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注全血的利弊探讨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holar1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157-02
  
  输血是临床治疗中不可替代的手段,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临床治疗的需求,同时也是对血液资源的保护、合理应用,避免浪费,杜绝不必要的输血,卫生部在2000年就制定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明确了临床输血适应症以及成分输血的重大意义。成分输血有很多优点,最主要的优点是浓度高,针对性强,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1血液保存对血液成分的影响
  全血是由液态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离开机体的血液循环,将会发生“保存损害”,由于所有的保存液都是针对红细胞设计的,因此全血保存一般指红细胞保存。对其他成分没有保护作用。不同的保存液,其保存期限有所不同,目前一般常用的CPD-A保存液在2~6℃环境下可保存全血35天。但全血中其它成分,如粒细胞、血小板、Ⅴ因子、Ⅷ因子基本上丧失了活性,比较稳定的只有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因此库存全血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红细胞,其次是白蛋白和球蛋白。全血只要一离开人体就发生变化,其变化程度与保存液种类、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长短有关。全血在4℃保存一天后,粒细胞即已丧失功能;血小板在全血内保存12小时丧失大部分活性,保存24小时丧失全部活性,血小板需要在22℃土2℃振荡条件下保存,4℃土2℃度保存有害;凝血因子Ⅷ和V不稳定,Ⅷ因子保存24小时后活性下降50%。V因子保存3—5天活性也损失50%:比较稳定的是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1]。
  2全血输注存在很多弊端临床尽量避免输注大量全血
  全血中除红细胞外,其余成分浓度低,有的已丧失功能或活性,起不到治疗作用。全血中主要有效成分是红细胞,其疗效与红细胞相似,而不良反应却比红细胞多。大量输全血可使循环超负荷。因为全血中的血浆可扩充血容量,所以血容量正常的病人输血量过大或速度过快可发生急性肺水肿;由于全血中细胞碎片多,全血的血浆内乳酸、钠、钾、氨等成分含量高,故全血输入越多,病人的代谢负担越重;输全血比任何血液成分更容易产生同种免疫,不良反应多。因为人的血型十分复杂,同种异体输血,尤其是输全血,将有大量的抗原进入受血者体内产生相应抗体,导致输血不良反应或输血无效。急性失血病人失掉的的确是全血,但补充的全血并不全;急性失血病人不但丢失全血,还有大量的功能性细胞外液转移到第三间隙而使血液浓缩;在补充血容量、止血和输血这三项主要抢救措施中,首先是输液恢复血容量,其次是止血(药物或手术),最后才考虑输血;血液冷藏可将血液中可能存在的部份病原体灭活。血液贮存一段时间,有利于受血者用血安全。全血的血浆中虽然含有白蛋白、免疫球蛋白以及多种抗体,但含量不多,起不到增强抵抗力的作用,也解决不了营养问题。由于未经滤过的全血或血液成分制品,在贮存一段时间后大量的白细胞丧失了生物学活性,产生了许多“副产品”,输血后这些“副产品”可刺激機体产生白细胞抗体,当再次输血时,白细胞抗原不合引起受血者体内抗原抗体反应,造成白细胞凝聚并在单核细胞系统内破坏,释放内源性致热源,从而引起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主要原因[2]。受血次数越多,产生白细胞抗体的机会就越多,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率就越高。此外,血液在贮存中,白细胞产生及释放的细胞因子如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也是引起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重要因素[3]全血输注的禁忌症有:
  2.1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的贫血患者、婴幼儿、老年人、慢性病体质虚弱者。
  2.2需长期反复输血的患者,如地中海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等
  2.3对血浆蛋白已致敏的患者,因血浆蛋白致敏引起荨麻疹反应,甚至重度过敏反应的病人;以往输血或妊娠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的患者;已产生抗IgA者。
  2.4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患者。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急性贫血病人。
  2.5可能进行骨髓移植及其他器官移植患者。
  3临床输注全血应严格掌握适应症树立现代输血新理念
  全血具有扩充血容量、运输氧、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和蛋白质功能。适用于抢救外伤、手术等急性大出血失血量过多的危重病人,以及换血、体外循环等,可补充血容量,恢复正常血压。由于输全血存在众多弊端,现代输血主张不用或少用全血,输全血的适应症越来越少,其适应症主要有:
  3.1急性大量失血可能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患者:急性失血不到血容量20%时,通常只需要补充晶体液;当失血量接近全身血容量(25%~30%)时,可考虑输注悬浮红细胞加晶体液;只有在失血量超过全身血容量30%时,在扩充血容量的基础上,输用红细胞或全血。
  3.2体外循环。
  3.3换血治疗,用于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的换血治疗,以去除胆红素抗体及抗体致敏的红细胞。
  血容量不足且有进行性出血的急性大量失血病人可以考虑输部分全血。全血能同时提高血液携氧能力和补充血容量。临床适用全血的情况并不多见。即使这些适应症也不必全部输用全血,可以用一部分浓缩红细胞和代浆血。
  4通常的输血方法
  晶体液、胶体液和血液(主要是红细胞)合理搭配使用。若失血量过大或已输入一定量的红细胞,则需根据病情选用浓缩血小板、白蛋白、新鲜冰冻血浆及冷沉淀。急性大量失血病人也有输注部分全血的指征,最好选用保存期短的全血。
  
  参考文献
  [1]柏乃庆.血液保存,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346-348.
  [2]徐文皓,李志强.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中国输血杂志,2002,15(5):368-370.
  [3]刘景汉,欧阳锡林.去白细胞输血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中国输血杂志,2001,14:119-121.
其他文献
【摘要】外科医生动刀子,切除腫瘤,切除某器官,常常有许多难以预料的风险。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肝病区主任蔡建强教授倡导“稳、准、轻、狠”的手术风格。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浅析蔡建强教授外科医生的手术观,供外科同道借鉴。  【关键词】外科医生;手术观念;体会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153-02    患者做完手术后生存质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各种妇科急腹症的超声图,以探讨妇科急腹症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临床证实的149例妇科急腹症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本组确诊异位妊娠54例(57.3%),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8例(2.4%),黄体破裂22例(15%),卵巢囊肿蒂扭转16例(8.3%)。和手术病理相比较,超声诊断符合84例,诊断符合率为94%,误诊5例,误诊率为6.3%。结论:采用超声诊断妇科急腹症,必须要
期刊
【摘要】静脉穿刺是临床上最常见、应用最多的一项基本操作。这项操作看似简单,其中却蕴含着许多学问。如何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病人的痛苦,是每个护理人员一直以来研究探讨的问题。通过选择合适的血管,掌握穿刺过程中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穿刺成功率。  【关键詞】静脉输液;成功率;探讨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149-01   
期刊
【摘要】  目的:研究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策略。方法:分析本院从2007年5月到2011年6月收治的8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出其中的对症治疗措施。结果:经过本院积极抢救及细心护理,有78例患者痊愈出院,治愈率达97.5%,另外2例患者由于服用农药剂量过大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2.5%。结论: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要进行及时有效地抢救,反复洗胃以清除毒物,给予适量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157-01    1临床资料  患儿男,3岁,因“外伤致口鼻出血1+小时”于2009年12月17日21:45分入院。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调节反射、幅奏反射存在。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专科检查:舌前1/3全层裂伤,已无明显渗血。完善术前检查。由于患者年龄较小,无法自行张口缝合
期刊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区的心理行为疾病的预防已引起广泛的注意,儿童的气质特点对于儿童的健康的评价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是个性的一个方面。主要表现在情绪,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上。气质又是一个与遗传有关的先天性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新生儿出生的瞬间即表现出不同的气质类型且肯有相当的稳定性。  那么早期的保健工作不仅仅是倾向于生理功能方面(包括身高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门诊外科换药病人的影响。方法:了解患者心态,加强护患沟通,开展健康指导。结果:通过健康教育患者消除了焦虑、恐慌、悲观心理,了解疾病预防方法。结论:有效的健康教育能使患者在换药时自愿接受,并能配合换药,情绪稳定,有利于促进伤口的早日治愈。加强了护患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门诊;外科换药;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ISR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低位直肠癌行ISR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均成功,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漏发生。随访时间6月-30个月,术后1年后肛门括约肌达优良者为14例。结论:ISR保肛手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是安全可行的,并可达到根治目的。  【关键词】ISR;低位直肠癌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167-02    急性左心衰竭是乡镇卫生院常见的急危重症,一旦出现,若不迅速、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常危及病人的生命。急性左心衰竭按心排血量减少的程度、速度和持续时间,代偿功能的差别,可出现晕厥、休克、心脏骤停、急性肺水肿。其中以急性肺水肿最为常见,主要表现为突然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高度气急,说话不成句,呼吸
期刊
【摘要】目的:改新静脉输液排气方法提高急诊科护理工作效率和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方法:随机选择我急诊科静脉输液的患者2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30例。对实验组130例患者使用改新的静脉输液排气护理操作方法。结果:改新后的方法明显缩短了静脉输液操作总时间,提高了一次性排气成功率,避免了管道内气泡的产生。结论:改新的静脉输液排气方法,是临床实用护理操作技术,提高了急诊科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