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学评价是对教育教学过程及其结果作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数学教学的评价,应从数学教学的特点出发,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一定基础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数学 教学 评价 作用
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是学生评价改革的核心。对学生进行评价是教育过程的一个环节,所以,评价的功能与教育目标是一致的。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集中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一、评价目标
学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完善。学生的发展需要目标。需要导向、需要激励。发展性评价为学生确定个体化的发展性目标,不断收集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信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判断学生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发展性评价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分数并与他人比较,而要更多地体现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不但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更要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展性评价注重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作用。发展性评价提倡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改变过去学生被动接受评判的状况。要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制定,在评价资料的收集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通过“协商”达成评价结论,使得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反思、加强评价与教学相结合的过程。
二、分组教学的评价
教学中,小班化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小组围坐分组教学,这种形式为学生相互评价提供了条件。教师要引导形式在组内或组间相互评价,这评价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通过评价,正确地认识别人,也正确地认识自己,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课堂上尽量给学生创造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如数学课上经常采用的讨論交流、动手操作、探索新知等环节。当小组间进行交流时,还可将评价的范围扩大,不仅限于个人,而侧重于小组共同努力的结果。如经常表扬某一组真好、某一组太精彩,这样整个小组的每个成员享受到小组成就的愉悦,积极性也得到了调动。同时,在合作学习中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竞争的健康的心理素质。
三、多样化评价
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包括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智力因素评价与非智力因素评价相结合等等。在教育评价的方法论上,一直存在着不同的体系,从我国评价发展的历史看,最初对学生的评价方法多注重整体概念和印象,缺乏对要素的细致分析;引入现代评价方法后,以评价指标的方式进行较为精确的测量,对观察数据或事实进行量化或“二次量化”处理,“指标+权重”的定量评价方式逐步成为中小学教育评价主要操作模式。学生素质的某些侧面和某些要素是很难进行量化处理的,不可能也不应该采用划一的评价指标体系来对待千变万化的评价对象,也不能完全依靠定量评价手段,处理诸如创新个性或创新人格等非智力因素的价值判断问题。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则是需要汲取上述两种方法论体系的优点。使之相互配合,互相借鉴,分别应用于不同的评价指标和评价范畴。评价方法应该是可以量化的部分,使用“指标+权重”方式进行;不能量化的部分,则应该采用描述性评价、实作评价、档案评价、课堂激励评价等多种方式,以动态的评价替代静态的一次性评价,视“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为同等重要,把期末终结性的测验成绩日常激励性的描述评语结合在一起。而不是把教学评价简单理解为总结性地“打分”或“划分等级”。
总结,评价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评价不仅要注重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更应该注重其今后的发展。因此,评价的结果应具有激励导向作用。在评价时我们应注意把握好三点:一是实事求是、公正及时。经验证明,如果教师的评价掺杂了主观印象,或带有某种偏见,或者评价不公正、及时,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反而会产生相反的结果。二是以表扬、鼓励为主,慎用甚至不用否定性的词语。评价时教师尽量从积极的方面,把鼓励和批评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在表扬时指出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在批评时又肯定其进步的一面。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如“你也可以成为数学家”等,会使学生兴奋不已、久久难忘。三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少年儿童处于身心发育时期,各个方面很不稳定,因此,评价尽可能地以个性特征为参照,注重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淡化横向比较。教师要善于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比较中树立信心,在评价中不断进步,真正使评价成为学生发展的“推动器”。
【关键词】数学 教学 评价 作用
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是学生评价改革的核心。对学生进行评价是教育过程的一个环节,所以,评价的功能与教育目标是一致的。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集中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重视评价的激励与改进功能,强调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一、评价目标
学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完善。学生的发展需要目标。需要导向、需要激励。发展性评价为学生确定个体化的发展性目标,不断收集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信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判断学生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发展性评价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分数并与他人比较,而要更多地体现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不但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更要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展性评价注重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作用。发展性评价提倡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改变过去学生被动接受评判的状况。要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制定,在评价资料的收集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通过“协商”达成评价结论,使得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反思、加强评价与教学相结合的过程。
二、分组教学的评价
教学中,小班化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小组围坐分组教学,这种形式为学生相互评价提供了条件。教师要引导形式在组内或组间相互评价,这评价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通过评价,正确地认识别人,也正确地认识自己,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课堂上尽量给学生创造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如数学课上经常采用的讨論交流、动手操作、探索新知等环节。当小组间进行交流时,还可将评价的范围扩大,不仅限于个人,而侧重于小组共同努力的结果。如经常表扬某一组真好、某一组太精彩,这样整个小组的每个成员享受到小组成就的愉悦,积极性也得到了调动。同时,在合作学习中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竞争的健康的心理素质。
三、多样化评价
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包括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智力因素评价与非智力因素评价相结合等等。在教育评价的方法论上,一直存在着不同的体系,从我国评价发展的历史看,最初对学生的评价方法多注重整体概念和印象,缺乏对要素的细致分析;引入现代评价方法后,以评价指标的方式进行较为精确的测量,对观察数据或事实进行量化或“二次量化”处理,“指标+权重”的定量评价方式逐步成为中小学教育评价主要操作模式。学生素质的某些侧面和某些要素是很难进行量化处理的,不可能也不应该采用划一的评价指标体系来对待千变万化的评价对象,也不能完全依靠定量评价手段,处理诸如创新个性或创新人格等非智力因素的价值判断问题。新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评价则是需要汲取上述两种方法论体系的优点。使之相互配合,互相借鉴,分别应用于不同的评价指标和评价范畴。评价方法应该是可以量化的部分,使用“指标+权重”方式进行;不能量化的部分,则应该采用描述性评价、实作评价、档案评价、课堂激励评价等多种方式,以动态的评价替代静态的一次性评价,视“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为同等重要,把期末终结性的测验成绩日常激励性的描述评语结合在一起。而不是把教学评价简单理解为总结性地“打分”或“划分等级”。
总结,评价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评价不仅要注重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更应该注重其今后的发展。因此,评价的结果应具有激励导向作用。在评价时我们应注意把握好三点:一是实事求是、公正及时。经验证明,如果教师的评价掺杂了主观印象,或带有某种偏见,或者评价不公正、及时,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反而会产生相反的结果。二是以表扬、鼓励为主,慎用甚至不用否定性的词语。评价时教师尽量从积极的方面,把鼓励和批评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在表扬时指出进一步努力的方向,在批评时又肯定其进步的一面。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如“你也可以成为数学家”等,会使学生兴奋不已、久久难忘。三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少年儿童处于身心发育时期,各个方面很不稳定,因此,评价尽可能地以个性特征为参照,注重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淡化横向比较。教师要善于找出学生的“闪光点”,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比较中树立信心,在评价中不断进步,真正使评价成为学生发展的“推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