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阳春三月末的一个夜晚,接到远在湖南衡阳甘建华的微信,说是应中南大学晏教授编写湖南文学史的要求,翻箱倒柜寻找个人资料,无意中找到一本大学时代的习作,连诗歌处女作《我们正年轻——致与我同时代的青年》都给翻出来了。“这首诗写于1982年9月20日,那时我刚跨入青海师范学院(今青海师范大学)大门没几天,看到全省大学生‘迎接国庆歌颂祖国’征文比赛,于是试着写了一首,趁着晚自习人少夜静的时候,按指定投放到你们中文系的信箱里。没想到十几天后,中文系81级一男一女两个同学找到我,说是这首诗获得二等奖第一名。他们给了我两样奖品:一支钢笔,一个笔记本,笔记本前面用毛笔写着获奖等级,还盖有一枚大红印章,这是我获得的第一个文学奖项。”我与建华是数十年的校友和好兄弟,这首诗与奖品之前我都见过,时隔多年以后听闻旧事,想想当时我们正值青春年少,真是像诗开篇写的那样意气风发啊!
像春天出土拔节的新笋
像五月绽红吐紫的鲜花
像清晨喷薄而出的朝霞
像奔腾跳跃的长河浪花
我们——
年轻的新一代
幸福地相逢在
祖国四化建设的征途上
其时正是王蒙长篇小说《青春万岁》第二次阅读高潮,甘建华的诗歌明显受到其序诗的影响,热烈的意象和欢快的意境,能够让人感受到鲜明的时代色彩和浓郁的青春气息,体会出诗人对生活、对人生、对未来的豪情与信念。几个月后,《山西青年》推出诗人张不代的一首同题诗,“我们正年轻”便成了一句时尚语,如今想来恍若隔世。
甘建华曾是一位资深诗人,现在的读者可能所知不多,原因不外乎这样几点:一是20世纪80年代离现在已经将近40年,时间跨度之长淹没了昔日的辉煌;二是青海高原远离祖国内地和文化中心,人们很难得关注偏远地区的文艺创作,即便这个人口小省是一个诗歌、散文大省;三是甘建华其他方面文名鼎盛,散文得过全国冰心散文奖、丝路散文奖、四川散文奖、青海青年文学奖,小说获过第二届中华铁人文学奖,文艺评论既能高屋建瓴赏析文学作品,又能精微书写大家名家的书画鉴藏,何况还有许多曾经震惊全国的深度报道,《人民日报》又称其“为中国文史笔记写作开一新境”(2016年9月27日书评标题),因此新诗写作即便如今也是余事而已。然而《甘建华地理诗选》的出版,为我们了解这一诗歌类型及其开风气者的建树及其影响,相信能够重新打开一扇窗或一扇门。
披阅《甘建华地理诗选》,共分衡岳湘水、茅洞桥记、衡山之南、青海在上、浙中之旅、四海八荒六辑,计一百五六十首,可以清晰地发现诗人的地理根系及其拓展延伸的脉络。青海高原是甘建华读书、工作、生活、恋爱的地方,十一载青春韶华在高大陆上灿烂绽放,既是诗人念兹在兹的第二故乡,也是文学的心灵牧场和地理诗的主根系。所以,“青海在上”这个词语大有深意在焉:一方面表明青海72万平方公里山河的海拔之高,另一方面表明青海在甘建华心目中的地位崇高。几十首诗歌展示了甘建华青海生涯中两个最重要的地理场域,即东部的河湟谷地和西部的柴达木盆地。河湟谷地是甘建华负笈求学、放飞青春、追逐梦想的地方,柴达木盆地则是甘建华怀揣抱负、书生报国、建功立业的地方。青海在上,一东一西,构成了甘建华在青海高原上地理空间的两极。
遥想当初,甘建华无奈进入地理系,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成天与我们中文系的同学混在一起,打定主意要当作家诗人。他的高考成绩高出当年青海省本科录取线将近百分,填报的第一志愿是武汉大学法律系,却因无人疏通关系而未能如愿,结果被第二志愿青海师范学院录取。本来想进的是中文系,却被地理系把档案抢走了,弄得中文系很有意见,这是我们后来才知道的事情。1983年春天,桃红梨白杏粉开放的时候,就在学校后边的湟水河畔苏家河湾,甘建华与吴云、胡军、刘华、蔡东丹、吴天荣等十几位校园同好击掌而歌,创建了青藏高原上第一个大学生诗社“湟水河”,他被推举为社长并主编同名诗刊。35年后,在诗作《湟水河记》(入选《2018年中国新诗排行榜》)中,他写到诗社及诗刊名称的来由,包括湟水河的地理、历史及民族风情,写到现当代著名人物范长江、张承志、昌耀、朱乃正与这条河流的特殊渊源,最后谈到自身高远的志趣,分明是一首图画精美、意象精简的地理诗。
而我作为一个地理系学生,却不能忘记,狭长的河湟谷地
集中了青海60%的人口、52%的耕地和70%以上的工矿企业
我也不会忘记,暮春时节,西川河滩,白杨树梢的那方蓝纱巾
那么好吧,咱們的诗社就叫湟水河,诗刊也叫湟水河
回眸整个大学时代,甘建华在报刊上发表了几十首诗作,成为高原上最具知名度的“校园诗人”。1986年毕业前夕,他与我们中文系80级毕业留校的团委干事罗高河共同策划,主编印行了青海省历史上第一部大学生文学作品集《这里也是一片沃土》,收录了青海师范大学恢复高考以后,77级至83级46位校友的55篇作品,分为小说、诗歌、散文、文艺评论、报告文学五辑。甘建华被老师和同学们公推作序《一枝红杏带露开》,校长陈业恒教授题写书名并设计封面,印行千册作为30周年校庆献礼书。
日后在接受诗歌史学家姜红伟关于大学时代诗事的访谈时,甘建华以“在青海高原客串了一把诗人”界定自己,其实这是他过于自谦。“如果说有什么代表作的话,可能就是那组《西宁:四月的主题及其变奏》,借植树节这个主题,分别献给肖压西、郭耀文两位恩师,还有同窗衡阳老乡王锋、同为油田职工子弟的好友凌须斌。”《拓荒者·父亲·这片绿荫》中如是写道:
也许,有那么一个晴朗的早晨
我的女儿会惊喜地看到
这一片青翠的绿荫
那么,女儿啊
你就该知道
父亲瞻望未来思索的沉重
父亲对于土地寄寓的深情
父亲孤独而又豁达的憧憬 父亲,作为一名拓荒者
他的名字
永远是年轻
“拓荒者”是那个时代的一个大词,植树造林则是我们每年春天的一个规定动作。现在西宁南北山坡和几条河道的葱绿,就是我们那时在“雪花飘飘的四月”,“集合起一个奇壮的白杨兵团/锁住湟水两岸狂奔乱吼的沙滩”。甘建华在抒情时习惯于从自身出发,进而达到再现地理场景的目的。《西宁:四月的主题及其变奏》这组诗,无论是每个小标题的艺术形式,还是内容的寄兴与想象,抑或是把握世界方式的特殊性上,都让人想起俄国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的话:“纯抒情的作品看起来仿佛是一幅画,但主要之点则不在画,而在于由那幅画所引起我们内心的感情。”他在这个时期创作的另一组诗《花土沟:钻井工组曲》,“夕阳里,霞光绚烂我的思想”,同样忠实于自己的切身感受,实现了“把生命全部摆进诗中,把自己诗化(苏联美学家卢那察尔斯基语)”的目的。
毕业后的道路其实有两条铺开在甘建华的面前,一条是留校从事团的工作,另一条是到省文联做文学刊物编辑。但甘建华毅然选择了第三条,豪情万丈地回到我们父辈战斗的柴达木油田,担任《青海石油报》的编辑记者。2018年11月1日,甘建华被母校地理科学学院聘任成立60年来第一个毕业生客座教授,应邀做了一场精彩的演讲,在《地理学让我们拥有诗和远方》中说到:“现在回过头来看,虽然在那个月球上的地球,火星中的小镇,经受了许多难以言说的考验,但我当初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
睽违青海高原22年之后,2014年8月,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举办建州60周年大庆,甘建华作为特邀嘉宾与会。州庆后重返盆地西部昔日工作过的地方,8月23日夜宿冷湖汇吉阳光大酒店330号房间,据说导演陆川当年拍摄电影《可可西里》就住在这间套房。翌日凌晨5点多钟醒来,甘建华再也无法入睡,就着手机写下《回到冷湖》一诗,里面隐约提及了前世冤孽与悲欣交集,由是更加感激妻子王锦芳,收留了“流浪的小城/一个孤独的灵魂”。
王家飞出一只美丽的凤凰
穿越雾中的太阳
在冷湖的星塔上纵情歌唱
甜美的声音播报着预言
吸引了所有幸福的耳朵
晴好居 晴好居 晴好居
晴好居 晴好居 晴好居
在高原腹地的夏日之晨,甘建华再度面对赛什腾山,一幅巨大的中国水墨写意画般的大山,曝光了一张情感的底片,心情变得异常悲伤。“想想今后是难得来了,抑制不住地哭出声来。我的冷湖,我的青春,再见!再见!!再见!!!”(《甲午夏日青海行》)。诗歌是表现人类激情的产物,也是发泄怨恨而不能的手段(此所謂“愤怒出诗人”),这种激情和怨恨正是产生诗歌和造就诗人的必要条件。
组诗《西部之西:重返梦境之旅》,除了《回到冷湖》,还包括《大柴旦情思》《花土沟的梦》《格尔木故事》,这是甘建华地理诗旅的肇端。每首诗题都嵌有一个地名,一方面源于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等唐代诗人喜题古地名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受到“北大三诗人”其中两人写青海诗歌的启示。2019年11月3日下午,甘建华在北京小众书坊邂逅西川,与他谈到了《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和《在哈尔盖仰望星空》这两首诗。甘建华认为:“如果海子的《日记》依然是《日记》,诗题没有被人更改为《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那么它的影响绝不会有这么大。德令哈这座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小城,更不可能连续举办‘海子青年诗歌节’,从而借助海子的诗名蜚声中外,走进了中国人文地理大辞典。现在人们前往德令哈,大都是冲着这首诗去的,冲着海子诗歌陈列馆去的。这是诗人之幸,也是德令哈之幸。而你那首写青海湖畔哈尔盖的诗,同样让许多人获得了一种描述中国、想象中国乃至想象世界的方法。”西川频频颔首,深以为然。
甘建华在大漠小城冷湖待了7年时光,直到1992年秋天,才作别西天的罡风和云彩。然而,“已经过去许多年了,在雁城衡阳晴好居的书斋里,我还经常面对柴达木地图,默念着那些曾经熟悉的地名,想象着依然行走在海拔2600米至3200米之间的中国地势最高的内陆盆地。(《冷湖那个地方》)”
犹如青藏高原的隆起,柴达木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的独特性,在甘建华愈来愈深刻的颖悟和把握中,不仅得到了充分的运用,而且生发了非凡的想象,展现出奇异的雄奇宏阔背景,以及在这个背景之上的大千万象。譬如《诺木洪枸杞》:“晶莹透亮如美娇娘的红枸杞/生硬演绎穆天子与西王母/神话的红枸杞/让我品咂到了太阳的香味”;又如《柴达木的藜麦红了》:“五彩缤纷的颜色/比梵高的油画更为绚丽/接近于西王母的盛宴/藜麦成熟时的红/是一种光辉灿烂的绯红/令人为之惊艳”。在湖南人甘建华看来,这些顽强的植物在高原上扬起了生命的旗帜,所以不吝用华美的词语、奇幻的神话、娇艳的美人来比喻,枸杞、藜麦辉映着高原太阳的光芒和香气,显示了地理诗人辽阔而丰富的个体空间。
位于茫崖市的尕斯库勒湖,简称尕斯湖,湖岸湿地是青海省鸟类重点保护区,夏季栖息着斑头雁、黑颈鹤、天鹅、戴胜、反嘴鹬等近300种鸟类。“文化地理需要文学描写,文学艺术让山和水魅力无穷。”近年来,甘建华集合百余年来百余名中外名流的文学艺术作品,领衔编撰中国文化地理散文选本《天边的尕斯库勒湖》,意在将这个湖泊打造成西部之西的神山圣湖,驰名大西北的文化之湖。2015年10月9日,著名作家、书画家寇宗鄂先生到长沙参加书画笔会,甘建华请他画了一幅水墨《鹤舞尕斯湖》,后以同题诗品鉴这幅名画:
前方尕斯库勒湖,水藻茂盛
植物叶茎和砂粒,都是开胃的美食
凉爽的夏季风,最适宜的婚床
唯一能在高原繁殖的鹤类
交配时的欢呼,唤醒了男人的欲望
雌雄亲鸟,照顾雏儿的呢喃
则令思春的少女,深吸一口长气
仿佛前世,与爱人在天堂的模样
黑颈鹤灰黑羽翎朱砂顶,是青藏高原上特有的精灵,能够飞越6000米雪山的种子选手。它也是世人发现命名最晚的一种鹤,直到清末光绪二年(1876年),俄国博物学家、地理探险家尼古拉·普尔热瓦尔斯基,第一次在青海湖采到这种鹤的标本。甘建华第一次见到黑颈鹤,是在20世纪80年代一个暑假晴朗的午后,听到天空中传来一连串嘹亮的鸣叫声,打破了尕斯库勒湖的宁静。只见雄鹤与雌鹤互相呼唤,头颈都伸向前方。它们比翼双飞,在草尖和浪花上盘旋,低低地叫声如做梦一般地呢喃。西部之西灰色苍穹中的景象,让诗人有了一种天人感应,最终得以成就一幅画和一首诗。 湖南诗人张沐兴说:“有很多事情是注定的。我认为的注定,就是这事总会落到他头上,因为这件事就是他的事。天意告诉人们,这事挑人,他有适合的、老天爷看中的灵与肉的尺码。譬如,甘建华与地理诗。(《换种方式托出我们心中的地理——浅谈甘建华诗歌对地理学的热爱与贡献》)”说来有趣的是,在柴达木盆地东部的德令哈市柏树山,近来风传湘人甘建华预知雪豹将会出现的趣闻。缘起2016年7月22日午饭时分,他随中国作协多民族采风团来到柏树山,这是他第一次登临这个高原著名景区,从来没有见过野外雪豹的人,眼中却很奇怪地看到了雪豹的幻象。当天草拟一首《柏树山辞》,后见于《柴达木日报》2019年10月26日瀚海潮副刊:
在海拔四五千米的柏树山瀑布前
我看到了第四纪冰川期
一头雪豹晃动的俏脸
和无数只扑楞着翅膀的灰色信鸽
谁又能够料到,梦想会照进现实,幻象也会成为真的预言呢?前不久,柏树山真的岀现了雪豹,而且是史无前例第一次被媒介记载和拍摄视频,登上了2020年2月28日的央视新闻。按照一般常规,有着独特生活习性的雪豹,只在雪线附近和雪地间活动,平时都是昼伏夜出,深夜里才出来偷袭岩羊。这一次缘何大白天出现在低海拔的柏树山牧场,迄今仍是一个奇异的谜团。但它无疑让甘建华怦然心动,给了他以澎湃的诗思与诗情,写下《闻柏树山出现雪豹》一诗:
雪山隐者,极其聰明的精灵
颜色与岩石混同,悄无声息地
潜伏在峭壁顶端,一只脚
往前轻轻地探出,试图阻止
石头滑落,利齿则紧咬住
舌尖,双眸透出骇人的蓝光
法国诗人雪莱说过:“诗使它所触及的一切都变形。”在甘建华的奇思异想中,因为一只岩羊的出现,雪豹闪电出击,结果双双“蹿下悬崖/涉过冰冷的溪涧,前世冤家/流星赶月,划破祁连山的/星辰与枯草,降落在柏树山麓”,这才“无意中印证/三年前,我曾在此看到的幻象”。难道这一切真的像法国哲学家加斯东·巴什拉说的那样吗?“诗是开向世界的一个美丽的窗口,是使梦想能够实现的一种方式。”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青海高原的山川形胜、历史地理、风物气候、世态沧桑、民族风情,尤其是地平线远处的魔幻景观,都已化合成甘建华内在精神情感和地理外在表象的有机统一,建构了当代地理诗的骨骼和风格,丰富了中国现代诗的表达形式,既有深度承载精神意蕴,又有温度寄寓丰富情感。因而让我们齐声赞颂:扎西德勒!青海在上!
像春天出土拔节的新笋
像五月绽红吐紫的鲜花
像清晨喷薄而出的朝霞
像奔腾跳跃的长河浪花
我们——
年轻的新一代
幸福地相逢在
祖国四化建设的征途上
其时正是王蒙长篇小说《青春万岁》第二次阅读高潮,甘建华的诗歌明显受到其序诗的影响,热烈的意象和欢快的意境,能够让人感受到鲜明的时代色彩和浓郁的青春气息,体会出诗人对生活、对人生、对未来的豪情与信念。几个月后,《山西青年》推出诗人张不代的一首同题诗,“我们正年轻”便成了一句时尚语,如今想来恍若隔世。
甘建华曾是一位资深诗人,现在的读者可能所知不多,原因不外乎这样几点:一是20世纪80年代离现在已经将近40年,时间跨度之长淹没了昔日的辉煌;二是青海高原远离祖国内地和文化中心,人们很难得关注偏远地区的文艺创作,即便这个人口小省是一个诗歌、散文大省;三是甘建华其他方面文名鼎盛,散文得过全国冰心散文奖、丝路散文奖、四川散文奖、青海青年文学奖,小说获过第二届中华铁人文学奖,文艺评论既能高屋建瓴赏析文学作品,又能精微书写大家名家的书画鉴藏,何况还有许多曾经震惊全国的深度报道,《人民日报》又称其“为中国文史笔记写作开一新境”(2016年9月27日书评标题),因此新诗写作即便如今也是余事而已。然而《甘建华地理诗选》的出版,为我们了解这一诗歌类型及其开风气者的建树及其影响,相信能够重新打开一扇窗或一扇门。
披阅《甘建华地理诗选》,共分衡岳湘水、茅洞桥记、衡山之南、青海在上、浙中之旅、四海八荒六辑,计一百五六十首,可以清晰地发现诗人的地理根系及其拓展延伸的脉络。青海高原是甘建华读书、工作、生活、恋爱的地方,十一载青春韶华在高大陆上灿烂绽放,既是诗人念兹在兹的第二故乡,也是文学的心灵牧场和地理诗的主根系。所以,“青海在上”这个词语大有深意在焉:一方面表明青海72万平方公里山河的海拔之高,另一方面表明青海在甘建华心目中的地位崇高。几十首诗歌展示了甘建华青海生涯中两个最重要的地理场域,即东部的河湟谷地和西部的柴达木盆地。河湟谷地是甘建华负笈求学、放飞青春、追逐梦想的地方,柴达木盆地则是甘建华怀揣抱负、书生报国、建功立业的地方。青海在上,一东一西,构成了甘建华在青海高原上地理空间的两极。
遥想当初,甘建华无奈进入地理系,却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成天与我们中文系的同学混在一起,打定主意要当作家诗人。他的高考成绩高出当年青海省本科录取线将近百分,填报的第一志愿是武汉大学法律系,却因无人疏通关系而未能如愿,结果被第二志愿青海师范学院录取。本来想进的是中文系,却被地理系把档案抢走了,弄得中文系很有意见,这是我们后来才知道的事情。1983年春天,桃红梨白杏粉开放的时候,就在学校后边的湟水河畔苏家河湾,甘建华与吴云、胡军、刘华、蔡东丹、吴天荣等十几位校园同好击掌而歌,创建了青藏高原上第一个大学生诗社“湟水河”,他被推举为社长并主编同名诗刊。35年后,在诗作《湟水河记》(入选《2018年中国新诗排行榜》)中,他写到诗社及诗刊名称的来由,包括湟水河的地理、历史及民族风情,写到现当代著名人物范长江、张承志、昌耀、朱乃正与这条河流的特殊渊源,最后谈到自身高远的志趣,分明是一首图画精美、意象精简的地理诗。
而我作为一个地理系学生,却不能忘记,狭长的河湟谷地
集中了青海60%的人口、52%的耕地和70%以上的工矿企业
我也不会忘记,暮春时节,西川河滩,白杨树梢的那方蓝纱巾
那么好吧,咱們的诗社就叫湟水河,诗刊也叫湟水河
回眸整个大学时代,甘建华在报刊上发表了几十首诗作,成为高原上最具知名度的“校园诗人”。1986年毕业前夕,他与我们中文系80级毕业留校的团委干事罗高河共同策划,主编印行了青海省历史上第一部大学生文学作品集《这里也是一片沃土》,收录了青海师范大学恢复高考以后,77级至83级46位校友的55篇作品,分为小说、诗歌、散文、文艺评论、报告文学五辑。甘建华被老师和同学们公推作序《一枝红杏带露开》,校长陈业恒教授题写书名并设计封面,印行千册作为30周年校庆献礼书。
日后在接受诗歌史学家姜红伟关于大学时代诗事的访谈时,甘建华以“在青海高原客串了一把诗人”界定自己,其实这是他过于自谦。“如果说有什么代表作的话,可能就是那组《西宁:四月的主题及其变奏》,借植树节这个主题,分别献给肖压西、郭耀文两位恩师,还有同窗衡阳老乡王锋、同为油田职工子弟的好友凌须斌。”《拓荒者·父亲·这片绿荫》中如是写道:
也许,有那么一个晴朗的早晨
我的女儿会惊喜地看到
这一片青翠的绿荫
那么,女儿啊
你就该知道
父亲瞻望未来思索的沉重
父亲对于土地寄寓的深情
父亲孤独而又豁达的憧憬 父亲,作为一名拓荒者
他的名字
永远是年轻
“拓荒者”是那个时代的一个大词,植树造林则是我们每年春天的一个规定动作。现在西宁南北山坡和几条河道的葱绿,就是我们那时在“雪花飘飘的四月”,“集合起一个奇壮的白杨兵团/锁住湟水两岸狂奔乱吼的沙滩”。甘建华在抒情时习惯于从自身出发,进而达到再现地理场景的目的。《西宁:四月的主题及其变奏》这组诗,无论是每个小标题的艺术形式,还是内容的寄兴与想象,抑或是把握世界方式的特殊性上,都让人想起俄国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的话:“纯抒情的作品看起来仿佛是一幅画,但主要之点则不在画,而在于由那幅画所引起我们内心的感情。”他在这个时期创作的另一组诗《花土沟:钻井工组曲》,“夕阳里,霞光绚烂我的思想”,同样忠实于自己的切身感受,实现了“把生命全部摆进诗中,把自己诗化(苏联美学家卢那察尔斯基语)”的目的。
毕业后的道路其实有两条铺开在甘建华的面前,一条是留校从事团的工作,另一条是到省文联做文学刊物编辑。但甘建华毅然选择了第三条,豪情万丈地回到我们父辈战斗的柴达木油田,担任《青海石油报》的编辑记者。2018年11月1日,甘建华被母校地理科学学院聘任成立60年来第一个毕业生客座教授,应邀做了一场精彩的演讲,在《地理学让我们拥有诗和远方》中说到:“现在回过头来看,虽然在那个月球上的地球,火星中的小镇,经受了许多难以言说的考验,但我当初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
睽违青海高原22年之后,2014年8月,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举办建州60周年大庆,甘建华作为特邀嘉宾与会。州庆后重返盆地西部昔日工作过的地方,8月23日夜宿冷湖汇吉阳光大酒店330号房间,据说导演陆川当年拍摄电影《可可西里》就住在这间套房。翌日凌晨5点多钟醒来,甘建华再也无法入睡,就着手机写下《回到冷湖》一诗,里面隐约提及了前世冤孽与悲欣交集,由是更加感激妻子王锦芳,收留了“流浪的小城/一个孤独的灵魂”。
王家飞出一只美丽的凤凰
穿越雾中的太阳
在冷湖的星塔上纵情歌唱
甜美的声音播报着预言
吸引了所有幸福的耳朵
晴好居 晴好居 晴好居
晴好居 晴好居 晴好居
在高原腹地的夏日之晨,甘建华再度面对赛什腾山,一幅巨大的中国水墨写意画般的大山,曝光了一张情感的底片,心情变得异常悲伤。“想想今后是难得来了,抑制不住地哭出声来。我的冷湖,我的青春,再见!再见!!再见!!!”(《甲午夏日青海行》)。诗歌是表现人类激情的产物,也是发泄怨恨而不能的手段(此所謂“愤怒出诗人”),这种激情和怨恨正是产生诗歌和造就诗人的必要条件。
组诗《西部之西:重返梦境之旅》,除了《回到冷湖》,还包括《大柴旦情思》《花土沟的梦》《格尔木故事》,这是甘建华地理诗旅的肇端。每首诗题都嵌有一个地名,一方面源于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等唐代诗人喜题古地名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受到“北大三诗人”其中两人写青海诗歌的启示。2019年11月3日下午,甘建华在北京小众书坊邂逅西川,与他谈到了《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和《在哈尔盖仰望星空》这两首诗。甘建华认为:“如果海子的《日记》依然是《日记》,诗题没有被人更改为《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那么它的影响绝不会有这么大。德令哈这座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小城,更不可能连续举办‘海子青年诗歌节’,从而借助海子的诗名蜚声中外,走进了中国人文地理大辞典。现在人们前往德令哈,大都是冲着这首诗去的,冲着海子诗歌陈列馆去的。这是诗人之幸,也是德令哈之幸。而你那首写青海湖畔哈尔盖的诗,同样让许多人获得了一种描述中国、想象中国乃至想象世界的方法。”西川频频颔首,深以为然。
甘建华在大漠小城冷湖待了7年时光,直到1992年秋天,才作别西天的罡风和云彩。然而,“已经过去许多年了,在雁城衡阳晴好居的书斋里,我还经常面对柴达木地图,默念着那些曾经熟悉的地名,想象着依然行走在海拔2600米至3200米之间的中国地势最高的内陆盆地。(《冷湖那个地方》)”
犹如青藏高原的隆起,柴达木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的独特性,在甘建华愈来愈深刻的颖悟和把握中,不仅得到了充分的运用,而且生发了非凡的想象,展现出奇异的雄奇宏阔背景,以及在这个背景之上的大千万象。譬如《诺木洪枸杞》:“晶莹透亮如美娇娘的红枸杞/生硬演绎穆天子与西王母/神话的红枸杞/让我品咂到了太阳的香味”;又如《柴达木的藜麦红了》:“五彩缤纷的颜色/比梵高的油画更为绚丽/接近于西王母的盛宴/藜麦成熟时的红/是一种光辉灿烂的绯红/令人为之惊艳”。在湖南人甘建华看来,这些顽强的植物在高原上扬起了生命的旗帜,所以不吝用华美的词语、奇幻的神话、娇艳的美人来比喻,枸杞、藜麦辉映着高原太阳的光芒和香气,显示了地理诗人辽阔而丰富的个体空间。
位于茫崖市的尕斯库勒湖,简称尕斯湖,湖岸湿地是青海省鸟类重点保护区,夏季栖息着斑头雁、黑颈鹤、天鹅、戴胜、反嘴鹬等近300种鸟类。“文化地理需要文学描写,文学艺术让山和水魅力无穷。”近年来,甘建华集合百余年来百余名中外名流的文学艺术作品,领衔编撰中国文化地理散文选本《天边的尕斯库勒湖》,意在将这个湖泊打造成西部之西的神山圣湖,驰名大西北的文化之湖。2015年10月9日,著名作家、书画家寇宗鄂先生到长沙参加书画笔会,甘建华请他画了一幅水墨《鹤舞尕斯湖》,后以同题诗品鉴这幅名画:
前方尕斯库勒湖,水藻茂盛
植物叶茎和砂粒,都是开胃的美食
凉爽的夏季风,最适宜的婚床
唯一能在高原繁殖的鹤类
交配时的欢呼,唤醒了男人的欲望
雌雄亲鸟,照顾雏儿的呢喃
则令思春的少女,深吸一口长气
仿佛前世,与爱人在天堂的模样
黑颈鹤灰黑羽翎朱砂顶,是青藏高原上特有的精灵,能够飞越6000米雪山的种子选手。它也是世人发现命名最晚的一种鹤,直到清末光绪二年(1876年),俄国博物学家、地理探险家尼古拉·普尔热瓦尔斯基,第一次在青海湖采到这种鹤的标本。甘建华第一次见到黑颈鹤,是在20世纪80年代一个暑假晴朗的午后,听到天空中传来一连串嘹亮的鸣叫声,打破了尕斯库勒湖的宁静。只见雄鹤与雌鹤互相呼唤,头颈都伸向前方。它们比翼双飞,在草尖和浪花上盘旋,低低地叫声如做梦一般地呢喃。西部之西灰色苍穹中的景象,让诗人有了一种天人感应,最终得以成就一幅画和一首诗。 湖南诗人张沐兴说:“有很多事情是注定的。我认为的注定,就是这事总会落到他头上,因为这件事就是他的事。天意告诉人们,这事挑人,他有适合的、老天爷看中的灵与肉的尺码。譬如,甘建华与地理诗。(《换种方式托出我们心中的地理——浅谈甘建华诗歌对地理学的热爱与贡献》)”说来有趣的是,在柴达木盆地东部的德令哈市柏树山,近来风传湘人甘建华预知雪豹将会出现的趣闻。缘起2016年7月22日午饭时分,他随中国作协多民族采风团来到柏树山,这是他第一次登临这个高原著名景区,从来没有见过野外雪豹的人,眼中却很奇怪地看到了雪豹的幻象。当天草拟一首《柏树山辞》,后见于《柴达木日报》2019年10月26日瀚海潮副刊:
在海拔四五千米的柏树山瀑布前
我看到了第四纪冰川期
一头雪豹晃动的俏脸
和无数只扑楞着翅膀的灰色信鸽
谁又能够料到,梦想会照进现实,幻象也会成为真的预言呢?前不久,柏树山真的岀现了雪豹,而且是史无前例第一次被媒介记载和拍摄视频,登上了2020年2月28日的央视新闻。按照一般常规,有着独特生活习性的雪豹,只在雪线附近和雪地间活动,平时都是昼伏夜出,深夜里才出来偷袭岩羊。这一次缘何大白天出现在低海拔的柏树山牧场,迄今仍是一个奇异的谜团。但它无疑让甘建华怦然心动,给了他以澎湃的诗思与诗情,写下《闻柏树山出现雪豹》一诗:
雪山隐者,极其聰明的精灵
颜色与岩石混同,悄无声息地
潜伏在峭壁顶端,一只脚
往前轻轻地探出,试图阻止
石头滑落,利齿则紧咬住
舌尖,双眸透出骇人的蓝光
法国诗人雪莱说过:“诗使它所触及的一切都变形。”在甘建华的奇思异想中,因为一只岩羊的出现,雪豹闪电出击,结果双双“蹿下悬崖/涉过冰冷的溪涧,前世冤家/流星赶月,划破祁连山的/星辰与枯草,降落在柏树山麓”,这才“无意中印证/三年前,我曾在此看到的幻象”。难道这一切真的像法国哲学家加斯东·巴什拉说的那样吗?“诗是开向世界的一个美丽的窗口,是使梦想能够实现的一种方式。”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青海高原的山川形胜、历史地理、风物气候、世态沧桑、民族风情,尤其是地平线远处的魔幻景观,都已化合成甘建华内在精神情感和地理外在表象的有机统一,建构了当代地理诗的骨骼和风格,丰富了中国现代诗的表达形式,既有深度承载精神意蕴,又有温度寄寓丰富情感。因而让我们齐声赞颂:扎西德勒!青海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