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2008年-2013年镇江市丹徒区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变化情况,为制定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措施提供全面科学合理的依据。方法:使用描述流行病学相关方法对镇江市丹徒区2008年-2013年报告的甲乙类传染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08年-2013年丹徒区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疾病数十种,共计6500多例,年均报告,发病率在231.65/万,年报告发病率波动在204.54-259.87/10万之间,总死亡为58例。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要发病,同时手足口病一直保持较高发病率,血液及性传播类传染病呈逐年上升状态,肠道类传染疾病则呈逐年下降状态。结论:在不断预防痢疾等肠道传染病防控的同时,应重点加强肺结核、病毒性肝炎及相关血液及性传播类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关键词:传染病;疫情变化;分析
为充分掌握镇江市丹徒区传染病发生、流行以及变化趋势,全面了解及流行特点,从而给今后传染病疫情防控措施提供全面依据,现对丹徒区2008年-2013年法定报告的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变化进行了分析,作出如下报告。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疫情资料来源于镇江市丹徒区2008-2013年法定传染病年报表,人口资料来源于丹徒区统计局。
1.2 方法
使用描述流行病学的相关方法,对统计资料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发病概况
2008年-2013年丹徒区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数十种,其中甲类疾病0种,其余均为乙类疾病。共报告病例6500多例,年均发病率在231.65/万,年报告发病率波动在204.54-259.87/10万之间,总死亡为58例,年均报告死亡率为2.31/10万,病死率约为0.87%。报告发病率最高年份为2009年(462.69/10万),导致该年份发病率最高的病种为手足口病(189.72/10万)。报告发病率最低的是2013年(331.92/万),死亡率最高的年份是2009年(0.75/10万),导致该年份死亡率最高的病种是肺结核(0.375/10万)。
6年间,丹徒区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前五位的病种分别为手足口病、肺结核、肝炎、梅毒、腮腺炎,五类传染病的总发病数共6100多例,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90%以上。
2.2 代表性传染病的大致情况
2.2.1 呼吸道传染病
2008年-2013年丹徒区传染病发病,呼吸道传染病占了重要比重,共报告病例2578名,占总发病数35.32%,主要包括肺结核、流感、麻疹等等,主要流行病种为肺结核、流感等等。
2.2.2 血液及性传播疾病
共报告2313例,占总发病数的32.21%,仅次于呼吸道传染病,近年来发病数大幅度上升,且发病率呈日益严重趋势发展,报告发病的有乙肝、戊肝、艾滋病、淋病及梅毒等等,主要流行病种包括戊肝、梅毒、淋病。
2.2.3 肠道传染病
共报告1232例,站总发病数23.43%,排名第三位,主要发病有3种,包括病毒性肝炎、痢疾、伤寒等等,主要流行病种为病毒性肝炎与痢疾等等,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趋势为逐年下降。
2.2.4 自然疫源及虫媒性疾病
占总发病数比例较小,共包含四种发病,分别为乙脑、出血热、疟疾及狂犬病。
3 讨论
镇江市丹徒区2008年-2013年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在204.54-259.87/10万之间,波动较小。在各种传染病中,呼吸道传染病占有较重比例,占总发病数的35.32%。传染病种类以肺结核为主,主要原因是因为肺结核类病人的管理缺乏经常性监督,且实际工作落实度不够造成的,肺结核病人本身在治疗时未得到充分有效治疗,又由于菌株耐药性、环境污染以及患者本身存在免疫缺陷疾病、体质较差等因素,使得肺结核病的防治预防工作难度变的更大。结合本次调查结果来看,血液及性传播类疾病也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自2008年-2013年期间,一直处于较高位置,主要疾病为乙型病毒肝炎、梅毒等等。故今后的工作重点,应该是不断强化呼吸道传染病及血液与性传播疾病的防治工作、肠道类传染病发病数及发病率的降低,呈逐年下降状态,一定程度上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卫生环境的优化及卫生知识的宣传密切相关。
肺结核在近几年的传染病疫情当中的变化波动较为平稳,但一直处于发病数较高的位置,仅有1年有小幅度下降,主要是其他疾病发病数上升的导致的。肺结核及病毒性肝炎的发病呈现出逐年上升状态,这与临床治疗中,医生未充分弄清乙肝病理定义有密切联系,慢性乙肝疾病的反复就诊,是目前国内乙肝发病情况较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痢疾类疾病发病情况逐渐好转,梅毒、淋病则在近年来逐渐上升。
传染病疫情防控策略:今后的防控工作当中,应当把肺结核疾病的防治放在首要位置,对肺结核进行有效预防及控制的重点,是充分落实早发现早治疗方针。政府医疗部门应当加以重视,提高肺结核防控工作环节的投入,落实好新生婴儿卡介苗的接种以及肺结核病人的DOTS策略;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工作也应当不断强化,病毒性肝炎的防治重点,应集中在乙型肝炎上,确保疫苗的及时接种,是控制该疾病传染最为有效的措施;以梅毒、艾滋病、淋病等为代表的性传播类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变高情况,同样有着较为严峻的防控任务。一方面需要强化该疾病的检查及治疗,确保对疫情进行全面化管理,并不断强化疫情上报遗漏的监督与检查,尤其是应当不断强化对不同种类人群的疾病防治知识。此外,对高危型群体应当不断强化防治措施,尤其是流动性人口、农民工群体及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防控应格外注意。针对群众的日常健康教育,应充分利用有效宣传手段,促进广大人民群众自我保护能力以及卫生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欣,裴姣,高博等.我国6年间法定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25-27
[2]马艳侠.2008-2012年沛县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J].江苏卫生保健,2014,02(2):24-26
[3]陈雷,温之花等.2006-2010年邳州市甲乙类肠道传染病流行病学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2,23(1):23-24
关键词:传染病;疫情变化;分析
为充分掌握镇江市丹徒区传染病发生、流行以及变化趋势,全面了解及流行特点,从而给今后传染病疫情防控措施提供全面依据,现对丹徒区2008年-2013年法定报告的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变化进行了分析,作出如下报告。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疫情资料来源于镇江市丹徒区2008-2013年法定传染病年报表,人口资料来源于丹徒区统计局。
1.2 方法
使用描述流行病学的相关方法,对统计资料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发病概况
2008年-2013年丹徒区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数十种,其中甲类疾病0种,其余均为乙类疾病。共报告病例6500多例,年均发病率在231.65/万,年报告发病率波动在204.54-259.87/10万之间,总死亡为58例,年均报告死亡率为2.31/10万,病死率约为0.87%。报告发病率最高年份为2009年(462.69/10万),导致该年份发病率最高的病种为手足口病(189.72/10万)。报告发病率最低的是2013年(331.92/万),死亡率最高的年份是2009年(0.75/10万),导致该年份死亡率最高的病种是肺结核(0.375/10万)。
6年间,丹徒区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前五位的病种分别为手足口病、肺结核、肝炎、梅毒、腮腺炎,五类传染病的总发病数共6100多例,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90%以上。
2.2 代表性传染病的大致情况
2.2.1 呼吸道传染病
2008年-2013年丹徒区传染病发病,呼吸道传染病占了重要比重,共报告病例2578名,占总发病数35.32%,主要包括肺结核、流感、麻疹等等,主要流行病种为肺结核、流感等等。
2.2.2 血液及性传播疾病
共报告2313例,占总发病数的32.21%,仅次于呼吸道传染病,近年来发病数大幅度上升,且发病率呈日益严重趋势发展,报告发病的有乙肝、戊肝、艾滋病、淋病及梅毒等等,主要流行病种包括戊肝、梅毒、淋病。
2.2.3 肠道传染病
共报告1232例,站总发病数23.43%,排名第三位,主要发病有3种,包括病毒性肝炎、痢疾、伤寒等等,主要流行病种为病毒性肝炎与痢疾等等,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趋势为逐年下降。
2.2.4 自然疫源及虫媒性疾病
占总发病数比例较小,共包含四种发病,分别为乙脑、出血热、疟疾及狂犬病。
3 讨论
镇江市丹徒区2008年-2013年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在204.54-259.87/10万之间,波动较小。在各种传染病中,呼吸道传染病占有较重比例,占总发病数的35.32%。传染病种类以肺结核为主,主要原因是因为肺结核类病人的管理缺乏经常性监督,且实际工作落实度不够造成的,肺结核病人本身在治疗时未得到充分有效治疗,又由于菌株耐药性、环境污染以及患者本身存在免疫缺陷疾病、体质较差等因素,使得肺结核病的防治预防工作难度变的更大。结合本次调查结果来看,血液及性传播类疾病也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自2008年-2013年期间,一直处于较高位置,主要疾病为乙型病毒肝炎、梅毒等等。故今后的工作重点,应该是不断强化呼吸道传染病及血液与性传播疾病的防治工作、肠道类传染病发病数及发病率的降低,呈逐年下降状态,一定程度上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卫生环境的优化及卫生知识的宣传密切相关。
肺结核在近几年的传染病疫情当中的变化波动较为平稳,但一直处于发病数较高的位置,仅有1年有小幅度下降,主要是其他疾病发病数上升的导致的。肺结核及病毒性肝炎的发病呈现出逐年上升状态,这与临床治疗中,医生未充分弄清乙肝病理定义有密切联系,慢性乙肝疾病的反复就诊,是目前国内乙肝发病情况较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痢疾类疾病发病情况逐渐好转,梅毒、淋病则在近年来逐渐上升。
传染病疫情防控策略:今后的防控工作当中,应当把肺结核疾病的防治放在首要位置,对肺结核进行有效预防及控制的重点,是充分落实早发现早治疗方针。政府医疗部门应当加以重视,提高肺结核防控工作环节的投入,落实好新生婴儿卡介苗的接种以及肺结核病人的DOTS策略;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工作也应当不断强化,病毒性肝炎的防治重点,应集中在乙型肝炎上,确保疫苗的及时接种,是控制该疾病传染最为有效的措施;以梅毒、艾滋病、淋病等为代表的性传播类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变高情况,同样有着较为严峻的防控任务。一方面需要强化该疾病的检查及治疗,确保对疫情进行全面化管理,并不断强化疫情上报遗漏的监督与检查,尤其是应当不断强化对不同种类人群的疾病防治知识。此外,对高危型群体应当不断强化防治措施,尤其是流动性人口、农民工群体及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防控应格外注意。针对群众的日常健康教育,应充分利用有效宣传手段,促进广大人民群众自我保护能力以及卫生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欣,裴姣,高博等.我国6年间法定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25-27
[2]马艳侠.2008-2012年沛县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分析[J].江苏卫生保健,2014,02(2):24-26
[3]陈雷,温之花等.2006-2010年邳州市甲乙类肠道传染病流行病学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2012,23(1):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