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要求,能够推动劳动生产力素质的提升,有利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基层文化建设,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不仅是为了满足老百姓的文化需求,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基层文化单位直面广大群众,对接基础文化平台,是满足老百姓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因而完善基层单位的文化建设尤其重要。因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与专业特长,研究了基层文化单位的文化服务建设。
一、制约基层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当前,基层文化的发展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限制。以音乐普及为例,笔者总结出以下限制因素。
(一)文化活动格局老套,形式单一
組织活动的方式依旧遵循老一套,缺乏新意,大多是声乐比赛。器乐比赛所选作品千篇一律,曲调伴奏陈旧,导致老百姓的参与度较低,缺乏活动热情。另外,组织的很多活动缺乏地域特色,不能发挥地方文化的特点及优势,导致音乐文化活动的形式呆板枯燥。
(二)基层文化服务队伍薄弱
当前,我国的基层文化服务队伍,大多由群众自由组织,自己充当工作人员,在活动组织和专业辅导上难免有失水准,甚至出现谬误,缺乏正规的教学引导使得文化队伍的水平参差不齐。另外,很多基层工作人员只懂得行政工作,而对文艺辅导知之甚少,这就导致文化队伍的后盾不足。
(三)资金匮乏,硬件设施落后
文化建设需要资金作为基本扶持,更需要设备作为承载。音乐普及所必需的器乐、场地和设备,都是需要资金的扶持,很多专业老师、服务人员的参与也需要资金补贴,而很多地方的相关配套难以完成基础的文化辐射,导致很多相关的文化活动难以真正展开,让老百姓觉得“不解渴、不过瘾”。
二、突破创新基层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真正改变现有困境的必备条件。根据以上情况,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开展和谐的基层文化活动
要想开展和谐的基层文化活动,必须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发挥地域特长,关注民生,根据当地老百姓的文化需求,组织特色文化活动。例如,音乐文化节、民乐交流、经典鉴赏、优秀影视剧作品专题等,结合本地特色、民俗音乐和指定主题的活动,既能够转变原有的文化项目,又能提升文化竞争力,使之变得丰富多彩,提高基层群众地参与度,从而打造特色地方文化品牌,形成文化特色,扩大影响力。
(二)组织培养基层文化工作人员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关键在于培养优秀的文化人才,做到人人能辅导。基层文化工作人员要努力提高个人文艺素质和修养,普及音乐知识,系统学习乐理、伴奏和声乐的基本常识,印刷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材料,定期讲课学习,开展相关的音乐讲座,能够深入浅出地为群众讲解相关知识,做好文化普及工作。要扩宽渠道,广纳贤才,给予相应的优惠条件,注意扶持那些素质全面的文化骨干,让他们在组织活动中以老带新,搞好传、帮、带,让基层文化队伍能够持续健康发展。另外,动员相关力量,组织文化志愿者,聘请专业人士为艺术指导,提高文化指导的综合实力。
(三)加强文化投入,争取财政支持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合理规划相关的资金应用,购置设备,如乐器、书籍材料、唱片音像等,保证文化活动的硬件要求。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社会相关资源接轨,吸纳资金,自主发展基层文化。基层文化建设要做到“政府把控,社会投入,市场营销”,使群众文化能够实现良性循环,要鼓励人们参与志愿活动,推动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三、关于基层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青年
文化的基层建设需要青年力量,青年队伍的建设是文化普及的坚实后盾。现如今,基层建设的文化参与者年龄偏大,吸纳青年音乐工作人员迫在眉睫。这有助于输入新鲜血液,提升人们的鉴赏力,丰富音乐作品,从而吸引更多文化青年的参与。
(二)科技
科技不断发展,时代不断进步,科技手段日新月异。基层文化建设也需要依靠新的科技手段,可以利用微信、微博和网络直播平台等互联网技术,大规模进行文化推广,还可以举办网络比赛、视频教学,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接受文化学习,让更多的人了解基层文化的建设内容。
(三)内容
推广群众文化需要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文化建设结构,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加入地域文化特色,推进文化归属感,让更多的人了解地域文化,形成地域文化软实力,一举多得。同时,内容需要创新,可以吸收一些新时代作品。音乐普及需要兼容并蓄,吸收国外的优秀音乐作品,重新创作,使之成为能够吸引更多人的宝贵财产。
四、结语
公共文化事业的服务对象是人,一切以人为本,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开展音乐教育,意在通过音乐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标准,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由此可见,音乐在文化宣传上起到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基层文化服务建设,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面向基层、补齐短板,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们得到充实的获得感和稳稳的幸福感。
(营口市西市区文化馆)
基层文化单位直面广大群众,对接基础文化平台,是满足老百姓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因而完善基层单位的文化建设尤其重要。因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与专业特长,研究了基层文化单位的文化服务建设。
一、制约基层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当前,基层文化的发展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限制。以音乐普及为例,笔者总结出以下限制因素。
(一)文化活动格局老套,形式单一
組织活动的方式依旧遵循老一套,缺乏新意,大多是声乐比赛。器乐比赛所选作品千篇一律,曲调伴奏陈旧,导致老百姓的参与度较低,缺乏活动热情。另外,组织的很多活动缺乏地域特色,不能发挥地方文化的特点及优势,导致音乐文化活动的形式呆板枯燥。
(二)基层文化服务队伍薄弱
当前,我国的基层文化服务队伍,大多由群众自由组织,自己充当工作人员,在活动组织和专业辅导上难免有失水准,甚至出现谬误,缺乏正规的教学引导使得文化队伍的水平参差不齐。另外,很多基层工作人员只懂得行政工作,而对文艺辅导知之甚少,这就导致文化队伍的后盾不足。
(三)资金匮乏,硬件设施落后
文化建设需要资金作为基本扶持,更需要设备作为承载。音乐普及所必需的器乐、场地和设备,都是需要资金的扶持,很多专业老师、服务人员的参与也需要资金补贴,而很多地方的相关配套难以完成基础的文化辐射,导致很多相关的文化活动难以真正展开,让老百姓觉得“不解渴、不过瘾”。
二、突破创新基层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真正改变现有困境的必备条件。根据以上情况,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开展和谐的基层文化活动
要想开展和谐的基层文化活动,必须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发挥地域特长,关注民生,根据当地老百姓的文化需求,组织特色文化活动。例如,音乐文化节、民乐交流、经典鉴赏、优秀影视剧作品专题等,结合本地特色、民俗音乐和指定主题的活动,既能够转变原有的文化项目,又能提升文化竞争力,使之变得丰富多彩,提高基层群众地参与度,从而打造特色地方文化品牌,形成文化特色,扩大影响力。
(二)组织培养基层文化工作人员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关键在于培养优秀的文化人才,做到人人能辅导。基层文化工作人员要努力提高个人文艺素质和修养,普及音乐知识,系统学习乐理、伴奏和声乐的基本常识,印刷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材料,定期讲课学习,开展相关的音乐讲座,能够深入浅出地为群众讲解相关知识,做好文化普及工作。要扩宽渠道,广纳贤才,给予相应的优惠条件,注意扶持那些素质全面的文化骨干,让他们在组织活动中以老带新,搞好传、帮、带,让基层文化队伍能够持续健康发展。另外,动员相关力量,组织文化志愿者,聘请专业人士为艺术指导,提高文化指导的综合实力。
(三)加强文化投入,争取财政支持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合理规划相关的资金应用,购置设备,如乐器、书籍材料、唱片音像等,保证文化活动的硬件要求。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社会相关资源接轨,吸纳资金,自主发展基层文化。基层文化建设要做到“政府把控,社会投入,市场营销”,使群众文化能够实现良性循环,要鼓励人们参与志愿活动,推动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三、关于基层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青年
文化的基层建设需要青年力量,青年队伍的建设是文化普及的坚实后盾。现如今,基层建设的文化参与者年龄偏大,吸纳青年音乐工作人员迫在眉睫。这有助于输入新鲜血液,提升人们的鉴赏力,丰富音乐作品,从而吸引更多文化青年的参与。
(二)科技
科技不断发展,时代不断进步,科技手段日新月异。基层文化建设也需要依靠新的科技手段,可以利用微信、微博和网络直播平台等互联网技术,大规模进行文化推广,还可以举办网络比赛、视频教学,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接受文化学习,让更多的人了解基层文化的建设内容。
(三)内容
推广群众文化需要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文化建设结构,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加入地域文化特色,推进文化归属感,让更多的人了解地域文化,形成地域文化软实力,一举多得。同时,内容需要创新,可以吸收一些新时代作品。音乐普及需要兼容并蓄,吸收国外的优秀音乐作品,重新创作,使之成为能够吸引更多人的宝贵财产。
四、结语
公共文化事业的服务对象是人,一切以人为本,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开展音乐教育,意在通过音乐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标准,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由此可见,音乐在文化宣传上起到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基层文化服务建设,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面向基层、补齐短板,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们得到充实的获得感和稳稳的幸福感。
(营口市西市区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