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惟一不怀疑的就是我在怀疑。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个宁静的黄昏,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的学生们正埋头演算一道数学命题。这一命题来自科学巨人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第三卷,诺尔教授试图检验学生们的学习成果,看他们能否计算出与牛顿同样的得数。然而,一名叫罗伯特的学生打破了宁静。
“教授,牛顿先生的答案似乎错了,地球的质量不是太阳的194%。”罗伯特说。诺尔教授笑问:“哦?说说你的答案。” 罗伯特说:“我算出应该是169%,虽然与牛顿的不同,但我确信自己的是对的。”
诺尔感到可笑。要知道,牛顿在300年前写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无懈可击的数学典范,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竟敢怀疑牛顿,真不知天高地厚。为了给罗伯特留点面子,诺尔只淡淡地说了一句“你有空再好好算算”就宣布下课了。
第二天,罗伯特早早地候在诺尔的办公室。见到老师,他兴奋地说:“我昨天一夜没睡,查阅了早些时候6种版本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您知道我发现什么了吗?” 诺尔问:“发现什么?”罗伯特睁大通红的双眼,大声宣布:“牛顿确实错了!因为他忽略了自己改写本中的相应变化,从而导致贻误百年。”
诺尔有点信了,他也试着演算那道自己从来不曾怀疑的命题,当稿纸上的得数清晰地显示为169%时,他顿时感到天旋地转。此事一传十,十传百,在整个科学界掀起了轩然大波。
伟大的牛顿竟然犯了个低级错误,叫人难以置信,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三百年来,在以严格、精密著称的数学界,历经几十代科学家的反复研究学习,竟无一人发现这个低级错误!二十年后的今天,记者又提到这个问题,罗伯特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因为人们总是认为牛顿是不容置疑的。”
(王丽娟摘自《辽宁青年》)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个宁静的黄昏,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的学生们正埋头演算一道数学命题。这一命题来自科学巨人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第三卷,诺尔教授试图检验学生们的学习成果,看他们能否计算出与牛顿同样的得数。然而,一名叫罗伯特的学生打破了宁静。
“教授,牛顿先生的答案似乎错了,地球的质量不是太阳的194%。”罗伯特说。诺尔教授笑问:“哦?说说你的答案。” 罗伯特说:“我算出应该是169%,虽然与牛顿的不同,但我确信自己的是对的。”
诺尔感到可笑。要知道,牛顿在300年前写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无懈可击的数学典范,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竟敢怀疑牛顿,真不知天高地厚。为了给罗伯特留点面子,诺尔只淡淡地说了一句“你有空再好好算算”就宣布下课了。
第二天,罗伯特早早地候在诺尔的办公室。见到老师,他兴奋地说:“我昨天一夜没睡,查阅了早些时候6种版本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您知道我发现什么了吗?” 诺尔问:“发现什么?”罗伯特睁大通红的双眼,大声宣布:“牛顿确实错了!因为他忽略了自己改写本中的相应变化,从而导致贻误百年。”
诺尔有点信了,他也试着演算那道自己从来不曾怀疑的命题,当稿纸上的得数清晰地显示为169%时,他顿时感到天旋地转。此事一传十,十传百,在整个科学界掀起了轩然大波。
伟大的牛顿竟然犯了个低级错误,叫人难以置信,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三百年来,在以严格、精密著称的数学界,历经几十代科学家的反复研究学习,竟无一人发现这个低级错误!二十年后的今天,记者又提到这个问题,罗伯特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因为人们总是认为牛顿是不容置疑的。”
(王丽娟摘自《辽宁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