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的独到眼光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_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小见大
  柳公绰从小就有点圣人的模样,非圣贤的书不读,在自我修养上“狠斗私字一闪念”,在别人看来不起眼的小事上,他却看得很重。有一年发生天灾,粮食欠收,老百姓多吃不饱饭,这在家境富裕的柳家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可柳公绰则不然,虽然衣食无忧,他却有一种“忧天下之忧”的情怀,自觉减少了粮食消费,每顿饭不超过一碗,只吃个半饱,一直到丰年,才恢复了原来的饭量。有人不太理解,曾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回答说:“四方的人都困苦饥饿,我能一个人吃饱吗?”
  柳公绰的走红也是因为一桩小事,这使他一下子闻名全国。公元816年,柳公绰被任命为京兆尹,相当于首都的市长。上任那天,按照礼仪,前有清道,戟阵追随,后有鼓乐,旌旗招展,仪仗甚是隆重和威风。正行进间,意外发生了,一个神策军军兵纵马横冲直撞,整齐的仪仗队立刻被冲乱了。肇事者很快被擒下,大家回头看这位新上任的市长如何处置,柳公绰面色严肃,说:“依照法律,擅闯京兆尹仪仗的人处以杖击。”大约是对神策军们早就看不惯了,衙役们一阵棍棒落下,刚才还威风不可一世的神策军兵,顷刻之间便气绝身亡。
  这个祸可惹得不小。因为当时的京师长安有著名的三大恶:中使、闲汉、军神策。这三种人没人敢惹,因为他们的背后是太监等皇帝身边的人,所以明知他们做了违法的事,也都躲着走,免得引火烧身。果然,第二天,柳公绰就被请上了大明宫延英殿。问话的是满脸怒气的唐宪宗,罪名是“独断专杀”,就是不经请示而擅自杀人。
  听到皇帝质问的口气,一般人早吓傻了,可这位柳公却没事人一样,从容回答说:“陛下不认为臣无能,让我管理一方土地。此次臣初次上任,就有人违反法令闯进仪仗队伍之中,这不仅是对臣的无礼,更重要的是在蔑视陛下的权威。”
  宪宗一听,这个倒是有理,又追问说:“事后为什么不上报?”柳公绰说:“不该我汇报。”宪宗又来气了,“那谁该汇报呢?”柳公绰依旧不紧不慢:“按照隶属关系,此人所在的神策军应当上报;如果死在大街上,由金吾街使上报;如果死在坊里,那么应当由左右巡街使上报。” 宪宗没词了,只好反过来说了几句勉励的话。之后,他回过身来,对左右的人说:“你们以后遇上柳公绰这个人要多留心,连朕也怕他几分。”
  真是没有最恶,只有更恶,自此,京城的三大恶们也懂得了眼里出气,做事大为收敛,首都的治安由此为之好转。
  ◎从近知远
  其实柳公绰的行事风格,更多的不在于用强,而是重理,这屡屡让他有出人意料之举。
  柳公绰任山南东道节度使时,曾巡视到邓县考察刑事案件审判情况。当时监狱里囚禁着两个县吏,一个是因为受贿,另一个则因为玩弄法律条文行奸使诈。县令知道柳公绰素来痛恨借助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因此猜测那个贪污的人恐怕性命难保。然而最终被处死的却是另一个县吏,县令糊涂了,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柳公绰回答说:“贪污的县吏犯法,法律还在;奸猾的县吏毁法,法律就灭亡了,谁的危害更大呢?”法律是维系天下的支柱,它的尊严远比贪污几个钱重要,县令深为他的见解所钦服。
  公元825年,牛僧孺被罢免了宰相职务,贬为武昌军节度使。对于这样一个过气的官员,许多地方官们都没了往日谄媚的笑颜,可路过襄阳时,却有了冰火两重天的感觉。当时驻守襄阳的正是柳公绰,只见他一身戎装,率领整齐的仪仗,提前到驿馆前列队迎接。牛僧孺大为感动,部下们却不干了,因为当时襄阳的地位高于武昌,用的礼节显然有些过了。柳公绰说:“我们方镇以隆重的礼节迎接宰相,并不是来结交私情,而是为了尊重朝廷。”在那个时候,唐王朝日渐衰落,藩镇没人拿朝廷当回事,柳公绰不惜降低身段迎接牛僧孺,深意正在于此。还有一次,柳公绰闹病,恰好有个道士来进献丹药。柳公绰问他是从哪里得到的,道士回答说:“在蓟门。” 当时蓟门的朱克融刚叛乱,柳公绰立即说:“可惜呀!药是从叛贼境内得到的,即使灵验有什么用处?”吩咐倒掉丹药,把那名道士驱逐出境了。
  在唐朝后期,柳公绰是少有的栋梁之臣,他的出类拔萃,在于他的见识和眼光,这使他总是能先人一步,看到问题所在。见小而知大,从近而知远,人与人的距离,有时就在这见识和眼光。
  编辑/王玉
其他文献
在传为宋人赵伯骕的《风檐展卷图》中,一位士人于一敞厅内半卧半坐于凉床上。厅正面完全敞开,床后置一山水屏风。士人左侧的枕屏,暗示了这可能是其夏梦方醒的午后。枕屏与画题中的“风檐”,以及扇面右下角的水上曲桥共鸣了夏日里些许的清凉,并提示了此时此刻展卷赏画可能遇到的困难:檐下既有风,画卷便不免被来回吹动而不便观赏。顺着士人的视线方向看去,可在挂于屋侧枋下的两幅立轴的以下,隐约看到位于立轴后的落地格子门。
期刊
中国古塔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长河里遗留下来的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自佛教东渐,经过不断吸收发扬。直至今日,佛塔述说历史,点缀山河,印证时代,是数十代人共同经历的实物。  一座塔本身就蕴含着诸多科学,聚合了历史学、佛学、道学、建筑学、材料学、美学、风水学、物理学、抗震学,是我们研究古代多学科的实证。  据统计,目前在中国大地上的百年古塔17000座。在陕西省境内的就有200余座,西安的大小雁塔已经成
期刊
◎客家人  作为一个客家人,在介绍自己时都会遇到这样的尴尬疑问:“你是汉族吗?”  许多人都以为客家人也是一个民族,其实不然,客家人只是一个汉族民系。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中国基本上没有纯汉人了,中原地区的一支纯种汉人迁徙到了南方,他们自称为客家人,他们保留着中原汉民留下来的传统,可以说是为数不多的纯汉人。  客家人的祖先是黄河流域的汉人,东晋时因避乱而迁徙至赣水流域,又于唐末至北宋年间南移到
期刊
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  ——梁思成  唐韦应物有诗云:“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此首伤怀之作在我漫步北京新城时屡屡浮上心头。犹记梁思成公当年力主在北京老城外建造新城的方案遭否决后,北京古建筑如何在历次风风雨雨蹉跎反复之中沧海桑田。老人们大概不会忘记老城门,新人们却也无法从大量拷贝西方的写字楼上看到一
期刊
中国文明体系中,建筑文明似是最贫乏的一环。除了万里长城纯军事工程外,古中国缺少雄伟的城市,雄伟的宫殿,更缺少雄伟的民间房舍。宗教的寺院庙宇固然具有规模,但阴暗窒塞,只适合鬼神挤在一起,不适合人类正常生活。所谓飞檐琉瓦,雕梁画栋以及亭台楼榭巧妙的庭院布置,跟中国这么一个庞大帝国应有的磅礴心胸和气吞山河的气魄相较,好像巨人戴着其小如豆的礼帽,非常的不相称。事实上,一直到20世纪初叶,我们还可以看到,几
期刊
鲁迅、周作人、郁达夫、郭沫若、茅盾、巴金、沈从文、闻一多、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等,他们对待“魏晋文学”的态度,是不知“魏晋风度”可以是通向世界艺术的途径。  有人是纯乎创造艺术的,要他做事,他做了,照样把那件事做成艺术。委命者以为受命者完工了使命,其实是完全了艺术。魏拉士开支那幅《宫娥》,伟大的艺术!超越他的时代不知要多远,现在还远在时代前面呢。  艺术才能自是天赋,创造美,又是天赋中的天赋。富
期刊
阳明先生曰:“良知者,心之本体。”“心之本体,无起无不起。”  从现代哲学意义上讲,笔者认为孔、孟、朱、王等儒门圣贤所研究的“人”是社会人,而非动物人或自然人。在他们看来,一个“人”与动物区别的不同之处,不在于人类比动物有更高的创造力和情感思维,而是人类天生具有不同于其他动物的道德基因,也就是孟子所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他们认为良知良能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理性
期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灵上师。也许因为商业帝国的庞大,特别容易吞噬一个人的身心,阿里巴巴集团的成功,反而让马云的心灵更加空荡。这位商业奇才,两次跟所谓的道家大师李一和气功大师王林结识,都差一点酿成伪大师的帮凶。为什么?当今的中国古文化断层多年,没有扎实的文化根基,没有大智慧文化的种子,哪里会生长出大师的栋梁。钱学森生前呼唤大师的出现,正缘于此。人终归属于心灵的。越是权力、地位、财富、事业、名气大的人,
期刊
今年“4·20”四川雅安芦山7级地震,给当地造成了巨大损失,不仅水电气中断,房屋也几乎全部受损,包括汶川地震后重建的建筑。可是,在芦山地震震中龙门乡古城村却有一座百年老宅屹立不倒。该老宅建于清朝同治年间,上下两层,木瓦结构。与周围民房或倒塌、或开裂不同,老宅除了屋脊上掉下几片瓦片外,其他几乎完好无损。7户张姓人家震后在这里照常生活。  为什么历史悠久的古建筑仍能昂然屹立?这其中到底藏有怎样的奥秘?
期刊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牛郎织女的传说历经千年不衰,让被称为东方情人节的七夕成为最具浪漫色彩的中国传统节日。  然而,传统七夕怎样过,才算过足中国味?  流传了2000多年的牛郎织女七夕鹊桥相会的传说,已被中国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千百年来,诗人们更是创作出大量与此相关的脍炙人口的作品。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七月七日长生殿
期刊