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邵燕祥先生书录恭祝罗孚九秩大寿贺诗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20090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是缪斯,也是青少年的情侣。我的青少年时代,是在上海和平中学度过的,喜欢文学,尤其爱读新诗,从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戴望舒、艾青,一路读下来,一直读到新中国的中青年诗人,诸如闻捷、沙鸥、未央、流沙河、邵燕祥等等,不仅读,而且也学着写。当时中学里有个文学爱好者小组,十几个人,还编了一个墙报。我就在墙报上胡乱地发表自己的诗作,究竟写了多少,写了什么,至今了无痕迹,只记得我在《解放日报·朝花版》上写过一篇诗评,题目叫什么《读“扬场”》,千把字,严格来说,是一篇读后感,算不上诗评。但这是我的处女作,也是我与诗结缘的见证。文章写在1962年,当时我正在复旦大学读大二,是暑期留校写的,所以记得很清楚。
  初识“黑秀才”邵燕祥
  邵燕祥先生的诗,说句实话,在当时众多中青年的诗人中,给我留下的印象不算太深。也不知为什么,他成了“右派”。恕我不恭,第一次见到邵先生,是在广播事业局大剧场,时为1967年。当时“文革”正在广播事业局轰轰烈烈地展开。有一天,广播剧场召开全局批斗梅益局长反革命修正主义的干部路线,罪行之一是他包庇重用“右派分子”。批判者列数了好几位局里“右派分子”的名字,每点一位,这位就要登台亮相,其中点到了邵燕祥(由于他成名较早,颇得局领导重视,于是批者为他戴了顶“黑秀才”的帽子),他就走上台去低头陪绑。我远远地站在台下,模模糊糊地看到了自己仰慕的诗人身影,心中有点不是滋味。不过,在义愤填膺的批判声浪中,我也跟着举过手,呼过口号,像着了魔。
  后来广播文工团批斗侯宝林,侯氏戴着纸糊的高帽,低着头,弯着腰,脸上似笑非笑,很逗人乐。我与邵先生正巧站在一起,成了看客。我才得以近距离地看到了邵先生:个头不高,眉清目秀,是个白面书生。我们尚不相识,没有交谈,也不便于交谈,只知道他是广播电台的编辑,而我则是北京电视台的编辑。电台、电视台都属广播系统,在一个院子的前后楼办公,可以说,我与他是广播局的同事,同事了十来年。
  同为宣传口上的“螺丝钉”
  “文革”后,我与他相继调离了广播局,他调入《诗刊》社,诗人调进诗刊社,门当户对;我这个中文系的学子,调进《文艺报》,也可说是对口如愿以偿。《诗刊》和《文藝报》都归属中国作家协会,属于文艺口;按照中直机关系统分类,我和邵先生之前工作的新闻口和文艺口一样,都要归到中宣部。由此看来,我和邵先生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起,两度在一起,都是宣传战线上的普通一兵,也可说是宣传口上的一颗“螺丝钉”。但在任职期间,我们并无交往,只是偶尔在同期报刊上相遇。七八十年代邵先生的写作领域,似从诗歌转向杂文,而我则是一名杂文新兵,初试牛刀而已。巧的是,我与邵先生的杂文,竟都被前辈曾彦修先生主编的《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杂文集》选入。邵先生是杂坛久经沙场的老将了,据说他的“右派”帽,就因触及时弊的杂文所致;而我却是初出茅庐的新兵,老将新兵同入一集,使我大有不胜荣幸之感。后来邵先生的杂文越写越多,越写越老辣、见风骨,被读者公认为“杂坛一支笔”,“列入当今杂文强手之林而无愧”;而我只是昙花一现,90年代后,基本上不再涉足杂坛了。
  邵先生为遥祝罗孚九秩大寿书韵语九则
  邵燕祥先生的诗文,我读过不少,很敬佩他的铮铮铁骨。但我与他交往甚少,严格说来,除去上世纪的那一面之缘,就只有2018年上他府上拜见之缘(是年,应中国作协老干部处安排,我和他一起赴杭州创作之家度假十日。这是后话,此处不表)。2010年初,香港老报人罗孚之子罗海雷给我来电话说,邵燕祥先生为他父亲写了一首祝寿诗,托我找一位名书家抄录一下,作为寿礼,献给他父亲。我说好啊,请他把邵先生的诗稿传来。海雷很快传来了手稿,这是我第一次拜读邵先生的手稿,也是第一次拜读他的祝寿旧体诗,题为《遥祝罗孚先生九秩大寿韵语九则为献》。诵读之下,觉得这是一首乐府体的七言歌行,采用明白如话的口语入诗,朗朗上口,诗中很少用典,更不用僻典,做到了“我以我手写我口”。诗中写到的今典,多为我亲见亲闻,诵读再三,爱不释手。于是我给海雷回电道:“邵先生的诗拜读了,写得真好。你要我找书坛名家,一是名家都是大忙人,怕未必接手;二来即使接手了,润笔费怕也少不了;我不是书家,但每天在家练字,如果不在意写得好坏,我倒可以试试。如行,我希望罗老大寿之日,能亲手把这幅拙书祝寿诗屏献给老寿星。”海雷听了很高兴地说,正好姚锡佩、周健强、张玲三位女将也要来,你们可以同行。紧接着,他细心安排了我们赴港的行程。
  邵先生的祝寿诗,全诗九则(首),分为四大段落,一二两首,写他们从相识到相交的过程。他俩相识在长安街上,相交在酒店茶楼。谈些什么?谈的是诗。“莫谈国是谈诗事”,为什么不谈国是?因隔墙有耳,不光有耳,还有眼。我多次去过罗孚处,对周边环境有所了解,所以罗、邵二位交谈的内容,也不外乎诗,尤其是聂绀弩的诗。三至五首,是第二大段落,写罗孚如何从“港岛一支笔”,改名换姓,流落囚居京城,罗夫人又如何“千里奔京城”“一送寒衣二投诉”,要为丈夫讨个说法。惹得邵先生深受感动,要向“夫人三鞠躬”。
  六七两首,写这位“半是囚徒半作家”如何在双榆树囚居处,“南冠文事未蹉跎”。最后两首写罗孚后继有人,才人辈出,罗海雷奋笔为父著书立传,去伪存真,还历史清白,而罗孚也成了20世纪末期冤假错案中名列前茅的幸存生还者。罗海雷本是在英国学土木工程,后转型搞工程管理的电脑软件,为了为父讨个清白,花了近两年时间,到处采访当事人,搜集素材,终于完成了二十多万字,一百多张图片的著作——《我的父亲罗孚——个报人、“间谍”和作家的故事》。该书2011年由香港天地图书公司出版,反响强烈。   祝寿诗全诗四大段落,以杂文笔法写来,夹叙夹议,绵中藏针,柔中有刚。我作为罗孚先生在北京十年的见证人之一,读来弥觉情真意切。
  蒙邵先生指点纠错
  关于罗孚先生的案子,据说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宗中美“间谍案”,迄今已过去了三十多年。2010年中央编译出版社,首次出版《罗孚文集》七卷本,煌煌数百万言,在全国发行,反应颇大。2012年年初,罗孚先生九十晋二大寿,在香港煌府婚宴大饭店举行,出席贺寿的亲友达三百余人,其中有老《大公报》《新晚报》的同仁五六十人,金庸先生也赶来贺寿。大家向当年的罗老总贺寿,香港诸多新闻媒体均有报道,说明罗孚在新闻出版界的人心向背。知识阶层尽管无职无权发号施令,但人人心中有杆秤。正如北京十年刑满,罗孚返港前在上海见到巴金先生,巴老对他说:“虽然你的事我不太清楚,但我以常识判断。”常识是什么?常识就是一杆秤,一杆公平秤。
  邵燕祥先生的祝寿诗屏,装裱后我当面交到了罗老的手中,并且当着他的面,由姚锡佩、张玲两位大姐与我一起诵读。承海雷美意,亲自翻拍洗印了两份,一份寄邵先生,一份寄我留念。邵先生看了我书写的影件,给海雷回信道:“谢谢你将包立民先生书拙诗的影件见赠,也请代向包先生致意,他费心抄录我献给罗老的祝寿诗,亦是出于对罗老的爱敬也。抄诗中四首三句,‘底缘事’应为‘缘底事’,‘缘’因‘底’什么‘事’;七首中第五字‘竟’应为‘竞’,前说百年光阴飞快,日月竞相奔波,如‘穿梭’;七首末句,‘南冠之事’应为‘南冠文事’,南冠指狱中,全句指罗老虽在监控,但未废文事,仍写了大量文章‘未蹉跎’。虽有此三小疵,但写件中凝聚着友谊的精神价值不受影响。”海雷将邵先生的信转给了我,拜阅后我一则以愧,一则以敬。愧的是由于粗心未及细校,二三百字的一幅抄件,竟有三字差錯;敬的是邵先生不以为怪,反而一再体贴我对罗老的一片敬爱心意。未能征得邵先生的同意,擅自发表了他给罗海雷的私信。但为了读者能看到邵先生的祝寿全诗,就不怕拙书劣字,将书作附在文中一并发表。
  青少年时代的邵燕祥,以新体诗步入诗坛,扬名海内;中老年后的邵燕祥,却又以旧体诗交游士林,远扬海外。
  附记:此文正在编校之际,突然传来邵燕祥于8月1日夜在睡梦中安详离世。呜呼哀哉,仅以本文遥寄哀思,祝神交邵先生一路走好!
  (作者曾任《文艺报》编审)
  责任编辑 章洁
其他文献
为什么对猿人产生兴趣  我不是学人类学的,怎么会对猿人感兴趣、舍命走进一个又一个猿人洞呢?回想起来,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受到毛主席的影响。“文革”中后期,毛泽东大部分时间可能是用在读书,除了读历史以外,我猜想他老人家大约阅读了上百本自然科学名著。他在读国内已出版的自然科学著作时,看见里面提到更多的名人名著,他想读,但在北京找不到,便告诉他身边的一位作家,请这位作家通知上海翻译。上海方面怎么翻译
期刊
重建党组织  1936年底,发生了“西安事变”。蒋介石在抗战力量的压迫下,答应停止内战,进行抗日。上海的政治空气为之大变,我们更进一步发动各界舆论,呼吁一致抗日,可惜当时没有统一的党组织,我们只能分散作战,在残存的党员中间,不能互相配合。  1937年春,潘汉年和冯雪峰同志奉中共中央指示,到上海了解情况,准备重新建立党组织。在这之前,冯曾通过鲁迅的关系,找到左联一些残留的党员,其中有王尧山同志。潘
期刊
1965年4月,时为新加坡《南洋商报》撰稿人曹聚仁,为沟通海峡两岸交往来到北京。不久,就受到毛泽东接见,在谈起祖国统一大业、国共第三次合作事宜时,毛泽东托曹聚仁带口信给蒋介石、蒋经国父子,还请他捎带自己所写的一首《临江仙·寄友》给蒋介石。  曹聚仁离开北京,回到香港,蒋经国还特地派船接他赴台湾岛。曹聚仁直奔日月潭,面见蒋氏父子谈话,并送上这份手稿。  毛泽东写的这首《临江仙》是步北宋词人晏几道《临
期刊
每当我到海鲜店吃饭时,我会在大堂的多个玻璃柜前观赏正在水箱里穿越翻腾的鱼虾,这情景使我想起一段采访经历。  大约1978年或者1979年(当时我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编辑部工作),有一天我在国家水产局听说浙江舟山群岛岱山岛上的科研人员正在研究怎样使人工养殖的虾,离开海水到陆地上还能存活的课题,并取得一些进展。我闻讯后马上表示要到上海水产局(管辖舟山群岛的渔业)去采访。总局与上海局联系后对方表示,上
期刊
十年动乱后高考恢复,同济大学建筑系1977级學生进校。这一届的学生年龄一般都比以往高中毕业生略大,全班学生中30岁的有5位。大家经过“运动的洗礼”都十分珍惜进大学学习的机会,非常勤奋。有位苏州来的学生名叫顾兆新,星期天从不休息,连寒假过春节也不回去,坚持在学校画素描。他表示“要把逝去的光阴补回来”,如饥似渴,废寝忘食。我有幸担任这一届学生的美术课老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美术课是建筑学的基础课,
期刊
人称“赌王”的何鸿燊先生,于今年5月26日在香港病逝,享寿九十八岁。不论与这位爱国企业家识与不识,很多人对其生前身后之事颇感兴趣。多年前我数次出席其名下企业的团年饭局,听过他亲临主持的新年致辞,迄今留有较深的印象。  每年春节前后,港澳地区的大企业都举办款待传媒界人士的春茗,澳门博彩股份有限公司总在大年除夕請吃团年饭,而作为主人的何鸿燊会发表新年致辞。通常,他上台对到场宾客表示欢迎后,便围绕那个农
期刊
顾名思义,传染病就是会传染的疫病。致病因子是有生命的物质,称之为病原体,病原体主要是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传染病与人类同时诞生和存在,在缺医少药的年代,人们无法知道疫病是怎么来的,又怎么治愈的,以为有一种称之为“厉鬼”的魑魅魍魉作恶多端,人类奈何不了,正如毛泽东《七律二首·送瘟神》所说:“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预防传染病的主要措施就是预防接种、
期刊
《世纪》杂志今年第四期刊发了我的《到“救火衛”去看灯》一文后,收到一些史志专家和大学教授的来信来函,指出“救火卫”实为“救火会”之误。  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华师大教授汪寿明和原川沙县委党史研究室主编沈润章都指出:“救火会”开始时是一个民间组织,由一些个人出资组织的消防队伍。上海不少地方都设有救火会,如高桥镇就有镇上名士出资,并有消防员一二十人,对全镇的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后来市政
期刊
在出版社做图书编辑工作,有一个职业优势就是能结识交往名人,“名人”是编辑的“衣食父母”,组到了“名人”的书稿,书稿质量和市场销路得到了保证,编辑发愁的生计问题就解决了,就有好米下锅了。  1985年至2002年,我供职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世纪90年代初幸得副总编辑曹伯言先生引荐和安排,我认识了美籍华人文史大家唐德刚先生。在与唐先生十几年的交往中,我由做唐先生《胡适口述自传》(未删节大陆版)、《
期刊
1971年7月,时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秘密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解冻。后来消息传出:美国总统尼克松不久也要来华访问,举国为之轰动。据闻,党中央拟定了一条在国内民众中接待尼克松的外交方针,主要浓缩为16个字,即不冷不热,不卑不亢,待之以礼,不强加人。此方针还曾以中央文件的形式传达到各省、各地区直至各基层单位,传达过程中再三强调:地、富、反、坏、右等“专政对象”不能听传达。普通革命群众听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