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我国在基础教育领域掀起新一轮课程改革热潮。此次新课程改革倡导一种师生共建的课程文化,重视教师的课程参与,力图通过这种参与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使其掌握课程开发的技术,重新认识自我,进行新的职业角色定位,最终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确实,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和参与是推行新课程改革的前提条件,而教师的素质最终决定了新课程实施的走向与效率。基于此,广州市越秀区大沙头小学(以下简称“大沙头小学”)着力开展了教师素质发展的实践与探究。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
新课程改革在倡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同时,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师素质提出了新挑战。诸如“课前需要准备什么”“课堂上应做什么”“应怎样给学生提供新的学习环境”等有关教学的问题都将被重新界定。这便意味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教师的素质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教师应具备怎样的基本素质呢?具体而言,大致包括四方面。
1.全新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基于对现行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以及对未来教育目标的期待而形成的,它是指导教育行为的一种思想观念。有没有适合现代教育的全新的教育理念,有没有对教育目标的理想追求,有没有不断改进教育工作的意识和能力,是优秀教师和平庸教师的根本区别。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必须以全新的观念实施教学,否则无疑是“穿新鞋走老路”。
2. 丰富的文化修养
新课程改革对课程结构进行了大幅调整,强调课程的综合性,既注重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和个性特征组织教学内容,又注重学科之间的逻辑性与连贯性。因此,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实施者与责任者,必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知识、不断扩展知识面,丰富自身内涵,提升个人修养,熟悉学生的学习情况,满足学生的心理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较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3.无畏的创新精神
具备创新精神是21世纪高素质教师的一个显著特征,即要求教师不仅要心中有数,更要勇于探索。因此,当前身处新课程改革浪潮中的教师,应做好四件事:敢于拓展课程资源,敢于创设自主探究、合作互动的课堂环境,敢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活动,敢于肯定学生“主动、富有个性的学习”。总之,教师应以无畏的创新精神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与环境。
4.健全的心理素质
新课程的核心思想是关注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强调既要重视学生的自尊心和价值,又要关注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因此,教师必须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与教育。此外,新课程提出的课程综合化,就需要教师之间进行合作,而这种合作需要教师健全的心理素质来指导。总之,学会合作与交流,既是教师成功教学的有效途径,又是教师感受工作快乐、减少工作压力的有效途径。
二、校本培训,促进教师素质发展
教师的素质发展有赖于培训学习,适当的培训学习可使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新课程。因此,教师的培训学习要根据教师的基本情况和需求,实行多途径、多形式,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其实,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师们普遍存在困惑,主要表现为:新课程理念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体现;新教材难度大、知识广,如何让所有学生共同进步;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需要,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但面对学生的差异性,如何做好相关的调整与协调工作;新课程改革给予教师很多发挥的空间,但如何理解与设计课程、如何整合课程资源,才能有效利用这些空间等。通过调查,我们基本掌握了大沙头小学教师培训的目标和方向。为此,我们针对新课程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及教师的实际需求与困惑,以按需培训为原则,构建了校本培训体系。
1.学习理论,促进新教育理念的形成
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促进新教育理念的形成,必须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为此,大沙头小学认真组织教师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纲领性文件及各科新课程标准,进一步增进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以掌握新教育理念。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邀请多位教育专家分别进行了“创新教育的有关理论”“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什么是创造力”“21世纪教育的发展信息”“研究性学习理论”“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及趋势”等专题讲座,使教师们加深了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逐步树立起新基础教育观,理解了新世纪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提出了“新时代教师的劳动价值在于创造新一代精神生命”的观点。由此,新教育理念得到了内化与升华。
2.勤学技能,促进专业素养的提高
在技能培训方面,学校主要通过两方面进行。一是教学基本功培训,二是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1)教学基本功培训
正确使用普通话是每个教师必备的素质。为了让全体教师提高教学的语言艺术,学校曾邀请著名话剧演员为全体教师举办有关语言艺术的讲座,然后分年级开展朗诵比赛,以便让教师重视提升自身的语言艺术修养。此外,学校每年开展三笔字比赛、板书比赛、说课比赛等活动,旨在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2)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为了更好地推进信息工程建设,学校举办了五期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班,普及现代教育技术。首先,大沙头小学举行了三届以现代教学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为专题的比武活动,要求全体任课教师亲自制作课件,并合理有效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同时,组织级组、科组教师在课件制作中互帮互学,对课例互听互评,共同进步。其次,大沙头小学对全体教师进行网页制作培训,并要求每个班主任根据自己班级的特色设计一个网页进行评比。就这样,教师们纷纷行动,互帮互学,每个班的网页设计都别具特色。为了方便教师查阅资料,学校还邀请了中山图书馆的专家给全体教师进行“如何利用网上图书馆”的培训。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活动,有力推动了学校信息工程的发展,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
3.交流观摩,促进综合素质之间的互补
针对教师们对新课程理念的困惑,学校组织各科组以优秀示范课为导航,引领各科骨干教师带着自己的研究课题执教公开课,科组内的教师听课、评课,研讨新课程中的课堂教学。例如:教语文的李老师在教学《识字》4时,把识字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又如:教自然的吕老师在教学《声音的科学》一课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此外,为了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互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标,学校还通过成果汇报、课题答辩等方式进行一系列的“问题解决”式培训和“案例交流”式培训。例如:学校举行“走进新课程实践交流”专题汇报,使广大教师更加明确理念与教学的关系,为在全校整体推进新课程改革奠定实践基础。学校通过观摩交流、课例带路、互动探讨,使不同学科的教师互通有无,教师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大沙头小学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对教师的各项培训充分体现了全面实施新课程必须全面提升教师素质的要求。的确,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实现优质教育的保证。通过培训,教师实现了由知识的传授者到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的转变、由学生的管理者到学生发展的引导者的转变,形成了常反思、会合作的工作思路。更重要的是,学校所有教师一鼓作气,形成努力成为骨干教师、名教师的良好教学风气,同时践行“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实施新课程的教育信念。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大沙头小学)
(责任编辑:吴婵 万驰 梁金)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
新课程改革在倡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同时,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师素质提出了新挑战。诸如“课前需要准备什么”“课堂上应做什么”“应怎样给学生提供新的学习环境”等有关教学的问题都将被重新界定。这便意味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教师的素质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教师应具备怎样的基本素质呢?具体而言,大致包括四方面。
1.全新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基于对现行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以及对未来教育目标的期待而形成的,它是指导教育行为的一种思想观念。有没有适合现代教育的全新的教育理念,有没有对教育目标的理想追求,有没有不断改进教育工作的意识和能力,是优秀教师和平庸教师的根本区别。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必须以全新的观念实施教学,否则无疑是“穿新鞋走老路”。
2. 丰富的文化修养
新课程改革对课程结构进行了大幅调整,强调课程的综合性,既注重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和个性特征组织教学内容,又注重学科之间的逻辑性与连贯性。因此,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实施者与责任者,必须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知识、不断扩展知识面,丰富自身内涵,提升个人修养,熟悉学生的学习情况,满足学生的心理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较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3.无畏的创新精神
具备创新精神是21世纪高素质教师的一个显著特征,即要求教师不仅要心中有数,更要勇于探索。因此,当前身处新课程改革浪潮中的教师,应做好四件事:敢于拓展课程资源,敢于创设自主探究、合作互动的课堂环境,敢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活动,敢于肯定学生“主动、富有个性的学习”。总之,教师应以无畏的创新精神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与环境。
4.健全的心理素质
新课程的核心思想是关注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强调既要重视学生的自尊心和价值,又要关注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因此,教师必须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与教育。此外,新课程提出的课程综合化,就需要教师之间进行合作,而这种合作需要教师健全的心理素质来指导。总之,学会合作与交流,既是教师成功教学的有效途径,又是教师感受工作快乐、减少工作压力的有效途径。
二、校本培训,促进教师素质发展
教师的素质发展有赖于培训学习,适当的培训学习可使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实施新课程。因此,教师的培训学习要根据教师的基本情况和需求,实行多途径、多形式,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其实,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师们普遍存在困惑,主要表现为:新课程理念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体现;新教材难度大、知识广,如何让所有学生共同进步;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需要,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但面对学生的差异性,如何做好相关的调整与协调工作;新课程改革给予教师很多发挥的空间,但如何理解与设计课程、如何整合课程资源,才能有效利用这些空间等。通过调查,我们基本掌握了大沙头小学教师培训的目标和方向。为此,我们针对新课程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及教师的实际需求与困惑,以按需培训为原则,构建了校本培训体系。
1.学习理论,促进新教育理念的形成
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促进新教育理念的形成,必须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为此,大沙头小学认真组织教师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纲领性文件及各科新课程标准,进一步增进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以掌握新教育理念。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学校邀请多位教育专家分别进行了“创新教育的有关理论”“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什么是创造力”“21世纪教育的发展信息”“研究性学习理论”“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及趋势”等专题讲座,使教师们加深了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逐步树立起新基础教育观,理解了新世纪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提出了“新时代教师的劳动价值在于创造新一代精神生命”的观点。由此,新教育理念得到了内化与升华。
2.勤学技能,促进专业素养的提高
在技能培训方面,学校主要通过两方面进行。一是教学基本功培训,二是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1)教学基本功培训
正确使用普通话是每个教师必备的素质。为了让全体教师提高教学的语言艺术,学校曾邀请著名话剧演员为全体教师举办有关语言艺术的讲座,然后分年级开展朗诵比赛,以便让教师重视提升自身的语言艺术修养。此外,学校每年开展三笔字比赛、板书比赛、说课比赛等活动,旨在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2)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为了更好地推进信息工程建设,学校举办了五期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班,普及现代教育技术。首先,大沙头小学举行了三届以现代教学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为专题的比武活动,要求全体任课教师亲自制作课件,并合理有效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同时,组织级组、科组教师在课件制作中互帮互学,对课例互听互评,共同进步。其次,大沙头小学对全体教师进行网页制作培训,并要求每个班主任根据自己班级的特色设计一个网页进行评比。就这样,教师们纷纷行动,互帮互学,每个班的网页设计都别具特色。为了方便教师查阅资料,学校还邀请了中山图书馆的专家给全体教师进行“如何利用网上图书馆”的培训。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活动,有力推动了学校信息工程的发展,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
3.交流观摩,促进综合素质之间的互补
针对教师们对新课程理念的困惑,学校组织各科组以优秀示范课为导航,引领各科骨干教师带着自己的研究课题执教公开课,科组内的教师听课、评课,研讨新课程中的课堂教学。例如:教语文的李老师在教学《识字》4时,把识字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又如:教自然的吕老师在教学《声音的科学》一课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此外,为了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互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标,学校还通过成果汇报、课题答辩等方式进行一系列的“问题解决”式培训和“案例交流”式培训。例如:学校举行“走进新课程实践交流”专题汇报,使广大教师更加明确理念与教学的关系,为在全校整体推进新课程改革奠定实践基础。学校通过观摩交流、课例带路、互动探讨,使不同学科的教师互通有无,教师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大沙头小学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对教师的各项培训充分体现了全面实施新课程必须全面提升教师素质的要求。的确,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实现优质教育的保证。通过培训,教师实现了由知识的传授者到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的转变、由学生的管理者到学生发展的引导者的转变,形成了常反思、会合作的工作思路。更重要的是,学校所有教师一鼓作气,形成努力成为骨干教师、名教师的良好教学风气,同时践行“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实施新课程的教育信念。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大沙头小学)
(责任编辑:吴婵 万驰 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