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若干思考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av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积累和梳理是语文阅读中必须要养成的习惯
  俗话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阅读文章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在日常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进行积累知识和总结、指导方法,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有以下几点做法:
  1、立足教材,在诵读中积累语言。
  如朱自清的《春》一文景美文美,它以优美的笔触,描写了春回大地的美丽景色,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教师可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可让学生观看记录春天景色的图片、录像,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向往之情,在此基础上配乐读、表演读,反复诵读。再如郭沫若的《雷电颂》,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来增强作品的艺术表达效果,如用反复、排比、反问,无比愤怒地斥责恶神,达到了最大限度的抒情效果,感人肺腑,撼动人心。句子本身又具有诗的形式美和节奏感,增强了语句的气势,琅琅上口,铿锵有力,适合学生用最激越的感情诵读,体会感情,同时也积累了语言!
  2、稳抓阅读,在品析中积累语言。
  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可在品析中积累。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文中:“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其中“沉淀”一词重复使用,就很有韵味,它化静为动,生动地表现了紫色由浅入深最后到深紫的变化。如此的赏析,宗璞语言的魅力也会“沉淀”在学生的心里。
  3、相互交流,在碰撞中积累语言。
  交流之于积累的作用尤为重要,因为学生的阅读和生活体验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交流能沟通个体偏狭的理解,使语言的积累达到融会贯通。交流所达到的效率永远是优于个体行为的效率,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合理时机,设计灵活形式,如课堂讨论、辩论会、积累成果展示(摘抄笔记、心得体会),让学生练习说话,使学生把学到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材料,并沉淀积累。
  4、通过课外阅读中外名著,让学生去感受、体验,并在阅读过程中写读书笔记,记录自己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总之,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积累和梳理的习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积累、梳理的良好的学习品质。教师要注重方法的归纳,不能搞成大运动量的操作,不能泛而无序、乱而无章,引导学生对具体语言材料、素材、规则、方法等观察归类,不宜搞成学科知识条纹识记。积累已成为学生能力发展的首要目标,而学好语文的关键在于日积月累。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设计要有梯度
  就像写文章一样,阅读也该有一个整体思路,这个思路即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在这一轮回环中,教学要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内容,由认读到鉴赏,甚至到评价与创新,应体现出梯度。每一个阅读者都可以在其中发挥尽可能多的专长:善于组织的就去组织,善于观察的多谈观察所得,善于思考的积极表述思想,善于辩论的要让他畅所欲言,善于表演的要鼓励他表现自我……每个阅读者都能怀有奋发向上的情绪的话,最终会产生强大的整合效应。
  三、作文创新
  “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课内课外阅读可以使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生进行深刻的思考,在此基础上加以引导进行再创作。学生的语言积累多了,并不一定他的语言能力就加强了,还应鼓励学生大胆地运用。
  1、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运用积累的语言。
  对学生作文中的好词好句,我在修改文章时,会用红笔标出并加以好的评价,但学生在作文中运用积累的语言时,常常出现堆砌词藻的现象,对学生作文中堆砌的词句,哪些可保留,哪些要删除,哪些应替换,我会予以悉心指导。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会慢慢体会到正确应用积累的语言的方法。
  2、鼓励学生在课外语言实践中运用语言。
  在辩论会上,在小记者会上,在演讲会上,对学生在表达时应用的好词好句,我都会予以充分的肯定。在语文活动课上,可以成语接龙方式,找近、反义词方式,指定一个意思要求用各种形式表达的方式等,让学生运用积累的语言,展现自己的语言能力。
  3、组织学生运用多种形式交流所积累的语言。
  可在学习园地上开辟“优美词句赏析专栏”,选登同学摘记的优美词句;在国庆期间让学生把“优美词句共赏析”作为手抄报的内容,办个人手抄报,交流手抄报时,也交流了优美词句;同学间定期交换读书笔记,把每个同学的读书笔记作为全班同学的共同财富,实现了资源共享。经过训练,学生的读书兴趣提高了,课内课外的阅读量大大增多了,行为文明了,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尊重了学生的个体意愿,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才能,取得了较好的课外阅读效果。荀况说:“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如果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多多重视这样的积累教学,多去寻找这样的有效方法,那么广大受教学生必将受益匪浅,在整个中学阶段学到的内容也必将终身受用。
其他文献
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电脑普及的信息时代,掌握应用计算机已经是科学发展和走向未来信息化时代的需要,且已成为当今合格人材的必备素质之一。作为21世纪的主人,掌握电脑操作这一信息处理的工具是尤为重要的。  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技术迅速发展,需要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为了培养优秀的跨世纪人材,必须提高教学效益、改
期刊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学习者,学生是发展的根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积极、民主的学习环境,使每位学生都能成为问题的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这就要求教师要成为“平等中的首席”,要摒弃传统教学的弊端,转变数学教学模式,加强问题式教学。  一、数学教学中如何加强“问题性”的设计  教师应花大力气寻找相关材料,坚持“四问”,即问自已,问资料,问同事,问网络,在此基础
期刊
我区地处城乡结合处,教学改革之路既不像城市那样行动快、效果明显,也不像农村那么条件差、举步维艰,在课改路上“执子之手,与子同走”, 作为教研员一定要与一线教师多沟通、多交流,不间断课堂教学实践。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改革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攻方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之我见:  一、上一节课的基本环节:说课、上课、评课、课后反
期刊
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工具,具有其他工具无法替代的优越性。它可以唤起幼儿的真挚情感,激发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营造动态情境,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积极性;渲染欣赏氛围,培养幼儿对语言的感知能力;构建想象空间,提高幼儿语言运用的创造性,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将现代多媒体技术引入到幼儿素质教育领域,是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趋势。  一、借助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优势,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
期刊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得到了很普遍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使用带来了音乐教学方式的变革,也带来了音乐学习方式的变革,它已逐渐渗透到音乐课教学中去,一些有条件的学校,钢琴集体课、视唱练耳、乐理、配器等课程已基本采用了数字化教学手段。下面就来谈谈自己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 多媒体资源共享在音乐学科教学中的优势  现代的中学生,接触的新鲜事物多,接受能力较强,现代信息
期刊
近年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农村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优先发展摆在重中之重的战略位置,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推动了农村教育的发展。周济部长在讲话中指出:“在充分肯定我国农村教育巨大成就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农村教育发展水平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强烈需求,与广大农民群众的殷切期望还有很大差距。农村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最薄弱的环节,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差距就是教师的差
期刊
摘 要:在低段音乐教学中,老师常常以唱游为主要内容。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在这里谈谈自己对低段学生在音乐课堂中进行乐理知识教学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乐理知识 音的强弱 音的高低 音的长短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低段音乐教学中,常常以唱歌、律动、基本动作、舞蹈、欣赏为主要内容,方法上采用教师示范唱、做、跳,学生模仿的注入式的教学模式。其结果是学生只学会了几首歌、几个舞蹈、几个律动,
期刊
近年来,党和国家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农村师资力量薄弱的状况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的逐步建立,加强农村师资力量已成为发展农村教育的当务之急。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农村师资,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真正实现在同一片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的愿望。然而,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不少农村教师流失,师资队伍短缺。
期刊
一提到作文,很多学生就皱眉头,在老师严厉的催促下,勉强凑一篇内容空洞的文章,没有个性,空话连篇,严重脱离自我生活,甚至模仿抄袭等现象极为严重,作文成了一种应付。面对对作文毫无兴趣的学生,我陷入了思考: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发掘学生的个性呢?总结多年来积累的教学经验教训,我尝试通过以下方法来发掘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一、用新颖的题目来吸引学生,让他们产生兴趣  老套的题目,学
期刊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如何在生物课堂上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自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既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体现以人为本、着重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现以“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节课的课堂教学为例,谈一下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让学生运用探究、比较的方法理解传染病的相关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情境体验、音乐欣赏、图片观察与分析、课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