应有与时俱进汲取各个方面的文化知识,特别要重视课外、校外、隐性资源,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
  三、完善教学策略,师生共同跨越“瓶颈”现象
  1.正视学生差异,建构教学模式。学生对知识掌握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且一个班级中这种差异会很大,复习课堂知识体系建构要考虑不同层次的需求,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学起来,并且还要求有一定的提升,即建构课堂知识 “立体教学”。因此可以尝试如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第一环节,基本知识体系的建构。这个环节是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建立完整体系,基础较差的学生作好积累。第二环节,拓展知识内容的分析。这个环节对“好”学生是知识的贯通和灵活运用,对后者则是跳一跳才能摘到的“桃子”。 第三环节,作业及反馈分析。即对全班同学的学习要求。
  2.关注“三维,实现立体教学。课堂教学内容要充分关注知识能力、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实现三维的“立体教学”。三个维度并不是罗列、包含、交叉的关系,而是一体的。如果将三者割裂开,很容易将过程方法形式化,情感态度价值观变成记忆考查,促使知识能力“瓶颈”的形成,无法真正做到育人。
  3.精析例题,实现习题的“多维教学”。高三生物复习对学习能力的培养重在把知识转化为才智。看清题目,能从条件和求解的结论中提取有用的信息,确定具体的解题行动方向,让学生真正经历解题的全过程,然后,师生一起对解题进行反思,加强探求解题方向及解题策略,学会怎样思维,怎么运用知识进行思考。教师可以通过“看、议、讲、拓”四步走的分析习题模式,有效地实现习题的“多维教学”。
  4.重视学科语言训练,加强表达能力的培养。生物学语言是用以描述、阐释生物体和生命现象的符号系统,生物学概念、术语、图表和专门代号则是构成生物学语言的符号。教师在努力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等能力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这就要求教学全程关注以下几点:(1)充分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用语应该科学、精练、有条理,而且板书的设计简洁、有条理。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对教材中有关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不同类型的知识的表达方式,要求学生该记忆的就必须记忆。有时,对“形近”的概念,要进行一系列的“咬文嚼字”的训练。
  (3)加强 “说听写”的训练。课上要求学生以准确的语言来表达一个完整的知识,引导学生相互补充或进行争辩,有时要求用文字做出准确的表述。
  以上只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对生物学科“瓶颈”现象的粗浅认识与感悟,帮助学生突破“瓶颈”并实现知识和能力的飞跃仍将是高三生物复习中继续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其他文献
一北京地区现存辽金遗址中,佛教遗址占有大部分的历史原因公元前11世纪中叶,商周之际修建蓟城(在今北京宣武区),为北京地区建城之始。在此后的3000多年间,北京城市的发展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