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丰的温度和气度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rbeyo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一脚踏在广丰的土地上,便觉得热浪扑面。不管是广丰天气的热浪,还是广丰人的热情,都让我这个西北人觉得暖心暖胃。
  住在酒店的当晚,我们去了广丰的夜市。晚上一行人逛街,找特色小吃,大街灯火辉煌,小吃店大多是炒米粉和烧烤店,打烊得多。看时间十一点,尚早,可能是质朴的习惯使然。转角处找到一家烤鱼店,亮灯,有本地帅哥美女经营。进去坐下,不一会鱼上来,配四样小菜。有炒牛肚、炒笋片、炒鸭血,各有特色。还有一青菜,是蒜蓉清炒油麦菜,清香入鼻。白天在农家见小块青菜地,绿色盈盈,像是灯光里的翡翠,在这雾蒙蒙的天气里,它提神又好吃。回去安睡。
  一个地方的小吃最能体现当地的风土人情。但是,现在能够吃到一个地方的特色菜肴也不大容易。城市里、镇子上都是一样的连锁店,南北菜肴混杂,没有明显的特色区别。也只有火锅的特色鲜明一点,但五花八门的小火锅加盟店里也变得一模一样了。因此,在广丰,每一顿饭都有的炒米粉,还有在文港镇的那一晚我喝着那个黑乎乎的老鸭汤,这些,都让我觉得触摸到了一丝和我们大西北的不一样,感觉到了它别样的风土人情。
  第二天,在去铜钹山采风的车上,洪局长一路上都让我们品尝广丰的特色美味食品。有“柚子哥”的红柚,还有柚皮制作的小吃,甜而微辣,余味悠长。在白花岩休息时,品尝到了炒熟的南瓜子,感觉味道很特别,瓜子香脆不腻口,火候适中。同行的朋友要了名片,我想他是不是想让这小小的南瓜子落户西北的超市,这也不失为一次意外收获吧。
  说起吃,在东阳乡吃得有特色、惬意。东阳秀丽宁静,一派天然意境,像未琢雕饰的村姑,有一种温暖安静的秀气飘逸。晚饭时分飘着雨丝,两天的相处,大家互相熟识,写作的人本身就没有地域的限制,到哪都有在家的感觉。互相调侃已是常态。在东阳乡的祝家村吃的晚饭,饭桌上,吃着当地的特色菜肴,大家像久别的朋友一样,话语悠长。东阳乡党委书记是一位八〇后的年轻人,后生可畏。荣荣老师把他和我们西北的刘老师比拟:一个是西北大灰狼,一个是江西小绵羊。惹得一桌人开怀大笑,胃口大增,临了还增加了一盆汤面。大家吃得尽兴。
  临走的那天,蒋建伟主编还让我们尝到了当地特色食品烤鸭。也让我们结识了王永寿老师。吃着王永寿老师做的烤鸭,品着他写的文章,我感觉到了广丰美食的魅力。
  二
  广丰的风景自不必细说。山水景色都是细腻温婉可人的,尤其那个震撼人的红军岩。那个悬崖峭壁挺立在云雾里,我们仰视的是一种精神。那种高度和凛然真的震撼人。
  去铜钹山时,有小雨,雾很大,不过感觉很清爽。铜钹山上有九仙湖,有九仙山。九仙湖云雾缭绕似乎人间仙境。九仙湖水供广丰人饮用,容不得污染,所以游人近不了身,远远看她更有韵味。像是灯下看美人,越看越美。九仙山姿态百千,绕湖而立,不急不躁,胜似神仙。
  六石岩那个绝对就不用对了,谁对上了那才怪呢!上白花岩有点意思,雨中爬山,路用鹅卵石铺就,鞋底硬,硬对硬特滑,更有甚者穿高跟鞋上去,下来一路狂喊,到终点了脸上汗津津、紅扑扑的,像是桑拿浴归来。坐车上脑子里冒出一段文字,随手记录在手机:“九仙湖∕隐于世∕坐在云端∕饮如纯露∕看∕是清晨露珠∕是冰雪故乡∕再看一眼∕乡愁浓得化不开∕这雾∕不懂湖的心思∕兀自缠绵∕走出了阴天∕走不出晴天”
  “白花岩∕一朵江南的莲∕仙渡江湖∕种下一颗豆∕万般相思∕固化∕云雾茶树∕那么∕经年后∕你还是你吗∕兀自岿然不动的莲花∕禅宗∕还有那个九仙山∕都是失散多年的亲人”
  风景惹人醉,比醉酒更是浓郁。我不是善饮者,但对于酒可以浅尝品味。我喜欢秀丽的风景,也喜欢游览风景的畅快,如沐春风,心旷神怡。在广丰的游历,尤其如此。
  在广丰,那些坚守在广丰大地上的古建筑群也很震撼人。王家大屋、祝氏宗祠、文昌阁,都无愧于“中华第一民宅”“江南古宅博览园”的说法。
  王家大院的主人是一位商人,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他的宅子既有南方建筑的精巧又有北方建筑的宏大,巧妙的结合彰显出南北风情的和谐统一,那种气派少有。现在,大屋院子里有人散居,有一家人在剖鱼洗菜,有小孩子在玩耍。这些恍惚中有穿越时空的感觉。在仰视大屋的恢宏气派的同时,也感叹屋子主人一生命运的蹉跎。我心想,旅游的开发千万不要整出一座座只有游客喧哗的寂寞景点,能尚存一点生活的痕迹,自然世俗的热闹更好。这个建于雍正年间的大院在十都古村的历史上是浓郁的一笔,直到现在,还是丰盈饱满的一笔华章,绚丽灿烂。
  祝氏宗祠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井然有序。它和文昌阁的建筑风格一样,都深藏着一种制度在里面,是那个时代的烙印。明朝时,民间祭祖礼仪限制的放宽,开展了一个大建宗族祠堂的热潮,封建礼教不断下渗,通过宗祠文化的不断蔓延和渗透。也许,每一座祠堂不仅仅代表着一种建筑群落的风格,也是一种精神风格的传承。在祝氏宗祠里,能够深切感知这一理念。他们的后代从形式与内涵都传承了下来,真的很难得。
  东阳乡的古建筑群落众多,村子也很古朴自然。不管是对建筑艺术的研究者,还是每一个来到东阳的旅人,穿行在这些建筑之中,都会深深感知一种超凡脱俗、清净自然的世外桃源的境界。觉得到东阳,不虚此行。
  在短暂的采风活动中,我转变了对旅游的看法,广丰归来尤其如此。丰盈富饶、温暖、热情——这些词汇是我对广丰最初的影响和感受,但我觉得广丰的内涵不仅仅用这么简单的几个词就能概括了,需要时间,需要感情的付出,像是感知一个人,需要一辈子的光阴来相伴。
  责任编辑:曹景峰
其他文献
在雨声里,水碓声并不清晰。我先是看到了它的样子,静静躺卧在南方冬天依然青绿的田野中,石桥下,芦苇岸边。溪流卷起巨大的水轮,带动碓木和碓锥一起一落,捣在青石臼里,发出“咿——呀——咚——”的声音,混合在细密急促的雨声里,像古琴声在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的高潮部分里泅渡,低沉缓慢的音符,不细听是听不见的,听见后,听觉便跟着它走了。古人描述的“碓声如桔槔,数十边位,原田幽谷为震”,显然是很从前的情景了。 
期刊
在办公室里整理好年底考核的材料,我松了一口气。抬起头来,西斜的晚阳透过窗户送进暖暖的光芒,这正是母亲平时做晚饭的时候,因为太阳落山了,父亲就要回来了,该吃晚饭了。  心,猛地疼起来:父亲离开我们已经两年了。正想着,手机的铃声骤然响起,是堂弟打来的:“大哥,三娘喝酒醉了,躺在院子里不醒。”我慌忙往老家赶去。  晚上十点,母亲才醒过来。我端了一碗红糖水给母亲,要她喝下,她听话地喝了。看到母亲似乎很自责
期刊
1200年前,白鹿洞坪地上,满腹经纶的王贞白端坐在风雨斑驳的唐诗里,一脸沉静。那时的唐朝,遠处狼烟四起,兵戈铮响。一阵风起,暮春的细雨洇过砚纸,一颗少年雄心伴着琅琅书声,沿着烽烟的方向飞翔:“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从此,一座城池与一个诗人,一起徜徉在光阴里,翩若惊鸿,穿越千年。  广丰——“中国光阴之城”,我与她邂逅,是在2017年初那个烟雨迷蒙的冬
期刊
微雨的天,车窗外的山,氤氲开来,恰似一幅久远的水墨画。  雨下得有点大了,从村子里穿过,石子铺就的路闪闪发光,如同长满了小小的眼睛。在这样的石子路上行走,会有一种像在童话里行走的感觉,仿佛时时就会有某种奇迹出现似的。路旁都是古院落,斑驳的旧墙,寥落的几棵树,古旧的门锁,还有石墙上的划痕,都像提醒着人们在走向一个久远的故事。  一个院落的建成耗费了三十七年的时间,三十七年时间建成的宅院是什么样子的呢
期刊
1  如果下雨,我一定是广场上众人中最先感知到第一个雨点的人。  上饶广丰以这种特殊的方式亲近我敏感而干燥的肌肤,让我立刻融化在南方細腻温润的空气中。  透过车窗,我看到田野里绿油油的植物,油菜?小白菜?在快速行进中来不及辨识,却看得到菜叶上被虫叮过的小洞密密匝匝。这虫眼却立时让人产生莫名的放松,那清澈见底的水流使人心也变得明净起来。上饶市广丰区洪厚火是个敬业的旅游局长,对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风景了
期刊
苏州的清晨,以往湛蓝的天空已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在浅灰与深灰中徘徊的灰色。 “这是怎么回事?”我坐在前往学校的车上,心里想。收音机里,传来了我从来没有听到过的话:“苏州多云转晴,有雾霾。”  “不会吧!”好像从记事起,就没听说苏州有什么雾霾。可现在却真的发生了。面前,有一层薄薄的缓缓升腾的气体。这种气体笼罩了一切,近在咫尺的车窗好像绕上了蚕丝,本应透明的车窗有些发白。  进了学校,不久就到上体
期刊
“玉韫山辉”是一座老房子,人去房空二百年,世事尘烟熏黑了雕梁画栋,幽幽的青苔爬满了天井里的石缝。说它是一座空房是因为这房的主人不但没有留下任何故事,就连她的姓与名都不曾有人记得,只知道她的身份“妾”,一个立于人旁的侍女。  而乾隆年间的纸商王集贤却给她建造了这个心花怒放的世界,可见,她在他心里的位置。  想一想这房屋的主人是何等的冰清玉洁!进得门来,站在那廊檐之下,再望一眼那门屏窗棂,你便不由一声
期刊
《韩诗外传》称鸡为“五德之禽”,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知更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所以,开年第一天,老百姓以红纸剪鸡做窗花,把这天定为“吉日(鸡日)”。  我见过母鸡抱窝,20多天不移动,每当小鸡破壳而出时,它就表现出超常的兴奋与活力,涨红着脸颊不停地“咕咕”叫着,似乎这世界上它是最幸福的。母鸡抱窝的蛋,不管是它自己下的,还是别的母
期刊
他在世间行走,有时候是有肉身的,有时候没有。有肉身时,他显化人间,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随缘分事王事侯,救国辅政,教化人民;没有肉身时,他是神,是仙,是灵,到处神游巡视,是上天派下来专门掌管生死大权,访善恶之人并惩恶扬善。后来因为他多世是文儒,勤读天下之书,就命他为文官,掌管读书人文运昌兴之事。所以,天下凡有读书人,便有他的香火,他也因此成为享受百姓祭祀最多的神祇之一。  他便是梓潼帝君,也就是文昌
期刊
我到九仙湖时,正是冬季,数九隆冬,烟雨迷蒙。  然而,就在这烟雨迷蒙之中,我领略了九仙湖的另一种美。  九仙湖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东北部的铜钹山风景区内,因处于九仙山之下而得名,有“江南天池”、“天然氧吧”之美誉。  九仙湖景区面积6.1平方公里,其中湖面面积140公顷。她的周边是丹霞地貌,在一片丹霞峰林中點缀一个碧蓝的湖泊,犹如大地上镶嵌着一只闪亮的眼睛,秋波频频,熠熠生辉。这就是九仙湖与众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