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夭休论命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S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几天和一位医生朋友吃饭,这位朋友感慨地说:“外人可能都以为我们医生懂得保养,身体不错。可实际上呢?你看看我们最近体检的结果,一个科就查出俩得癌的!其他人的身体状况也不容乐观,可以说,远远没有普通人保养得好!”
  这位医生说的是实情,医疗人员的工作强度常常令外人难以想象,而同时,他们对自身健康的忽略也同样出人意料。由此产生了一种新的“医不自治”现象———医生能治好很多患者的病,但自己的身体状况却不容乐观。


  近些年,名医英年早逝的事件也时有发生。最令人唏嘘的就是2015年逝世的上海著名中医专家潘朝曦教授(享年66岁),和2011年逝世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黄建始教授(享年58岁)。
  2011年,黄建始教授从确诊多细胞骨髓瘤到去世仅仅历时两个月。在病情发现之前的一段时间,黄教授曾在微博里多次感叹“真的太累了”。在一篇微博中,黄建始教授深刻反思道:“大多数人对健康是叶公好龙,不见棺材不落泪,不明白一张一弛休息的重要性。其中包括几天前的我。”
  无独有偶。2015年5月,潘朝曦教授突然病逝,其夫人说:“潘教授太累了,最后是被病毒感染带走的。”由此可见,纵是医术如神,作为一个血肉之躯,他也治疗不了自己的“积劳成疾”。从“上工治未病”的角度来看,这些医生的医德医术固然为医中翘楚,却远远还不是“上工”。
  养生专家罗大伦在茅山时曾请教一位道长,为何道家如此重视自身的修炼。道长回答:“因为你把自己修炼好,大家看到,觉得这是好的方向,才会来跟你学习。如果你自己搞得一团糟,还想去救众生,怎么能做到呢?”
  回望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医家,大都得享天年。有“药王”之称的孙思邈,更是以102岁的高寿完美地诠释了其“天人合一”的养生观。其实,孙思邈年幼时一直体弱多病,为买药治病竟然“罄尽家产”,他能年过百岁,完全是注重自身保养的结果。所以,孙思邈告诉我们:寿夭休论命,修行本在人。健康不是养生书本上的高谈阔论,而是贯彻在生活中的身体力行。
其他文献
最近,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艾伦·朗格进行了一个实验。她和学生搭建了一个“时空胶囊”,把这里布置得与20年前一模一样,然后邀请16位七八十岁的老人,8人一组,分成“实验组”和“控制组”,让他们在“时空胶囊”里生活一个星期。  七天里,老人们都沉浸在20年前的环境里,他们都被要求更加积极地生活,没有人帮助他们穿衣服或搀扶他们走路。唯一的区别是,实验组的老人,言行举止必须“活”在20年前,而控制组的老人是用
虽然是半路夫妻,他们却已携手走过三十多年;虽然生活中不乏争吵,可过了鲐背之年,无论是谁都无法将二人分开。  年龄之和超两百岁  这对老夫妻,家住临泉县城关镇流鞍社区。丈夫于宗宽今年92岁,妻子符秀兰今年110岁。  在临泉当地公益志愿者李丽和社区工作人员的引领下,记者来到这对老夫妇的家。  两位老人正并排坐着聊天。见到李丽,符秀兰立刻抓住她的手,李丽顺势把老人搂进怀里,就像是久别重逢的母女俩。  
老伴年轻时,我在村里当干部,没时间帮她打理家务,老伴天天在生产队挣工分,家务活儿也只能靠她一个人承担。到了入冬农闲时节,还得推起小车,同乡邻们一起到十里以外的大洼苇地里搂苇叶,才能够一家人一冬烧火做饭取暖。  有一年冬天,老伴推车去搂苇叶,搂够捆好装车,突然小车倒了,车把狠狠砸在老伴右脚大拇指上,大拇指甲被砸断脱落,顿时鲜血直流。几个月后,老伴的大拇指上长出了一个指甲疙瘩,越长越大,不修剪,走路就
我今年78岁,自我感觉良好,精力充沛,身轻腿健,腰鼓队里敲大鼓,门球场上显风流,活得有滋有味。有人问我的养生之道,我向他们伸出两个指头:只要做到“两有两不”,一身轻快活到老。  其一是说“有钱不要省”。我的退休金近四千,还有一定的稿酬收入。钱多了,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比如每年旅游两次,走南闯北,玩转山水;新潮衣服也穿穿,美容院里也坐坐,好吃的东西也尝尝……  其二是说“有福不要等”。什么叫福?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一对经营小吃店的老夫妻,为了品尝全国的地方小吃,每年用半年时间,开着面包车几乎走遍全国。除了西藏和台湾,20年来,他们几乎把全国都游遍了。  上世纪90年代,郭元臣和妻子岳秀玲双双下岗后,开始从事餐饮业。一开始,两人为了生活起早贪黑,总觉得生活中还少点啥。后来两人一合计,既然都爱吃小吃,何不开着自家的面包车天南海北吃个够?从1997年开始,两人每年都只做大半年生意,剩下的几个月,
我今年六十有五,早已两鬓添霜了。前些天,我上街遇见一位多年不见的同窗,她满头青丝,看上去至少比我年轻20岁。  我对她的发型很“感冒”,便问她在哪家理发店做的。她凑到我的耳边,小声告诉我:“是假发!要不你也去买一顶试试看?”我有点不好意思:“这么大年纪,在商场试假发,多难为情呀!”老同学说:“这些都是极平常的事,没有人会大惊小怪的,走,我陪你去!”  我被老同学“押”进商场,挑选了一顶假发。试戴时
王椿英今年78岁,却像一个年轻小伙一般,每天在家里听音乐、打架子鼓、敲扬琴,还经常出去参加各种排练、演出。他烟酒不沾,也不会打麻将,每天就摆弄各种乐器,过得很开心。  王椿英家的客厅,正面墙上挂着一幅贝多芬的头像,窗户边挂着二胡、中阮等乐器,窗前摆着一套架子鼓,另一侧的墙角放着一架扬琴,书架上还堆着各种款式的口琴……还有一台小电视机和一部DVD机,长期播放着他喜欢的音乐。  家里的这些乐器,王椿英
前不久,朋友圈被谴责百度的帖子刷爆,有医生朋友痛心疾首地说:百度是缺乏良知,但患者们是不是也该反思一下?那么多专业的医院不去,专业医生的话不听,非要自己搜索?我今天想说的,就是如何在现有条件下甄别网络医疗资讯。  尊重常识  医学上有一类治不好的病,叫绝症。意思是以现有的医疗认识水平,我们没办法治好它,比如各种恶性肿瘤,就是以夺人性命换取存在感的。周恩来总理死于膀胱癌,《白鹿原》作者陈忠实死于舌癌
以现在的医疗水平,想把一些慢性病或老年病治愈是困难的,糖尿病就是其中一种。有些糖尿病患者总希望把血糖、血脂、血压、体重等指标控制在完全正常的水平,不惜承受巨大的经济负担和肉体痛苦,整天为治病奔波,找名医,买新药,吃饭按书本,运动按公式,有讲座必听,遇医生必问,每天的活动都围绕治病进行,生活毫无乐趣可言。把以人为本变成了以病为本,这是不可取的。在糖尿病还不能根治的今天,与它和平共处,一边积极治疗,一
我岳父今年87岁了,他早年参加过抗美援朝,身体很棒,生活完全可以自理。  周末,我和妻子去看望岳父,问如何才能健康长寿。岳父最喜欢聊的话题就是健康了,他端起茶杯呷了口茶,向我讲起了他独特的养生法:“现在不是流行玩什么微信吗,这微信我不会玩,但我呢,也有我的‘微生活’!”  微生活?我有点纳闷了。岳父看出了我的迷惑,继续说:“我们生存首先离不开吃,平时大家吃饭时总是叫人吃饱些。我却始终坚持自己的‘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