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在花树童话里与美好事物建立链接

来源 :北京青年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gbmnmap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王子》中讲了一个名词解释“驯养”,说到“驯养”的含义,狐狸说:“这是常常被人遗忘的事情。它的意思就是建立关系。”
  “建立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而“建立关系”的“宾语”则是成人世界的重要选择,于我们,选择的是艺术、鲜花、美食……
  “花厨”的老板Karen,认为鲜花和美食是治愈人的完美搭档,“花厨”是因为给女儿做早餐这个充满爱的缘由诞生出来的,“鲜花和美食都是治愈系的单品,是链接人和自然的情感媒介。”Karen说。
  所以,那个有爱的餐厅传递的理念便是健康、自然、完美搭档,因为彼此会变得更好。
  艺术家李洪波则是用另外一种几近苛刻的严谨缔造出一种审美,他的作品“童话世界”,是由一个一个国家的地图组合而成的,折叠起来是地图,打开便是一朵一朵一棵一棵造型神奇的花朵、树木。
  视觉的审美是一直以来都在探讨和追求的目标,而当下的充满想象力的创意人,已经把审美扩展成强大的空间场域。
  沉浸在花朵和树木的童话里面,希望和美好的事物建立一个链接。

Karen&花厨 鲜花和美食是治愈人的完美搭档


  “花厨的英文是Tomacado,就是番茄和牛油果搭配起来的单词,以前我给女儿做早餐的时候,很喜欢把番茄和牛油果搭配起来吃。
  后来我在一个营养学刊物上看到,牛油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遇到茄红素,会让茄红素的功效放大至《四倍,两个独立的成分已经很健康,合并到一起功效健康四倍。花和厨也是完美搭档的一种——整个品牌传递的便是‘健康、自然、完美搭档,因为彼此会变得更好’”。



  好的审美让食物变成一幅一幅画
  Q&A
  Q=《北京青年》周刊
  A=孔婕
  Q你自己最喜欢什么花?什么样的菜品更像是童话?
  A我喜欢银莲花、豌豆花、奥斯汀玫瑰、洋牡丹、铁线莲,都是很仙很美的花。
  餐厅里的咖喱猪软骨饭很好看,是桂花做的,“小世界”也很好看,色彩就像是花一样……这些都很童话。


花厨嘉铭中心店,是城市中的网红店

  Q你腦中的童话世界是怎样的?
  A我脑袋里面有“天马行空”的想象,旅行也能给我带来无限的灵感,比如餐厅中的海鲜米饭和冬阴功煲等等泰国菜,都是我去泰国旅行时候汲取的灵感。我去曼谷的四季酒店跟酒店大厨学习冬阴功煲的制作方法,后来我们把冬阴功煲的饼皮改为酥皮,成为花厨自己的冬阴功煲。还有一款海鲜米饭,我们用巧克力和粉色的石头营造了一个沙滩的感觉,把海鲜摆放在沙滩上。
  我们之前出品过一系列草木绿色的食物,是因为那时候草木绿是流行色,我们用抹茶、牛油果等等营造草木绿的氛围,特别受欢迎。
  Q你用花和食物搭配在一起的渊源来自哪里?
  A在我女儿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抵抗力特别差,常常生病,一病就没食欲,瘦瘦小小的。我当时给女儿定了一个一百天的早餐计划,花很多心思给女儿做高颜值的早餐,女儿看到不一样的可爱早餐,两眼放光,开心地吃完,渐渐的开始有了食欲。
  我觉得,把食物搭配得营养一些,设计更用心更好看一点,治愈的不仅仅是胃口,是内心,可以生发幸福感。我开始去淘一些女儿喜欢的卡通餐具,慢慢开始转向有很好审美的餐具,渐渐我发现鲜花是食物最好的装饰。
  连小朋友都是外貌协会的,像我们这样工作在写字楼的、生活在多重的压力中的女人们,更需要环境很好、食物很健康的餐厅。我当时的定位就是想做一个写字楼里的“世外桃源”。
  Q请列举一些好看菜品的诞生经历?
  A在还没有自己的厨房之前,我们曾在一个租来的小厨房里进行着各种尝试,就像做实验一样,每天都有新的惊喜。比如烤鸡,这是一个比较西式的配方,原料用的是柴鸡,开始的时候怎么做都不理想,多次尝试后在众多品种中选择了口感、肉质、大小适中的三黄鸡,在之后的试菜中叉无心插柳地加入了辣椒粉;比如班尼迪克蛋里的鸡蛋,为了食用更加安全,我们把溏心蛋改为了温泉蛋,用专门的低温慢煮机做出来的蛋黄是凝固的,但又可以保持软糯Q弹;再比如食用花的选择,要同时保证安全、健康、貌美,最后挑出来可爱的三色堇。
  Q花厨DNA是怎样的?
  A每一家店都像是不断成长的女性,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气质,第一家店在嘉铭中心,是比较田园风格很少女:王府中环店的风格很优雅,新贵的感觉;大悦城店则呈现出一个知性、浪漫、明快的女性形象:国贸则是比较中性的空间……
  Q在花厨里面有哪些有趣的缘分?
  A李健是我唯一的偶像,我店里的一款饮品就是以李健的歌命名的,叫做《美若黎明》。
  李健来到我的餐厅,翻看到《美若黎明》,他在菜单上签名了!以至于李健只要在北京开演唱会,粉丝们都会来店里寻找同款饮品。
  Q大家为什么喜欢来花厨?是不是来寻找童话呢?
  A我做花厨,首先是我自己感到很快乐,我研发这些好看的菜品,插花,心情特别愉悦,这是一个减压的过程。而我做出的成果也能让别人感受到很快乐,别人的快乐反馈到我身上让我更快乐。   快乐是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来花厨的女性,各个职业的都有,都是老客人,呼朋引伴的来。大家都或多或少在这里得到收获和满足,那是一种很愉悦很向往的感觉。餐厅其实不一定要多高深多奢侈,就是最简单的给客人提供好的环境、好的食物,让大家有一个放松的下午和晚上就可以了。
  Q花厨的花是由哪些人打理的?
  A这里的一点一滴离不开每一位默默耕耘的园丁,美好需要被呵护,哪怕一个桌花或者餐盘旁边的小花,也会经过每天认真的剪根、换水、洗花瓶,这样才能更好地延续她的美。每当热闹的声光气味渐渐褪去,还会看见忙碌的背影。在招聘的过程中,有的人为理想、有的人为生存、有的人只因从网上看到单纯喜欢而加入我们的团队,这些都没错,我希望这里会是一个有幸福感的地方,有—群没有被社会洗褪色的真性情伙伴,爱笑能坚持、热爱生活,这份工作给有需要的人,也欢迎更多的人加入我们。
  当你坚持一条路,慢慢会遇到同路人,一起朝一个目标前进,喜怒哀乐,总会有收获。
  Q你有过遇到人生艰难的时刻吗?如果有能给我们讲述一下当时的情况以及如何度过的吗?
  A这两三年经历了很多很多,有好的,也有坏的。花厨的诞生给我带来了另外一种可能性,让我看到自己身上从前不曾发觉的特质,也带来了很多惊喜。但是生活的真相往往是在你觉得一切皆完美的时候突然甩你几个巴掌,让你在痛过之后清醒和自知。曾经因为创业没经验掉坑无数,也有经历分离和背叛,得到的和失去的其实是差不多的。
  每次危机我都很感谢我的家人和闺蜜还有团队的伙伴们陪我一点点走过来。这些经历没有是非可言,却都同样深刻,每一种都要放进生命里榨过一遍,最后过滤出来的才是真实的生活,才能够成长。
  Q你认为哪些品质或者素质对女性来说最重要?
  A独立吧,内心柔软却有力量的女人我觉得最有魅力。没有全然的独立,就会向外“要”,变得患得患失。而“美”是每个女孩都会去追求的,也很重要,我也不例外。但是“美”本身只是一个系数,要乘以智慧、勇气、坚持才是最后的得分。
  Karenkong
  Tomacado花厨创始人。她曾于金融行业耕耘7年有余,心中却始终牵挂着鲜花和美食,体验过都市女性工作的辛劳。更能体谅生活的压力。在四年半前毅然辞职,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创立了Tomacado花厨品牌.于是有了这间“藏在写字楼里的世外桃源”。Tomacado花厨被评选为“北京人气最高餐厅”“携程全球甄选餐厅”“品质餐饮示范店”“Timeout最佳蔓越莓主题餐厅”。并受到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美注和肯定。


李洪波作品,花海系列

李洪波&艺术 那盏纸灯笼延展开来便是世界一


  李洪波作品,花海系列
  “我去餐厅吃饭的时候,看到餐厅有很多纸灯笼,从这里我感受到它形体空间的变化,就像是我们小时候玩的玩具,折叠起来是很小的一块,延展的一瞬间,你会被惊讶到,它是扇子、是灯笼、是各种奇妙的东西。
  从此我便不停地进行实验,开始做很小的形体,慢慢的开始做大。每一块折叠起来是世界地图中的一个国家,延展开来便是我的童话世界。”
  Q&A
  Q=《北京青年》周刊
  A=李洪波
  Q看到你这些五彩斑斓的作品,非常惊讶,好像看到了一个大花园!
  A我的作品有一部分叫做“童话世界”,本身它是立体的,一些类似于装置的东西放在一起,这种排列组合是经过设计的。
  其实每个人都喜欢绚丽、温馨、和谐的视觉体验,这是人的共性。人们能把彩虹作为一个自然色彩的集中體现标准,这就说明大家还是对这种美丽的色彩有一个心理期待的。我选择把色彩和谐地调配开,让它们在光线没那么明亮的空间里也有色彩绚丽的感觉,让观者看起来拥有更温馨或者更绚丽的视觉感觉。
  我觉得作品首先要吸引人的注意,让人在此驻足,才能让人往下进行思考。
  Q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纸”这种材质的?
  A我对纸的关注其实特别早。大概在2000年左右,那时候我在出版社工作,我做设计,也做编辑,也去印刷厂盯印刷。
  在印刷厂我看到好多的纸张,不管是它们的排列组合,还是就简单地摆在那里,都很好看,我特别喜欢。
  Q你的梦想是怎样一点一点实现的?
  A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可能很有意思。我吉林师范大学毕业之后来到北京,那时候梦想爆棚,觉得自己画得很好,就想成为一个艺术家。到了北京之后,我发现比我画得好的人实在太多了,我受了很大打击。
  后来我认识了中央美院的吕胜中老师,他跟我说,“你现在年纪还小,可以用十年时间去学习,最好去一个文化类的单位,既可以接触一些文化知识,可以保持思考,也可以赚点钱能够生活。即便不能成为很好的艺术家,也能成为一个很好的工作者。”
  我当真踏踏实实在出版社工作,之后再去中央美院读书,这个时间跨度刚好是十年。
  Q就创作来讲,哪一刻你觉得自己开窍了?
  A在中央美院开始学习并且创作作品的时候,我觉得我开始真正地思考艺术问题了。
  在创作过程中我也曾尝试过各种材质,我发现纸张是我最熟悉,也是公众最熟悉的东西,是我能最便捷地得到的,也是最容易实现我的思考的东西。所以,我找到这样一个大家喜闻乐见的材质进行创作。
  Q那个可以折叠的大卫像,看起来如此的神奇,感觉成功完成了你理念的建构和转化。
  A不能说是彻底完成,但是我自己的思考实现了。   从“大卫”开始,我花了那么多年研究的素描都不存在了。像“大卫”这样的雕塑已经是欧洲艺术大师的经典作品了,我要把它转化成我的思考。
  所以我运用了“大卫”这个雕塑,也是画画的人特别熟悉的道具,最常见的符号性的标识,和人们最常见的“纸”的材料,做了一个不常见的东西。
  这里面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在——比如画素描用铅笔也能把头像画成立体的,学写字也能写成千上万的字。但是能写字就等于能阅读了吗?对艺术的思考是我们要学习的更深刻的东西,就像诗人李白用5个字就能写出“床前明月光”这种千古名句,这是需要不断的历练而成就的。这可能就是技术的认知和艺术的思考两个层面的概念,只有思考才是真正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也改变了自己的创作方式。
  Q整个创作过程的魅力在于哪里?
  A把自己的思考最后实践出来的过程特别有意思。我的梦想就是从事艺术,至少是成为一个艺术工作者,这可能真的就是我喜欢做的事。
  Q现在沉浸式的体验越来越多。原来人们去美术馆、画廊仅仅是去看一件作品,而现在更多的是希望得到更多的体验和感受,展览本身也越来越多营造出环境感来。
  A这让我想到法国早期的洞穴壁画,教堂的天顶绘画,人们去美术馆也是需要走进去观看。空间概念是相对而言的,面对一张画的时候,是一对一的彼此之间的体验。人面对美术馆就是进入到环境当中了,观看者被环境包围,环境对所有人来说是开放的,人的所处的位置不同,視角不同,对事物的认知便是不一样的。
  Q你在创作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空间?雕塑作品有它的空间占有,你怎么看你的装置作品的空间占有?
  A这是两个空间方式,雕塑本身具有空间占有,更多的是自身的延展,装置语言更多的是与环境的整体关系的探索,是更加多元的空间。
  我在空间设计中利用了墙壁和镜像,这是在我完整地陈述我的思考之后,在我的视野和认知之下,把空间规划得更合理,符合人进到这个空间之后,所带来的视觉感知。
  对空间认知的不同,可能是现代艺术和原来的绘画艺术最大的区别。还要看你所面对的空间,你所做的作品表达的视觉的要求。比如面对很大空间的时候,小作品也可以做得很好,看创作者有怎样的表达需要,要根据作品繁杂情况和它承载的协调的关系做判断。
  Q现代艺术更多的是考虑怎么赋予场域新的能量吗?
  A比如“童话世界”这个作品,在不同的空间,作品的展示方法是不一样的,它的高低错落、色彩的排布、作品之间的距离、人观看的视角,整体的视觉感知,要在进入这空间的一刻跟作品迅速地结合。
  如果在特别明亮的空间,我就可能把不同的色彩穿插摆放,混杂在一起,非常跳跃。在相对幽暗的空间我便分出三块色彩,冷色系、中性色系、暖色系,观者走进这个空间,会发现节奏感在里面,越是艳丽就越应该有节奏带来视觉的改变。
  Q你怎么看待科技?
  A艺术的进步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产生的,原始的绘画就是用土的颜色去画画,科技进步使得颜料出现,画面变得丰富和好看了。铅管原料的出现,能使户外写生变得更便捷,相机的出现则使绘画叉发生了变化。我用电脑可以虚拟出来我的展览现场。我还做过一个金属作品,在中国的菜刀和西方的尖刀上进行雕刻,使用激光切割的技术让雕刻得以实现。如果激光技术没有电脑的辅助,也不可能做到如此的缜密。所以说科技帮我实现了一部分对艺术的思考。
  李洪波
  中央美术学院修读民间美术和实验艺术硕士课程。毕业创作“伸缩纸张雕塑系列”使他迅速成为当红的当代艺术家。于2017年获得Sovereign艺术基金的大奖。现为吉林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纸艺术研究所所长,其作品曾于世界各地展出,重要展览包括「标准」(法国昂古莱姆纸博物馆,2017)和「Irons for Ages,Flowers for Days」(美国萨瓦纳艺术与设计学院美术馆。2015)。


李洪渡早期作品,伸缩性


李洪渡作品,童话世界

  “如果你爱上了某个星球一朵花。那么,只要在夜晚仰望星空,就会觉得漫天的繁星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花。
  ——《小王子》
其他文献
儿童是祖国的明天,少年是未来的希望。然而时过境迁,即便当下通讯发达的互联网时代,我们依然看到由于种种原因,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仍有很多地方的儿童、青少年饱受贫穷、疾病困扰或失去应有的关爱。幸运的是从十多年前开始,满怀社会责任的企业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尽己所能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能量与关怀。这些年间,越来越多的车企投身儿童公益领域。为孩子们点燃一根根火柴,创造一片片蓝天。  自2015年开始,我刊连
期刊
但是爱不就是这样,我们不需要变成相似的模样,却可以用不同的面貌共存。  采访付辛博和颖儿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大概要很俗套地引用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里的那段话。  “春天的原野里,你一个人正走着,对面走来一只可爱的小熊,浑身的毛活像天鹅绒,眼睛圆鼓鼓的。它这么对你说道:‘你好,小姐,和我一块儿打滚玩好么?接着,你就和小熊抱在一起,顺着长满三叶草的山坡咕噜咕噜滚下去,整整玩了一大天。你说棒不棒?
期刊
对于“废墟”。你有着怎样的理解?  对于“重塑”,你又有着怎样的期待和创造欲望?  “废墟”使人感到凌乱、恐慌、黑暗与绝望。而“重塑”则像是废墟中的一道光。赋予了人们秩序、安全感、光明与希望。  这種亲临其境的危机感与参与其中的“救世主”感受。正是来自瑞士的艺术家Thomas Hirschhom(托马斯·赫赛豪恩)想要传递展现给众人的。他的“废墟”作品活跃于世界各地。人们形象地称他为“废墟大师”。
期刊
35歲之前可不可以拥有一枚朗格腕表?这似乎已然成了个伪命题。因为问题是今时今刻发生或提出的,而论据是过往历史积淀或既有观念导出的——在消费社会,当下的论点永远比经典的论据更强悍。  2018年12月8日,日历上的“大雪”刚过,沪上果真就飘舞起绵密的飞雪。这日子当口,由沪上钟表爱好者自发创立的首届“上海国际玩表节”,在南京西路上海历史博物馆顶层开锣—这幢新古典主义特色建筑原是民国时上海跑马场,延宕至
期刊
回看2018年,凭借与世界各国的压迫性贸易谈判,退出了若干群以及不近人情的移民政策,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争得了各大媒体的头条。2019年,他还继续唱白脸吗?  2019年开年,美国政坛面临很多不确定情况“退群”隐患未散,政府“关门”僵局未解,美股震荡令人焦虑,“通俄门”调查仍在戳着特朗普的脊梁骨,特朗普从叙撤军却又突访伊拉克。  2019年初,特朗普或再宣布从阿富汗撤军。就此,中国新闻网采访中国海洋
期刊
贡布里希说:“没有所谓的艺术,只有艺术家而已。艺术家创作出艺术作品,由此衍生出整个艺术界。”艺术的本质是什么?从古希腊著名哲学家的苏格拉底开始,对于艺术本体的讨论一直是艺术理论家关注的焦点。随着艺术形式与题材的不断发展,科技、公益与艺术结合,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新的艺术品一直在不断冲击、扩张“艺术”的概念。  近日,第十二届中国艺术权力榜和第二届中国设计权力榜(下称“权力榜”)颁奖典礼成功
期刊
全新一代凯迪拉克CT6独有的美式新豪华风范  作为凯迪拉克倾力打造的新豪华科技旗舰,全新一代凯迪拉克CT6凭借更智能、更高效、更细膩的全新动力系统,再次突破了人们对行政级豪华轿车的想象。  全新2.0T可变缸涡轮增压发动机基于“单缸最优理念”研发,集合高度智能电气化技术。不仅拥有高效率、低排放、低油耗等优势,适时切换“四缸高性能模式”“四缸经济模式”“两缸超经济模式”三种工作模式,实现了动力输出与
期刊
正如“废墟”艺术家Thomas Hirschhorn在作品《重塑》中所贯穿的概念,“展现出有些部分——整体的重要部分——被切除了”,如果没有任何东西被附加。又有一些东西被切除,事物即便不会完全崩塌,也必将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甚至毁灭破坏。而这种使事物在面目全非的结构背后呈现出全新的姿态,让其内部的“隐藏空间”显而易见,正是这场“破坏”喜于见证的。  将事物先行破坏。再对其内部结构实施着“细细把玩
期刊
在Thomas Hirschhorn此番于上海明当代美术馆打造的新作品《重塑》的“废墟”场景中。在屋顶上赫然地悬挂着两条以红字书写的醒目横幅。其中一条横幅写着,“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而另一条横幅上的标语则引自Antonio Gramsci(安东尼奥·葛兰西)的一段话,“毁坏是困难的,的确,它和创造一样困难”(“Destruction is difficult.
期刊
1  古风时期:  特征为直立形象,多数雕像为代表少年和青年的“库罗斯”,以及代表少女的“科拉”。2  初期基督教:  在基督教被公认之前,有“善良的牧羊人”的图像以及作为基督象征的“鱼”的图画。而在其被公认之后,则作为“用眼来看的圣经”发展了起来。3  罗马艺术:  与罗马帝国共同发展起来的美术,多为写实主义的胸像,还出现了大量的大规模建筑。4  文艺复兴:  西方绘画的古典样式,意为古希腊·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