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重要的一环是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试图从六个方面谈一些粗浅认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注重课堂动态生成;营造课堂学习氛围;创设情境;注重小组合作学习;关注差异促发展等的方面的有效性。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融入新的教学理念进行大胆实践的同时,必须重视其成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课堂教学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优化策略
教学活动展开的主要场所是课堂。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课堂教学都是我们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效率就是师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教学任务,即投入的时间、精力与“产出”的关系。它是衡量课堂教学实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着学生作为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数学知识的学习、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下面,我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谈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乐学。
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没有参与就没有教学。如果学生没有意愿,教师花再多的工夫也是枉然,正如西方一句俗语所言:“你只能牵马到水边,但不能保证它一定饮水”,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普遍关注的一大课题。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策略很多,归结起来实质不外两个字,那就是要“吸引”学生。
(1)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游戏引入课堂,寓教学于游戏中,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自学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如:在教学生记大月、小月时,可让学生拍手朗读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腊月指12月)三十一天永不差,二月是个特殊月,其他各月是小月。”
(2)设疑问难,激发兴趣。
新课教学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况,新颖的教学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恰当的教学手段,教师系统、准确、抑扬顿挫地讲解等都可以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直接兴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适宜的障碍就能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对疑难问题产生强烈的探索意向,引起学生学习与探索的兴趣。
(3)巧设练习,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
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课堂练习设计得好,不仅巩固新知识,发展学生思维,促进智能转化,而且可以增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设计练习题力求做到分层练习,形式多样,讲求实效。
二、注重课堂动态生成,着眼学生发展 传统的教学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
现代的教学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捕捉学生的眼神、表情、动作等。学生在课堂上想什么、说什么、探索到什么、体验到什么等成了课堂评价的重点。笔者让学生自己独立地做书上的练习。一生突然大声说:“有一只鸽子的信送不出去。”笔者微笑着询问是哪一只,其他小朋友争先恐后地回答:“15-9。” 在老师留给他们的广阔的活动空间中,孩子们自己发现了多余的条件,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设想当时笔者如果对贸然出现的声音立即批评,不仅使那位学生的思维停顿,连其他孩子的学习热情都会受到影响。蔡林森说:“概念、定律、道理由教师嘴里讲出来就不值钱了,一定要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去感受、去体会、去发现。”
三、营造课堂学习氛围,培养自信。
愉悦、宽松、民主 教师要善于创设给人以实感的教学情境,这种课堂氛围能让学生像生活在最适宜的气温下一样心旷神怡、情绪高涨。通过有效的调控,让学生始终沉浸在情感和思维畅通交流的课堂气氛之中,达到课堂教学目的。
1、立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蹲下来,做学生的朋友。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营造一种生动的教学情境,一种平等的对话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进行“对话”,教师和学生不仅仅通过语言进行讨论,更主要的是通过心灵进行平等的沟通。
比如教师在教学中经常用这样的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
(1)老师也有个想法,可以说一说吗?
(2)老师也听明白了,你的意思是??
(3)你愿意告诉同学们你是怎样想的吗?
(4)谢谢你,教给我们这个好方法。
(5)老师不太明白你的意思,你愿意再说一遍吗?在这种状态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自己的良好情感引发学生积极情感的共鸣,形成情感交融的氛围,获得有效的课堂教学。
2、科学、机智地评价学生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教学中,即使学生答不对问题,教师也不需全盘否定,而是要给予适当的评价,让学生体验进步。
如“你真会观察,能不能从侧面进行观察,发现什么呢?”“你真会动脑,是否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呢?”??这样来打开学生运用语言、开动脑筋的思路,总结感悟和思考收获,从而让学生们的思想一步步走向成熟。
四、关注差异促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无论是在内容安排,教法选择、学法使用、练习设计以及教学评价等各方面,都要关注每一个或每一类学生的特殊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才能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如练习设计时,常常要设计有不同层次的练习,以基本、综合、开放分别作为各个不同层次的要求,有时同一练习还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力求让所有的学生通过努力都能完成,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让不同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练习如此,新课则更显重要,在这点上我体会较深。例在教学“2的乘法口诀”一课,我先出示两个果盘,每个盘中有2个苹果,然后提出问题:每盘有几只苹果?有几个2只?2个2只是多少? 加法算式?引导写出乘法算式。表示什么?引导口诀。在教3的乘法口诀时依然采用了同样的方法,我发现有些学生不再随着老师思考,仿佛已经会了,调查一下,原来全班学生70%会背乘法口诀,很显然我虽注重了乘法口诀的形成,但忽略了大部分学生已有的经验,进行“一刀切”的教学 ,造成课堂低效。它让我明白: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学,才能得到有差异的发展。
总之,在教学中,只要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联系实际,创设情景,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杨东:《新课程教学基本策略》,开明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
2. 2.全日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7月第一版.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优化策略
教学活动展开的主要场所是课堂。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课堂教学都是我们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效率就是师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教学任务,即投入的时间、精力与“产出”的关系。它是衡量课堂教学实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着学生作为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数学知识的学习、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下面,我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谈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策略:
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乐学。
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没有参与就没有教学。如果学生没有意愿,教师花再多的工夫也是枉然,正如西方一句俗语所言:“你只能牵马到水边,但不能保证它一定饮水”,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普遍关注的一大课题。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策略很多,归结起来实质不外两个字,那就是要“吸引”学生。
(1)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游戏引入课堂,寓教学于游戏中,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自学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如:在教学生记大月、小月时,可让学生拍手朗读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腊月指12月)三十一天永不差,二月是个特殊月,其他各月是小月。”
(2)设疑问难,激发兴趣。
新课教学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况,新颖的教学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恰当的教学手段,教师系统、准确、抑扬顿挫地讲解等都可以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直接兴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适宜的障碍就能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对疑难问题产生强烈的探索意向,引起学生学习与探索的兴趣。
(3)巧设练习,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
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课堂练习设计得好,不仅巩固新知识,发展学生思维,促进智能转化,而且可以增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设计练习题力求做到分层练习,形式多样,讲求实效。
二、注重课堂动态生成,着眼学生发展 传统的教学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
现代的教学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捕捉学生的眼神、表情、动作等。学生在课堂上想什么、说什么、探索到什么、体验到什么等成了课堂评价的重点。笔者让学生自己独立地做书上的练习。一生突然大声说:“有一只鸽子的信送不出去。”笔者微笑着询问是哪一只,其他小朋友争先恐后地回答:“15-9。” 在老师留给他们的广阔的活动空间中,孩子们自己发现了多余的条件,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设想当时笔者如果对贸然出现的声音立即批评,不仅使那位学生的思维停顿,连其他孩子的学习热情都会受到影响。蔡林森说:“概念、定律、道理由教师嘴里讲出来就不值钱了,一定要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去感受、去体会、去发现。”
三、营造课堂学习氛围,培养自信。
愉悦、宽松、民主 教师要善于创设给人以实感的教学情境,这种课堂氛围能让学生像生活在最适宜的气温下一样心旷神怡、情绪高涨。通过有效的调控,让学生始终沉浸在情感和思维畅通交流的课堂气氛之中,达到课堂教学目的。
1、立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蹲下来,做学生的朋友。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营造一种生动的教学情境,一种平等的对话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中进行“对话”,教师和学生不仅仅通过语言进行讨论,更主要的是通过心灵进行平等的沟通。
比如教师在教学中经常用这样的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
(1)老师也有个想法,可以说一说吗?
(2)老师也听明白了,你的意思是??
(3)你愿意告诉同学们你是怎样想的吗?
(4)谢谢你,教给我们这个好方法。
(5)老师不太明白你的意思,你愿意再说一遍吗?在这种状态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自己的良好情感引发学生积极情感的共鸣,形成情感交融的氛围,获得有效的课堂教学。
2、科学、机智地评价学生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教学中,即使学生答不对问题,教师也不需全盘否定,而是要给予适当的评价,让学生体验进步。
如“你真会观察,能不能从侧面进行观察,发现什么呢?”“你真会动脑,是否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思考呢?”??这样来打开学生运用语言、开动脑筋的思路,总结感悟和思考收获,从而让学生们的思想一步步走向成熟。
四、关注差异促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无论是在内容安排,教法选择、学法使用、练习设计以及教学评价等各方面,都要关注每一个或每一类学生的特殊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才能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如练习设计时,常常要设计有不同层次的练习,以基本、综合、开放分别作为各个不同层次的要求,有时同一练习还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力求让所有的学生通过努力都能完成,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让不同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练习如此,新课则更显重要,在这点上我体会较深。例在教学“2的乘法口诀”一课,我先出示两个果盘,每个盘中有2个苹果,然后提出问题:每盘有几只苹果?有几个2只?2个2只是多少? 加法算式?引导写出乘法算式。表示什么?引导口诀。在教3的乘法口诀时依然采用了同样的方法,我发现有些学生不再随着老师思考,仿佛已经会了,调查一下,原来全班学生70%会背乘法口诀,很显然我虽注重了乘法口诀的形成,但忽略了大部分学生已有的经验,进行“一刀切”的教学 ,造成课堂低效。它让我明白: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学,才能得到有差异的发展。
总之,在教学中,只要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联系实际,创设情景,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杨东:《新课程教学基本策略》,开明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
2. 2.全日制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7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