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家系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第二内含子多态性与自杀未遂的关联分析

来源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y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5-羟色胺转运体(5-HTT)基因第二内含子多态性(5-HTTVNTR)位点与自杀未遂的关联.方法 收集来自重庆地区汉族人群中,以自杀未遂核心家系作为研究对象,在86个核心家系的258个家系成员中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5-HTTVNTR 位点多态性与自杀未遂之间的分子遗传学联系进行了以家系为基础的基于单体型的单体型相对风险分析及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 基因型10/10、10/12、12/12在患者组和父母组分别为:13,32,41和21,89,62和等位基因频率10,12在患者组和父母组分别为:58,144和131,213均在自杀未遂患者组和父母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χ2=4.892,P =0.0867;χ2=0.939,P =0.332).未发现5-HTTVNTR 位点多态性与自杀未遂有关联(χ2=2.77,P >0.05),多等位基因TDT 统计分析也未发现存在连锁不平衡(χ2=1.90,P >0.05).5-HTTVNTR位点仅扩增出12 和10 拷贝两种形式的等位基因片段.结论 汉族人群中5-HTTVNTR 位点多态性与自杀未遂间没有明显相关性。

其他文献
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是机体介导天然免疫的一类细胞因子,在机体内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参与介导炎症反应,调节免疫等等.近年来,随着对细胞因子的深入研究,IL-6在机体内的作用也受到了重视,特别是IL-6在抑郁样行为中的作用,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就有关IL-6在抑郁样行为中的作用的研究综述如下。
近年来多巴胺D3受体(DRD3)在药物依赖中的作用受到大量关注,药理学实验证明DRD3受体参与成瘾药物的强化和奖赏作用[1-2].DRD3通过G蛋白的Gi/o亚型与腺苷酸环化酶的耦联非常有效,当然也包括其他的转换机制,如有丝分裂激活的蛋白激酶,以及K+通道[3].本文详述有关DRD3研究的新进展。
手指指长比(Digit Ratios)是指手指长度的比率,主要包括2D∶3D、2D∶4D、2D∶5D、3D∶4D、3D∶5D等(其中数字表示按照大拇指到小拇指顺序排列为1至5,D指Digit)。
目的 研究精神分裂症(SZ)患者血清犬尿氨酸(KYN)和犬尿喹啉酸(KYNA)的浓度变化以及不同临床分型患者之间二者浓度的差异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HPLC-FLD)检测SZ患者和正常对照人群以及不同临床分型患者血清KYN和KYNA含量并计算KYN/KYNA比值.结果 SZ患者血清KYN水平[(2.148±0.605)μmol/L]与正常对照组[(2.108±0.592)μ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