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学生党团组织建设工作面临诸多新的形势,对学生党团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需要建立新的模式,以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
[关键词]高校 党团组织建设 模式
[作者简介]裴保春(1969- ),男,河南镇平人,南阳师范学院高级讲师,在职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河南 南阳473061)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08)12-0052-01
当今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这些变革正在改变着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适应社会变革,高等教育改革要不断推进,高校学生党团组织建设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需要不断探索新模式,以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
一、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团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
1.扩大办学规模后出现的新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与此相适应,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逐步形成了“两级管理、院系为主”“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格局,这种格局的核心是学校党委和行政的管理重心下移。适应这种新的管理体制和工作任务的需要,尽快探索出高校党团组织建设工作的新思路、新规律,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
2.教育信息化发展提出的新问题。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网络进公寓的发展进程,学生在寝室便能轻松上网,网络已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能更迅速、更深刻地传递信息。同时网络还存在着各种有害信息,污染学校德育环境,严重冲击学校教育在学生成才环境中的主导地位。学生党团组织建设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能否迅速及时地确立“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工作原则,显得尤为迫切。
3.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带来的新问题。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推进,使原有学生宿舍管理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市场化操作、社会化管理的办法,由社会力量投资兴建了一批学生生活园区,园区里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意识不断增强,出现了学生公寓自管会等自律组织。公寓化管理的出现和学生自主、自律意识的增强,对党团组织的建立和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提出了新要求。
4.学分制、弹性学制的推广和实施对学生党团组织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學分制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分段完成学业,扩大学生入学后选择专业的自主权。近年来,还有些高校对一年级新入学学生先不分专业,进行大文科和大理科教育。这些新举措拓宽了学生活动空间,增强了发展弹性,丰富了以公寓为单位的社交活动,却使传统的学院、专业、班级的概念越来越淡化,学生的离散化和流动性大大增强,出现了同班不同学、同楼不同校、同进不同出等现象,使传统教学管理体制下职能强大的学院管理力度大大削弱,很多工作学院难以深入开展,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出现了“盲点”或“空白点”。管理权限的此消彼长,使原属于学院管理的职能有很大一部分为学生社区所取代,党团建设工作也不例外。实施学分制以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逐渐转到学生社区,从而使学生社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大大提升。这也要求我们尽快构建新的学生党团组织网络,把党团组织的影响力渗透到学生生活和活动的每一个角落。
二、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团组织建设的新模式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党保持战斗力的根本所在。面对新情况,必须创新高校党团组织建设工作思路,把党团组织的触角伸到学校最基层的组成单元——学生公寓。在公寓建立学生党团组织,是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党团建设工作的新举措。高校学生公寓是学子们思想碰撞、情感交流的平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是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阵地。在学生公寓中建立党团组织,有利于创新高校基层学生党团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和落实公寓文化建设,维护高校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弥补后勤社会化后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力量和载体的不足,从而发挥党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一般情况下,每栋公寓楼可设一个团总支(以500~1000人为宜),下设楼层团支部。公寓辅导员任公寓团总支书记,其主要工作职责是:做好调查研究,贯彻落实思想政治教育计划;负责公寓文化活动的组织实施;负责公寓党团组织及公寓自管组织的建设、管理和作用发挥;负责学生在公寓内的操行表现考评;了解和掌握学生住宿情况,处理公寓内的突发事件。公寓内同时设立由学生组成的公寓自管会,团总支具体指导公寓自管会的日常工作,公寓自管会由楼长、层长和寝室长组成。楼、层、寝室长均由学生民主选举产生。自管会干部的各项待遇同院系学生干部一样。公寓自管会的主要职责是做好信息工作,确保信息畅通;协助公寓团总支做好文明宿舍评选工作;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映学生的要求、意见、建议;落实公寓文化活动计划,做好宣传发动和组织工作;在公寓内开展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等。
公寓党组织的建立视每栋公寓所住学生党员多少来定。所有同住一栋公寓的学生党员组成一个公寓党组织。可在公寓楼一楼入口的显著位置设学生党员形象展示栏。一是增强学生党员的荣誉感,让学生党员在公寓里更好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二是加强对学生党员的约束与管理,让学生党员接受普通学生监督,促使学生党员在学生生活区也一样树立起良好形象。
三、新模式的现实意义
1.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将党团组织建在学生公寓,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弥补高校在跨越式快速发展过程中的某些不足,一是便利学生党团员参与公寓管理,倡导按照党员标准践行、推动、落实公寓管理条例,变公寓管理由后勤负责为学生党员带头参与的“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模式。二是学生党团组织在公寓内能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作用,抢占网上红色阵地。三是解决了弹性学制和学分制情况下党团组织功能弱化问题。四是从时间、地点、空间、主客体等全方位突破,寻求灵活的党团组织构建模式,是将党团支部工作重心下移,走群众路线的大胆尝试,切合学生心理发展需要,使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成为现实。
2.强化公寓文化育人功能。将党团组织建在学生公寓,既有利于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监督和培养,更好地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又拉近了党组织与同学们的距离。一是党团组织建在学生公寓,将组织的纪律和文化带进了日常生活,无形中形成对发展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的示范作用。二是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长效机制。学生党团组织建在公寓,使公寓文化的育人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为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供了保障。三是学生党团员在学习“八荣八耻”教育活动中更容易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方面在学习和工作上率先垂范,一方面在生活上及时关心困难学生,帮助弱势群体,让普通同学感觉到榜样就在身边,关爱就在身边,逐渐形成“知荣明耻”、关爱、谦让、宽容、互助的良好风气,然后再转变成群体意识、行为规范、公共行为和学习生活习惯。
3.有效引领公寓文化建设方向。通过整栋楼的总支、楼层支部的组织机构,通过党团支部开展的活动,通过把党员的发展培养程序细化到宿舍生活的细节,通过党员个人的先锋模范作用等,引领公寓文化朝着积极、健康、奋进的方向发展。党支部的性质和基本任务决定了它能比学生公寓中的任何组织更具有先进性。因此,把党团支部建在学生公寓,通过党团支部的建制和党团员活动的开展能真正确保公寓文化建设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方向,营造“贴近时代、展现主流、和谐高雅、积极向上、团结互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学风”的公寓文化氛围
4.拓宽公寓文化建设渠道。它为公寓文化注入了新内涵,是创新高校党团工作的重要举措,大大拓展了学生党团支部活动空间,通过发挥学生公寓党团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利用健全有效的组织机构,规范党团员活动制度,不断丰富活动内容,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使学生党团建设工作真正进入学生公寓,使公寓文化建设符合党的要求,体现党的性质,展现共青团的活力,被广大学生所欢迎和接受。
[参考文献]
[1]韩玫.高校学生社团中开展党建工作探析[J].理论建设,2007(3).
[2]宋静.灵活地建立学生党支部运行机制的探讨[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7).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版)[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1.
[4]邱杰.大学生党建工作进公寓的原则及对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9).
[5]姜红.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探微[J].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7(17).
[6]刘荣.大学生党建工作进公寓的探索与实践[J].学习月刊,2007(14).
[关键词]高校 党团组织建设 模式
[作者简介]裴保春(1969- ),男,河南镇平人,南阳师范学院高级讲师,在职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河南 南阳473061)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08)12-0052-01
当今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这些变革正在改变着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适应社会变革,高等教育改革要不断推进,高校学生党团组织建设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需要不断探索新模式,以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
一、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团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
1.扩大办学规模后出现的新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与此相适应,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逐步形成了“两级管理、院系为主”“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格局,这种格局的核心是学校党委和行政的管理重心下移。适应这种新的管理体制和工作任务的需要,尽快探索出高校党团组织建设工作的新思路、新规律,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
2.教育信息化发展提出的新问题。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网络进公寓的发展进程,学生在寝室便能轻松上网,网络已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能更迅速、更深刻地传递信息。同时网络还存在着各种有害信息,污染学校德育环境,严重冲击学校教育在学生成才环境中的主导地位。学生党团组织建设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能否迅速及时地确立“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工作原则,显得尤为迫切。
3.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带来的新问题。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推进,使原有学生宿舍管理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通过各种渠道运用市场化操作、社会化管理的办法,由社会力量投资兴建了一批学生生活园区,园区里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意识不断增强,出现了学生公寓自管会等自律组织。公寓化管理的出现和学生自主、自律意识的增强,对党团组织的建立和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提出了新要求。
4.学分制、弹性学制的推广和实施对学生党团组织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學分制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分段完成学业,扩大学生入学后选择专业的自主权。近年来,还有些高校对一年级新入学学生先不分专业,进行大文科和大理科教育。这些新举措拓宽了学生活动空间,增强了发展弹性,丰富了以公寓为单位的社交活动,却使传统的学院、专业、班级的概念越来越淡化,学生的离散化和流动性大大增强,出现了同班不同学、同楼不同校、同进不同出等现象,使传统教学管理体制下职能强大的学院管理力度大大削弱,很多工作学院难以深入开展,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出现了“盲点”或“空白点”。管理权限的此消彼长,使原属于学院管理的职能有很大一部分为学生社区所取代,党团建设工作也不例外。实施学分制以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心逐渐转到学生社区,从而使学生社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大大提升。这也要求我们尽快构建新的学生党团组织网络,把党团组织的影响力渗透到学生生活和活动的每一个角落。
二、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团组织建设的新模式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党保持战斗力的根本所在。面对新情况,必须创新高校党团组织建设工作思路,把党团组织的触角伸到学校最基层的组成单元——学生公寓。在公寓建立学生党团组织,是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党团建设工作的新举措。高校学生公寓是学子们思想碰撞、情感交流的平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是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阵地。在学生公寓中建立党团组织,有利于创新高校基层学生党团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和落实公寓文化建设,维护高校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弥补后勤社会化后学生公寓思想政治工作力量和载体的不足,从而发挥党团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一般情况下,每栋公寓楼可设一个团总支(以500~1000人为宜),下设楼层团支部。公寓辅导员任公寓团总支书记,其主要工作职责是:做好调查研究,贯彻落实思想政治教育计划;负责公寓文化活动的组织实施;负责公寓党团组织及公寓自管组织的建设、管理和作用发挥;负责学生在公寓内的操行表现考评;了解和掌握学生住宿情况,处理公寓内的突发事件。公寓内同时设立由学生组成的公寓自管会,团总支具体指导公寓自管会的日常工作,公寓自管会由楼长、层长和寝室长组成。楼、层、寝室长均由学生民主选举产生。自管会干部的各项待遇同院系学生干部一样。公寓自管会的主要职责是做好信息工作,确保信息畅通;协助公寓团总支做好文明宿舍评选工作;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映学生的要求、意见、建议;落实公寓文化活动计划,做好宣传发动和组织工作;在公寓内开展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等。
公寓党组织的建立视每栋公寓所住学生党员多少来定。所有同住一栋公寓的学生党员组成一个公寓党组织。可在公寓楼一楼入口的显著位置设学生党员形象展示栏。一是增强学生党员的荣誉感,让学生党员在公寓里更好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二是加强对学生党员的约束与管理,让学生党员接受普通学生监督,促使学生党员在学生生活区也一样树立起良好形象。
三、新模式的现实意义
1.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将党团组织建在学生公寓,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弥补高校在跨越式快速发展过程中的某些不足,一是便利学生党团员参与公寓管理,倡导按照党员标准践行、推动、落实公寓管理条例,变公寓管理由后勤负责为学生党员带头参与的“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模式。二是学生党团组织在公寓内能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作用,抢占网上红色阵地。三是解决了弹性学制和学分制情况下党团组织功能弱化问题。四是从时间、地点、空间、主客体等全方位突破,寻求灵活的党团组织构建模式,是将党团支部工作重心下移,走群众路线的大胆尝试,切合学生心理发展需要,使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成为现实。
2.强化公寓文化育人功能。将党团组织建在学生公寓,既有利于对入党积极分子的监督和培养,更好地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又拉近了党组织与同学们的距离。一是党团组织建在学生公寓,将组织的纪律和文化带进了日常生活,无形中形成对发展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的示范作用。二是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长效机制。学生党团组织建在公寓,使公寓文化的育人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为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供了保障。三是学生党团员在学习“八荣八耻”教育活动中更容易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方面在学习和工作上率先垂范,一方面在生活上及时关心困难学生,帮助弱势群体,让普通同学感觉到榜样就在身边,关爱就在身边,逐渐形成“知荣明耻”、关爱、谦让、宽容、互助的良好风气,然后再转变成群体意识、行为规范、公共行为和学习生活习惯。
3.有效引领公寓文化建设方向。通过整栋楼的总支、楼层支部的组织机构,通过党团支部开展的活动,通过把党员的发展培养程序细化到宿舍生活的细节,通过党员个人的先锋模范作用等,引领公寓文化朝着积极、健康、奋进的方向发展。党支部的性质和基本任务决定了它能比学生公寓中的任何组织更具有先进性。因此,把党团支部建在学生公寓,通过党团支部的建制和党团员活动的开展能真正确保公寓文化建设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方向,营造“贴近时代、展现主流、和谐高雅、积极向上、团结互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学风”的公寓文化氛围
4.拓宽公寓文化建设渠道。它为公寓文化注入了新内涵,是创新高校党团工作的重要举措,大大拓展了学生党团支部活动空间,通过发挥学生公寓党团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利用健全有效的组织机构,规范党团员活动制度,不断丰富活动内容,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使学生党团建设工作真正进入学生公寓,使公寓文化建设符合党的要求,体现党的性质,展现共青团的活力,被广大学生所欢迎和接受。
[参考文献]
[1]韩玫.高校学生社团中开展党建工作探析[J].理论建设,2007(3).
[2]宋静.灵活地建立学生党支部运行机制的探讨[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7).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版)[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1.
[4]邱杰.大学生党建工作进公寓的原则及对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9).
[5]姜红.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探微[J].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7(17).
[6]刘荣.大学生党建工作进公寓的探索与实践[J].学习月刊,2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