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本的基本要素是语言,语言的本质属性又是生命意识的符号化。情感不是靠教者“告诉”、“灌输”、“讲解”的,语文教学更多的是要通过语言文字进行思想的磨砺和情感的熏陶。
关键词:语文 人文 情感
眼下,语文教学中出现的某些现象值得思考,文本在教学中的地位仅仅是引出话题,教者往往围绕一些问题转:你感悟到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学生活动由此出发,信马由缰,任意驰骋。语文课上,花上大量的时间去听歌、看录像,常常是歌听了、舞跳了、画画了,唯独“语文”没有了。如此离开语言文字的载体加以思想教育、情感熏陶等,语文教学则远离了“语”和“文”的家园。
文本的基本要素是语言,语言的本质属性又是生命意识的符号化。情感不是靠教者“告诉”、“灌输”、“讲解”的,语文教学更多的是要通过语言文字进行思想的磨砺和情感的熏陶。人文情感是学生对语言文字感知的基础上油然而生的,是学生感受之后体验的结果。学生对教材中语言文字的理解,以及由此产生的疑问与感受,应成为我们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教育资源。如果离开对课文的“咬文嚼字”,人文教育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某位教师教学《船长》一课,首先让学生诵读感悟:(1)在这千钧一发的关头,船长哈尔威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自由地读课文,找出文中相关的句段。(2)读一读这些句段,把你最感动的地方画下来,想一想让你感动的原因。接着组织集体交流:谁愿意把自己感动的句段读给大家听?能说说你感动的理由吗?教学中,教者放手让学生朗读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学生读来读去,却没有真正抓住课文中最能表现船长哈尔威伟大人格的关键词句“读进去”,诵读成了感悟课文的“过场”。教者把教学的目光局限在令学生感动的语句上,试图在学生的“感动”中体验到船长的英雄形象。殊不知,丢掉语言文字的感悟和实践,人文又从何而来?学生对船长的所作所为还没有真切的理解和体验,怎么会在心中萌动对英雄的崇尚?
关于这篇课文的教学,我撰写了一份教例,现摘其片断:
首先是围绕问题,自主阅读。
1.“诺曼底”号客轮即将沉没的关键时刻,船长哈尔威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打开课本,认真研读船长的一言一行,去和船长一起经历这生死存亡的20分钟。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地阅读课文,并注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其次是交流感悟,重点体验。
1.学生在小组中交流,教师指导参与。
2.集体交流,重点围绕以下方面研读:
A.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
(1)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能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读出来吗?
(2)还有谁愿意当“船长”的?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来当一次哈尔威船长!
B.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到了一切呼号和杂乱,黑暗中人们听到了一段简短而有力的对话……
(1)这段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呢?你愿意和谁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2)资料链接:吉林市2.15特大火灾的报道。联系报道内容,再读读课文内容,大家有什么新的感受吗?
C.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人们透过阴森恐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
(1)船长哈尔威望着获救的船员和乘客,他心中一定心潮澎湃,此时,他会想到些什么呢?
(2)可是他没有说一句话,没有做一个手势,他成了夜幕中一尊黑色雕像,凝视这尊黑色雕像,难道大家不想把自己心中的感动读出来吗?
(3)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假如你就是一名获救的船员或乘客,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这样,抓住课文中折射船长伟大灵魂的重点语句,细细品味,来体验船长的沉着镇静、先人后己;透过船长在轮船沉默一瞬间纹丝不动的表情,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走进船长澎湃的内心世界;通过角色置换:假如我是一名获救的船员或乘客,我会对船长说些什么?这一系列教法设计,不仅激活了语言文字,还激发起学生内心的“情感风暴”,从而将“读、说、听”与“感、悟、思”等语文实践活动与心灵体验过程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本节课的教学在关注“语文”的同时更体现了“人文”。
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也是语文学科的显著特点,同其他学科相比,在语文课中进行人文教育有它独特的优势。语言文字是人性化的,它充溢着人文关怀,闪烁着人性的光芒,充满了人文魅力。“语言是存在的家”,然而,“语言从来不是孤立的存在,每个词都布满历史的脚印和充溢着生命的呼吸”。“语文的人文性”和“语文的工具性”同样重要,犹如语文教学的两翼,谁也不可或缺。没有人文,就没有语文这个工具;舍弃人文,就无法真正掌握语言这个工具。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道:“我努力做到,使一个词对儿童来说,不仅仅是一种东西、对象或现象的标志,而且使它带有情感的色彩——带有它的芬芳的香气和丰富多彩的色调。重要的是,要使儿童像倾听美妙的旋律一样倾听词……”果真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则成为学生的生命之旅。
关键词:语文 人文 情感
眼下,语文教学中出现的某些现象值得思考,文本在教学中的地位仅仅是引出话题,教者往往围绕一些问题转:你感悟到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学生活动由此出发,信马由缰,任意驰骋。语文课上,花上大量的时间去听歌、看录像,常常是歌听了、舞跳了、画画了,唯独“语文”没有了。如此离开语言文字的载体加以思想教育、情感熏陶等,语文教学则远离了“语”和“文”的家园。
文本的基本要素是语言,语言的本质属性又是生命意识的符号化。情感不是靠教者“告诉”、“灌输”、“讲解”的,语文教学更多的是要通过语言文字进行思想的磨砺和情感的熏陶。人文情感是学生对语言文字感知的基础上油然而生的,是学生感受之后体验的结果。学生对教材中语言文字的理解,以及由此产生的疑问与感受,应成为我们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教育资源。如果离开对课文的“咬文嚼字”,人文教育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某位教师教学《船长》一课,首先让学生诵读感悟:(1)在这千钧一发的关头,船长哈尔威是怎么做的呢?请大家自由地读课文,找出文中相关的句段。(2)读一读这些句段,把你最感动的地方画下来,想一想让你感动的原因。接着组织集体交流:谁愿意把自己感动的句段读给大家听?能说说你感动的理由吗?教学中,教者放手让学生朗读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学生读来读去,却没有真正抓住课文中最能表现船长哈尔威伟大人格的关键词句“读进去”,诵读成了感悟课文的“过场”。教者把教学的目光局限在令学生感动的语句上,试图在学生的“感动”中体验到船长的英雄形象。殊不知,丢掉语言文字的感悟和实践,人文又从何而来?学生对船长的所作所为还没有真切的理解和体验,怎么会在心中萌动对英雄的崇尚?
关于这篇课文的教学,我撰写了一份教例,现摘其片断:
首先是围绕问题,自主阅读。
1.“诺曼底”号客轮即将沉没的关键时刻,船长哈尔威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打开课本,认真研读船长的一言一行,去和船长一起经历这生死存亡的20分钟。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地阅读课文,并注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其次是交流感悟,重点体验。
1.学生在小组中交流,教师指导参与。
2.集体交流,重点围绕以下方面研读:
A.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
(1)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能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读出来吗?
(2)还有谁愿意当“船长”的?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来当一次哈尔威船长!
B.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到了一切呼号和杂乱,黑暗中人们听到了一段简短而有力的对话……
(1)这段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呢?你愿意和谁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2)资料链接:吉林市2.15特大火灾的报道。联系报道内容,再读读课文内容,大家有什么新的感受吗?
C.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人们透过阴森恐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
(1)船长哈尔威望着获救的船员和乘客,他心中一定心潮澎湃,此时,他会想到些什么呢?
(2)可是他没有说一句话,没有做一个手势,他成了夜幕中一尊黑色雕像,凝视这尊黑色雕像,难道大家不想把自己心中的感动读出来吗?
(3)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假如你就是一名获救的船员或乘客,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这样,抓住课文中折射船长伟大灵魂的重点语句,细细品味,来体验船长的沉着镇静、先人后己;透过船长在轮船沉默一瞬间纹丝不动的表情,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走进船长澎湃的内心世界;通过角色置换:假如我是一名获救的船员或乘客,我会对船长说些什么?这一系列教法设计,不仅激活了语言文字,还激发起学生内心的“情感风暴”,从而将“读、说、听”与“感、悟、思”等语文实践活动与心灵体验过程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本节课的教学在关注“语文”的同时更体现了“人文”。
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也是语文学科的显著特点,同其他学科相比,在语文课中进行人文教育有它独特的优势。语言文字是人性化的,它充溢着人文关怀,闪烁着人性的光芒,充满了人文魅力。“语言是存在的家”,然而,“语言从来不是孤立的存在,每个词都布满历史的脚印和充溢着生命的呼吸”。“语文的人文性”和“语文的工具性”同样重要,犹如语文教学的两翼,谁也不可或缺。没有人文,就没有语文这个工具;舍弃人文,就无法真正掌握语言这个工具。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道:“我努力做到,使一个词对儿童来说,不仅仅是一种东西、对象或现象的标志,而且使它带有情感的色彩——带有它的芬芳的香气和丰富多彩的色调。重要的是,要使儿童像倾听美妙的旋律一样倾听词……”果真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则成为学生的生命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