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体瘤诊治现状与进展

来源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ugh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颈动脉体瘤(CBT)是位于颈动脉分叉处的化学感受器肿瘤,临床少见,诊治经验较为有限。近10年来,CBT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诊治水平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本文回顾近年来国内外关于CBT临床诊治的病例报道、队列研究和系统回顾,从流行病学及病因、临床表现、诊断评估、临床分型、手术治疗等方面总结CBT的诊治现状和最新进展,为CBT的临床诊治提供最新的意见和建议。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HELLP综合征患者发生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的危险因素,并观察其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特征。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5年1月至2021年3月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HELLP综合征患者84例168只眼纳入研究。患者平均年龄(30.96±4.09)岁。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分娩孕周、HELLP综合征分型和发病时间、胎次、怀孕次数、收缩压和舒张压、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为激素)总使用量及使用时间、是否入住重症监护病房;实验室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及血清白蛋白、血清尿酸、24h尿蛋白、天门冬
期刊
近视性黄斑劈裂(MF)早期症状较轻,但其病程呈进行性发展,当继发黄斑脱离或黄斑裂孔时会导致严重的视力下降。因此,现普遍认为MF患者应在出现症状后早期进行手术干预,以防止其进一步发展为黄斑裂孔或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现普遍认为玻璃体皮质和后巩膜葡萄肿对视网膜组织的牵拉在MF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手术方式也主要分为经玻璃体解除视网膜牵拉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和经巩膜外路途径复位视网膜的黄斑扣带手术两类。对于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否联合内界膜剥除和气体填充目前尚未形成广泛共识,保留中心凹部分的内界膜剥除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根据诱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实验方法不同以及观察到的视网膜病变特点不同,DR动物模型可分为药物或食物诱发性模型、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模型、自发遗传性模型和基因模型。诱发性模型是目前最常用于DR研究的动物模型,具有耗时短、成本低、方法简便、重复性较好和短期内可批量造模等优点;但其使用的药物对实验动物的全身各器官均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动物死亡风险较大。OIR模型的表型重复性高、稳定性高且成本相对较低,但由于OIR小鼠缺乏全身性高血糖的代谢改变,此模型无法准确反映高血糖状态下由于代谢情况对视网膜病变的
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发病机制复杂的年龄相关性退行性疾病,其初始病变即伴随免疫炎症反应的发生。β淀粉样蛋白(Aβ)是一种经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水解后生成的小分子蛋白,其作为主要成分参与AMD早期特征性表现玻璃膜疣的形成。在AMD局部炎症反应中,Aβ作为一种重要的病理沉积物,促进巨噬细胞的增生及分化,改变其形态进而推进AMD病程。此外,Aβ还可通过激活炎症反应通路,调控免疫分子及补体系统,从而介导视网膜慢性炎症反应,加速AMD病程。但由于AMD的发生并不仅仅因炎症反应导致,所以单一的免疫抑制未必能在A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MH)是高度近视的严重并发症,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但由于眼轴增长、后巩膜葡萄肿、脉络膜萎缩等因素使手术难度大、视网膜解剖复位率低、视力预后差,如何提高手术后视网膜解剖复位率并改善患者视功能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玻璃体切割手术(PPV)及后巩膜加固手术(PSR)是目前最为主流的手术方式。但关于PPV中内界膜的处理、玻璃体腔填充物的选择和PSR中加固材料、加固方式的选择以及是否需要联合PPV和PSR等,均存在较多争议。日新月异的手术创新使高度近视MH的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但多数仅仅是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