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人类的生活之中,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自古以来,人们都对情感教育非常重视。为此,需要对情感与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有清晰的认识。在文中则从人类的情感和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出发,对两者展开了探讨,以期可以为教育活动的暂开提供借鉴。
关键词:情感;情感教育;教育
情感是人类在现实生活中对客观事物的感知与体验。反映了主体与客观事物在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对人的行为和思维具有调节支配作用。情感教育建立在情感体验及情感表达的基础上,故而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考虑情感认知环节,因材施教,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发展学生的独立人格,提升学生情感的自我调节能力,培养个体独立健康的人格。情感因素是人们心理活动的组成部分,它随时都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尽管所有的人都存在着情感,然而高尚健康的情感不是人人都能拥有的,通过教育就可以培育出高尚的情感。情感教育是作用于人内心的一教育手段,在教学活动中,根据相应的教育要求,采取健康向上的、充满激情的、灵活自主的、人性化的教育手段,熏染、教化并影响学生的情感产生改变,而后产生积极的、向上的、健康的情感因素。健康的情感既能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又能提高学生的品质,关爱自己,及时排解不良情感的困扰。情感教育在音乐的感染和熏陶下,陶冶情操,塑造完美人格,通过音乐教学实施循序渐进的引导,让学生在音乐中去感知丰富的情感。
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注重情感教育。如果没有了情感,人的思想、道德就会失去目标和方向,成为酒囊饭袋;苏联早期教育家马卡连柯认情感可以让人们相互信任,可以净化内心世界;我国早期教育家蔡元培、梁启超以情感的本质为原则,认为教学中注重情感及道德教育对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也明确的体现出情感教育对人的重要意义,还有许多伟大的教育工作着也积极推进 “素质教育” 和“情感教育”,倡导“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先进教育理念。从古至今,中国的传统教育一直以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基本方式,这是历代教育思想家所普遍认可的。从春秋时期的孔子“礼乐射御书数”到民国时期王国维提倡的“心育”(真善美),无一不体现了中国传统教育所遵循的情感教育道路。
在现今的各类教育实践中,公众对情感教育的关注也日益高涨,在大中小学教育中的情感教育逐渐引起了社会各阶层 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我们以往的教学方式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单纯追求考试成绩及升学率的功利思想,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教育,使教育功能走入歧途,这也是现阶段教育的一大弊端,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样,在音乐教育方面,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也存在重技轻艺、重艺轻“情”的弊端,使音乐课变成了呆板的讲授和枯燥乏味的歌唱训练,缺少活力,失去了不可或缺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忽略了艺术教育中丰富的情感因素。歌曲学会了,音乐教育的课程任务完成了,但是遏制了学生的想象与创作能力。随着教育系统改革步伐的加快,建立科学的教育教学体系,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应该在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确保学生情感与理性、理智的协调发展 。
1 情感教育是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情感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发展要实现理智和情感的均衡发展。个体的发展是多向的,并非是單向的。理智的成熟是个体发展中最为关键的一个,与此同时还要注重情感的发展,想要具备一个完整的人格,情感是必不可少的基础。
有关青少年情感教育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曾提出:“学校应将重点放在情感教育方面……情感教育不单单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还能够影响到学生的一生” 不少行业的领导者和美国多个学者专家都证实了情感教育不但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还会学会如何为人处世,同时踏入社会后,对其维系人际关系以及家庭和事业都有着重要意义,由此可见,情感教育是极为重要的。
杨叔子作为国内知名教育家,以理性出发,将情感教育归属到了素质教育里。他提出:思想道德、文化水平、身心发展、业务水准都属于素质教育中的关键因素。其中思想品德是根基,文化水平是基础,业务水平是技术,身心健康是成本……文化水平的重点在于人文素养,也就是人的情感。因此,增强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世界各地的教育家对情感教育十分重视,处于高技术时期,成功的根本条件是拥有优秀的智能,而高智能却无法确保人生的幸福以及事业的成功。现在的社会发展速度快、变化多样,肯定会导致人们产生很强的情绪冲突,如果想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就必须要具备正确的情感以及坚韧的品质,才能够同社会发展协调共进,才能为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两方面创造出巨大财富。加快教育观念的深入改革,音乐教育是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不仅应着重于文化传播与革新,同时要重视对心灵的呼唤以及珍爱生命意识的宣扬,重视对人的主体性以及生命价值的宣扬。所以,新课标指出:审美应当是音乐教育的核心,感情世界应该是其重中之重……。音乐教育者应合理运用音乐教育课程所具备的艺术感及人文感,让被教育者的感想、想象等非理性的理解可以在一个稳健的环境下得到进步,培育学生高尚品格,推动其个性品德能得到健全稳定的发展。
0
情感教育不但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可以一生受益,对比学校中开设的所有课程,音乐学科凸显了它的独特优势,关键是它一定要重视情感的交流以及个性的突出,这也是通过音乐学科内容的的特性来确定的。
第一是音乐教学目标具有情感性。这与音乐学科本身具备的特征有关。中国的早期教育中便提出“知情意行”的教育理念。我国最新发布的音乐课程准则中的主要任务就是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升音乐感悟以及审美技能,提升音乐素质,充实感情感知,同时重点是学生的感情培养。
第二是教学内容的情感性。音乐是最能表达情感的艺术,在所有的艺术表现方法中,音乐艺术本身便是表达情感的艺术,通过其特殊的韵律和歌词的组合,渲染出特殊的情感,即以声音来体现出审美情感。正是由于音乐具备这样的特征,才令其被夺得“表演艺术中的皇冠”的称号。人类各种不同的情感都可以淋漓尽致的表现在音乐里,用丰富、形象的表情来传递。
第三是教育艺术的情感性。俗话说:教虽有法,却无定法。最主要的还是要有方法。同时“却无定法”代表教学方式的艺术感,其属于一种艺术,教学活动的多样性有也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像音乐这样包含着丰富情感的艺术类型。从音乐教学方式的角度来看,音乐教育途径包括唱、奏、赏、演,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也被应用到了音乐教学之中,但不管采用的是何种方式,都要求突出音乐的艺术性和情感的互动,进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的目的。
作者简介:
赵怡然,曾用名:赵莎.
关键词:情感;情感教育;教育
情感是人类在现实生活中对客观事物的感知与体验。反映了主体与客观事物在需要之间的关系。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对人的行为和思维具有调节支配作用。情感教育建立在情感体验及情感表达的基础上,故而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考虑情感认知环节,因材施教,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发展学生的独立人格,提升学生情感的自我调节能力,培养个体独立健康的人格。情感因素是人们心理活动的组成部分,它随时都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尽管所有的人都存在着情感,然而高尚健康的情感不是人人都能拥有的,通过教育就可以培育出高尚的情感。情感教育是作用于人内心的一教育手段,在教学活动中,根据相应的教育要求,采取健康向上的、充满激情的、灵活自主的、人性化的教育手段,熏染、教化并影响学生的情感产生改变,而后产生积极的、向上的、健康的情感因素。健康的情感既能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又能提高学生的品质,关爱自己,及时排解不良情感的困扰。情感教育在音乐的感染和熏陶下,陶冶情操,塑造完美人格,通过音乐教学实施循序渐进的引导,让学生在音乐中去感知丰富的情感。
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注重情感教育。如果没有了情感,人的思想、道德就会失去目标和方向,成为酒囊饭袋;苏联早期教育家马卡连柯认情感可以让人们相互信任,可以净化内心世界;我国早期教育家蔡元培、梁启超以情感的本质为原则,认为教学中注重情感及道德教育对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也明确的体现出情感教育对人的重要意义,还有许多伟大的教育工作着也积极推进 “素质教育” 和“情感教育”,倡导“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先进教育理念。从古至今,中国的传统教育一直以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基本方式,这是历代教育思想家所普遍认可的。从春秋时期的孔子“礼乐射御书数”到民国时期王国维提倡的“心育”(真善美),无一不体现了中国传统教育所遵循的情感教育道路。
在现今的各类教育实践中,公众对情感教育的关注也日益高涨,在大中小学教育中的情感教育逐渐引起了社会各阶层 及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我们以往的教学方式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单纯追求考试成绩及升学率的功利思想,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教育,使教育功能走入歧途,这也是现阶段教育的一大弊端,阻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样,在音乐教育方面,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也存在重技轻艺、重艺轻“情”的弊端,使音乐课变成了呆板的讲授和枯燥乏味的歌唱训练,缺少活力,失去了不可或缺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忽略了艺术教育中丰富的情感因素。歌曲学会了,音乐教育的课程任务完成了,但是遏制了学生的想象与创作能力。随着教育系统改革步伐的加快,建立科学的教育教学体系,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应该在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确保学生情感与理性、理智的协调发展 。
1 情感教育是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情感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发展要实现理智和情感的均衡发展。个体的发展是多向的,并非是單向的。理智的成熟是个体发展中最为关键的一个,与此同时还要注重情感的发展,想要具备一个完整的人格,情感是必不可少的基础。
有关青少年情感教育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曾提出:“学校应将重点放在情感教育方面……情感教育不单单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还能够影响到学生的一生” 不少行业的领导者和美国多个学者专家都证实了情感教育不但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还会学会如何为人处世,同时踏入社会后,对其维系人际关系以及家庭和事业都有着重要意义,由此可见,情感教育是极为重要的。
杨叔子作为国内知名教育家,以理性出发,将情感教育归属到了素质教育里。他提出:思想道德、文化水平、身心发展、业务水准都属于素质教育中的关键因素。其中思想品德是根基,文化水平是基础,业务水平是技术,身心健康是成本……文化水平的重点在于人文素养,也就是人的情感。因此,增强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世界各地的教育家对情感教育十分重视,处于高技术时期,成功的根本条件是拥有优秀的智能,而高智能却无法确保人生的幸福以及事业的成功。现在的社会发展速度快、变化多样,肯定会导致人们产生很强的情绪冲突,如果想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就必须要具备正确的情感以及坚韧的品质,才能够同社会发展协调共进,才能为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两方面创造出巨大财富。加快教育观念的深入改革,音乐教育是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不仅应着重于文化传播与革新,同时要重视对心灵的呼唤以及珍爱生命意识的宣扬,重视对人的主体性以及生命价值的宣扬。所以,新课标指出:审美应当是音乐教育的核心,感情世界应该是其重中之重……。音乐教育者应合理运用音乐教育课程所具备的艺术感及人文感,让被教育者的感想、想象等非理性的理解可以在一个稳健的环境下得到进步,培育学生高尚品格,推动其个性品德能得到健全稳定的发展。
0
情感教育不但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可以一生受益,对比学校中开设的所有课程,音乐学科凸显了它的独特优势,关键是它一定要重视情感的交流以及个性的突出,这也是通过音乐学科内容的的特性来确定的。
第一是音乐教学目标具有情感性。这与音乐学科本身具备的特征有关。中国的早期教育中便提出“知情意行”的教育理念。我国最新发布的音乐课程准则中的主要任务就是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升音乐感悟以及审美技能,提升音乐素质,充实感情感知,同时重点是学生的感情培养。
第二是教学内容的情感性。音乐是最能表达情感的艺术,在所有的艺术表现方法中,音乐艺术本身便是表达情感的艺术,通过其特殊的韵律和歌词的组合,渲染出特殊的情感,即以声音来体现出审美情感。正是由于音乐具备这样的特征,才令其被夺得“表演艺术中的皇冠”的称号。人类各种不同的情感都可以淋漓尽致的表现在音乐里,用丰富、形象的表情来传递。
第三是教育艺术的情感性。俗话说:教虽有法,却无定法。最主要的还是要有方法。同时“却无定法”代表教学方式的艺术感,其属于一种艺术,教学活动的多样性有也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像音乐这样包含着丰富情感的艺术类型。从音乐教学方式的角度来看,音乐教育途径包括唱、奏、赏、演,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也被应用到了音乐教学之中,但不管采用的是何种方式,都要求突出音乐的艺术性和情感的互动,进而达到吸引学生注意的目的。
作者简介:
赵怡然,曾用名:赵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