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比较对照形成冲突是畅销书《追风筝的人》的一大写作特点,本文分别从小说故事发生时间、地点的变化对比,人物性格及成长的对比,情节细节的对比等方面阐述了作品中对比的使用及其所产生的文学魅力。
关键词: 《追风筝的人》对比人性
《追风筝的人》具备畅销书的所有特点,也确实常居全美等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该书的作者胡赛尼(Khaled Hosseini)获颁2006年联合国首届人道主义奖。小说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一个身在美国的阿富汗移民童年的往事和他成人后对儿时过错的心灵救赎过程。剧情跨度是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全书类似自传体小说,整个作品文笔细腻,为了烘托出责任、诚实、爱情、友情、宽宥和赎罪在人性中的重要性,作者大量地使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如时间前后对比、地点环境对比、人物对比和情节前后对比等,形成对读者的心理和感觉的冲击力,使读者认识到只有善良、包容、责任、爱才能解救人类,解除民族种族纠纷,解救自我,人性的光辉是一种信仰的呼唤。笔者从以上几个方面分别予以阐述。
1.时间对比
此作品广度上有时间前后的对比,作品故事分为两大部分,以主人公父子逃亡白沙瓦为分界。前半部分陈述了主人公阿米尔优越的物质生活和匮乏的精神世界。他拥有高人一等的人际关系,拥有奢侈的物质——父亲的富有,奢侈的友谊——朋友哈森的忠心,奢侈的宠爱——周围人的尊敬,却也拥有阴暗的灵魂——充满自私、嫉妒、懦弱的品质;后半部分主人公跟随父亲逃亡美国,失去了物质的富有和显赫的名望,父子俩人对以前摧毁的真情和遗落的善良有了反省,物质的逐步贫乏对应的却是精神世界的日渐成熟和追求真善的回归与心灵的救赎。前后两部分形成明显的罪恶与善行,迷失与找回人格的对比。
2.地点对比
作品中存在不同国度社会安宁富裕的比较,主要是阿富汗和美国的对比,一个是主人公的故土,另一个是他的居住国。阿富汗是苦难、恐怖、极端专制的代名词,在塔利班控制的阿富汗,哈森那因裸露出脚踝而被打断腿的妻子、球赛中场因通奸而被斩首的人们、满地黄沙的道路上一辆辆卡车上面目狰狞的塔利班分子、人烟稀少的街上沿街乞讨的拾荒者……空气中那弥漫着灰尘与血腥的气味。阿富汗人是愚昧、麻木、保守或是固守陈规的,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是废墟、残肢等。对应的美国代表了一种新的生活,是和平、平等、富裕、温暖的,是乐园,是避难所。两国民情的对比,不由得令读者在为阿富汗人苦难的命运呜咽时,也产生了对受苦受难的各族人民的悲悯,懂得了不能践踏生命,不能丢弃人性的真善,否则人不为人,国不成国,民不聊生。
3.人物对比
人都有恶的、阴暗的、脆弱的一面,但每个人都有追求善、美好、真诚的一面。在《追风筝的人》中作者通过淋漓尽致的心理对比刻画,成功地展现了一个又一个真切的人物角色。尽管作品中充满罪恶、丑陋、自私、暴行的字眼,但这些都是为了反托作者对博爱、无畏、真诚、坚强的人文主义的强烈向往。
作者笔下的主要人物是小主人阿米尔和小仆人哈森。通过各种心理独白,一个自私、懦弱、嫉妒的富家子弟阿米尔跃然纸上——他有强烈的等级意识:“我从来没认为哈森是好朋友,我是普什图人,他是哈扎拉人,这些没有什么能改变得了。”面对崇拜忠诚的哈森,他肆无忌惮地取笑哈森:“给哈森念故事的时候,碰到他无法理解的字眼,我就十分高兴,我会取笑他,嘲弄他的无知。”面对总是鼓励:“我”的真诚的哈森,“我”却认为:“他懂什么,这个哈扎拉文盲?他一辈子只配在厨房里打杂。他胆敢批评我?”面对残疾,失去母亲(依据后来事实,也失去了父亲)的哈森,“我”妒忌,没有起码的怜悯之心:“父亲居然对仆人的儿子哈森关爱有加,他的眼神里时不时流露出对哈森的赞许,甚至为哈森请名医缝补好了兔唇。太不公平了,哈森什么都没干,就得到爸爸的爱护,他不就是生了那个愚蠢的兔唇吗?”当然,尽管哈森待阿米尔情同手足,忠诚不二,但阿米尔还是嫉恨哈森,把他当作争夺父爱的“假想敌”,直至背叛了哈森,伤害了爱他、亲他、忠诚他的哈森。主人公儿时的人物,无不在真诚善良与懦弱无良间挣扎。小主人的父亲在文章前半部分被描写成一个慷慨、大度、乐于施善、受人尊重的伟岸人物,他在面对俄国人要侮辱同胞女性时,奋不顾身,挺身而出地予以保护;当阿米尔要娶曾跟人私奔过的女子,他也不计前嫌,让人费解地同意了这门亲事,事实上按照当时阿富汗的传统,那是很忌讳的。当故事发展到“真相大白”——父亲奸污了哈森的母亲,使她背负耻辱背井离乡,留下小哈森与仆人相依为命时,主人公父亲所做的一切就可以理解,又让人感到些许的原谅,毕竟能从恶走向善是人类的愿望。
通过对人性本来面目的真实描写,对人性苦难邪恶与心灵自由幸福美好的对比,所有以主人公为主的人物形象无比鲜明突出,让人产生荡气回肠的感动。
4.情节发展的对比
哈森的兔唇与阿米尔被阿塞夫打出的“从人中裂开”,是巧合,也是印证他们是息息相联的;扭曲的人性代表阿塞夫是邪恶的,是灵魂畸形的产物。作者通过“我”回答小索拉博的“做了他父亲本该做的事”——哈森曾威胁邪恶的阿塞夫要打瞎他的眼睛,而数年之后其子索拉博用弹弓完成了他的愿望,说明邪恶必将受到惩罚与报应;阿米尔多年没有孩子,却意外地有了有血缘的侄子,冥冥中善良之人必有好运;父一辈的友情和背叛与子辈的兄弟情和赎罪对照,矛盾的冲突让读者感动;从罪恶回到解脱,经历了心灵的历练,脱胎做回好人。阿米尔变得仁义,以前把不用的玩具送给哈森,现在他把钱悄悄放在孤儿院院长的床下;他变得勇敢,面对塔利班,他坚持要找到小男孩——他的侄子索拉博;他变得诚实,对妻子坦白了他儿时的过错,并竭尽全力来弥补自己的过错,他要承担照顾哈森儿子的责任,找回失去的亲情;阿米尔对索拉博的冒死营救,以及为了他能彻底地摆脱血腥与蹂躏的罪恶环境,几经周折地想把他带回美国——美国意味着温暖的家,意味着平等、和平的乐园。对小索拉博的营救的成功,象征着对愧疚、背叛的对象的救赎,儿时都是哈森勇敢地保护懦弱的阿米尔,对比如今的“我”如何“为你,千千万万遍”。这让人们看到了对人性向往真善美的呼唤与释然,“为你,千千万万遍”,贯穿整个作品情感线,也表达了人类为了追求爱、忠诚、责任、尊严、勇敢的义无反顾,息息不止。小说的主人公终于在救赎的道路上完成了自我的心灵成长与洗涤,诠释了人类追求心灵的自由、美好乐土的执着。
5.“放风筝”——象征意义的对比
在主人公儿时喀布尔的风筝大赛,这个大赛比的不是谁的风筝更漂亮飞得更高,而是比谁的风筝能摧毁别人的风筝,最后的唯一幸存者便是胜利者,但这不是最大的荣耀,最大的荣耀是要追到最后一个被割断的风筝。为了私利,为了父亲的关注与赞扬,风筝不仅没带来荣誉和开心,主人公因为太想获得风筝所谓的好处,而丧失做人的正直、勇敢、诚实与友情,从此背上充满罪恶的感情债,失去心灵的平静。
阿米尔在二十六年后找到了哈森的儿子,把他带到美国。小孩子却因曾经的苦难和可怕经历很难敞开去接受阳光、微笑和友善。在一次美国的阿富汗人的聚会上,阿米尔和当年一样,再次放起了风筝,不过这一次是和哈森的儿子。这次是没有比赛,没有私利地放风筝。通过放风筝,阿米尔是想要找回童年应该拥有的无忧无虑、美好、快乐、亲情……阿米尔在不同时间、场景下做同样的事——放风筝,通过对比,作者巧妙地昭示出放风筝应该寓意的是对一切美好的追求,不应是罪恶、不公、负罪的起源。而应象征人性的光明面。同时作者通过贯穿全文情节的放、追风筝,来说明人格的缺失,即使丢过了,也可以不惜代价地追回它。
合上书最后一页的时候,读者的心是温暖的,就像自己经历过一样。作者胡赛尼使我们看到一个在挣扎中成长的普通人,一个孤独而卑微的英雄形象,他的自私与懦弱,他受折磨的良心,他逐渐强大起来的内心和信仰的力量。鲜明的对比写作方法使得读者不由自主地发出对真善美的渴望,对邪恶的痛恨,明白了在面对人性自我的缺陷时,我们要在正确的道德引导下完善人性。
参考文献:
[1]贾伟.走出一步,方能救赎——评小说追风筝的人[J].社会观察,2006,(12).
[2]李玉霞.论《追风筝的人》中的背叛与救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07,(2).
[3]余钢.身份认同感的缺失及其寻找的焦虑——追风筝的人中主人公阿米尔的身份认同轨迹[J].电影评介,2009,(5).
[4]张国龙,陈晖.成长的背叛、救赎及其他——追风筝的人对“成长”的深度书写[J].中国图书评论,2007.(5).
关键词: 《追风筝的人》对比人性
《追风筝的人》具备畅销书的所有特点,也确实常居全美等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该书的作者胡赛尼(Khaled Hosseini)获颁2006年联合国首届人道主义奖。小说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一个身在美国的阿富汗移民童年的往事和他成人后对儿时过错的心灵救赎过程。剧情跨度是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全书类似自传体小说,整个作品文笔细腻,为了烘托出责任、诚实、爱情、友情、宽宥和赎罪在人性中的重要性,作者大量地使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如时间前后对比、地点环境对比、人物对比和情节前后对比等,形成对读者的心理和感觉的冲击力,使读者认识到只有善良、包容、责任、爱才能解救人类,解除民族种族纠纷,解救自我,人性的光辉是一种信仰的呼唤。笔者从以上几个方面分别予以阐述。
1.时间对比
此作品广度上有时间前后的对比,作品故事分为两大部分,以主人公父子逃亡白沙瓦为分界。前半部分陈述了主人公阿米尔优越的物质生活和匮乏的精神世界。他拥有高人一等的人际关系,拥有奢侈的物质——父亲的富有,奢侈的友谊——朋友哈森的忠心,奢侈的宠爱——周围人的尊敬,却也拥有阴暗的灵魂——充满自私、嫉妒、懦弱的品质;后半部分主人公跟随父亲逃亡美国,失去了物质的富有和显赫的名望,父子俩人对以前摧毁的真情和遗落的善良有了反省,物质的逐步贫乏对应的却是精神世界的日渐成熟和追求真善的回归与心灵的救赎。前后两部分形成明显的罪恶与善行,迷失与找回人格的对比。
2.地点对比
作品中存在不同国度社会安宁富裕的比较,主要是阿富汗和美国的对比,一个是主人公的故土,另一个是他的居住国。阿富汗是苦难、恐怖、极端专制的代名词,在塔利班控制的阿富汗,哈森那因裸露出脚踝而被打断腿的妻子、球赛中场因通奸而被斩首的人们、满地黄沙的道路上一辆辆卡车上面目狰狞的塔利班分子、人烟稀少的街上沿街乞讨的拾荒者……空气中那弥漫着灰尘与血腥的气味。阿富汗人是愚昧、麻木、保守或是固守陈规的,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是废墟、残肢等。对应的美国代表了一种新的生活,是和平、平等、富裕、温暖的,是乐园,是避难所。两国民情的对比,不由得令读者在为阿富汗人苦难的命运呜咽时,也产生了对受苦受难的各族人民的悲悯,懂得了不能践踏生命,不能丢弃人性的真善,否则人不为人,国不成国,民不聊生。
3.人物对比
人都有恶的、阴暗的、脆弱的一面,但每个人都有追求善、美好、真诚的一面。在《追风筝的人》中作者通过淋漓尽致的心理对比刻画,成功地展现了一个又一个真切的人物角色。尽管作品中充满罪恶、丑陋、自私、暴行的字眼,但这些都是为了反托作者对博爱、无畏、真诚、坚强的人文主义的强烈向往。
作者笔下的主要人物是小主人阿米尔和小仆人哈森。通过各种心理独白,一个自私、懦弱、嫉妒的富家子弟阿米尔跃然纸上——他有强烈的等级意识:“我从来没认为哈森是好朋友,我是普什图人,他是哈扎拉人,这些没有什么能改变得了。”面对崇拜忠诚的哈森,他肆无忌惮地取笑哈森:“给哈森念故事的时候,碰到他无法理解的字眼,我就十分高兴,我会取笑他,嘲弄他的无知。”面对总是鼓励:“我”的真诚的哈森,“我”却认为:“他懂什么,这个哈扎拉文盲?他一辈子只配在厨房里打杂。他胆敢批评我?”面对残疾,失去母亲(依据后来事实,也失去了父亲)的哈森,“我”妒忌,没有起码的怜悯之心:“父亲居然对仆人的儿子哈森关爱有加,他的眼神里时不时流露出对哈森的赞许,甚至为哈森请名医缝补好了兔唇。太不公平了,哈森什么都没干,就得到爸爸的爱护,他不就是生了那个愚蠢的兔唇吗?”当然,尽管哈森待阿米尔情同手足,忠诚不二,但阿米尔还是嫉恨哈森,把他当作争夺父爱的“假想敌”,直至背叛了哈森,伤害了爱他、亲他、忠诚他的哈森。主人公儿时的人物,无不在真诚善良与懦弱无良间挣扎。小主人的父亲在文章前半部分被描写成一个慷慨、大度、乐于施善、受人尊重的伟岸人物,他在面对俄国人要侮辱同胞女性时,奋不顾身,挺身而出地予以保护;当阿米尔要娶曾跟人私奔过的女子,他也不计前嫌,让人费解地同意了这门亲事,事实上按照当时阿富汗的传统,那是很忌讳的。当故事发展到“真相大白”——父亲奸污了哈森的母亲,使她背负耻辱背井离乡,留下小哈森与仆人相依为命时,主人公父亲所做的一切就可以理解,又让人感到些许的原谅,毕竟能从恶走向善是人类的愿望。
通过对人性本来面目的真实描写,对人性苦难邪恶与心灵自由幸福美好的对比,所有以主人公为主的人物形象无比鲜明突出,让人产生荡气回肠的感动。
4.情节发展的对比
哈森的兔唇与阿米尔被阿塞夫打出的“从人中裂开”,是巧合,也是印证他们是息息相联的;扭曲的人性代表阿塞夫是邪恶的,是灵魂畸形的产物。作者通过“我”回答小索拉博的“做了他父亲本该做的事”——哈森曾威胁邪恶的阿塞夫要打瞎他的眼睛,而数年之后其子索拉博用弹弓完成了他的愿望,说明邪恶必将受到惩罚与报应;阿米尔多年没有孩子,却意外地有了有血缘的侄子,冥冥中善良之人必有好运;父一辈的友情和背叛与子辈的兄弟情和赎罪对照,矛盾的冲突让读者感动;从罪恶回到解脱,经历了心灵的历练,脱胎做回好人。阿米尔变得仁义,以前把不用的玩具送给哈森,现在他把钱悄悄放在孤儿院院长的床下;他变得勇敢,面对塔利班,他坚持要找到小男孩——他的侄子索拉博;他变得诚实,对妻子坦白了他儿时的过错,并竭尽全力来弥补自己的过错,他要承担照顾哈森儿子的责任,找回失去的亲情;阿米尔对索拉博的冒死营救,以及为了他能彻底地摆脱血腥与蹂躏的罪恶环境,几经周折地想把他带回美国——美国意味着温暖的家,意味着平等、和平的乐园。对小索拉博的营救的成功,象征着对愧疚、背叛的对象的救赎,儿时都是哈森勇敢地保护懦弱的阿米尔,对比如今的“我”如何“为你,千千万万遍”。这让人们看到了对人性向往真善美的呼唤与释然,“为你,千千万万遍”,贯穿整个作品情感线,也表达了人类为了追求爱、忠诚、责任、尊严、勇敢的义无反顾,息息不止。小说的主人公终于在救赎的道路上完成了自我的心灵成长与洗涤,诠释了人类追求心灵的自由、美好乐土的执着。
5.“放风筝”——象征意义的对比
在主人公儿时喀布尔的风筝大赛,这个大赛比的不是谁的风筝更漂亮飞得更高,而是比谁的风筝能摧毁别人的风筝,最后的唯一幸存者便是胜利者,但这不是最大的荣耀,最大的荣耀是要追到最后一个被割断的风筝。为了私利,为了父亲的关注与赞扬,风筝不仅没带来荣誉和开心,主人公因为太想获得风筝所谓的好处,而丧失做人的正直、勇敢、诚实与友情,从此背上充满罪恶的感情债,失去心灵的平静。
阿米尔在二十六年后找到了哈森的儿子,把他带到美国。小孩子却因曾经的苦难和可怕经历很难敞开去接受阳光、微笑和友善。在一次美国的阿富汗人的聚会上,阿米尔和当年一样,再次放起了风筝,不过这一次是和哈森的儿子。这次是没有比赛,没有私利地放风筝。通过放风筝,阿米尔是想要找回童年应该拥有的无忧无虑、美好、快乐、亲情……阿米尔在不同时间、场景下做同样的事——放风筝,通过对比,作者巧妙地昭示出放风筝应该寓意的是对一切美好的追求,不应是罪恶、不公、负罪的起源。而应象征人性的光明面。同时作者通过贯穿全文情节的放、追风筝,来说明人格的缺失,即使丢过了,也可以不惜代价地追回它。
合上书最后一页的时候,读者的心是温暖的,就像自己经历过一样。作者胡赛尼使我们看到一个在挣扎中成长的普通人,一个孤独而卑微的英雄形象,他的自私与懦弱,他受折磨的良心,他逐渐强大起来的内心和信仰的力量。鲜明的对比写作方法使得读者不由自主地发出对真善美的渴望,对邪恶的痛恨,明白了在面对人性自我的缺陷时,我们要在正确的道德引导下完善人性。
参考文献:
[1]贾伟.走出一步,方能救赎——评小说追风筝的人[J].社会观察,2006,(12).
[2]李玉霞.论《追风筝的人》中的背叛与救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07,(2).
[3]余钢.身份认同感的缺失及其寻找的焦虑——追风筝的人中主人公阿米尔的身份认同轨迹[J].电影评介,2009,(5).
[4]张国龙,陈晖.成长的背叛、救赎及其他——追风筝的人对“成长”的深度书写[J].中国图书评论,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