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十五”计划将产业结构升级确定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问题,不论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别的国家,都是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再上新台阶的关键所在。因此今后的一段时间,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必将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线。
关键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4-0174-01
一、优化产业结构是我国经济调整的战略选择
中国经济在国家大力推进转变增长方式历时10多年的新阶段,取得辉煌的成就。但我国产业结构失衡依然存在,而且呈现出新的历史特点。
(一)三次产业之间比例失调
2008年我国农业劳动力比重达到了39.6%。根据库兹涅茨的统计分析(见表1),当人均GDP达到500美元(1958年)时,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为31.4%。钱纳里模型显示,当人均GDP达到600美元时(1964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为34.8%。世界银行的资料显示,1990年下中等收入国家的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加权平均为36%。可见我国的农业劳动力就业比重明显偏高。从第二产业来看,产值比重偏高,2010年我国第二产业比重为48.6%,而同期美国第二产业比重为24.4%,发展中国家的印度为36.4%,新加坡為27.8%。我国第二产业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大体高出10到20个百分点。再看第三产业,1990年-2008年,我国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31.6%提高到了40.1%,第三产业就业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从18.5%上升为33.2%,但与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二)产业结构依然处于低级阶段,研发能力薄弱。我国产业结构从整体上看有以下特点:
(1)产业结构大体层面合理,但内部存在严重缺陷,即产业水平很低。
(2)我国的产业链条还处于低端。先行工业化国家的工业或是拥有强大的中场产业及零部件制造业或是靠出口技术和技术标准赚钱,并且掌握了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等完整的制造体系。
从问题分析来看,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协同发展的结果,所以实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战略,在我国这个追求快速发展的经济体系中比须尽快实施。
二、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策略分析
(一)第一产业的结构调整。
1、应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国家要组织人力物力财力通过对各种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及运用,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调整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如粮食主产区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扩大国内粮食市场占有率。沿海大中城市郊区应适当减少粮食生产,全面发展附加值高的名优产品生产,满足当地市场需求和扩大出口。
3、应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力度。如通过对农村和农业的开发将剩余劳动力自我吸收;通过分业经营使一部分农民脱离农业进入中小城市,走城镇化道路。
(二)提高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的价值链,增强产业的创新能力。制造业发展是我国实现经济长期增长的核心,也是体现当前国家竞争优势最突出的方面。因此,我国必须重视制造业的发展和升级。
1、制造业要由加工组装型向精密制造型升级,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
2、产业技术创新应由技术引进、改造向原创型技术创新升级,改“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增强产业的创新能力。
3、针对某些重要的战略性产业(如集成电路)以及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关键高技术(如新能源汽车等),建立国家重大创新工程,积极吸收国外机构、企业的参与,形成产、学、研相结合、开放式的产业体系,力争局部突破,逐步摆脱战略产业受人控制的局面。
(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服务业结构升级作为十二五调整三次产业的突破口。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战略意义有三点:
1、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对于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降低经济发展对资源、能源的高依赖具有战略意义。相对而言,服务业资源、能源投入较少,见效快。例如万元GDP的能源消耗,第二产业为2.71吨标准煤,第三产业为0.54吨标准煤(2007年)。
2、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3、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强,第二产业亿元增加值所吸纳的就业人数为3872人,而第三产业高达5806人(2007年),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对于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缓解持续的就业压力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商学院
作者简介:杨云霞(1987— ),女,河南省开封市人,现为郑州大学商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产业结构与产业创新研究。
参考文献:
[1]宋泓明.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王富强.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
[3]吕铁,贺俊,李晓华.关于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2009:14.
[4]王岳平.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与政策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9:11.
[5]李京文.现代服务业对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管理与工程版).2008,4.
关键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4-0174-01
一、优化产业结构是我国经济调整的战略选择
中国经济在国家大力推进转变增长方式历时10多年的新阶段,取得辉煌的成就。但我国产业结构失衡依然存在,而且呈现出新的历史特点。
(一)三次产业之间比例失调
2008年我国农业劳动力比重达到了39.6%。根据库兹涅茨的统计分析(见表1),当人均GDP达到500美元(1958年)时,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为31.4%。钱纳里模型显示,当人均GDP达到600美元时(1964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为34.8%。世界银行的资料显示,1990年下中等收入国家的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加权平均为36%。可见我国的农业劳动力就业比重明显偏高。从第二产业来看,产值比重偏高,2010年我国第二产业比重为48.6%,而同期美国第二产业比重为24.4%,发展中国家的印度为36.4%,新加坡為27.8%。我国第二产业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大体高出10到20个百分点。再看第三产业,1990年-2008年,我国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31.6%提高到了40.1%,第三产业就业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从18.5%上升为33.2%,但与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二)产业结构依然处于低级阶段,研发能力薄弱。我国产业结构从整体上看有以下特点:
(1)产业结构大体层面合理,但内部存在严重缺陷,即产业水平很低。
(2)我国的产业链条还处于低端。先行工业化国家的工业或是拥有强大的中场产业及零部件制造业或是靠出口技术和技术标准赚钱,并且掌握了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等完整的制造体系。
从问题分析来看,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协同发展的结果,所以实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战略,在我国这个追求快速发展的经济体系中比须尽快实施。
二、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策略分析
(一)第一产业的结构调整。
1、应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国家要组织人力物力财力通过对各种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及运用,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调整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如粮食主产区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扩大国内粮食市场占有率。沿海大中城市郊区应适当减少粮食生产,全面发展附加值高的名优产品生产,满足当地市场需求和扩大出口。
3、应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力度。如通过对农村和农业的开发将剩余劳动力自我吸收;通过分业经营使一部分农民脱离农业进入中小城市,走城镇化道路。
(二)提高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的价值链,增强产业的创新能力。制造业发展是我国实现经济长期增长的核心,也是体现当前国家竞争优势最突出的方面。因此,我国必须重视制造业的发展和升级。
1、制造业要由加工组装型向精密制造型升级,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
2、产业技术创新应由技术引进、改造向原创型技术创新升级,改“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增强产业的创新能力。
3、针对某些重要的战略性产业(如集成电路)以及具有重大应用前景的关键高技术(如新能源汽车等),建立国家重大创新工程,积极吸收国外机构、企业的参与,形成产、学、研相结合、开放式的产业体系,力争局部突破,逐步摆脱战略产业受人控制的局面。
(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服务业结构升级作为十二五调整三次产业的突破口。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战略意义有三点:
1、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对于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降低经济发展对资源、能源的高依赖具有战略意义。相对而言,服务业资源、能源投入较少,见效快。例如万元GDP的能源消耗,第二产业为2.71吨标准煤,第三产业为0.54吨标准煤(2007年)。
2、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对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3、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强,第二产业亿元增加值所吸纳的就业人数为3872人,而第三产业高达5806人(2007年),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对于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缓解持续的就业压力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商学院
作者简介:杨云霞(1987— ),女,河南省开封市人,现为郑州大学商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产业结构与产业创新研究。
参考文献:
[1]宋泓明.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王富强.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
[3]吕铁,贺俊,李晓华.关于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2009:14.
[4]王岳平.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战略与政策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9:11.
[5]李京文.现代服务业对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管理与工程版).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